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耽美百合电子书 > 推倒太子(胤禔重生) >

第20部分

推倒太子(胤禔重生)-第20部分

小说: 推倒太子(胤禔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后不许这么做了,知道不?”说这话的时候,胤禔完全没有想过自己的立场,他就是单纯地不喜欢胤礽这样。

“为什么?”胤礽更加纳闷,难道哥哥的乾东五所头所就没有漂亮小宫女吗,他这是在羡慕嫉妒恨……

想到胤禔可能会做他对那些小宫女做过的事,胤礽心头隐隐有些不舒服,但也有点明白胤禔为何不高兴了。

“没有为什么?我说不许就不许!”其实,这个时候的胤禔自己也说不出为什么的。

“那好吧,我以后不亲她们就是了。”胤礽无所谓,反正他也不是多喜欢那些小宫女,只不过是好奇而已,既然哥哥不喜欢,他以后不做就是了,可他同时也没忘了补充一句,“哥哥以后也不可以亲身边的漂亮姐姐哦。”

胤禔满头黑线地应下来,他现在算是发现他们的对话有多不对劲了,他们是兄弟啊,如假包换的亲兄弟,对方和身边侍候的人亲近点,这就不是他们该管的事啊,可他们倒好,不仅管了,还都煞有介事地应了下来,这算怎么回事啊。

要知道,除了现在还没过门的大福晋和太子妃,谁会对大阿哥和太子爷身边的女人斤斤计较啊……

没来由的,胤禔想起先前那个莫名其妙的梦了,顿时全身恶寒……

“哥哥,你很冷吗?这个给你。”胤礽不明所以,他看见胤禔突然抖了下,便把手里拿着的暖炉给了他。

“呃?谢谢……”胤禔愣愣地把暖炉接了过来,顺便晃了晃脑袋,把刚才离奇的想法逐出脑海。

因为和胤礽重归于好,胤禔接下来的行程就不是全部都待在马背上了,他有时会到马车上陪陪胤礽,有时也会把胤礽拉出来陪自己骑马,但是无论如何,两个人都是同进同出的,关系亲密的很。康熙见他们这样也没说什么,只是每次把胤礽叫到御辇上去的时候会把胤禔也捎上,考考他们的功课,顺便再聊聊天什么的。

胤禔很怕这样的时候,即使论及活过的年龄,他比现在的康熙要大得多,但在面对康熙的时候,他的压力还是很大。这个人,他既是他童年时代慈爱的父亲,也是彻底圈禁了他后半辈子的皇帝,更重要的是,胤禔觉得康熙看人的目光很深邃,他很怕自己在面前不小心说错什么话,从而引起他的怀疑。

所以从很小的时候起,胤禔对康熙采取的态度就是敬而远之,能不见就不见,便是见了,也是尽力往后躲,坚决不跳出来,无奈他前面四个哥哥都早夭了,他成了序齿之后的皇长子,康熙对他的重视就算比不过太子,也不是底下那些弟弟能比的,在前世,这些都是胤禔在和胤礽做对时的依仗,可是现在,却成了他的烦恼。

偏偏康熙最近兴致好,基本上每天下午看过折子都要把两个儿子叫到御辇上去交流感情,胤禔很怨念,胤礽很欢喜。

于是胤礽兴奋地说,康熙愉快地应,胤禔无奈地听成了御辇上最常见的情景,只是这样的局面,总让人觉得怪怪的。

“保清啊,你是不是觉得最近的功课有点吃紧啊?”除了这个,康熙想不出胤禔现在的年龄,还有什么需要操心的。而他的功课,那是他特意命人加快了进度的,因为早在很久以前,康熙就发现胤禔在学业上不是很用心了,这倒不是说他不认真听讲或者是不完成功课,而是上书房的师傅要求什么,胤禔就做什么,他从来没有自己要把事情做得更好的想法,只要能交差就行。他的表现,和拼命在康熙面前挣表现的胤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最开始康熙也不是很在意,只觉得是胤禔重武轻文,在学识方面的天赋不如他在骑射上的。人嘛,都是各有所长的,除了他亲自培养的皇太子胤礽,康熙倒也不要求每个儿子都是文武全才,有样东西过得去就行了,再说胤禔的武学,那也不是“过得去”就能形容的程度。总的来说,康熙对胤禔的表现还是很满意的。

但是前两年,胤禔有个师傅告老还乡了,康熙给换了个年轻的过去,这才发现了些问题。

那位新师傅对胤禔原有的学业程度不了解,他为了充分展示自己的水平,就把讲解内容的深度和进度都加深了。康熙对儿子们的学业一直都是很关心的,他们每天学了些什么,他也是要过问的,所以听人说了新师傅的表现,他还担心胤禔可能会跟不上,准备派人训斥那位不懂因材施教的师傅的,没事不要乱显摆,当心教坏他儿子。

谁知胤禔的表现还是和以前差不多,虽然也是中规中矩的,没有任何出彩之处,但是跟不上,那是明显没有的。

于是康熙惊讶了,胤禔这是在做什么,他暗中留一手是为了对付谁。为此,康熙特意在胤禔身边多放了两个人,可惜一段时间观察下来,胤禔什么都没做,还是老样子,师傅教什么,他就学什么,他不教的,他坚决不问。

逢年过节,康熙喜欢抽问儿子们的功课,那可是挣表现的最佳时机,大大小小一群阿哥,没有不使劲的。只有胤禔,他还是老老实实回答,完全没有平时故意藏拙,关键时刻一鸣惊人的意思,最出风头的,从来都是胤礽。

这下子康熙更迷惑了,为了搞清胤禔的意图,他派人嘱咐了他的师傅,只要大阿哥的学业能跟得上,他们就给他加快进度,加深深度,他想知道,他这个儿子的底线到底在哪里。

有了康熙的额外关注,胤禔的日子顿时苦了起来,每天进上书房的时候都是愁眉苦脸的,虽说那些东西都是他以前就学过的,可毕竟那么多年了,他忘得也要差不多了,皇阿玛这么不停地逼他,很不厚道。

可皇阿玛为什么要逼他啊?胤禔突然惊觉,然后出了一身的冷汗。

也就是从那时候起,胤禔发现康熙对自己开始有所怀疑,于是在念书的时候,逐渐有了些力不从心的表现,好在他的反应还不算晚,摸到儿子底线的康熙松了口气,这小子,虽然有点小聪明,可还是比不过朕当年的。

“儿臣资质驽钝,有负皇阿玛厚望,请皇阿玛恕罪。”胤禔本来是在走神的,压根儿没听清康熙问他的话,还是胤礽不着痕迹地碰了碰他,他才赶紧跪下,然后跟着本能做出了回答,幸好他还听清了最后几个字,答得不算离谱。

“资质乃是天定,非人为可以改变,但是用心与否,却是自己能够做主的。你们的学业,能到什么程度,皇阿玛不做强求,但求你们都是用心在学,只要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也就是了。”

康熙的话,表面上是对两个儿子说的,可胤禔总觉得,胤礽只是顺带的,皇阿玛真正要说的,就是给他一个人听的,不过他老老实实磕了头,应了下来,倒是旁边一头雾水的胤礽,愣了愣才跟着行了礼。

“哥哥,你有没有觉得皇阿玛今天怪怪的?”出了御辇,胤礽拉着胤禔上了马车,贴到他耳边低声问道。

“有么?”胤禔装糊涂,心里却很意外,连胤礽这个最不会察言观色的都看出来了,皇阿玛对他,那是很有意见啊,看来他以后还得小心点,枪打出头鸟,他这辈子,不到万不得已是坚决不会出头了。

“有啊,难道哥哥没看出来吗?”胤礽皱了皱眉,对胤禔的担忧又上了层台阶。这个笨蛋哥哥,连皇阿玛在不高兴他都不知道,还以为他在鼓励他呢,真是有够笨的,看来自己以后得多多关照他了……

于是,在胤禔本人还不知道的情况下,胤礽已经把他纳入自己的保护范围了,不过责任心十足的皇太子殿下似乎没有想过,要是他的哥哥真有那么笨,在自己和他的交手中,自己怎么会从来没有占过上风……

那啥,小太子是个很有责任心的人哦,呵呵

第24章、行痴大师

又过几日,西巡的队伍到了五台山,自从到了山脚下,康熙的心情就变得有些沉重,也不找胤礽和胤禔说话了。

半夜的时候,胤禔睡不着,独自坐在院子里看月亮,心里却在想,皇阿玛来五台山到底是为了什么。

他还记得,前世的时候,皇阿玛五次西巡,次次都是上了五台山的,再说是有心向佛,这也让人觉得奇怪啊,天下的佛教名地又不是只有五台山一处,正常情况下,该是每处都走走吧,能让康熙如此心心念念,总该有原因的。

很自然的,胤禔想起了以前听过的,民间流传多时的传说,就是先帝爷,他们的皇玛法顺治皇帝,其实是没有死的,而是在这五台山出家为僧,空穴来风未必无因,虽说这样的想法有点不敬,可胤禔对这个传说,那是真的很有兴趣。

“哥哥,你半夜不睡觉,在院子里发什么呆啊?”眼看胤禔的思绪就要飞得没边没际了,胤礽的声音把他唤了回来。

“我睡不着,出来坐会儿……”胤禔回头看去,就见胤礽站在门口,身上只批了件外衣,连个披风都没有,就问道:“你出来又是做什么啊?这么冷的天,也不知道批件斗篷,你身边伺候的人呢,都死到哪里去了?”

“我都睡醒一觉了,听说你还在外面,就出来看看……”自从那天在车上讲和,胤礽晚上住宿的时候就是和胤禔一个院子的,只不过一人在东厢,一人在西厢,倒是没有小时候那样,滚到一张床上去睡。

“我这就回去,你也快进去吧。天儿冷,你穿这么少,当心着凉。”看着胤礽身上单薄的衣着,胤禔都替他冷。

“我知道了,就一小会儿,不会有事的,就你那么啰嗦……”话还没说完,胤礽就打了个喷嚏。

“还说没事呢,手这么冷,要是真的着凉了,我看你明天怎么上山,你赶紧回被窝里躺着,再让人煎碗姜汤来喝。”胤禔本来是要回西厢房的,不过还没迈出步子就改了方向,他直接把胤礽拉回了房间,塞到被窝里躺下。

“不用那么麻烦了,我没事的。”胤礽不好意思说,他讨厌姜的味道,姜汤那玩意儿,他是能不喝就不喝的。

“不喝怎么行呢?我在这里盯着你喝。”胤禔说完也不等胤礽同意,直接吩咐起他屋子里的人来,立即就有人掀帘子出去了,其他人也偷偷松了口气,幸好有大阿哥在,要是太子爷把自己折腾病了,倒霉的还是他们啊。

他们住的院子就有小厨房,姜汤很快煎好了端了来,胤礽死活不肯喝,最后被胤禔逼着灌了半碗下去。因为时间实在不早了,胤禔也懒得回去,凑合着就在胤礽房里睡了一夜,可惜他刚睡着没多久,就到起床的点儿了。

五台山由东、南、西、北、中五座山峰环绕而成,五峰耸峙,高出云表,顶无林木,平坦宽阔,犹如垒土之台,故名五台山,即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斗峰和中台翠岩峰。

五台山是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不仅青庙林立,黄庙也很多,除了汉传佛教,蒙藏佛教同样把五台山看作是他们的宗教圣地。五台山最大最完整的喇嘛教寺院,就是灵鹫峰上的菩萨顶,菩萨顶地处台怀极顶,远望金碧辉煌,绚丽多彩,显得非常雄伟壮观。上菩萨顶要先登上一百零八级陡峭的石头台阶。按照佛家的说法,人生有一百零八种烦恼,困扰人的一生,当你跨过一百零八个台阶,登上灵鹫峰绝顶,站在雄伟多姿的木牌坊下回首四望,尽情地观赏这灵峰胜境的时候,种种烦恼恐怕早就都踩在脚下了,所以胤礽他们跟着康熙上五台山,肯定都是要步行的。

要搁在平时也就算了,胤禔和胤礽都是从小练习骑射的,区区一百零八级台阶,还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