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风流-第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放心,体现在行动上,就是无休止地升官、贬官、调迁。一旦某个官员哪天做了件什么令她不满意的话,或者甚至只是说错了一句话,很可能就面临着走人的命运。所以,如今这朝廷里的百官也同样的充满了不安全感。这大概也就是会出现娄师德、苏味道这种人物的原因吧!
“诸位爱卿可有适当的人选推荐?”
朝堂里一片寂静。
看着这济济一堂,又好似空空如也的朝廷,武则天的心里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当初被自己杀掉的大将程务挺。可是,这念头只是在她的心头一闪而过,她的心坚定起来,对于自己的政敌,不管是怎样的英勇善战,文成武就,都必须要死!
就在此时,一个古怪的声音传来,立即将武则天的目光吸引了过去。
PS:大概从明天开始,更新时间能恢复正常,抱歉了!
第136章 可惜
万象神宫大殿四面都是墙壁,容易产生回音,特别是在大家都缄口不言的时候,任何一点声音都容易引起众人的注意。WWw!随着这个声音传来,不仅武则天的目光被吸引了过去,几乎所有前面的官员目光都转了过去。而后面那些看不见的,听见这声音,也纷纷踮起脚跟来,想要寻找声音的源头。
众人都是闻风而动,唯有一人不动如山,他便是那个一直呆呆地“望着”前方的那个武将,因为他就是这声音的制造者。在众人火辣辣的目光之下,那“呼呼”的声音还一个劲的从他的鼻子里喷出来,让他整个人显得特别的滑稽。也不知道是为何,这厮居然在大朝会的现场,就这样睡着了。若不是他鼻子里发出的鼾声太过刺耳的话,单是看见他“低头沉思”的样子,一定会以为他正在忧心国事呢。
武则天皱了皱眉头,待要发怒。但斥责之言到了嘴边,她忽然又一转念,把那话头咽了下去,换上柔和的语调,她沉声说道:“王爱卿,你有何高见?”
原来,坐在那里“为国忧心”的便是左卫大将军王孝杰。以武则天的性子,在朝堂之上打瞌睡,就是拂了她老人家的脸面,肯定难以有好下场。这一次,王孝杰如果只是被贬下去当个小官的话,完全称得上幸运,说不定还会落得“藐视朝堂”之类的重罪,殃及全家。
应该说,程务挺救了王孝杰。武则天刚刚还念着程务挺,想到程务挺死后,大周朝廷已经没有几个能独当一面的大将了。王孝杰虽然比起程务挺那样的大将还差着一个不小的档次,在当今的朝堂之中,却还算是一员猛将,就这样将他放逐出去,在如今这个用人之际未免可惜。
而且,有唐以来,各卫、镇的大将军其实并没有什么兵权,平时调动十个人以上的兵马,都需要有圣谕才行。加上武将又不能参与政事,文臣们在讨论国家大事的时候,武将们只能站在那里干瞪眼。像王孝杰这样的将领,主要的工作就是上朝、打马球、玩乐。
当你困极无聊的时候,无意间睡着了,也算不得特别大的过错——只要皇帝不愿追究的话。
王孝杰对于武则天的话“嗤之以鼻”——他的鼻子上冒出一个泡泡来,几个大臣见了,顿时掩不住笑出声来。想武皇素来以严苛著称,她的朝堂是大唐开国以来最为严肃的,莫说眼前这种情况,平时就是交头接耳的都极为罕见。今日这一幕的出现,着实让大家感觉既诧异又新鲜。
一些和王孝杰交好的官员开始着急起来,官场上多得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事情,王孝杰的命运也在间接牵扯到他们的命运,他们完全有理由,也有必要像关心自己的命运一样关心王孝杰的命运;而一些和王孝杰暗中有些芥蒂的,则是欢欣鼓舞。遇上这样的事情,武则天若是不处罚王孝杰,实在有点说不过去,也完全不符合武则天一贯的作风。
“王爱卿——”武则天又喊了一声,语气里终于带上了一点烟火气。
王孝杰身后的一名官员见热闹也看得差不多了,便伸手推了王孝杰一把。
“啊!”王孝杰身子一颤,随口骂道:“谁入娘的推我,大半夜的也不让人睡个安稳觉!”他竟然还以为这还是在自家的床上呢!
满殿震惊。
遇上这么好笑的事情,众人本来应该哄然大笑的,可没有一个人笑得出来,每个人都仿佛看见了一个美满的家庭正在走向破灭的步伐。
“陛——陛下!”一眼看见高高在上的御座,王孝杰的一颗心顿时坠入了无尽的深渊之中,他终于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多么愚蠢的错误!就是在昨天,他新纳了一名美艳的小妾,晚上终于有了一场许久没有的放纵和癫狂。然后,他本该睡觉的时间,就留在这朝堂之上了。
“色字头上一把刀”,没有什么时候,王孝杰对这句话的体会能有现在这么深刻。可是,说出去的话就如泼出去的水,想收回来已经是不可能了,王孝杰只能从自己的座位上站起来,来到大殿的中心俯首跪地,等待武则天的雷霆之怒。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武则天并没有生气,她的脸上,甚至连方才那点烟火气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王爱卿,你可愿意为朕分忧?”
王孝杰哪里知道所谓的“分忧”是分的哪方面的忧虑。现在他没得选择,莫说是打仗,就是让他代替张昌宗,为武则天“舍身”几回,他也能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在生存问题面前,所有的一切,都是虚妄。
“那好,朕就命你为清边道行军总管,率军进剿契丹叛贼,你下去之后,立即拟一个行军计划上来,让朕过目!”武则天的声音虽然并不大,一字一句之中,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王孝杰顿时说不出话来。孙万荣的厉害,他是知道的,虽然大周朝廷的实力远远不是契丹可比,孙万荣闹得再厉害,也不可能动摇大周朝廷的根本,可真要是和契丹人在沙场上正面对决,王孝杰还真是一点把握也没有。可是,今天这场无妄之灾,完全是他自己一手造成,悔之晚矣!
猛的咬咬牙,王孝杰沉声说道:“臣定当不负陛下所托!”
武则天挥挥手,王孝杰立即退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讨伐契丹的事情,主方向就这么定了下来,就是力战。至于怎么安排这场大战,退朝之后又会有一场扯皮,就不会在大朝会上讨论了。
一个大臣正要出列奏事,忽听后面站着的人群中排在最前面的几个人之一厉声喊道:“臣文昌台左肃机王循有事要奏!”
不知是因为激动还是平常就是这样说话的,他的声音特别大,一语方了,大殿之内回声连连,倒像是他本人一次又一次地在重复自己的话一般。
众人一见这出列之人竟是王循,也是颇为意外。
要知道,一般新进京的朝官,都会低头做事,尽量避免出风头,才能博得上下的好感。只有等你在你自己的部门里获得了足够的声誉和权威,你在朝堂中说话,才有足够的底气,因为你的同僚也会尽量站起来支持你。
可是,王循虽然官居四品,调进京来还不过十几天,文昌台里面的那些面孔都还没有认全呢,更别谈立足是否稳当了,就急着出头了,真是太也不可思议。
朝堂之上,有不少太原王氏的族人,一见本族年青一代中最有出息的王循竟是这样一副愣头青模样,好像没有受过这方面的教导一般,都是满面羞愧,低下头去。
武则天显然也并不认识眼前这位年轻的官员。但王循长得倒是相貌堂堂,这让对美男素来都十分青睐的她有了不小的兴趣:“爱卿请讲!”
“臣要弹劾侍御史陈玄亦、柳汲等人,为了一己私利,勾结原司宪大夫来俊臣祸乱朝纲,为非作歹,请陛下明察!”
这话有若一个铁锤敲打在一块铁板之上,发出“锵锵”的声音,却也不是完全不讲策略的。司宪大夫就是以前的御史中丞。唐朝的御史台名义上的堂官是御史大夫,但御史大夫由于位高权重,并不常置,很多时候都是以中丞为御史台之首,管理日常事务。
而御史台又是王循这个文昌台左肃机的监察范围。他弹劾现在在位的御史没有问题,弹劾前任司宪大夫也没有问题。就这样,他把现在已经不在他管辖范围之内的合宫县尉来俊臣拖进了他的射程之内。
话音一出,众人更加静了,已经很多年,没有哪个不怕死的敢弹劾来俊臣了。在大家的记忆里,以往弹劾过来俊臣的人,如今都已经成为历史人物了。
难道,眼前这个正气凛然的年轻人这么快也要成为历史人物了吗?
可惜啊可惜!因着王循方才的一番话,众人对他的印象好了很多,未免都开始为他惋惜起来。
第137章 来俊臣的反击
137来俊臣的反击
在这些同情的目光之中,也夹杂着几道疑惑的目光,如电一般射在王循的身上。wWW。
籍着后面队列里短暂的混乱,梁王武三思迅速地回过头来,看了一眼后面的凤阁舍人宋璟。而宋璟的目光则是全无保留地落在王循身上,也是充满了震惊和敬佩。
本来,按照宋璟他们预定好的计划,是要后日常朝的时候对来俊臣进行弹劾的。因为今天,来俊臣本人也恰在朝会的队列里面,这就意味着若是今天弹劾来俊臣,就要和他正面对撼。当朝之中,还真没有几个人敢于这样做的。
宋璟联系好的那一群人也无一不是面面相觑,不知所以。谁也不明白,这个愣头青到底想要做什么?难道就凭他一个人的力量,就想蚍蜉撼大树?虽说他是刚刚从外地调来的,对于京中的局势未必有那么好的把握,可他毕竟也是正四品的大官,在官场上好歹也摸爬滚打了很多年的,怎么会如此不知死活!
武三思只看了一眼宋璟,便知道今日的事情绝非出自他的安排。也就是说,还有另外一批人抢在他的前头动手了,这批人是谁呢?
武三思把目光转向了他前面的魏王武承嗣。
仿佛老僧入定一般,武承嗣悠然静坐,似乎根本没有听见王循那铿锵有力的话音。
武三思陷入了沉思之中。
他和武承嗣虽然是堂兄弟,却也是竞争对手的关系。在对付李家一事上,大家目标一致,是可以精诚合作的。可当李家式微,武家的势力日渐强盛起来,谁来接过武皇的衣钵,成为武家下一任的掌舵人就成了问题。有了这个问题,武家的内部就难免出现了勾心斗角。
武承嗣是武皇的长侄,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众人心目中继承人的第一人选。但包括武三思在内的武家其他子侄却未必完全赞同。他们都觉得,自己才能不下于武承嗣那个病夫,没有理由要向武承嗣南面称臣。
这几个人里面,又以武三思的野心最大,这主要是因为武三思和武承嗣都是武则天的亲侄子,不像其他几个是堂侄。而且,相对于武承嗣因为长年身体欠佳,导致的形象上有些萎靡,缺乏上位者的威势。武三思相貌堂堂,高大俊朗,堪称威武不凡。单从长相上来看,武三思比武承嗣要讨喜了很多。
“难道不是大郎指使的?”武三思颇为疑惑地看着武承嗣一动不动的样子,心中的怀疑顿时消除了不少:“然则,除了大郎,又有谁能指使得动王循呢?难道——”
抬头看看高高在上的御座,武三思的心中泛起一股寒意。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话没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