小说下载阅读统计
- 大小:678K
- 热度: 5
- 推荐: 0
- 收藏: 0
- 上传日期:2024-04-11
九味书屋推出手机版啦
- 扫描二维码可在手机免费下载,还可以用手机在线阅读
-
本书网址(手机或电脑输入网址后直接打开):
收藏本站
- 添加到收藏夹 分享给更多人
中国当代文学史
〖赞一下〗(0) 〖踩一下〗(0) 〖放入书架〗内容简介
┗┛前言50年代初期是一个旧的文化规范不适应新的形势、新的文化规范正在酝酿的新旧交替时期,思想理论上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成了一时的风气,文学创作反而相对寂静。这与时代表面所呈现的轰轰烈烈状况成了不协调的对照。在这样的气氛下,胜利者的政治抒情诗创作,成了唯一高昂的声音。在新的历史环境下,政治抒情的主要内容体现在对新政权及其领袖人物的直接歌颂上,这也是在“五四”新文学传统中所没有的因素,大约先是抗战环境促使一部分诗人对灾难中的祖国的颂扬,进而在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民间文艺中出现了对地方政权和领袖人物的颂扬,有些诗人(如艾青、徐迟等)也初步尝试了歌颂题材的创作。50年代以后,“为满足表现‘新的人民时代’的题材与主题的要求,‘颂歌’便进一步发展为诗歌创作的普遍范式。在内容上,它表现为互有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对于时代人民革命的时代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及其主人翁工农兵群众的歌颂;一是对于新中国的缔造者和建设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的歌颂。二者同时也就是对于新生的社会主义祖国的歌颂。”10“颂歌”样式成为50-60年代政治抒情诗创作的主流,一直发展到文化大革命时期,对领袖个人的颂扬达到了登峰造极,歌颂的构思方式也日愈模式化。在50年代初期,由于“颂歌”是一种新的主题样式,“五四”新文学启蒙传统下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显然缺乏相应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典型的例子是“五四
全文阅读目录
- 第 1 部分
- 第 2 部分
- 第 3 部分
- 第 4 部分
- 第 5 部分
- 第 6 部分
- 第 7 部分
- 第 8 部分
- 第 9 部分
- 第 10 部分
- 第 11 部分
- 第 12 部分
- 第 13 部分
- 第 14 部分
- 第 15 部分
- 第 16 部分
- 第 17 部分
- 第 18 部分
- 第 19 部分
- 第 20 部分
- 第 21 部分
- 第 22 部分
- 第 23 部分
- 第 24 部分
- 第 25 部分
- 第 26 部分
- 第 27 部分
- 第 28 部分
- 第 29 部分
- 第 30 部分
- 第 31 部分
- 第 32 部分
- 第 33 部分
- 第 34 部分
- 第 35 部分
- 第 36 部分
- 第 37 部分
- 第 38 部分
- 第 39 部分
- 第 40 部分
- 第 41 部分
- 第 42 部分
- 第 43 部分
- 第 44 部分
- 第 45 部分
- 第 46 部分
- 第 47 部分
- 第 48 部分
- 第 49 部分
- 第 50 部分
- 第 51 部分
- 第 52 部分
- 第 53 部分
- 第 54 部分
- 第 55 部分
- 第 56 部分
- 第 57 部分
- 第 58 部分
- 第 59 部分
- 第 60 部分
- 第 61 部分
- 第 62 部分
- 第 63 部分
- 第 64 部分
- 第 65 部分
- 第 66 部分
- 第 67 部分
- 第 68 部分
- 第 69 部分
- 第 70 部分
- 第 71 部分
- 第 72 部分
- 第 73 部分
- 第 74 部分
- 第 75 部分
- 第 76 部分
- 第 77 部分
- 第 78 部分
- 第 79 部分
- 第 80 部分
- 第 81 部分
- 第 82 部分
- 第 83 部分
- 第 84 部分
- 第 85 部分
TXT全集下载地址
查看网友评论
-
[置顶] 管理员 说:看小说,写评论,分享读书乐趣!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于 2024-11-05)
温馨提示
一、
点击下载TXT中国当代文学史全集版
保存至手机、平板电脑、电脑登设备进行离线阅读
,扫描下方二维码 或用手机浏览器访问 www.9wshu.net进行手机在线阅读。
二、
声明:
《中国当代文学史》完结版由会员【
】上传,本网站为其提供的存储空间,该作品之版权与本站无任何关系。如作者、出版社认为本书侵权,请
点击联系本站
,本站将在收到通知书后尽快删除您认为侵权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