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围猎罗马 >

第266部分

围猎罗马-第266部分

小说: 围猎罗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派了少量的兵力部署在这道城墙上,最关键的是狄奥多西城墙。
狄奥多西城墙是在公元408年皇帝狄奥多西二世治下,新城墙的建筑工程展开,位置大约在君士坦丁城墙以西的1500米,由马尔马拉海延伸至金角湾的布雷契耐。总长度为5630米。尽管城墙开始动工时,狄奥多西二世年仅七岁。城墙还是被命名为狄奥多西城墙。耗时五年时间,这道城墙才完工,由南至北长约5。5公里,在马尔马拉海的大理石塔向布雷契耐伸延,止于波菲罗根尼蒂斯皇宫。后来连接着布雷契耐的城墙。447年,一次强烈的地震破坏了大部分城墙,当时君士坦丁堡受到阿提拉的威胁,狄奥多西二世遂命城市长官弗拉菲乌斯?托罗斯?塞琉古?赛勒斯指挥紧急修复工程,赛勒斯雇用城市理事协助,在六十天内完成修复。与此同时,在狄奥多西城墙外面又被加筑一道外墙,并在外墙前挖出一条宽阔的沟,是为护城河。
狄奥多西城墙被建成双层城墙,毗邻水沟。内墙以坚固的结构组成,墙厚5米,高12米,外表是经过精心切割的石灰岩块,城墙核心则是以石灰及碎砖压成的灰泥。大约有七至十一条砖带横过结构,每条砖带厚约40厘米,这些砖带不仅是用作装饰,还透过束紧岩面与核心来增强结构的内聚力,并可增强城墙对地震的抵抗力。狄奥多西城墙共有96座城楼,主要都是方形,也有八角及六角形,高18…20米,城楼的间距是55米。每座城楼的顶部也有城垛。城楼内部分为两层,底层通往城内,用作储物,上层可经城墙走道进入,设有窗户以供暸望及投射之用,可利用斜梯登上城墙。
外墙与内墙之间的距离有15…20米,两墙之间的间隙被称为外城台。外墙底部厚2米,在连接外城台处有一些拱形的房间,上方是城垛走道,外墙高约8。5米。从城内可经主城门或内墙底层的后间到达外墙。外墙同样有96座城楼,呈方形或新月形,正好处于内墙城楼间距的中间,起著辅助内墙城楼的作用。连接外城台的房间有窗户,下方有后门,通往外台。护城河与外墙的距离约为15米,形成内城台,内城台有一条沿着城墙延伸的道路。护城河阔20米,水深10米,河内侧有一道高1。5米、有射击口的墙壁,这是君士坦丁堡的第一道防线。
只不过1。5公里的距离,骑马奔驰只需两分钟便可以赶到,尽管城内闹出了很大的动静,但是狄奥多西城墙在君士坦丁堡西面的最外围,驻扎在这里的城防军根本不知道城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当他们发现大街尽头冲过来大批骑兵才慌了手脚,想要组织兵力抵挡已经来不及了,骑兵瞬息而至,一阵冲杀,勉强凑起来的一些士兵就被杀散,有的匈奴骑兵甚至骑着战马直接冲上了城头在城墙上来回砍杀,城防军已经好多年没有经历过战事,哪里挡得住攻击?还没等匈奴骑兵冲过来就吓得溃散了,第一团骑兵很轻松地就占领了狄奥多西城墙,并且开始围剿溃散的城防军,同时派兵通过城墙前往波菲罗根尼蒂斯皇宫,帮助第四团进攻皇宫。(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八章 围困皇宫

君士坦丁广场,紧邻君士坦丁堡塞维鲁城墙之外,它是一个圆形的广场,东西两侧有两个巨大的大门。广场的中心有著名的君士坦丁纪念柱,又名被烧之柱,是一个罗马纪念柱,由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大帝下令修建于330年,用来纪念拜占庭改名新罗马,位于亲兵街,沿着古老的帝国议会路,介于君士坦丁堡赛马场和狄奥多西广场之间。
君士坦丁纪念柱用斑岩砌筑,筑成时高50米,分为九段,顶部是君士坦丁雕像,采用阿波罗形象。他拿的球据说含有真十字架片段。 在君士坦丁纪念柱的底部是一个神龛,保存的圣物据称有:在各各他与耶稣基督一同被钉的两个强盗的十字架,发生饼和鱼奇迹的筐,抹大拉的马利亚的雪花石膏油膏罐,她用香膏为耶稣洗脚'1。雅典娜木制雕像来自特洛伊。
广场上除了正中间的纪念柱之外,在椭圆形的官场周围还有大量的罗马式石柱和装饰着许多古代雕像,这些是古代罗马帝国历代君王和神灵的雕像,它们每一尊都栩栩如生,神态各异。
现在君士坦丁广场上满是火把,广场上聚集了大量的匈奴骑兵,因为广场的北面就是古老的元老院所在地,匈奴骑兵们正包围着元老院并且实施了攻击,前部已然与守卫元老院的东罗马帝国士兵开战。
匈奴帝国的骑兵们骑着高头大马,挥舞着雪亮的斩马刀冲上了元老院的台阶阶梯。与守在台阶上大门处的东帝国士兵们发生了混战,只是在深夜之中,守卫元老院的士兵并不多。在惊慌失措之下根本不是匈奴骑兵们的对手,三两下便被匈奴骑兵们杀得丢盔弃甲、狼狈逃窜,只是这些逃跑的士兵还没有跑远就被身后的匈奴骑兵用弓箭射杀。
周围到处传来惨叫声,在很短的时间内,周围的东帝国士兵就被斩杀干净,匈奴骑兵们在一个大队长的命令下推开推开元老院的大门,那名大队长下令:“冲进元老院。将一切值钱的玩意能搬走的都搬出来放到广场上,特别不能放过那些金银器皿和名贵的装饰品!”
匈奴骑兵们轰然答应,许多人下马冲进了元老院。不一会工夫,士兵们有的抱着一堆金质的酒杯、银质的盘子,银质的灯台等等物品欢喜地走了出来。
元老院是是一个审议的团体,它在罗马共和国与罗马帝国的政府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元老院运作。像百人会议与部族会议。但有另于平民会议,是受到宗教约束的。它只能在献祭的神殿够开会,通常在霍斯提里乌斯会所,之后会议只能够在祈祷礼,献祭,及占卜举行之后进行。元老院每天只能在日出与日落之间开会,而且不能在其它会议进行时开会。
如果某一位元老被认为犯下了违反公共道德的行为,其身份资格可被监察官剥夺。通常所有的地方行政官—包括财务官。市政官(分为有座椅资格及平民两级),裁判官。以及执政官 都可成为元老院的一员,但是并非所有元老都曾经当过官,他们被称为无票决权元老,而且没有发言权。这制度使贵族与平民掌控了元老院,他们能够较容易取得发言权以及提升自己在晋升体系中的地位。
执政官会每月轮流作为元老院主席,第一元老则会作为议场的领导人。如果两位执政官同时缺席(通常因为战争),资深的行政官,大多数是裁判官,会扮演主席角色。在元老院中筹划工作本来是执政官的职责,不论是自己动议或是向元老征求他们对某个特定议题的意见,但当执政官缺席时这便变成第一元老的工作。在元老院会议中,第一元老会最先发言,而所有具备发言权的人都要严格遵守一条规律,平民的发言一定要在同等地位的贵族发言之后。这里的辩论是没有限制的,原则上,元老是禁止在外从事与土地权益无关的生意,但是这原则时常被忽视。
所有元老都有资格戴上元老指环(起初时是铁铸的,后来用黄金。古老的贵族,例如尤利乌斯?凯撒家族,继续戴铁指环至共和国末期),及穿着一种长达膝盖的短袖束腰外衣,在右肩上带着一条130公分宽的紫色条纹。无票决权元老则穿白色长袍没有装饰。而曾经担任有座椅资格的元老有权利去穿镶紫红边白长袍。同样地,所有的元老都穿紧褐红色的皮靴,但只有曾有座椅资格的元老才可添加半月形的带扣。
元老院的元老们都属于骑士阶层,帝国还有立法将骑士阶层与平民阶层分开,在罗马的政治中,骑士经济阶级的成员都拥有强大的富豪政治力量,而且他们的商业活动是没有受到限制的。元老的儿子以及其它元老家族的非元老成员都被纳入骑士经济阶级,他们有权穿有紫色条纹的短袖束腰外衣作为他们本来属于元老院一员的象征。
而在君士坦丁堡的元老院是独立于罗马元老院之外的,不过相比罗马元老院,君士坦丁堡的元老院只是虚有其表而已,它拥有的只是名义上的权力而非实权。
而如今,这座元老院则被凶狠的匈奴士兵们搬空了,内部值钱的东西全部被搬了出来,座椅等家具则被踢翻了一地,最后不知道是谁放了一把火,这个曾经的虚有其表的元老院就这样被付之一炬,一场大火将它烧了个干净。
第四团的任务是围攻皇宫,将皇宫内的所有人全部抓起来,遇到反抗则格杀勿论,现在皇宫已经被第四团一个营团团围困。波菲罗根尼蒂斯皇宫坐落在法提赫,现在的法提赫实际上就是古老的君士坦丁堡,在这里不仅有皇宫,还有赛马场、圣索菲亚大教堂的第二代教堂、瓦伦斯水道桥、城墙上的耶迪库勒堡垒、马尔西安圆柱。
这里的地势较高,从法提赫可以俯视金角湾和马尔马拉海,拜占庭人因此在这里建造了大量的宫殿。
波菲罗根尼蒂斯皇宫,现在还没有这个名字,这个名字是后来人称呼的,现在就是皇宫,是皇帝居住的地方,在几百年之后,波菲罗根尼蒂斯皇帝执掌拜占庭帝国,波菲罗根尼蒂斯就是君士坦丁七世,人们称呼君士坦丁七世为波菲罗根尼蒂斯,意思是“生于紫色之中”,用以强调他的皇室身份,因为他的父亲在第四次婚姻才生下了他。
“将军,皇宫外围的敌人已经全部被我们斩杀,周围只有靠海城墙的耶迪库勒堡垒上的敌人在负隅顽抗,不过我们正在加紧攻击,相信两刻钟之后就能占领堡垒!”一个大队长向一个营长报告。
耶迪库勒堡垒是狄奥多西二世下令建造的,它的城墙外形呈三角坐标系统。城边只有一扇门,城墙附近也没有任何建筑物,这座建筑设有1名城卫官、城卫官助手、6名军官和50名士兵,城里还有一座城卫官的房舍和12名卫士的房舍。
营长下令:“尽快给我拿下它!”
“是,将军!”
“报——将军,附近圣索菲亚大教堂的教士们拦在大街上阻止我们抓捕东帝国的官员,请将军示下该如何处理?”另一个大队长前来报告。
这里不仅是皇宫所在地,而且大量的官员都居住在这附近,第四团的团长早已经下令要将这附近官员的家全部搜一遍,将官员们和他们的妻妾、财产全部带走,尽管巴尔罕下令不能伤害平民,但是却没说不能抓这些官员和他们的妻妾,顺手卷走他们的财产只不过是顺手牵羊而已。
营长一听非常恼火,这已经不是手下第一次报告教士阻止他们行事了,他大怒道:“又是圣索菲亚大教堂,传我的命令,凡是阻止我们行事的教士,一律先抓起来再说,巴尔罕将军下达的命令只是不允许我们伤害那些教士,却没有说他们阻止我们行事,我们也不能抓他们,先抓起来!”
“是,将军!”大队长领命而去。
现在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是第二代教堂,在公元360年2月15日君士坦提乌斯二世在位时启用,大教堂建在正在兴建中的帝国皇宫旁。附近的伊莲娜教堂在较早时已建成并作为主教座堂,直至圣索菲亚大教堂建成。这两所教堂同为拜占庭帝国最重要的教堂。
公元404年,当时的君士坦丁堡牧首约翰一世与皇帝阿卡狄奥斯的妻子、皇后阿丽亚?尤多希亚发生冲突,因而在404年6月20日被流放,因此而起的连串暴乱使第一教堂毁于一旦。后来,狄奥多西二世下令兴建第二代教堂,于415年10月10日落成,这个木制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