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一皇帝-第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廷命大学士孙承宗亲往视察,六月二十六日,孙承宗抵山海关,驳回了山海重关之请。孙承宗召集关内外众臣公议,阎鸣泰主守觉华,袁崇焕主守宁远。
孙承宗实地考察后,认为宁远乃山海天然重关,听从袁崇焕之议。
天启三年春,孙承宗令袁崇焕抚哈刺慎各部,令其移出八里铺至宁远,收复二百七十里。孙承宗初令祖大寿筑宁远城,九月又令袁崇焕和满桂前往,袁崇焕定城规模,令祖大寿等督建城。
天启四年,宁远城竣工,逐成关外重镇。天启四年春,孙承宗上疏言“宁远可战可守”,又说“愿用崇焕指殚力瘁心以急公”不愿用“腰缠十万之逋臣,闭门颂经之孱胆”,帝听之。
九月,袁崇焕马世龙等携兵一万两千巡边广宁,叙劳进兵备副使,继又升至右参政。同年,袁崇焕父病故,袁崇焕两疏请辞,不许。
天启五年,孙承宗,遣兵分驻锦州松山杏山等城,同年,因柳河之战,孙承宗屡次遭参,请辞。
十月,兵部尚书高第经略辽东。
来辽东已经三年了,袁崇焕都没有正面的与女真人交过手,但是这次不一样,袁崇焕已经清楚地得到了后金方面传来的情报,后金方面,十天内将会调集一次大规模的军事活动来攻打宁远城!
这次的规模后金方面出动的军队将会不弱于六年前的萨尔浒战役!
要是六年前还好说,只要是换换指挥官,袁崇焕拥有着绝对的自信打赢这场明军实力占绝对优势的战役,现在可倒好,一切全都反过来了!
现在明军的最高指挥官是一个比杨镐强不了多少的混人,自己的手里只有不到两万人。。电子书下载
而据情报显示,这次后金是出动了所有的精锐部队来打这个不怎么起眼,却又是十分重要的宁远!相比经过了六年的养精蓄锐,后金的力量比之六年前只会更加的强大!而袁崇焕这边则是糟糕透顶!
孙承宗虽身为大学士、天启帝师、辽东经略,且功绩显著,但因为得罪魏忠贤,微有疏失,而遭到阉党排挤,便借病辞职回乡。
他的辽东经略职务,由高第替代。然而,高第同孙承宗相左,色厉内荏,畏敌如虎,折辱将士,撤防弃地。他命尽撤锦州、右屯、大凌河、宁前诸城守军,将器械、枪炮、弹药、粮料移到关内,放弃关外土地400里。
锦州、右屯、大凌河三城,为辽东明军的前锋要塞,如仓皇撤防,使已兴工修筑的城堡弃毁,布置戍守的兵卒撤退,安顿垦耕的辽民重迁,收复200里的封疆丢失。
经略高第凭藉御“赐尚方剑、坐蟒、玉带”的势焰,又有阉党作后台,不但执意要撤锦州、右屯、大凌河三城,而且传檄撤宁、前路防备。
宁前道袁崇焕决心身卧宁远,保卫孤城,他斩钉截铁地表示:宁前道当与宁、前为存亡!如撤宁、前兵,宁前道必不入,独卧孤城,以当虏耳!
袁崇焕只是一个“宁前道”的小官,朝中没有后台,居然敢于违抗兵部尚书、蓟辽经略高第的旨意,实属大胆。高第无可奈何,只撤锦州、右屯、大凌河及松山、杏山、塔山守具,尽驱屯兵、屯民入关,抛弃粮谷10余万石。
这次不战而退,闹得军心不振,民怨沸腾,背乡离井,死亡塞路,哭声震野。
宁前道袁崇焕既得不到兵部尚书、蓟辽经略高第的支持,又失去其座师大学士韩爌和师长大学士孙承宗的奥援,在关外城堡撤防、兵民入关的极为不利情势下,率领一两万余名官兵孤守宁远,以抵御后金军的进犯。
要说能够打赢这场战争就是袁崇焕自己都不相信,没办法,身在其职必谋其政!明知敌不过依然要上,这方才无愧君子之名!
相比袁崇焕这边孤立无援,后金天命大汉在占领广宁后的四年间,做了一件大事,就是迁都沈阳。天启五年,天命大汗将都城由辽阳迁到沈阳。
后金都城的西移,表明天命大汗要进一步巩固在辽沈地区的统治,进而对明朝做出更大的举动。但是,他虽派兵攻夺旅顺,并未大举进攻明朝。
这时他忙于巩固其对辽沈地区的治理——整顿内部,移民运粮,训练军队,发展生产,施行社会改革,镇压汉民反抗。
同时,更由于孙承宗、袁崇焕等防务工作井然有序,无懈可击,没有太大把握,不敢轻举妄动。
因此,天命大汗蛰伏不动,等待时机。
善于待机而动的天命大汗,曾值熊廷弼下台之机,夺占沈、辽;这次又得到孙承宗罢去、高第撤军向关内、宁远孤守的哨报,决定攻打宁远城。
天时地利人和统统的被后金夺取,八旗铁骑正在调遣部队准备一举占据整个辽东,扬马山海关!在得到情报第一时间,袁崇焕就将情报分成两路,一路四百里急报送到了高第手中,另一路八百里快马加鞭送到朝廷……
同时加紧备战,因为这高第的品行他也清楚高第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物,就是告诉他了也没用,能够放弃整整的一个辽东,自然不会为了一个小小的宁远而大费周章。
果不其然,这高第知道后,第一个念头不是抵抗,而是准备带着家伙,带上人口退到山海关里面去,利用长城抵挡来犯之敌!
第一一八章宁为亡国君,不为儿皇帝!
深夜,紫禁城深宫。
“陛下,三天前辽东前线来报,宁远道袁崇焕八百里急报,后金天命大汉起兵十万欲犯我大明边境,还望陛下裁决!”
“可恶!着实可恶!蛮夷竟敢欺我天朝国威!”
天启皇帝气愤的将袁承焕的奏折一把从太监手中夺过来扔到地上。“小小的后金竟然如此猖狂!不教训他一下他永远都不知道我大明天威难犯!你,快去将魏公公找来,就说朕有军国大事要与他商量,嗯,再去将吾师和信王也一同找来吧!”
本来这些事情都不该皇帝操心的,这些奏折第一时间应该是送到魏忠贤的手里才是,但是由于是加急快报,送到内阁的时候已经是深夜,魏忠贤正与信王怄气,信使不敢耽误,所以这才送到了天启皇帝的手中。
天启皇帝虽然不关心国家大事罢了,但是这后金已经在辽东闹腾了二十多年了,好不容易这两年消停了一段时间,竟然又来了
!而且挑的这日子也都不错,马上年关将近,老百姓都在忙着准备过年,谁还愿意打仗,这后金突然来犯,这年还能过得踏实吗!
根据以往与后金作战的情况来言,这大明与后金的战斗中从来都是输多赢少,本来士兵们就害怕后金骑兵强悍的战斗力,再加上过年这个喜庆的节日,就更加的无心恋战了。
魏忠贤得到皇帝的召集之后,第一时间就赶去了皇宫,连崔呈秀与顾秉谦都没来得及通知一下。与此同时,信王与孙承宗也去了皇宫。
“臣参见陛下……”
三个人第一时间同时感到了皇帝的乾清宫。
天启皇帝不耐烦的摆了摆手道:“算了算了,就不用来这一套了,来人,将奏折给他们看看。”
小太监搬来三张椅子,三人一起坐下,将奏折交给朱由检,朱由检一看惊到了,原来是辽东战事将近,是袁崇焕求援的战报。
“看见了没有,一群贼寇土包!放纵二十多年,乱我大明辽东!简直是岂有此理!你们来给朕出出意见,看看他们应该怎么办!”
“陛下,老臣倒是以为此事至关重要,应当马上调集山海关精兵连夜奔赴辽东,驰援宁远,并且写信命令蒙古诸部许以重金忽悠率军北上偷袭后金老巢,通知朝鲜国王带着粮草军队三天内赶往宁远与山海关精兵汇合,死守宁远!想必如此一来定可大败敌军!”
老油条真心不愧是混迹官场多年,经略辽东三年了,孙承宗已经将辽东的局势摸得一清二楚,只是没有想到这后金动手居然会挑在这么一个时候,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自己离开辽东之后才侵略辽东,这天命大汉果然不是一般人,对于这战场局势的掌控判断也已经到了一种炉火纯青的地步。
天启皇帝听后大喜:“吾师果然厉害,好!朕同意了,就按照吾师的办法去做吧!”
“等等,陛下!老臣以为孙大人此举不妥!”
果然,不管孙承宗的建议是如何的为国为民,第一时间站出来反对的总会是魏忠贤!
若是孙承宗出个别的方法倒也可以,但是这个出兵的话,魏忠贤肯定是要反对的,因为这一旦调集部队攻打辽东,势必要涉及到一个指挥官的问题,而且能够指挥军队的人必定是兵部出身,但是阉党仅有的一个兵部小官高第已经去经略辽东,躲到了山海关。
根据孙承宗刚刚说过的那样,蒙古出兵,朝鲜也出兵,山海关也要出兵,这样一来,前后调集的部队至少也要十多万人!
兵部的人一多半都是跟着孙承宗混的,要是打输了还好说,还能治给孙承宗一个莫须有的罪名,但是要是打赢了的话,孙承宗在朝廷中的地位一定会是水涨船高!就是超过了自己也是不一定!
所以就是这样,魏忠贤才要阻止孙承宗的提议,为的就是防备这兵权落到孙承宗的党羽手中!
“魏公公!现在都已经到了火烧眉毛的时候了,要是还这样婆婆妈妈的话,只怕这后金的骑兵就要打到这北京城下了!”皇帝有些不高兴了。
魏忠贤赶紧的劝道:“陛下,这年关将近,没人愿意打仗的,就是这勉强的将人送到了战场上,也会是士气大落,不会打胜仗的!这后金人攻打辽东,为的不就是想要从我们大明的手里抢点儿东西吗!毕竟他们那里冰天雪地的种啥啥都不长,没有我大明丰登富饶,不如就顺了他们的意思,他们想要什么就给他们什么就是了,这么做的话,他们拿到了想要的东西,自然就会乖乖地退兵了,这样不好吗?免得还要大动干戈!”
谁都没有想到这魏忠贤居然会出了这么一个不要脸的馊主意,绥靖政策只会放纵敌人,后金不是一条狗,你给他饭吃它就会乖乖地听你的话,他是一条狼!一条目露凶光的饿狼!
你给他肉吃,他就会惦记上你身上的那种血腥味,只会变本加厉的继续的想从你身上获得更多的好处!
“荒唐!”朱由检还没来得及反对,皇帝就已经气愤的站起身来斥责魏忠贤!“岂有此理!魏公公,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我大明朝乃是万邦之宗主国!享受四方众邦朝来贺,天朝天威威泽众生!他天命大汗算什么?只不过是一个小小不入流的土匪强盗!贼寇!我大明天朝何时会沦落到与一贼寇谈判送礼的地步!这个想都不要想!若是再出此言,就休要怪朕不讲情义了!”
天启皇帝平时不管朝政,也不问世事如何,放纵魏忠贤为所欲为,但是这并不代表天启皇帝没有底线。
明朝,一个与众不同的朝代,开国太祖皇帝虽然不像是其他朝代一样有过显赫的家世,他出身最为卑微,真正的贫农出身。
当过佃户,要过饭,当过和尚,下九流中的下九流!
但就是这么一个人开创的朝代却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岁币!
面对强横的敌人唯有永不妥协的死战到底!
太祖成祖远征漠北,大挫北元元气,伤其筋骨。建文皇帝削藩失败,**皇宫,至死未曾投降。英宗被俘北狩,乱军之中未损皇家尊严。代宗临危承应天命,兵临城下,击溃来犯瓦剌敌兵!万历皇帝三大征,远征朝鲜八年,未曾断我皇家天威!十万天兵埋骨萨尔浒,未曾有一将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