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蒙山军 >

第157部分

蒙山军-第157部分

小说: 蒙山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可够仁义的。原先的官军可没这样干过。
    民夫队受训一天;学了很多规矩。要记住自己的番号;自己的队长和班长;一切听长官的命令;不要各自行事。要懂得弯腰;趴下;不要像傻子一样直着身子在战场上乱跑。
    樊义民于是见识了蒙山军在西沽东南的大道上痛击洋兵。那一仗下来;没有一个民夫被打死;死伤的都是人家队伍上的好汉。洋鬼子就死的更多了;真是解气呀。不好的一点就是山东兵不准大伙儿杀洋鬼子的俘虏和伤兵;说这也是规矩。村里领头的义和团师兄韩文义是樊义民这一队的副队长;拿了长矛准备戳死一个洋鬼子伤兵;被由军官担任的担架队长发现;狠狠训了一顿;扣掉当日的工钱不说;还免掉了韩文义的副队长职务。韩文义对樊义民说;这伙山东兵啥也好;就是这点不好;干嘛留着洋鬼子?杀了算了。但韩文义再不敢违反军令了;尽管他十分痛恨洋鬼子。
    打完西沽据点;樊义民就决定跟着这支山东军了。人家打洋人没说的;对他们这些民夫还好;仗打完;每人还多发了一两银子;说是打胜仗的奖励。西沽据点的东西;大伙儿分了不少。他是光棍;那些粮食、衣服;还有家具;对他的吸引力不大。只要能吃饱肚子;每天还有银子拿;已经够了。随后;大部分的民夫都抬着伤号走了;不知道去了哪里。当时组建的三个民夫队只有自己所在的第二队留下来;说是还要跟洋鬼子干。
    那就干吧。随后;韩家塔的妇孺都被迁走了;说是要在这里打仗。迁走的人都给发了钱;留下的都是编入民夫队的人了。他们在村外村内挖战壕;砍树;挖坑安放大炮;就等洋鬼子来了。
    周围村子的义和团们都跑来韩家塔观战;其中不少人又成了山东兵的民夫队。樊义民因为在西沽伏击战中表现出色;被调入新成立的一队当副队长;队长是胳膊挨了一枪的山东兵;姓李;一脸的大胡子;没留辫子;据说是山东兵的一个军官。樊义民注意到山东兵几乎都没有留辫子;真是奇怪。李队长给他讲了好多管理民夫的注意事项;婆婆妈妈的;不过人很好;对民夫们很关心。不停地招呼这个;招呼那个;唯恐出什么事。
    15号那天下午;西沽战事打响。樊义民所在的民夫队乘着战事暂歇;跟着李队长两次冲入西沽。将负伤和阵亡的山东兵抬下来。他看到了据点南边西边横七竖八躺了一地的洋鬼子尸体;对山东兵佩服的五体投地。当晚;他再次跟着李队长进了已被炸成废墟的据点;将剩余的弹药枪支都背出了据点;看到山东兵在四处埋**;听队长说。要放弃据点了;这些**;是留给进入据点的鬼子的。
    樊义民问李队长;我能不能当你们的兵?不知道为什么;樊义民很想成为这支军队的一员。
    “可以;当然可以。但现在不行。等打完这仗。我替你报名。”队长拍拍他的肩膀;“赶紧的;咱们赶紧离开。”
    第二天;樊义民跟着民夫队出了韩家塔。绕过炮兵阵地往东;躲一片高粱地里。李队长说咱们的人准备在这里伏击鬼子;鬼子正面打不开;一定会从两面来。果然。穿着白衣服像是送丧的东洋兵被官军打了埋伏。樊义民看见官军从庄稼地里杀出去;砍瓜切菜地将东洋兵杀的大败。
    “队长;我看洋鬼子有多少都是个送死!”樊义民兴奋地对李队长说。
    “恐怕不能再打了;昨天朝廷派人送来了圣旨;要司令带俺们进北京呢。”
    “进厩?那可得带着俺。”樊义民更高兴了。
    “可以;你不是愿意参加俺蒙山军吗?记住;俺们蒙山军最重纪律;上级的命令必须遵守;哪怕让你顶着敌人的刺刀上!你能做到?”
    “能;能。你让俺干啥。俺就干啥。”
    的确;蒙山军准备撤退了。终于等来了兵部的人;进京的旨意也有了;但因为马玉昆来到西沽;龙谦将撤退的时间推迟了一下。眼下确实也不能撤。不打痛这股敌人;撤退也不安全。
    “龙标统练的好兵!”马玉昆再次夸奖了龙谦;他是在16日晨赶到西沽的;左军正在北仓布防;需要山东勤王军在西沽牵制住联军。结果赶上了一场在马玉昆看来不可思议的战斗;钦佩无已。山东兵无论正面阻击英国人;还是设伏击溃迂回的东洋兵;都让他这位打了几十年仗的宿将大开眼界。马玉昆暗想;如果换做自己;用比人家多一倍的兵力;也不能做到这一步!
    “马军门过奖了。您也知道了;兵部尚书荣禄大人已经派人传命我军进京了;而且;我军伤亡太大;炮弹基本打光了;子弹也不多了;怕是不能继续打下去了。”龙谦冷静地说;“卑职一定坚持到天黑;确保这股敌人不会侧击北仓;掩护军门的部队完成布防。然后将接了前次战斗俘获的联军俘虏;撤往京师。”
    马玉昆来的时候;正好遇见了前来传旨的宫里的崔公公和兵部张主事。不过这二位爷可不愿留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传达完圣旨;拿了龙谦奉上的银票;便匆匆回京了。所以;马玉昆知道;这位年轻的标统在现当儿可以不理会任何人的命令;甚至可以接令就走;留在这里再顶一天;确实是够意思了。
    但他真的希望将这支战力强悍的山东兵抓在手里。这确实是一支强兵;比自己手下那些猴崽子强的多。就刚才伏击日本人的那一下;自己可不敢那么打。原来竟然是土匪马玉昆凝视着龙谦;脑子里飞速思考着。
    战事是够窝囊的;聂士成死的也太冤了些;天津丢的也太快了些。而那位正白旗出身的裕禄总督自撤出天津;就像丢了魂;变得痴痴呆呆;一道像样的命令也发不出来。基本成了废人。也难怪啊;作为直隶总督;守土有责;现在丢了天津;前军也被打残了;朝廷定然不会让过他。现在;能够抵挡联军的只有自己的左军了;其余各部;全部指望不上了。
    朝廷那位老太太;心里一定憋着一股火;说不定前军溃散;天津丢失的罪责自己也得分一份。下面的仗还要依仗自己;只不过现在不便处置前方大将
    经过天津的战事;武卫左军损伤也大;收拢的兵力;加上骑兵;已经不足五千人了。与宋庆合计;北仓怕是也守不住;就算朝廷调集的勤王军陆续到来;这场战事获胜的希望也不大。
    但北仓必须守卫。否则很难向朝廷交代。马玉昆想到了消灭了西摩尔的山东兵;据说他们仍坚守在西沽。于是带了标营卫队亲自赶来;却赶上了一敞畅淋漓的伏击战与阻击战。以马玉昆的估计;英军和日军在这个早晨;至少丢下了三百具尸体;加上这位龙标统讲述的昨日战事;这股联军怕是也扛不住了。山东军的情报是准确的;攻击西沽的只有英国人和日本人;其他国家的军队没上来。山东军的首脑;这位姓龙的标统说联军内部一定有矛盾;所以才出现英日两军单独北进的态势。我军应当抓住这个机会;上策是由山东勤王支队黏住英日联军;武卫左军乘势包抄其后路;一举将这股敌人歼灭。只要歼灭了这股敌人;联军内部的矛盾将更加激化;对大局会非常有利。
    如果消灭了眼前的敌军——据山东军判断;这股敌人人数在三千至四千人;所带的大炮在昨日的炮战中受到压制;今日已得到证明。而其兵力损伤在400~500间;实际战力已经下降了很多。因为碰了钉子;士气肯定下降。所以;围歼此路敌军的胜算不小。
    马玉昆听了很是心动。但转眼一想;如果动用左军主力;必然导致北仓防线空虚。如果联军主力乘机袭占北仓;自己就有些因小失大了。所以;马玉昆断然拒绝了龙谦的建议。
    “如果是这样;北仓一线我军主力不如乘这个机会全军撤至北京坚守;这一带都是一马平川的地形;利敌不利我;如果凭着北京坚固的城墙;或许可以挡住敌人。”见马玉昆无意合力歼灭英日联军;龙谦又献上一策。
    马玉昆何尝不想撤回京师;但朝廷的命令是明确的;要左军坚守北仓、杨村一线;不准放过任何一个联军。只有山东军因为西沽之战获得朝廷的青睐;让他们撤回厩了。
    “朝廷严令不准撤退;”马玉昆看着龙谦;“我等只能死战报国了。”
    “马军门;”龙谦低声道;“我部又俘虏了十几名敌军;现在我将他们全部交给军门吧。”
    这可是一份重礼。马玉昆再次打量了眼前这位青年标统;“好吧;既然有旨意叫你们回京;你们天黑后撤退吧。”
    马玉昆的卫队接管了俘虏;包括联军的三个伤兵。山东军派出三副担架;将三个不能走路躺在担架上的俘虏送到北仓。临走时龙谦低声对马玉昆说;“军门;卑职以为;千万不要屠戮俘虏;万一战事不利;联军定会追究责任;卑职是为军门考虑﹍﹍”
    “好;有见识。贵部在西沽的战功;马某一定如实上奏朝廷。”

第十四节北京四
    送走传旨太监及马玉昆后,遭到惨重失败的英日联军一直没有再发起进攻,转入防御了。韩家塔一线平静了下来。
    午饭后,龙谦将几位主要军官召来开会。江云已经返回,这就给龙谦下一步行动具备了条件。
    龙谦未与众人商量,直接做出两项决定。第一,命令王明远营(欠四连),加上警卫连,由江云带路先期撤退,绕过北仓和杨村,向北京转进。第二,骑兵连掩护一天来西沽守卫战的伤号由情报科带路,带民夫一个队,与叶延冰会合,接受叶延冰的指挥。
    龙谦摸出一封信交给了迟春先,让他带给叶延冰。与会的军官们猜测信上一定是对叶延冰的指示,但不知道龙谦是何时写这封信的。
    伤号是必须安置的,事关部队的士气,绝不能马虎。而且,蒙山军高层都认识到,参加过三次以上战斗并且负过伤的官兵是部队的精华,他们的价值远远超过了新兵。
    安排了这两件事,龙谦让参谋科长蓝心治通报部队实力情况。这是参谋科必须做的日日功,他们清点了阻击战打响以来的伤亡,共计阵亡63人,负伤128人,其中有30人重伤。好在没有没有一个连长以上的军官伤亡。
    至于对手,参谋科估计毙伤敌军人数在五百人之上,还不包括抓获的已经移交马玉昆的英军俘虏。就交换比而言,比十天前的伏击战划算多了。但这场阻击战毕竟给了已经伤筋动骨的蒙山军再次损伤。差不多又报废了两个步兵连。
    每次战后,参谋科第一件事就是精确地统计部队实力。不仅要出总数,而且要重新登记花名册,将阵亡、负伤的兵员一一登记清楚。枪支弹药等主要军资也在统计之列。现在,除掉不能作战的伤号,加上尚未离开的王明远部,蒙山军实有人数为1108人,其中还有近日招募的新兵和收拢的、愿意跟着蒙山军行动的友军人员。部队的实际战斗力已经下降至出发前的一半。虽然枪支有富余,弹药还算充足,平均每人有子弹110发。但炮兵完蛋了。炮弹已基本打光。大炮成为一堆废铁了。两挺加特林机关枪损坏了一挺,被龙谦下令报废了。而王明远率二营及警卫连撤走,骑兵连再带着伤员离开,蒙山军主力就剩下残破的八个步兵连了。六七百人。能干什么?大家听着蓝心治详细的汇报。心情沉重。
    “好了,实力就是这样。现在转入下一个议题,部队的行动方向。”龙谦转了议题。
    会议上气氛凝重。殊无胜利的喜悦。王明远、石大寿以及鲁山没有开口,而冯仑再次强调,不能再打了,再打我们就完蛋了。
    “冯仑,你不要指责司令,我们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