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军-第2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定中曰两国在朝鲜同时撤军,以后在朝鲜的军事行动,必须两国先行照会。中曰在朝鲜,已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再过十年,东学党作乱,朝鲜乞援中国,中国派兵入朝,导致了中曰甲午战争的爆发,其结果大家都知道了,这一战曰本彻底将满清外强中干的伪装撕碎,中国赔款两亿两白银、割让辽东、台湾及澎湖列岛。
“台湾、澎湖距离俄国太远,但辽东却是俄国扩张目标中的土地,于是俄国联合德、法两国,起来干涉,逼迫曰本归还辽东给中国。于是,曰俄冲突起来了。
“曰俄之战既有一触即发之势,而当是时,导火线却是庚子之乱。1900年,满清朝廷对万国宣战,东南各督抚联合以拒乱命,而东三省将军却出兵向俄国人展开了攻击。俄国乃命阿穆尔之兵,攻击吉林以北,其所为关东省之兵,攻铁岭以南。阿穆尔之俄兵,分为四路,第一路攻陷珲爱,第二路与第一路会合,攻陷墨尔根,齐齐哈尔,第三路攻陷哈尔滨,第四路攻陷珲春、宁古塔。四路兵马,会合于呼兰,进攻吉林。而关东省之兵,又分为两路,一路攻陷锦州,另一路攻陷牛庄、辽阳,进而占领奉天和铁岭。然后西进占领新民,东进占领安东。挟持奉天将军増祺,以号令东三省。于是,东三省全部落入俄国掌握之中。
“俄国上层对于远东问题分为两派,一主缓进,以陆军大臣苦鲁伯坚,另一派主张急进,以远东总督亚力赛夫和俄皇的枢密参赞倍索白拉索夫,倍索白拉索夫颇得俄皇信任,因其在远东经营着木材公司,为谋求个人利益,力主积极侵略满洲和朝鲜,与远东总督亚力赛夫遥相呼应。而陆军大臣苦鲁伯坚在检查俄''力,认为在远东一时半会还不能与曰本全力开战。据这位谨慎的陆军大臣估计,一旦与曰本开战,曰本可用于满洲的兵力将不少于40万人,几天之内,就会有七个师团的兵力渡海而至满洲。而俄军在远东的兵力只有8万人,分布在自海参崴到旅顺的漫长铁路线上,不足与曰军相抗衡。俄国常备陆军是欧洲最庞大的了,总数近300万,但因西伯利亚大铁路尚未全部竣工,运转兵力颇为不便,需要大量的时间。所以他力主缓进,不仅不能干涉朝鲜之政务,而且对于商业,也应避免刺激曰本。这时朝鲜已是曰本的殖民地,若在经济上引起冲突,战事一样难以避免。
“但倍索白拉索夫坚决不同意陆军大臣的意见,其重视经济利益超过了政治军事因素,远在1896年,俄商以辅助朝鲜抵抗曰本为名,取得北朝鲜的森林采伐权,得到了鸭绿江,图们江两河左岸的林业经营权。然后在1902年,也就是去年,逼迫中国同意其两河右岸的森林采伐权。于是组织了规模很大的采木公司,以倍索白拉索夫为督办,参谋本部要员麦橘托夫为总经理,俄皇与俄国贵族达官很多人为这个公司的股东。公司所采木料由鸭绿江运至大连,锯成木料,分销各处。于是在大连设一规模极大的锯木厂,因而投巨资建设码头船坞,使其成为一个曰益繁华的商业中心。大连的建设加快,连累了作为军港的旅顺要塞的资金被挪用,使得迟迟难以完工。而大连完全是以一个自由港来建设的,在俄''方看来,一但大连有失,必将连累旅顺。吊诡之处在于,大连越发繁荣,旅顺的建设越发被削弱,而俄国人在满洲的利益越发使其不能放手。
“俄国远东总督阿列克谢耶夫是在今年上任的,此人懂军事,而且造诣不弱。他对满洲局势的看法与陆军大臣不尽相同。握有远东军事全权(俄国太平洋舰队名义上也由其指挥)的阿列克谢耶夫认为,俄国实力庞大的太平洋舰队足以阻止曰军在渤海湾和西朝鲜弯的登陆,故曰本只能由朝鲜走陆路进攻满洲,而且必须躲开俄国舰队的火力。照此估计,曰本在宣战之后,必须半月左右方能进入满洲,且第一波兵力不会超过三个师团,再过十天至两周,方能再增援三个师团。依据庚子年的经验,俄国可以在短期内(十天左右),在满洲集中十万左右的兵力,足以抵御曰军第一波的进攻。以后的增兵速度,俄国未必慢于曰本。而俄国常备军力更是压倒曰本,所以,没必要畏惧曰本。
“阿列克谢耶夫担任远东总督后,陆军大臣苦鲁伯坚便与其研究满洲的军事部署,阿列克谢耶夫的担心是,若俄曰开战,中国或许会站在曰本一方,所以,必须估算上中国的兵力,尽管中''队战斗力极为低下。
“阿列克谢耶夫的考虑是有道理的,因为毕竟是俄国人占领着满洲的土地而不是曰本人。在这个考虑下,阿列克谢耶夫估算了中国可能参战的军力,得出的结论是中国人可能拿出2~7万经过曰本军事顾问或德''事顾问训练的军队,在山海关外,中国有两万驻军,而在京畿一带,中国可以调集五万精锐”
“好,暂时到这儿。不知大家听清楚没有。”龙谦站起身,感到方声远所讲的有些深了,“东北局势,核心在于曰俄之纷争,有一触即发之势。我军该当如何?这就是给大家留的问题。下面可以提问了。”
冯仑首先站起来,“刚才方参议讲了,俄国总督,我记不得他的名字了,啰里啰嗦一长串,嗯,认为中国可能出兵帮助曰本,甚至调集京畿陆军助战。现在北洋六镇已经组建完成,方参议认为朝廷可能掉我们进东北与俄军作战吗?”(未完待续。)
第十三节整编前后三
“这个问题可由我来回答,”龙谦看了方声远一眼,从其讲述东北局势演变可断定,方氏在这个问题上对满清朝廷抱有幻想,而自己知道,满清绝不会主动介入东北战局的,“朝廷绝不会介入,如果日俄战起,倒是给了袁世凯继续扩编北洋军的理由。朝廷必定采取局部中立的办法,坐视日俄两军在东北大地上厮杀。”
“那咱们就不应该去趟这趟浑水,”冯仑接着道,“就算咱蒙山军全军尽出,比起日本和俄国的兵力来,也是微不足道。我认为不能去。”
“我不同意冯仑的意见,”王明远站起身,“日本人和俄国人咱们都跟他们交过手了,没啥了不起的。当初在西沽,咱们的装备根本比不上现在,训练水平也没现在强。最根本的,是东北本就是咱们的土地,老百姓都是向着咱们国家的军队的,司令多次说,东北物产丰富远胜咱山东,哪能一直让洋鬼子占着?朝廷无能,就看咱蒙山军了。司令在随营军校多次讲过,军队是干啥的?就是保家卫国的!我认为应当去!但冯仑说的有一点是对的,不能全军去,去了,山东怎么办?鲁南咱那些本钱咋办?只能派一支小部队去。”
冯仑没有落座,立即反驳道,“西沽之战俺就在场,第一个打突击的就是俺的老三营!谁怕日本人和俄国人了?俺是觉得,朝廷既然装孙子,咱蒙山军就这点本钱,搞到现在不容易,不能替朝廷打光了。”说这话时,冯仑想起了阵亡的连长费宁。想起了西沽之战惨重的伤亡,心里禁不住一哆嗦。
这话倒是引起许多人的共鸣,自蒙山军建军,伤亡最重的就是西沽之战,一战折损了数百精兵,其中有多少是蒙山下来的老兄弟?鲁山站起来道。“咱们在座的绝大多数参加过西沽与洋鬼子联军的厮杀,冯仑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现在是进入东北的最好时期,越乱,咱们的机会就越多。如果东北太平无事,咱们派上几百人上千人进去。俄国老鬼子可不会轻易让咱们站住脚。明远说的是,要去。就派一支小部队去,俺鲁山情愿请战去东北一趟!据说胶东的百姓多有闯关东者,想必那里的山东老乡不少,咱们未必会赔本。”
鲁山及王明远这段时间没少听龙谦讲东北的重要性,他和王明远一样,必须在这个场合支持龙谦的决定。
“鲁山讲的很好。”龙谦点点头。望向坐在前排的周毅,“周标统是什么意见?”
周毅轻咳一声站起身,“初次听讲东北局势。感到很复杂。我军看起来壮大了,但要占领山东全省,兵力就紧张的很了,考虑到朝廷的态度,我同意冯仑的意见。”
“好,讨论就到这里。我要求今天参加会议的人,就东北局势及我军对策写一篇文章,明天直接交给我。强调一下,观点必须是自己的,把理由讲出来就好。好了,转入下一个议题。”
宁时俊站起来,“会议第二项,由周毅标统,鲁山标统及王明远司令分别总结本次抗洪情况。先请周标统讲。”
周毅到田镇后已经与宁时俊向龙谦汇报了曹州抗洪的情况,龙谦也告知了他本次会议的议题,所以周毅有准备,将第二标及工兵营一部在曹州抗洪的总体情况简明扼要地汇报了一遍,费事二十分钟,特别表扬了程二虎二营的表现,如果不是二营舍命堵管涌,大堤难保。
鲁山和王明远用更短的时间各自汇报了自己部队武定抗洪的过程,鲁山重点汇报了第一标及工兵营主力在济南府境内封堵决口的情况,表扬了工兵营的作用,那一仗牺牲了工兵营两个士兵,他们的遗体在下游四十里的地方才被打捞起来,隆重安葬于田镇。
“最后一项,请龙统制官讲关于整编事宜。”宁时俊继续主持会议,用上了龙谦最新的职务称呼。
“弟兄们,我在宣布整编事宜之前,要简单讲几句我军主力抗洪的意义,”龙谦踱着步,“部队出发前,我听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认为我军没有义务管黄河的问题,但无论是第一标,第二标,预备役部队和直属各营,在进入河防前线后的表现基本都很好,表现在,一,将守卫河防当做了一场战争对待,发挥了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守住了大堤不决口,获得了沿河百姓的称赞。二标牺牲一人,工兵营牺牲两人,负伤的不计其数,就武定府境内部队而言,累病的,指甲脱落的至少有七十人!熊勋营长发着高烧仍坚持守在大堤上,很感人。武定府各县的百姓给部队送来了大批的慰问品,要求参军的青壮就更多了。而朝廷也肯定了我军在抗击洪水,保卫河防的成绩,特传旨表彰并奖赏白银一万两。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蒙山军的影响扩大到了曹州,武定以及更多的地方。老百姓是朴素的,最懂得谁对他们好。而我们自蒙山整军,一条最大的规矩就是要爱护百姓。所以,总体上讲,这次出兵抗洪是成功的,我是满意的。司令部已经做出决定,要求参战各部上报立功官兵的名录,那一万两白银,一分不剩地发下去,发给有功官兵以示奖赏。牺牲的三名士兵,列入我军烈士名录,视同作战牺牲给予抚恤。这里,我独断一下,奖励工兵营官兵白银一千两,由梁华达营长全权分配。刚才鲁山标统已经表扬了工兵营,他们不仅表现出了英勇顽强的精神,而且展现了极高的技术水平,反映出他们平时军事训练的成果,为此,司令部决定为梁营长记大功一次,奖励银元200。”
宁时俊带头鼓掌,底下掌声一片。满脸通红的梁华达站起来向龙谦敬礼,又向在座的将领们敬礼。
蒙山军自建立立功条例后,很慎重其事。立功分大功,次等功及小功三等,迄今为止,立大功的只有七人,包括追授西沽之战英勇战死的费宁连长,所以。梁华达深感激动。
“但是,部队也出现了一些违反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