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凤鸣三国 >

第52部分

凤鸣三国-第52部分

小说: 凤鸣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公这话说的很对,但是打天下哪有不流血的。”一旁的魏延突然插嘴道:“常言还说道过‘兔子不吃窝边草’,同时还有‘近水楼台先得月’这话的意思是相反的,可以说相互矛盾,这就意味着道理往往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到要适用着从什么角度来理解了。”

    此话一出,庞统和潘凤有像不认识他一样,吃惊的看着他,潘凤仔细想想,魏延的话确实有一定道理。没想到一个武将,对事物的认知竟然如此深刻。这确实是潘凤没有想到的。

    魏延说出这些话来,确实与其性格相符,他不崇信道义,道德理念这些东西。他坚信人就应该为自己而活,所以在三国历史上,他无论跟谁,都并非忠心耿耿,内心里都有自己的小算盘。他只相信利益,相信实力。

    “文长的话才是真正的发人深省,士元,就按照你说的办吧!明天一把大火,把张鲁烧个灰飞烟灭。”潘凤说道。

    “不不不,主公。这一把大火,恐怕烧不尽张鲁的大军。而且这也只是第一步。”庞统笑眯眯的说道。

    “难道军师还有后招?”魏延疑惑道。

    庞统并未说话,只是淡淡的点了点头。

    “魏将军知不知道我这段时间从队伍里抽调了二百人,我记得你当时还挺不满呢!”

    “这个我自然知道,当初问军师,你也神神秘秘,并不说是做什么。”魏延说道。

    庞统凝视了一下东方,而后缓缓道:“我派他们去玉带河。”

    “玉带河?”潘凤惊呼道。这个河他可是十分熟悉,想当年庞统在张鲁麾下的时候,就建议过张鲁水淹庸城,要不是潘凤及时看破了这计谋,击败了张鲁,现在指不定他这么三国第一酱油党就归天了呢!

    “对,明日一早,张鲁大军入城,等到他完全入城后,魏将军,你领一千人马,分成四队,待看见城墙上令旗更换之后的时候,就往城内射入火箭。城内大火冲天,这时候你围住勉城的西南北三面,唯独东面不设伏,你让将士们摇旗呐喊,声势弄的越大越好,到时候张鲁军定然往东面败退。然后你让早已经在东面山林里埋伏好的士卒,一半持青旗,令一半持红旗,在山上突然杀出,摇旗呐喊,张鲁必定不敢交战,定会往玉带河败退。”

    “我知道了,现在我就命人准备。”说完,魏延艰难的站起身来,三天的劳累不是这一时半会儿能缓过来的。

    “不急,一会在准备。”庞统缓缓说道:“明日我会带两百将士,待张鲁军一到玉带河,我就决口放水,水淹三军。”

    “你俩出去拼命了,我总不会没什么事情干看着吧!”潘凤调笑道。

    “主公放心,自然不会。主公的任务正经不轻松呢!”庞统笑道:“待张鲁军被水淹后,定会往玉凌渡撤退,因为只有那里,水势最缓。被水淹后,张鲁也只能选择去哪里。除去魏将军和我带去少量军队,和大部分壮民后,主公可用的精兵能有两千。到时候主公在林子里埋伏好,张鲁败军一到,您就可以带兵掩杀,不过,可惜,可惜……”庞统摇摇头,好像为什么事情惋惜一样。

    “可惜什么?”潘凤追问道。

    庞统叹了一口气,十分无奈的说道:“可惜我们兵力不够了,要不然我们能直取萌霞关,把张鲁就地消灭,那个时候整个汉中都不在话下了。看来消灭张鲁的事情也只有以后在图大计了。”

    ……

    初升的朝阳为原本黑暗的天空带了第一丝光芒,天刚微微亮,张鲁就已经命令火头军起营造饭了。

    今日他命火头军杀猪宰羊,大锅里熬着的肉汤,散发的香气不禁隐隐的勾起人的食欲。对于参军就想吃饱饭的士兵们,其中很多人都只闻到过肉香,但是却没有尝到肉味。不少士兵看着数十口大锅都熬着肉汤,他们心中纷纷猜测,今天肯定是能尝尝肉是什么味道的。

    随后张鲁就通令三军,在吃过肉汤之后就要全力攻城,今日务必要取下勉城。虽然三日来的不眠不休让他们十分劳累,但是因为今日的肉汤很多人都纷纷兴奋了起来。知道一会还会有恶战,士卒们更加往死了吃了,争取多吃一些,谁能知道今日这顿饭是不是最后一顿。

    攻城的方法还是昔日的老套路,打响第一枪的依然是怒吼的投石车,庞大的投石车将一颗颗澡盘大小的巨石不停的砸向城墙,出震耳欲聋的巨响,巨大的冲击力变成破坏力,将城墙砸的千疮百孔,土屑横飞。原本就破损的城墙此时竟然有些摇摇欲坠,晃动的城墙竟然有几分要倒塌的形式,这不禁让攻城的张鲁军军心大振。

    一轮飞石袭击之后,紧接着就是步兵方阵的推进,推进的新兵现在也就了经验,战场上是令人最快成长的地方。只见众多士兵不在像以前一样,只顾着向前冲,而是纷纷把盾牌举过了头顶,防止城头上守军居高临下的箭雨。

    后方的弓弩手也展开了对城头的第一番射击,众多的弩箭从空而降,对城上的守军展开活力压制。不过很快他们就意识到不对了,虽然城头上人影晃动,但是在城下的箭雨的时候,竟然没人拿盾牌格挡,而就是直挺挺被一轮,又一轮的弩箭射中。

    推进的步兵也出奇的顺利,在城墙上守军竟然只有稀稀拉拉的几箭,更本就对下方的千余步兵产生不了威胁。

    在后方指挥的张鲁也是一喜,这是什么情况?难道是城内的守军没有反应过来?想到这里,他就不禁着急的催促全军,加紧攻城。

    庞大的冲程车也是第一次顺利的运到了城门前,“铛铛铛”巨大的滚木在不断撞击着城门,一架架云梯架起,士兵们纷纷奋勇而上,待冲到城墙上这才发现,原来城头的那些晃动人影都稻草人,现在天刚蒙蒙亮,倒是也看的不清晰,离远了一看,跟真人没什么区别。

    一看城门被打开,张鲁兴奋的嗷嗷直叫,他日日夜夜都想报仇,今日这愿望总算快实现了,他想都没想,立刻就通令全军,马上入城,不要放跑一个敌人。

 第六十六章 运载火箭的雏形

    大军徐徐入城,张鲁的中军押后,这也是怕入城后遭到埋伏。张鲁刚刚走到城门口,前军的斥候飞快了飞奔了回来。

    “报,主公。勉城现在是一座空城,一个人影都没有,看来贼军昨晚连夜撤退了。”

    张鲁一听,双拳紧紧的握着,因为用力过大,骨节出都能显现出一丝青白。

    “贼庞统,太狡猾。现在我派快骑,给我查查他们撤哪去了?我要亲自领军斩下这贼厮首级。”

    “是。”斥候答应一声,就转身离去。

    一旁的杨松看着这一幕,终于有些忍不住,他抱拳对张鲁谏言道:“主公,让将士们休息一天吧!连夜的攻城让三军已经疲敝了,将士们就算想杀敌建功,身体可也受不了呀!”

    张鲁想了想,杨松的话确实有道理,此时杨松也算是深得张鲁信任。他思虑一下,心中怒气消散了不少,而后道:“好吧,就听军师建议,三军休息一天,明日在开拔。”

    待命令传达到三军将士,所有捏着冷汗的将士们总算是松了一口气。不少人当场就瘫坐在地上,几日的不眠不休已经让身体的机能达到了极限。今日的攻城全是强打着精神。一旦松懈下来,浓烈的疲惫感顿时就充斥了全身。

    杨松在城里巡视,作为一个军师的敏锐直觉,他嗅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但是偏偏他又不知道这危险是从何而来。不安的右眼眼皮从入城的那一刻起就一直在跳,都说‘左眼跳财,右眼跳灾’,但是这灾到底从何而来呢?巡视的过程中他不断的在琢磨。

    他对身边几名陪着他巡视的将军说道:“我心里总有那么一股子隐隐的不安,李将军,你去吩咐一下,让哨岗不要放松警惕,同时在把探子放出城外十里,不,二十里,严防敌军来袭。”

    李将军没有说什么,就下去安排了,不过在他转身的那一刻,他的眼睛里露出了一丝鄙夷的神色,好像是在嘲笑杨松飞胆小。反观其他人,眼中都露出了不屑,看来心中真实的想法不禁和李将军相同。

    城外突然鼓声大作,传来了喊杀声,杨松的担心变成了事实,难道这真是庞统的一道计谋?

    “怎么回事?快去看看。”杨松吩咐道。

    数十道火箭从天而降,铺满硫磺硝石的房顶顿时大火蔓延。此时射入城内的箭支可不是一般的弩箭,这些箭支都是经过特殊加工的。一般的弩箭只能射出百步,从城外能射到城墙内就不错了,怎能射进城内千余米的房屋上呢?

    这些箭支的后方都绑上了火药桶,那细细长长的火药桶倒是跟现在烟花爆竹里的礼花桶的形状有几分相似,借助着火药燃烧的推力,把一根根长长的雕翎箭送入城内。

    大火很快在城内蔓延了起来,一条条火蛇,在房屋顶上攀爬。所到之处,全是浓浓的黑烟。不少刚刚才进入梦境的士兵,就被这浓烟呛醒。整个城内火光冲天。

    城外领军的魏延望着燃起熊熊烈火的勉城,咧嘴一笑:“成了。”

    在城外,只见三面城墙数十名士兵,正在纷纷点燃火箭上的捻线。那些射入城内的火箭,此时就像现代二踢脚一样插在地上,后面的士兵拿着火把点燃捻线,然后火药燃烧的力量把整个箭支送上了天。

    飞上天的火箭一个个后面喷着火,好像现在的运载火箭一般,这可能是最早的运载火箭了。借着火药的力量,整个箭支能在空中飞行数千米。

    火药始见于秦朝,但是因为文献不足以及当时只是因为炼丹时偶尔做出的副产品,并没有制式纪录制作方法。其中一种相传最初火药纪录原因,则为炼丹术文献中的记载,警告千万不可混和一些指定物品,不然就会引起爆炸。

    不过火药在宋代开始在被应用与战争之中,在汉代也有人尝试过用火药做一些武器,比如这最早的‘火箭’就是其中之一,虽然火药可以增加弩箭的射程,但是因为没有准头,而且火药并不易保存,因为并没有展开大规模的使用。

    城内的张鲁军早就乱成了一团,作为领军的张鲁也被这一下子弄个措手不及。

    “主公,探子已经探明了情况,原来城内的房屋上都被庞统洒下了硝石和硫磺,我们现在必须撤出勉城。南西北三面都鼓声大作,怕是有伏兵,唯独东方静悄悄的。”

    “那还等什么,赶紧通令全军,向东面撤退。”张鲁焦急的说道。

    “不行主公。”杨松匆匆忙忙的赶了过来,探明情况之后,他就明白了自己这一方是中计了,“主公,三面围城,为何单单东面没人,肯定是庞统的计谋,我们偏偏不能从东面突围。”

    围在周围的众文武一想确实是这个理,纷纷附和赞同杨松的建议。

    一提到庞统,张鲁就想起弟弟被杀,那封讥讽自己的信。内心的火就不打一处来,他瞪着牛眼环视了一下周围,恶狠狠的说道:“庞贼用兵,我以看破,用兵之道虚虚实实。东面没人,他料想我们定然不会走东边,我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传令三军徐徐从东城门退军,切勿慌乱。”

    此时正在张鲁气头上,谁敢触犯他的逆鳞?杨松的建议他们只是认为有道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