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医圣记 >

第146部分

医圣记-第146部分

小说: 医圣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车夫还挺擅长发问。
    陈璟笑了笑,道:“您驾车吧,我有事。”
    车夫不再多言,驱车去了倪大夫家。
    到了倪家的时候,夜幕降临,寒风落在脸上,飕飕刮得发疼。远处的虬枝在夜里簌簌作响,似寒枭啼叫,颇为阴森。
    陈璟上前敲门。
    片刻后,有个十二三岁的孩子前来开门。
    “你找谁?”孩子不客气的问陈璟。
    “倪大夫在家吗?”陈璟笑着问。声音有点大,希望立马的人听到。
    “你找哪个倪大夫?”孩子警惕的问,就是不让陈璟进门。“我们家有三个倪大夫!”
    倪大夫和他的儿子们都学医,故而家里的人,都叫倪大夫。
    孩子这话也没错。
    陈璟失笑,解释道:“老倪大夫。”
    “那是我祖父。”孩子道,“他生病了,不问诊。你还要找我父亲和叔父吗?”孩子依旧堵住门,不让陈璟进去。
    寒风似穿破衣裳。灌在肌肤上。陈璟袖底全是寒意,背后更是凉透了。
    “我是来探病的,我认识你祖父。”陈璟道。
    他们说了这么久的话。里面也没个大人出来说话。
    估计他们家就是靠着这孩子应门。
    听到陈璟这么说,孩子上下打量陈璟几眼,有点不相信。
    片刻,孩子才道:“你叫什么名字。我去问一声。”
    “我叫陈璟陈央及。”陈璟道。
    孩子点点头。哐当把门关上了,咚咚咚跑进去。陈璟远远都能听到孩子的脚步声。
    片刻后,是个中年男人出来开门的。
    中年男人对陈璟抱歉一笑:“公子久等了,小孩子不懂事。我父亲听闻您来了,让我出来接您。快里头请。”
    陈璟道谢。
    这是倪大夫的儿子。
    进了院子,陈璟闻到了饭菜的香气。
    他们家正在用膳。
    大堂的饭桌上,坐满了人。
    摆了两桌,一桌大人。一桌十来个孩子。
    屋子里很安静。
    “您这边请。”倪大夫的儿子把陈璟请到了倪大夫的卧房。
    尚未进门,就闻到了浓浓的药味。
    倪大夫的老妻正在帮他穿衣。扶着他半坐起来。
    “陈公子。”倪大夫声音虚弱,冲陈璟笑笑,“您怎么来了?”
    “这么晚打搅,着实抱歉。”陈璟对倪大夫道,“中午去了趟沈家,听闻您生病了,故而我过来瞧瞧您。只是铺子里有几个病家,耽误到了现在。”
    “不打搅。”倪大夫勉强微笑,“您是忙人,费心了。”
    倪大夫心里也好奇。
    他是见过陈璟的,却没有私交。
    他不太明白陈璟为何要连夜造访。
    “您哪里不舒服?”陈璟问他,借着烛火看了看他的面色,问,“风寒么?”
    “是啊,一点小风寒。”倪大夫道,“人老了,不忠用。”
    “天寒地冻,最容易风寒。”陈璟道,“您多保暖。”
    陈璟坐下来,和倪大夫说了片刻的话。
    瞧着越来越晚了,不好多打搅,陈璟留下礼物,起身告辞了。
    仍是倪大郎送陈璟出门。
    等陈璟走后,倪大夫的老妻拆开了陈璟带过来的礼物。
    看到陈璟带了燕窝和天麻这种贵重药品,倪大夫心里更是狐惑了,不知道这年轻人是什么意思。
    “爹,陈央及就是开玉和堂那位?”倪大郎倏然想起来,问倪大夫。
    倪大夫点点头。
    他心里不是滋味。
    他也想开间药铺的,只是一直没有本钱。这些年,孩子越发多了,家里勉强维持开支,根本没有闲钱去开药铺。
    而陈璟,这么年轻就实现了倪大夫一辈子没有实现的理想。
    “。。。。。。他那个药铺,有坐堂先生吗?”倪大郎倒是把陈璟来的目的,猜了个七八成,“他会不会是请您去做坐堂先生?”
    “嗳?”倪大夫沉思。
    这么多年,倪大夫不是不想去做坐堂先生。
    只是没有适合的契机。
    望县总共没有几家药铺,每次都没有那么凑巧,人家也不缺坐堂先生。开药铺的,多是医学世家,家里不管是亲兄弟还是师兄弟,都会医术,可以坐堂。
    那时候,倪大夫也不缺钱,也不着急去坐堂。
    而这几年,倪家有点拮据。
    能去做坐堂先生,自然最好了。等他将来真的老了不能动,他的儿子还可以继续去给东家做坐堂先生,他们就等于是玉和堂的人了。
    “要是真的,倒甚好。”倪大夫道。
    “是啊。”倪大郎感叹道,“这位陈东家可不简单。”
    然后把陈璟药铺那天开张的盛况,又说了一遍。
    其实倪大夫知道的。
    父子俩倏然有了点期盼。
    ****(未完待续。。)
    ps:  这是补更,补昨天欠下的~~

第165章卖药
    过了两天,陈璟又去了趟倪家。
    他这次,把自己的意思,明确和倪大夫提了。
    没有再遮掩,明确告诉了他。
    “您是德高望重的大夫,如果您能去坐堂,小铺蓬荜生辉!”陈璟道,“我是晚辈,如今置办了这份产业。还请您老看在我年幼的身份,提携我几分。”
    倪大夫很喜欢陈璟这态度。
    陈璟的医术,倪大夫都自叹不如。
    如今,他这么谦逊,倪大夫心里一热,都懒得含蓄,直接道:“陈公子开了口,老朽岂是那不识抬举的?只要陈公子不嫌弃老朽这把骨头。。。。。。”
    “不敢嫌弃!”陈璟立马站起身,给倪大夫行礼,“陈央及多谢您老鼎力相助!”
    倪大夫答应了,陈璟就趁热,跟他敲定了剩下的事。
    陈璟给他每个月二十两银子的月钱。
    整个望县的坐堂大夫,都开不到这个价格。
    倪大夫最好的时候,一个月最多十两银子的进项,有时候也就五、六两。陈璟开的这个价格,是很诱惑人的。
    “现在铺子里不需要那么多人。”陈璟又道,“若是将来有了分号,也请令郎二人提携相助。。。。。。”
    等于承诺帮倪大夫两个儿子。
    月钱多,又承诺帮忙,倪大夫很满意。
    “您先养病。您答应了,这个月开始就是玉和堂的先生了,月钱我照样算给您。”陈璟又道。“等过了年正月初五,正式开市,您去药铺坐堂。”
    “这使不得!”倪大夫连忙客气。
    他心里却是高兴不已。
    他病了这么些日子。家里积蓄不多,和两个儿子都在为过年的事犯愁。昨天他们还说,今年也省着过,还要把家里厨房上的老奴给卖了。
    转眼间,陈璟给他们送钱,让他们能渡过难关。倪大夫心里岂有不喜的?
    只是面上还不能表现出来,要谦辞一番。
    “应该的。”陈璟笑道。“往后我的药铺仰仗您,这都是您应得的。”
    倪大夫笑笑,就不再说话。
    陈璟又寒暄了几句。回了铺子。
    他把请动倪先生的事,告诉了朱鹤和账房上的两个人。
    大家都颇为高兴。
    他们天天见陈璟累得手脚都软了,甚至不能好好吃顿饭,很心疼。如今有了个先生。还是望县比较有名望的倪大夫。更是喜欢了。
    “以后,铺子就会越来越好。”朱鹤对陈璟道,“有东家和倪先生坐镇,岂有难解之病?”
    “就是奔着越来越好去的。”陈璟笑道,“要不然,光开个药铺有什么用?”
    朱鹤哈哈笑起来。
    陈璟又对朱鹤道:“等腊月二十四,您亲自去趟倪家,把这个月的月钱给倪大夫送去。另外还有红包。再额外算。您替我记着日子,免得我忙忘了。。。。。。”
    “成。”朱鹤道。
    “东家放心。”清筠和薛灿中都道。
    陈璟又下去忙碌了。
    看了几个病例。都是寻常的风寒。
    这个时节容易风寒。
    快到末时末的时候,陈璟饿得紧,中午点心也没吃。正巧暂时没了看病的人,陈璟就起身,准备去暖壶里倒些热水,吃几块饵饼,沈家却派人来请他。
    这次不是沈长玉亲自来的,而是个三十来岁的小管事。
    “太太的病已经好了些许,今日药吃完了,请您去复诊。”管事对陈璟道。
    “不是明天吗?”陈璟记得自己开的方子药量。
    如果正常服用,应该是明天吃完。
    那么,他正好可以后天去复诊。
    不成想,沈家今天下去来请他。
    “。。。。。。太太怕药效不好,就多吃了几副。”小管事讪笑,对陈璟道。他还以为陈璟忙得不记得了。
    听到陈璟质问,唯有胡扯。
    陈璟笑了下,没有深究,去了沈家。
    沈家的诊金和药钱还没有拿到呢。
    魏上幸连忙背着药箱,跟上了陈璟。
    到了沈家大门口,沈长玉在门口等着陈璟。
    陈璟和他见礼。
    他领着陈璟,进了沈家的垂花门。
    路上,陈璟问沈长玉:“药怎么这样快就用完了?”
    “。。。。。。太太吃了你的药,当天就退了烧,人也舒服了些。到了夜里又发作起来,没法子睡觉,愣是叫人熬了副药吃。故而,多吃了两副。”沈长玉笑道,
    “父亲也不知道怎么办,是另外再抓药,还是请你提早过来复诊?是我说,还是请央及。哪有自己乱改药方的?”
    这太太,性格挺急躁的。
    “不妨事。”陈璟道,“我去看看。”
    沈长玉点点头。
    两人进了内院。
    沈长玉的父亲正焦急等待着。
    沈太太气色已经缓和了很多。
    陈璟上前,和他们见礼,然后给沈太太请脉。
    他又问了问沈太太的病情:“您感觉如何,喉咙疼得很厉害?”
    “喉咙还是有些疼。。。。。。”沈太太不再发烧,已经很清醒了,也能流畅说话,“若是不刻意,倒也体会不到。”
    病势已经去了七成。
    再用药巩固,就能慢慢好起来。
    “已经快好了。”陈璟对沈家众人道,“再吃五天的药,就没事了。”
    “多谢神医。”沈太太对陈璟道。
    看着陈璟,沈太太又忍不住感叹:“神医这样年轻,医术就如此好,果真叫人惊叹奇才。”
    “太太过奖了。”陈璟道。
    他和沈老爷、沈长玉从屋子里出来,开了方子。
    淡附子一钱、生大黄二钱、牛膝二钱、元明粉三钱、细辛一钱、生甘草一钱、半夏一钱。
    开好之后。陈璟把方子给了沈长玉和沈老爷过目。
    沈老爷又追问:“内人她之前多吃了药,可有碍么?”
    病情已经好了七成,足见是无碍的。
    沈老爷却还要问。
    沈长玉那么聪明。一定是遗传了他母亲的。
    陈璟在心想了下,笑道:“无碍了,您宽心吧!”
    沈老爷这才透了口气,点点头。
    “央及,把诊金和药钱算算。”沈长玉对陈璟道,“之前你给太太服用的那个至宝丹,药效甚好。钱也要算给你。”
    “好啊。”陈璟道。
    他出诊的费用,根据病家的病情和家境而定。
    像沈家这样的门庭,沈太太又是小病。陈璟要收二两银子出诊费。
    “出诊二两银子,至宝丹一颗十两,共十二两两银子。”陈璟道。
    其他的药草,他就没有再算了。
    沈长玉忙叫人去拿了银子来。
    拿了三个五两的银锭子给陈璟。
    “太太病好得这么快。都是央及妙手仁心。这十五两银子。央及不要推辞。”沈长玉道。
    沈老爷则有点心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