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

第814部分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第814部分

小说: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赵柽的权力增长和前世所知。他愈发感觉到普通民众不可能具备海量信息收集和分析力,尤其是在这个消息来源、传播途径单一的年代。百姓不可能接触到太多的军事和外交的真实情况,舆论的盲目由此产生。而国家安全战略决策总要面对盲目的舆论。有时甚至是相互矛盾的舆论,它们经常会误导国家的大战略。
  宋朝在很长一段时间对外战争中连番失利,实施消极防御的战略,不惜以金钱换取和平的做法,绝非是几个缺乏血性和见识的结果。根本原因是在建国初期太宗两次北伐失利,造成了重大的伤亡,灾难性的巨大损失让朝野上下害怕硬碰硬、害怕果断出手,采用靖绥政策避免战争的再次发生。
  这种‘和平’舆论让百姓和官僚们沉醉于和平生活,丧失了血性和胆量。软弱的和平主义思想弥漫朝野,给大宋带来的是消极战略,导致了严重的后果。《檀渊之盟》让大宋彻底丧失了收复燕云的勇气,转而用金钱赎买和平,以致后来在对西夏作战的失利后也采用这种政策,失去了进取之心。
  而百年后,蔡京上台为了博取皇帝的信任,为自己的富贵再次利用舆论营造出一种大宋无敌、天下太平,国家富足的假象。培养出了奢靡享乐的风气,激发了投机思潮,以致影响到皇帝赵佶的判断。他不顾现实情况在舆论的支持下发动了联金伐辽的战争,结果导致了惨败。使国家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
  其后的赵桓在朝野一片求和声中登基,使他做出了割地乞和的决策,他也利用舆论除掉了对自己威胁最大的六贼。稳固了自己的统治。而在他当皇帝为数不多的几年中制定的决策也始终在舆论的压力下摇摆不定,不断的更换宰执。时战时和,无法有效的利用舆论的力量。最终落得城破为俘的下场。
  可赵柽却不同,从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便一直利用舆论的力量保护自己,巩固自己的地位。他利用几张画使皇帝明白了自己的处境,赢得了父皇的支持和宫中上下的同情,从而摆脱了死亡阴影。又利用给王皇后奔丧的机会,在宫前摆祭坛,使苦肉计,得到了都城百姓的认可,在舆论的帮助下获得了‘仁孝’的美名,这为他以后回京的种种所为打下了基础,总能在需要的时候得到舆论的支持。
  回京后痛打王黼和整治几位大仙及宣抚江南使赵柽再次利用舆论的力量为自己实现主政西北的愿望获得了支持,得以完成了自己计划中重要的一环。得到权力后,他便可以操纵舆论力量为自己服务,将自己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塑造成悲情英雄,营造出有利于自己的政治环境,最终得以获得西北百姓的支持,一步步登上了权力的巅峰。
  在一次次成功的操作中,赵柽发现民意多变,舆论有事会因非常直观的一两个事件而发生逆转,从而影响到国家的战略决心。而民众公认的仇敌,未必是从国家利益角度需要优先对付的,赵柽为了得到铜这些战略物资,不惜暂时停止攻金,将战略转向大理,就难以获得舆论的支持,反而对皇帝派兵干涉一个对大宋十分恭顺的国家十分反对。赵柽不得不炮制出因为大理内乱使得大宋商人被杀,经济遭到严重损害的假象才得以改变舆论走向。
  同样赵柽也被舆论打败过,在援助高丽的战争中,当他决定利用当时大好的形势发动全面对金战争,这即符合大宋的战略和根本利益,也是难得的机会,至少可以再次削弱金国的力量,舆论上也应受到支持。但兀术却利用了大宋朝野对于先帝的同情之心,遣人求和答应放回赵桓结束战争,使得舆论一下转向。
  很多人支持对金战争,除了对女真人的仇恨外,还有将先帝救回以雪皇帝被人掳走的耻辱,并不是从战略上考虑。现在女真人已经害怕了,又肯割地赔款,又答应放人,大宋便没有必要再咄咄逼人发动一场大战,以显示礼仪之邦的风范,而若他不答应那就可能导致先帝被害,罪恶是大大的。这种心态所形成的舆论压力使赵柽做出了与战略判断相反的决定,答应金国求和,放弃战争。
  与金实现和平后,不仅决定了大宋随后几年的战略走向,也是养虎为患,使金国得以休养生息,缓过气来。更严重的后果是天下太平的思想再次抬头,人们不希望再次发起战争,而是想维持现在富足和平的生活,但是赵柽知道一旦这种思想形成舆论压力,会再次导致伐金胎死腹中(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八章 左右舆论

  赵柽在避免大宋出现‘天下太平’的思潮同时,也发现好战的思想苗头开始出现。由于这些年大宋在对外战争中取得了全胜的战绩,尤其是西征高昌和跨海远击塞尔柱帝国,不但拓展了国土,打通了商路,还掳掠来大量的金银财物,增强了国力,于是国内出现股以战争为国家富强必要手段的思想。
  而舆论有时会简单的区分敌我,盲目呼吁用兵,这种好战的言论主要出现在新一代的年轻学生和青年军官中,在各大书院和太学很有市场,他们有知识,有热血,希望以战争为手段解决一切问题。一旦这些人走上高位,必然会受到舆论的左右,将国家不断的引入一场场战争之中。
  一个国家如果长时间在民间充满着不断鼓动战争的舆论,赵柽知道早晚会出问题,这也是必须提起警惕的。赵柽在广泛兴建州学、县学的同时就对此提出了要求,任命那些自己初期培养出来的学生担任州县学正,传播自己的治世理念。而对于社会兴办的各色学院,他也通过资助的形式,扶植自己阵营中的大儒担任山掌,扩大他们的影响力,吸引诸多的学派精英加入,形成有利于自己的舆论基础。
  而赵柽也发现由于自己总是能左右舆论的方向,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在通常情况下,他发动朝野和军队恨一个国家,引导国家走向战争,比呼吁和平要容易,且这种言论对维护国家内部团结。统一社会意志很有好处。所以出于强化本阵营的团结,也有必要塑造外敌。找一个潜在的敌手,用这种办法给自己的战略加强合理性。
  当然作为国家战略的决策者赵柽绝不能坐等有利或是不利的舆论出现。对他来说,舆论首先要对大战略有利,因此必须对舆论实施管控,引导舆论为自己的战略服务,甚至要塑造舆论以实现目的,这就需要屏蔽不利的真相,警告某些激进言论的制造者,也不排除撒点小谎,弄些鱼目混珠之事。至于怎么操作就是自己情报部门的分内事了
  对国内的舆论进行引导和管控的同时,赵柽也没有放松利用舆论的力量打击外部的敌人。
  赵柽前世的时代正是大国间角力的鼎盛时期,大国间围绕舆论争夺的这种软打击手段更多,形式更为丰富。他们对决策方向的引导,对一个国家舆论倾向甚至人们行为方式的影响都是相当大的,‘颜色’革命的发生往往都有外部力量平时大量开展舆论、心理铺垫做引子。一旦相关国家出现治理危机,外部舆论的挑唆、攻击会借机扩大,最终酿成政局剧变。
  而作为国与国战略对抗的舆论战,并不总是口诛笔伐、唇枪舌剑。其中还包括货币、金融、资本的商战,这些他都熟悉也一直在做。难的是此时没有广播电台、电视、网络和发达的媒体这些宣传手段,但难不倒赵柽,他另辟蹊径对他国保持舆论上的进攻。当然免不了还得掏出些真金白银。
  赵柽利用宋、金两国漫长的边界线与议和后相对平静的局面,在边境地区投入大量资金兴建了一批农、牧为主的城镇,其可吸引内地的人前往屯垦戍边。还可以让此与国境线那边生成鲜明的对比。一边的人生活富足,衣着鲜亮。住着厅堂明亮的大瓦房,走在繁华的城镇上;而另一边则是荒凉一片。住的是简陋的草棚、毡帐,终日与野兽为伍。
  这种物质上的对比会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反差,让人心生羡慕,尤其是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金国各族底层民众,使他们向往着有朝一日也能到大宋来统治,以此减少入侵后来自平民阶层的抵挡,得到他们的帮助。同时也可以此为诱惑吸引金国的人口南迁,让生活在金地的汉民产生强烈的回归愿望,来削弱他们的实力,获得情报。
  建立在边界上的榷场同样可以作为宣传的战场,通过他们的眼睛和耳朵让敌国的商人们将大宋的繁荣和富强带回国内。还可以通过生意上的往来给予小恩小惠加以收买,让他们成为给大宋唱赞歌的喉舌,有意识的将宋、金两方的优缺点放到一起对比,使金国人对当权者产生厌恶心理,渴望他们被推翻,自己获得‘解放’。
  针对于金国的精英分子的计划也在实施,大宋利用情报人员收买敌国的官员、贵族让他们充当大宋的吹鼓手,影响统治者对形势的判断。崇尚汉文化的女真知识分子通过特殊渠道收到被‘改编’的汉文典籍。赵柽以此方式进行大量潜行默化的传播活动,将中原的自身体制优越和价值观的普世性介绍给他们,从而影响他们的思想,进而使这些人对金国现行制度产生强烈的不满,又通过他们彼此的交流将这种思想传播开去,从上层瓦解敌人的抵抗意志,接受大宋统治的思想。
  当年美国以‘可口可乐’为媒介将西方文化传播到整个世界,而赵柽没有那个本事造出那东西。可他有茶、酒这些以广为各地文化接受的东西,他便将中原茶酒文化中的精华剔除,留其糟粕,并加入宫廷奢侈元素,基本上就是将当年蔡京蛊惑他爹那一套复制出来通过商贸和民间交流渠道送入了金国上层社会,培养他们学会‘享受’生活的美好。
  为了配合这项‘文化’输出,赵柽不惜动用国家的力量,通过外交渠道反复交涉,得以在金国的上京城最繁华之地开设了一家‘宋馆’,这是一家集餐饮、娱乐和奢侈品销售为一体的综合商贸体,不仅建筑样式是中原的,工作人员也全部来自大宋,就连其中使用的一只茶杯、一双筷子也是由大宋最为有名的工坊制作,据传主厨的是曾为大宋皇帝赵二的御厨,卖的酒都是襄邑御酒坊出品,店里销售的香水、琉璃等物在大宋都是千金难求。
  一系列的运作之后,宋馆还未开业便已名扬金国的上京城,开业后马上吸引了诸多人的关注,当一道道精美的佳肴由金杯玉盏送上时便已经征服了女真人的心,而里边那一套繁琐贴心的服务也让他们知道什么才是贵族式的享受,知道平日佩戴的那些硕大沉重的金链和耳环不过是土豪们的最爱,懂得什么叫儒雅、彬彬有礼,理解了这才是大宋式的生活。
  不过现在大宋已经不是从前的大宋,可以随意牧马南下了,好在还有宋馆可以为女真人提供学习和享受的地方,一时间宋馆成为金国王孙贵族、文人雅士和土豪酋长们的留恋之地。他们不仅在其中享受,回家后也效仿宋馆那一套重新装修了府邸,培训了仆人,购置了服饰器具,以便能日日享受。
  由于金国一直倡导汉化,这种风气并没有引起金国统治者的警惕,反而认为这是学习的良机,据说酒鬼皇帝完颜亶还曾偷偷造访,在其中盘恒了两日,酒后慨言:自己今日到了宋馆方知中原文化的博大和精髓,多年来自己只是学习了皮毛!
  而大宋礼部侍郎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