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围猎罗马 >

第239部分

围猎罗马-第239部分

小说: 围猎罗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盐田的地势稍高,比结晶池的要高一些,这样方便将盐田内已经晒得盐分达到饱和状态的海水引入结晶池内。
当第一次将盐田内的海水晒得盐分达到饱和状态之后,秦东忍住激动命人打开通往结晶池内的闸门,盐田内的海水就通过引水渠进入结晶池内,然后让海水在结晶池内继续暴晒。
随着时间的延长,秦东和当地的官员们站在结晶池边上亲眼看见池内有盐的结晶在池底出现了,盐的结晶在池底经过太阳光照射之后散发出亮晶晶的光芒,十分耀眼。这一刻秦东和当地官员们,以及当地的民众都欣喜若狂,这种事情简直难以置信,他们这些人从来没有想过盐是这样出现的,仅仅靠晒就能将海水中的盐晒出来,实在是太神奇了。
当结晶池内的海水被晒干之后。底下全部是铺着的一层白色的、亮晶晶的盐,非常的白,比煮出来的盐要白得多。这是因为达到饱和状态的海水经过引水渠时已经被自动过滤掉了其中的杂质。
“嗯,不错,很咸!你们尝尝!”秦东用手指拈着一点点盐放进嘴里尝了尝,又指着陶碗里白色的盐对当地的官员们说。
官员们纷纷挤过来用手指拈上一点点放进嘴里,其中一个官员道:“大王,这是精盐,是上好的盐。比罗马帝国卖过来的盐要好得多,下官认为我们这种盐完全可以以高出普通的盐五倍,乃至十倍的价格出售!”
另一个官员不同意这个意见。“大王,下官以为不妥,盐是日用调味料,每餐每天都要用的。如果价格比一般的盐高出太多。普通的民众就吃不起了,而大王之所以到这儿来就是为了解决民众吃盐的问题,现在盐是制作出来了,可民众还是吃不起盐,这不是与大王前来此地的目的相违背吗?”
秦东听了点头道:“不错,我们在这里制盐就是要让民众们能吃上盐,能吃得起盐,这种精盐的价格不能定得太高。但也不能定得太低,定得太高能吃得起的人就少。价格定得太低,很可能有商家大量囤积,到最后价格还是会被炒上去,这样吧,我们制作两种盐,一种是这种精盐,主要出售给有钱的商人、贵族、官员,另外再制作一种粗盐,粗盐是没有经过提纯和过滤的盐,这种盐与用煮盐法制作的粗盐差不多,在我们的境内就按照比外来盐低一半的价格出售给民众。如此过不了多久,我们境内的民众都能吃上我们制作的盐,而外面运过来的盐则因为价格高而没有了销路,市场逐渐会被我们取代!
精盐当然也可以卖给普通的民众,只要他们有钱,只要他们买得起,任何人都可以买,不过我相信吃精盐的人应该大多数是有钱的商人、官员和贵族,另外有多余的精盐,我们也可以卖给商人出售到罗马帝国,甚至卖到更远的地方去,不知道诸位以为如何?”
当地官员们全部弯腰抚胸行礼:“大王英明!”
秦东随后在黑海边上巡视了一番,前后半个多月的时间,一共发现好几处海岸边适合建造盐田,秦东便命人在这些地方分别建造制盐场,管理权归王庭方面管辖,摄政王府还专门设立了一个盐业司管理各大盐场的制盐、销售,所得利除去维持盐场的日常开销和运营之外全部上缴。
当盐业司管理的各大盐场的食盐出现在市场上,粗盐以比罗马帝国的盐价格低一班的价钱出售时,从罗马帝国贩运过来的盐就卖不动了,民众都只买本地盐,本地盐不仅价格要低一半,而且比罗马帝国的盐要精细,色泽要白亮一些,含盐量也要多,味道咸。
而当精盐出现时,立即引起了有钱商人、官员、贵族们的购买,精盐和粗盐就分出了档次,有钱人、官员和贵族们为了显示身份,自然是要区别于普通的民众,他们当然要吃价格贵,精细的盐。
在很短的时间内,本地盐就在秦东能够控制的势力范围之内大行其道,外来盐根本就卖不动了,有些从东罗马帝国而来的盐商贿赂当地的官署,想要在行政上打压本地的盐商,并且还恶意降价大打价格战,但是他们哪里知道这本地盐是官方制作的,跟官方作对不是找死吗?这些罗马帝国的不法盐商不仅以贿赂罪被抓,而且还有扰乱市场的罪名。
在满足自己的需求之后,秦东制作的食盐以很快的速度卖到了南院大王桑布斯和西院大王乌尔干,以及北院大王伊图尔的地盘,秦东并不禁止本地商人前往其他匈奴将领的地盘经商,不但不禁止,而且还鼓励,允许他们将本地生产的货物卖到远方,然后带来本地急需的商品,这样一来,王庭方面既可以收税,而且将本地商品卖出去,本地的商户也赚到了钱,还能够买来急需的物资和商品。
许多来匈奴帝国的外国商人发现这里的食盐不仅便宜,而且非常精致,比其他食盐要好得多,如果自己购买一批回去贩卖,岂不是能够大赚一笔吗?只要有利润就有商人逐利,这些外国商人当即向当地盐商买盐,但他们发现从盐商手里买盐然后运回去再贩卖所得利润微乎其微,想要赚到钱,就必须降低成本,而运费是不可能降低的,唯有购买到价格足够低的货,可想要购买到价格足够低的货就必须要找官府开设的盐场购买。
这些外国商人到了地方将来意说明,盐场的官员见是外国商人不敢擅自做主,食盐在这个时代可是极为重要的战略物资,还没有出售给国外商人,也没有先例可循,盐场的官员无法做主,只能将此事上报,然后让这些外国商人去找摄政王府的盐业司。
事情很快被交到了秦东的这里,秦东听说有外国商人想购买食盐,当即大手一挥:卖!
卖东西简单,人家求上门来了,想怎么卖就怎么卖,可关键是要有足够的利润,如果靠本国商人想将本国的商品卖到国外,困难会很多,因为存在着地方保护主义,可如果让外国商人将本国商品卖到外国就容易得多,因为不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外国商人不会自己跟自己作对,如此一来,市场拓展的速度无疑要快得多。
秦东指示盐业司的官员,可以让各大盐场以国内出厂价卖给外国商人,对于国内的商人和国外商人,盐场方面给出的出厂价都是一样的,不过要将食盐要卖到国外去,商人们还必须缴纳一笔出口税。食盐是紧缺物资,是战略物资,并不愁没有销路,如果是和其他商品抢市场的话,秦东可能还不会收出口税,但食盐这东西不愁卖不出去,完全可以收取出口税。
一般来说,征收出口税的主要目的主要有四点,第一是增加财政收入,第二是限制重要的战略资源和原材料大量输出到国外,保证本国的需求,第三,提高以使用该国原材料为主的国外加工产品的生产成本,削弱其竞争能力。第四是限制国外在本国低价收购初级产品和原材料,而秦东之所以要征收食盐的出口税,只有一点原因就是增加财政收入,东西本来就不愁卖,征收出口税也能卖到国外,为什么不征收出口税呢?
盐业司将要征收出口税的要求传达给外国商人们之后,外国商人们经过计算得知,即使要缴纳出口税也还是有很大的赚头,因此还是乐意购买,也心甘情愿地缴纳出口税。
来做过生意的外国商人们都发现了一个现象,秦东控制的地盘内没有那么多关卡重重盘剥,商人们只要每个月在固定的时间到固定的地点缴纳税收就可以一路畅通无阻,经过关卡时将交税凭据给关卡的官员查看就可以了。
这个现象让外国商人们都大为惊讶,他们也因此都喜欢来秦东控制的地盘做生意,而食盐的销量在几个月之内猛烈剧增,大有将要抢占欧巴罗所有市场的苗头,就连罗马帝国生产的食盐在本国都很难卖出去了,价格上占不到优势的情况下,就连质量和成色都要比秦东这边卖出去的食盐差很多,怎么会有销量呢?(未完待续。。)


 第三百零四章 造出钱币样品

过得两个月,盐业司官员将账册放到秦东面前报告:“大王,这是这两个月以来卖出的食盐账册,除去盐场的日常开销和必要的运转成本,一共盈利一千六百八十八万五千三百二十五奥里(金币单位)”。
“嘶——”秦东能够猜到盐业的巨大暴利,但却没有想到短短的两个月就有净利润超过一千六百万奥里,这绝对是暴利,而且是官方垄断式的暴利。
秦东没有看账册,而是直接问道:“这两个月各大盐场一共用掉多少日常开支和维持盐场运营的成本?”
“不足五万奥里!”盐业司官员回答了一句,然后拿起账册翻了翻,找到位置之后放到秦东面前:“包括所有官员、管事和工匠们的薪水在内,所有开支加在一起也不到五万奥里!”
秦东瞟了一眼账本后合上道:“好,这几个月不论是盐业司各级官员还是盐场方面的官员、管事和工匠们都辛苦了,可以给盐场方面根据相关的官职和职位给每个人进行一些金钱上的奖励,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制作出更多的盐!”
“是,大王!”
食盐的生产和买卖走上正轨之后,民众吃盐的问题就得到了解决,也可以说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或许长达上千年的时间内,食盐问题都不再是问题,当然,如果政治制度腐朽造成盐价不断上涨又另当别论了。
秦东不再关注食盐的事情,这事自然有盐业司管理。恰逢这时新钱币的样钱已经铸造完毕了,王六便拿着新钱币的样钱过来面见秦东。
王六将金币、银币和铜币等三种钱币的各五枚样钱放在桌子上以供秦东观赏,“大王请看。这就是铸币司铸造出来的样钱,各五枚!”
各五枚钱币整整齐齐摆放在桌面上,秦东弯着腰将一枚金币拿起来仔细观看,确实是按照他给出的意见铸造出来的,金币正面是大单于埃内克的头像,下方有铸造年月日期,全部汉字。正面头像周围有麦穗环绕,反面是一元的繁体汉字字样,周围同样有麦穗环绕。下,整个金币铸造得非常精致,可见铸造模具是雕刻得非常精湛的。
银币的正面是他的头像,下方是铸造时间。汉字书写。周围有麦穗环绕,反面是一元的汉字字样,也有麦穗环绕。而圆形的铜钱中间有一个方孔,可以用绳子穿起来,铜钱上有“摄政通宝”的汉字字样。
这三种钱币的样钱都做得非常精致,圆形十分的规则,周身厚度一致,富有光泽。整个钱币的造型和颜色都富有厚重感,铸造银币的材料除了银之外当然还有其他一些材料。不能全部是银,全部用银太贵,而且不易保存,容易出现磨损和损耗,时间长了之后重量会减轻,所以必须要加入其他硬质的金属提升银币的耐磨度。铸造铜钱的材料除了铜之外还有铅,可以节省成本,同时也可以防止时间长了之后铜钱生锈。
这三种钱币的重量都是整数,金币是15克,银币是30克,铜币是10克,如果钱币的数量很多,民众甚至不需要一一细数,只要用比较精确的秤称一下总重量就能知道有多少枚。这一现象使得匈奴帝国的民众们后来不再使用罗马帝国的重量单位,而采用新的重量单位,例如公斤、克。
秦东有些忍不住惊叹这枚金币精致程度,它太规则了,问道:“这是将金水倒进模具里做出来的?”
“不是!”
秦东细看一会儿之后点头道:“不错,这三种钱币的样钱都铸造得不错,就按照这种样板做吧,现在每天可以铸造多少枚?”
王六行礼后汇报道:“启禀大王,工匠们经过仔细琢磨之后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