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会员功能区: 您尚未登录,不能使用书架和书签功能! 您可以选择 『注册』 或 『登录』 来获取此功能! 喜欢本站记得-->『收藏到浏览器』
搜索电子书:
txt电子书推荐:
对大乘佛学一些重要问题的思考封面

小说下载阅读统计

  • 大小:15K
  • 热度: 3
  • 推荐: 0
  • 收藏: 0
  • 上传日期:2024-05-03

九味书屋推出手机版啦

  • 扫描二维码可在手机免费下载,还可以用手机在线阅读
  • 九味书屋手机版二维码
  • 本书网址(手机或电脑输入网址后直接打开):

收藏本站

对大乘佛学一些重要问题的思考 上传者:博搏

〖赞一下〗0 〖踩一下〗0 放入书架

内容简介

  对大乘佛学一些重要问题的思考  作者 : 胡晓光  (《法音》1996年第12期(总第148期)第10页)  基本观念问题  一 、佛学是佛陀思想及其实践之学。佛学的研究对于我人而言,是“结论后之研究”。佛陀是正觉之圣,他全证法身,为度化有情,设教传法,以文字语言为道理的载体。佛陀认为他讲的法,是成就法身的道路,同时在其文句中也蕴藏极深刻而又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哲理。不过历史上佛教的解释家,有着各种不同的理解。有的认为,“佛语”只是道路方法,即标月之指,所谓“但有言说,全无实义”,这种看法在华化佛教中极为普遍。有的认为言能诠义,文可载道,佛也曾云“经典即是佛之法身”,持这种观念的人多为近现代学者们。我虽愚陋,对此也想谈一下自己的看法。言思都是能相之作用,文与义不可割裂。说者名也,名不载义,是为空名。佛是实语者,故不虚言,言中之义的精神就是其特有的哲理观念。佛陀一生讲法,就其本义实在大乘了义经中。佛陀对自己的言教也进行过归纳概括,举一实相印为一切法之终极真理。法义的显现是无限的,法义之理则是唯一的,佛陀示教,以这一纲领贯穿一切法相。寻名了义属知范畴,单知诠名则不能悟道。佛法是以分析名相始,以排遣名相终。佛陀圣教的命题,是具有普遍性意义的,我们只能是在佛陀的结论后进行理解体认研究。若仅把佛所说法当作对机之方法,那就把佛法当成实用之术了,就不具有

全文阅读目录

查看网友评论

    [置顶] 管理员 说:看小说,写评论,分享读书乐趣!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于 2024-06-24)

温馨提示

一、 点击下载TXT对大乘佛学一些重要问题的思考全集版 保存至手机、平板电脑、电脑登设备进行离线阅读 ,扫描下方二维码 或用手机浏览器访问 www.9wshu.net进行手机在线阅读
二、 声明: 《对大乘佛学一些重要问题的思考》完结版由会员【 上传者:博搏 】上传,本网站为其提供的存储空间,该作品之版权与本站无任何关系。如作者、出版社认为本书侵权,请 点击联系本站 ,本站将在收到通知书后尽快删除您认为侵权的作品。

九味书屋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