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龙腾-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孔有德拔出腰间的战刀,指着对面大声吼道。“众将士随我杀。”接着就率先冲了上去。
鲜血横飞,阵阵惨叫声,临死前的挣扎,不断的杀戮,双方在自己的统帅的带领下,手中的大刀长矛不断的向昔日的袍泽招呼着,人类此时仿佛没有一丝感情,机械的挥动着手中的武器,机械的砍杀着自己的敌人,要么自己被别人所杀,要么自己杀了别人。
鲜血染红了长街,不断的有人倒了下来,所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街道旁边的商铺人家也被突如奇来的撕杀给吓了一大跳,纷纷躲了起来。
撕杀了一个时辰,结果也慢慢的显现出来,到底是人数战了大多数,孔有德也慢慢的站了上风,但大街到底不是旷野,八百骑兵的优势并没有表现多少,反而有的时候阻碍了战争的进行。张焘看着周围不断倒下的亲兵,心里一阵肉痛,但又知道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当下与正在战斗的张可大打了个招呼,两人率领着残余的数十人飞快的脱离战场,朝远处弛去,眨眼间消失在黑夜里。
孔有德脸色铁青望着消失的背影,刚才他大略的望了自己的队伍,没想到在占了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五千人的队伍现在剩下两千左右,除掉刚才大炮炸死的数百人,张焘的一千人居然消灭了自己两千多人。
“追。”孔有德怒吼道。
李无庸望着远远奔来的两个人影,嘴角现出一丝狞笑,右手不为人知的点了两下,接着就见到远处的两人倒撞了下来,接着惊呼道:“不好,张将军出事情了,抬枪准备。”
数十门佛朗机大炮后,就听到一阵拉枪栓的声音,六排长枪朝长街空处瞄准。不一会儿,就见长街对面一阵喊杀声,随着喊杀声越来越近,李无庸嘴角的笑容也越来越浓,六百人六百枝,孔有德想不死也难。虽然自己的五百个家丁只是短暂的训练了一下,开枪能行,但准不准就不知道了,好在孔有德为他解决了麻烦,数千人挤在一起,随便怎么打也能打中一个。
孔有德望着府衙的越来越近,心里不但没有丝毫的欢喜,反而不安越来越重了。忽然“砰砰”的响声传入耳际。
“不好,鸟统。”
这次的战斗并没有持续多少时间,六百人分做六批不断的射击着一群毫无防备的士兵,很快的结束了战斗,等到硝烟散尽。战场上再也见不到一个站着的人影,只有几匹侥幸生存下来的战马在游弋着。
孙元化望着一脸不甘心的孔有德等人,深深的叹了口气。脱下了身上的三品官服,递给旁边的李无庸道:“李贤侄,剩下的你来处理吧!这个世上再也没有孙元化这个人了。”说着就神色黯然的离去。
李无庸望着离去的孙元化,脸上露出一丝微笑。他知道在不久的将来这位火器专家就要成为他的属下了。
第十五回 进京
一匹雪白骏马,一袭白衫,一柄长剑。李无庸晃悠悠的进了京城,这次他进京城是为了登州之战来扫尾来的,由于战争爆发是过年前的几天,而皇帝也早就在腊月二十六就封笔了,从登州到北京,怎么说也得一个月的样子,就算马上上书,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到,所以刘谦命人写了信,分别交给了山东督师杨肇基与山东巡抚余大成,说明了孔有德叛乱的情况,然后刚过完年,就命李无庸进京,提前给孙元化的老师徐光启说一声,也让他心里有个数。李无庸只得不舍的告别了刘玲儿,骑着骏马朝北京行来,幸亏来自二十一世纪的李无庸有种游侠情节,稍微打扮一下也确实有那么一回事,只不过可惜的是,一路行来的难民让他心里极度不舒服。
望着眼前的北京城,心里除了震撼还是震撼,明代北京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作了一些改造。一是将北边城墙向南缩进2。 5公里,二是把皇城和都城的南墙分别向南移动,并加筑了南面的外城。另外,明北京城的整个布局反映了明朝强调恢复汉族传统的意向。皇城部分按南京的体制修建,规模很大。整个城市以皇城为中心,按照《周礼&;#8226;考工记》“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建城传统,在皇城东西建太庙,西面建社稷坛。并在城南、北、东、西四个方向建天、地、日、月四座坛庙。明北京城的规划,突出了南北中轴线的地位,从外城南门永定门直到钟鼓楼,构成长达八公里的轴线,通过九道门阙,直达紫禁城的三大殿,突出了皇宫的威势。紫禁城的北面堆筑了四十三米高的景山,丰富了城市的主体轮廓。
北京旧城共有“内九外七”十六座城门,它们各自有不同的名字、用途。所谓的内九门是指东直门、朝阳门、崇文门、大明门、宣武门、阜成门、西直门、德胜门和安定门。而外七门是指 东便门、广渠门、左安门、永定门、右安门、广安门和西便门。每个城门都有着不同的规矩,就比如李无庸面前的城门就是崇文门,标志是镇海的崇文铁龟,多走酒车。崇文门是“景门”,有光明、昌盛之门的含义。同时它大概是北京城各门中人流货流最繁忙的城门。而象其他的城门的用处也是不同的,什么东直门多走木料车,朝阳门是多走粮车的,它的不远处就是朝阳门码头了,通过京杭大运河运来的漕粮都是从这里进入京城。而大明门却不是普通人能行走的了,除了皇帝之外,任何人也不准从箭楼下边的正门出入,而只能走东西两边的旁门。因此它平时总是紧紧关闭。宣武门是“死门”,押送死囚的车就是出此门的。阜成门多走煤车。西直门,元代称和义门。多走水车。北京城内的水质不好,皇宫用水都取自玉泉山,每天清晨,水车皆从西直门入城德胜门,军队凯旋时从此门入城,多走兵车。德胜门也叫“修门”,有品德高尚之意,仁义之师要从此门出入,因此此门多出入兵车。安定门,军队出发从此门出城,多走粪车。皇帝也要从此门出去到地坛祈祷丰年。
交完进城税,李无庸就打马进了内城,他早就打听好了,徐光启贵为大明首辅,就住在内城宣武门内太卿坊,但北京城有三十六坊,其中内城有二十八个,而太卿坊内居住的都是一些达官贵人,幸亏徐光启官位甚高,贵为大明首辅、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在太卿坊内倒是鼎鼎有名的。
李无庸望着眼前这个大宅院,上面的牌匾上端端正正的写着“徐府”两个大字,在问了两个人之后,李无庸终于弄清楚面前的府邸就是自己的目的地了,徐光启的府宅。
也难怪他不敢确定,这太卿坊内居住的都是达官贵人,基本上明朝的各部官员都住在这里,一路行来,哪坐府邸不是装饰的金碧辉煌的,最起码在李无庸看来豪华的不大正常,不过看了眼前这个府邸后,才更加确定了这就是徐光启的府邸了,有其师必有其弟子,想李无庸成亲时,孙元化送的一百两银子还是借的,可见他简朴如此,而作为他的恩师,朝廷从一品大员,府邸居然如此简单,门前的石狮经过雨水的洗刷,已经没有原先的洁白如玉了,有只眼睛也快要消失不见,门口的柱子虽然还很完整,但柱子上的红漆也出现了班驳,显然很久就没有上漆了。
李无庸常常的叹了口气,不由的想起自己的那个时代,那些当官的哪个不是把自己的家装饰的富丽堂皇,哪个不是别墅到处,再看看这里,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官员,生活的如此简朴,连装修自己门面的钱都没有。
李无庸在栓马柱上系好自己的马,拍了拍身上的灰尘,才抬腿上阶,对着门房道:“劳烦通报,李无庸奉山东登州诚意伯之命求见。”
门房打量了李无庸一眼,倒是很有礼貌的招呼道:“请稍等,我去禀报大人。”
满头银发的徐光启在大厅内走来走去,这些日子让这位老人烦恼不已,最近市井流言让他这个大明首府日夜不安,山东登莱游击将军孔有德造反,围攻登州。虽然朝廷到现在还没有确认,山东巡抚也曾上书说已经招抚,但自己还是昼夜不安,却也不知道是担心什么,也许那里有自己得意的弟子。
“老爷,外面有个人说是奉山东诚意伯之命来求见大人。”突然管家徐福报到。
“山东诚意伯?”徐光启猛的眼睛一亮。“快请。”
不一会儿就见管家身后跟着一年轻人,徐光启不由的暗呼“好人品。”只见来者天庭饱满、剑眉星目,一袭白衫显的英俊潇洒,一柄长剑显的英武不凡。
“李无庸见过徐大人。”李无庸不亢不卑的拱手道。
徐光启点了点头,微笑道:“免礼。请坐。”
“谢大人。”李无庸不由的对面前这位慈祥的老者充满了好感。当下也不推辞,在下首坐了下来。
徐光启点了点头,微笑道:“不知贤侄与诚意伯如何称呼?”
李无庸拱手道:“回前辈的话,小子蒙诚意伯青睐,特将其女许配给小子。”
“好,好眼光。”徐光启大笑道。“诚意伯真是好眼光,能得到如此优秀的乘龙快婿,真是羡杀旁人。”
李无庸脸色微红道:“前辈见笑了。”
“这次你进京所谓何事?”徐光启也知道象刘谦这样的世袭权贵,生怕受到当今的猜疑,情愿做个安家富翁,也不情愿到京城来结交官员,此时派自己的女婿前来,显然是有着重要的事情。
“大人,小子前来确实有大事禀报。”李无庸望着徐光启道。
“说。”徐光启见李无庸一脸正经的模样,肚子里的心又提了上来。
…………………………………………………………………………
徐光启(1562~1633年),字子先,号玄扈,上海人,明代杰出的科学家,我国引进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的先驱之一。
徐光启于明万历二十五年(第一名考取举人,7年后又中进士。他一生有30余年从政,晚年官至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同时他又是一位天主教徒。但在科学研究和实验方面,他的贡献最大,亦最为人称道。他很注重研究我国丰富的科学文化遗产,在天文、历法、火器制造等方面都有较深的造诣。其中,徐光启平生用力最多、成就最大的是对农业和水利的研究,在这方面他的著述最丰富,成就最突出,影响也最大。
第十六回 朝议
“崇祯十年腊月二十八日,原登州将军孔有德、李应元、陈光富、耿仲明叛变。”李无庸盯着徐光启道:“在登莱巡抚孙元化的带领下,诚意伯刘谦、登莱游击将军张焘、总兵官张可大的带领下反击叛军。共消灭叛军三千三百三十六人,俘虏一千零二十八人,逃跑五百多人。但此役登州士兵战死一千二百人,其中包括登莱游击将军张焘、总兵官张可大以及,以及登莱巡抚孙元化。”
徐光启的神情随着李无庸的言语变化而变化,等到最后闻听孙元化战死的消息后,脸色变的苍白,身躯无力的瘫倒在太师椅上,孙元化是谁?徐光启贵为大明的首辅,门生故吏遍及天下,但论及最得意的学生那就是孙元化了,对火器的理解,孙元化却是青出于蓝而甚于蓝,所以他对孙元化的期望甚高,眼下猛的听到这样的噩耗,如何让这位老人承受的了。
但到底是经过大风浪的人,很快的冷静下来,缓缓的说道:“无庸,你今日先下去歇息,明日我上朝与陛下说个明白。你与你的岳父大人等着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