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阳光大宋 >

第205部分

阳光大宋-第205部分

小说: 阳光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杀才,老子忍了你这半rì,威风可算耍得够了。还敢污我造反,你当老子真的好惹么?”呼延守用暴跳起来,撸了袖子就要过去狂煽罗崇勋。罗崇勋身后几个护卫一见势头不对,赶忙将腰刀抽出半截,拦在罗崇勋面前。
    殿前司却无人阻拦呼延守用,冷眼看着场面。就凭这几个歪瓜裂枣的皇城司,哪里是呼延守用的下饭菜?
    “住手!下站!”杨崇勋看看这个手下亮出老拳,那罗太监如何能禁得起他一锤?急忙喝住。饶是如此,也把罗崇勋吓得不善,双脚都站不太稳。
    “罗公公,你也看了,不是老夫不应太后诏书,实在是两难之极。这样吧,请罗公公回去再陈下情,说明殿前司的难处,重新讨得太后示下。如何?”
    罗崇勋无法,已经不敢强逼。只好冷哼一声道:“好,咱家现在便去复旨,是非曲直,只听圣裁便了。莫说我言之不预,待会太后若是怪罪下来,你们一个个都别想跑喽。”说罢抬脚出门匆匆而去。
    “娘娘,杨崇勋反了,杨崇勋反了!”罗崇勋回到慈宁宫,也不顾礼仪,只管高声嚷着冲到刘娥面前。
    刘娥惊了一下,道:“如何就反了?”
    罗崇勋添油加醋把自己刚才去的经过说了一边,只说是杨崇勋推脱不奉旨,纵容下属呼延守用要上前殴打钦差,幸亏自己机灵逃脱,赶紧回来报告。请太后处分。
    刘娥听得大怒,也懒得认真辨析这厮说了几分假话,厉声说道:“你带了人再去,将杨崇勋召来见我。那个要打你的呼延守用一并捆来!”
    罗崇勋得了旨意,兴冲冲出去。这次他准备充分,特地挑选侍卫武功高强者二十几个,又拉了两都人马共二百多人,杀气腾腾直奔殿前司,要当场捉拿刚才吓唬自己的呼延守用和抗旨不遵的杨崇勋。
    哪知再到白虎堂,已经扑了个空,只剩下刚才没露面的副都指挥使李守元出来迎接。回话说:“方才听得嘈杂,原来是官家第二道手诏到,命殿帅速速启程。殿帅不及等公公回来,只好自己领兵去了。”
    ps:各位,节rì快乐!
    多谢夏rì炎炎之书香的月票
295、母子对话
    ps:五一求票,求推荐,求收藏!谢谢
    罗崇勋一听大怒,立时把气撒在李守元身上,喝道:“方才咱家来时,却怎么没见到你?”
    “公公容禀,方才公公来传旨,又不是传给末将,不奉诏岂能到堂?”李守元颇为委屈道。
    “那么你现在快马去追杨崇勋,带着太后懿旨,去把他换回来。还有那个叫做呼延守用的,一并拿来!”他气极了,胡乱下命令道。自己却不敢去。
    “公公,如今殿帅去了,京畿防务的重任便落在末将肩上。如何走得开?若是公公要亲自追,末将愿提供快马。”李守元赔笑道。
    罗崇勋气得抓狂,脑袋却还没糊涂。自己就这么一二百人,哪里敢去踩老虎尾巴?只好怒冲冲哪儿来回哪儿去打小报告罢了。
    十月廿八rì,赵祯的谒陵队伍紧赶慢赶,终于到了祥符县境内。离城还远,前哨就跑来报告:殿前司都指挥使杨崇勋亲率大军三万驻扎县城,等着迎候圣驾。
    又走近了许多时,说是前面已经看到迎驾队伍了。赵祯命令停车,自己掀开车帘出来,站在大辂的围栏外举目看去,远远旌旗蔽rì,铠甲耀眼,数万禁军列队整齐等在前方。一队轻骑快马走进,当先一人花白胡子,正是杨崇勋。后面跟了呼延守用等部将。
    来到大辂不远处,杨崇勋等人翻身下马急走到赵祯面前,单膝跪倒,大声道:“臣迎驾来迟,官家恕罪。”
    赵祯满脸欢喜,叫道平身。
    杨崇勋翻身爬起,老泪纵横哭道:“官家受惊,是臣等之罪也。所幸官家洪福无恙,稍可抵臣罪之万一!”
    赵祯心中感动,几步下了辂车,携了杨崇勋的手道:“怪不得你们。有你们来,朕心甚安。”
    当晚车驾驻扎祥符,几天来,谒陵队伍这才真真得到休息。
    赵祯得了安全,却并不急于回京。反而驻扎下来。传到刘娥耳中。大感奇怪。谁知接着又得到更奇怪的报道,说官家急诏定王赵元俨,善国公赵元亿速到祥符参驾。
    刘娥心中不安,费劲思量。想着赵祯到底要干啥。
    赵元亿得了旨意,愣头愣脑便要出城。当然,要拉上八哥一起才行。
    赵元俨得了旨意,却吓了一跳,心说莫非事情败露了?可是从清水镇传来的消息。自己派去的人毫发未损全部回来。去的时候又jīng心改扮过,全无破绽。再命人打听巩县,段仙念那厮也好好的做着他的县令,一点动静都无。这可奇哉怪也!
    心中惊疑不定,可是赵老九怎么知道他在想什么?一个劲地催促上路。赵元俨左思右想,确定没有把柄被赵祯拿住,只好壮了胆子,硬着头皮和赵元亿一道出了成,来到祥符县。
    两兄弟来到祥符。到行在见了赵祯。赵祯亲热得很,只同他俩叙家礼,亲自让座。赵元俨心里稍微安定了些,开口道:“官家急着召臣与善国公来,不知所为何事?”
    “呵呵。不瞒两位皇叔,其实也没啥,就是谒陵回来,想同两位皇叔请教请教。回去咱们还要做些什么?要不要直接先去太庙祭拜祭拜。朕怕失了礼节,所以趁着在祥符休整。特意烦劳两位皇叔来问问。”
    赵元俨听了哭笑不得,感情就为这么点破事么?小子你还真能折腾人呐!嘴上却赞道:“官家举止贵重,动静有仪,真是我大宋之幸也。不过却多虑了,既然已经谒陵,回京已不须再告祭太庙了。”
    赵祯听了很高兴,表示终于了却一桩心事。转头又把身边侍卫黄门等屏退,叔侄三人亲切说话。却只谈起些这次谒陵的见闻,又问起一些先帝旧事,说得十分开心。
    谈了好久,才亲自把两位皇叔送出堂下,命内侍领了两位皇叔且去歇息,等过一rì后,一同回京。
    祥符县本来就小,这一下子来了一个皇帝,两位王爷,还有宰相、御史、侍郎并军队元帅等杂七杂八一股脑子的大头,又有几万人马驻扎下来。哪里有这么大容量?临时征用的县衙、县里所有大户人家的房子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还是显得有些拥挤,一家挨着一家。
    赵元俨兄弟从赵祯行在出来,被领道当地一家大户的宅子休息,路途不远,走路便到,也就没坐车。刚刚出来,不料便遇到殿前司杨崇勋准备去面见官家,一下子看到八王,都不知道有多高兴,急忙上前请安行礼。
    赵元亿大大咧咧,一见杨崇勋便拍他肩膀道:“老杨,你可也来了。这回可要好生将官家护住了,莫再有甚闪失!”
    杨崇勋笑道:“九王教训得是,臣正在将功赎罪呢。今rì遇到两位王爷,真是有福。定王那rì派了曾公公和陈希古到寒舍探望,还未当面致谢,今rì得遇,专门谢过!”
    他不说还好,一说出来,赵元俨大为尴尬,这厮怎地当着旁人说起这事?脸上却还是淡淡地,笑道:“杨殿帅为国尽忠,该当的。”也不愿多说,打了个招呼便走开了。
    一直在祥符挤了两天,赵祯的车驾才从容回京。大梁门一开,皇亲贵戚、满朝文武都到城门外迎接官家,奏着《齐天乐》,并着阖城百姓夹道相迎,才把赵祯迎进了皇宫。
    赵祯一到皇宫,衣服都不换,直接就到慈宁宫给刘娥请安。刘娥早就盛装端坐等着儿子来拜见,只见赵祯神采奕奕,步履沉着地走上殿来,恭恭敬敬行了大礼道:“儿臣参见母后,母后万福金安!”
    “官家免礼,快近前来哀家看看。”刘娥笑着招手道。
    赵祯紧走几步来到刘娥面前,笑嘻嘻地望着大娘娘。刘娥仔细打量:“一别十数rì,黑瘦了些,不过jīng神挺好。唉,听说你在清水镇遇袭,哀家魂都吓掉了一半。如此大事,为何不报?”
    “好叫大娘娘得知,区区毛贼,一触即溃,儿子毫发无损,哪里敢惊动娘娘晓得?这不好好回来了么?”
    “话虽如此,今后可不许再胡乱行动了,你是国君,还是要慎行才是!”刘娥慈爱地嗔道。转脸又道:“那rì听说官家遇袭,哀家也乱了方寸。你一连两番手诏,命杨崇勋祥符相迎。事出紧急,这自然不能怪你,不过杨崇勋那厮却不理会自己身处要职,负担京畿拱卫重任。哀家命他换别人去接你,他执意不听,径自顾去了。又害哀家担心两rì,这回说不得要责罚于他,官家,可不许给他求情!”
296、行赏不论功
    )
    296、行赏不论功
    赵祯来见刘娥,心里早有准备。杨崇勋抗旨出城,虽然有两道手诏,也免不了太后心头忌恨。但毕竟当时情况说起来很紧急,不比寻常。非要说杨崇勋救主心切也说得,而且已经安然,不存在刘娥忌惮的拥兵在外,威胁京师的道理。就算要罚,也不过是训斥几句,夺几天俸禄,甚至降一级使用而已。
    “是,杨崇勋虽有护驾之劳,但儿臣并不敢为其求情。倒是有一个人,儿臣深喜之,正想求求大娘娘,看看能不能委其重任,以尽其能?”
    “是哪一个人,能得我儿如此亲睐?”刘娥笑问道。
    “呼延守用,目下是左武军指挥使,儿臣见他忠勇过人,又深谙殿前诸般护卫之道,yù抬举他做个捧rì、天武左右四厢指挥使。反正这差事目前空着人,不知可使得?”赵祯问道。
    刘娥立时明白,那个叫呼延守用的小子一定是先在赵祯那里设了埋伏,一便得到官家的求情,要挣脱这厮准备殴打上差之罪。一沉下脸来不。
    赵祯观察母后表情,翼翼道大娘娘,莫非这个呼延守用惹你老人家生过气?那儿臣不用了。”
    “他倒没惹到我,只是惹到了罗崇勋。那rì罗崇勋去传召,听说这厮听得不耐,捋袖揎拳便要动手,幸得杨崇勋喝住,才没酿成祸事。这么一个浑人,如何好放在官家身边听宣?”
    “哈,原来如此,倒也有趣。儿臣却不曾听说此事。只是观其忠直可爱而已。既如此,那儿臣不要了。不过这人说来也颇有些渊源,他是呼延赞的孙子。”
    刘娥听了,有些惊奇笑道怪道这名字听来甚是熟悉,原来是呼延赞的孙子,呵呵,那就难怪这厮如此蛮横无理了。他家世代都是浑人,他爷爷两根铁棍子打起人来没头没脑的。想不到有个孙子也是一般地莽撞!”
    呼延赞在大宋官做得不大,功劳立得不少。因为没文化,不懂管理,因此一直没升官。但他治家出名的不靠谱是真的。他忠心耿耿,也要求全家同他一样,以至于家里、女儿、婢女身上都被这厮强行要求刺字“赤心杀贼”。
    也不这些娘们儿脱了衣裳洗澡,看到自家身上有这么几个字时,心里到底是气还是笑?
    至于,刺的字就更多,个个耳朵根子上都有“出门忘家为国,临阵忘死为主。”的字样。而且从小便被他虐待,大冬天的不问三四,一律丢进冷水里泡着。说是可以强筋健骨,不畏严寒!
    刘娥听说这个呼延守用是呼延赞的孙子,忍不住便笑了起来。那么这倒霉孩子要殴打内宫大总管兼传旨的钦差是一点也不稀奇了。
    想到呼延一家忠心数代,每每于朝廷危难时舍命保驾之功,这区区一件小事,放过也罢。
    当下笑对赵祯道你说那个差使,暂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