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宋武大帝-第2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点事做了,也不等方茂地命令,跑向自己的岗位,调整炮口,对准了来船,不停地装填炮弹,只要方茂一声令下,肯定是一通“礼炮”送给蒙古舰队。
蒙古舰队打出旗语,是要南宋舰队停下来。 方茂哼了一声,骂道:“**,臭鞑子,想要老子停下来,想得美。 ”扭头问苏定方道:“老伙计,我要给鞑子送点见面礼,你以为怎样?”
他的意思是要和蒙古舰队大战一场,把这支蒙古船队给打到海里去。 苏定方明白他的意思,沉思了一下,道:“不管鞑子在哪里,都是我们的敌人,打吧。 ”
两人取得一致意见,问题就好办了,方茂一声令下,士卒们点燃引信,沉寂了数月的火炮终于怒吼起来了,不计其数的炮弹朝着蒙古舰队飞去,炮弹拖着长长的尾焰,划过天空,织成一张美丽的火网,在碧水之上,蓝天之下格外地耀眼。
一个接一个耀眼地美丽火球闪过,一声接一声地爆炸声响起,一道道冲天的水柱激射而起,蒙古舰队给炮弹无情地撕裂成碎块,破碎地船板到处乱飞,蒙古兵卒不是给冲击波撕裂,就是给掀飞,坐起了飞机。 这些远在中东地区的蒙古军卒第一次尝到了来自文明古国的打击,他们一直瞧不起南宋,现在他们终于知道时过境迁之后的南宋的厉害了。
第一轮排炮过去,打沉了数十艘蒙古船只。 无敌占舰的火力非常猛,对于没有见识过火炮厉害地蒙古军队来说。 火炮的攻击是匪夷所思的事情,他们就是做梦也不可能想到如此之事,一个个惊呆了,傻愣愣地看着巨无霸似的无敌战舰,连一点反应都没有。
火炮自从给李隽投入战争以来,蒙古人在火炮面前吃的亏多了去了,他们初次遭到火炮攻击的反应和眼前场景如出辙。 方茂虽然没有亲身见过,也听了不少有关火炮的“传说”故事。 鄙夷地一笑,道:“鞑子,梦也该醒了。 开炮,把鞑子打醒。 ”
他还真是会说,蒙古军卒明明是给火炮吓傻了,却给他说成了是在做白日梦。 他明明是存心要把蒙古军卒往死里打,却给他说成了惊醒他们地美梦。 当然。 是他心情特别好的缘故。
宋军士卒在海上呆了几个月,整日里与大海为伴,没有什么可以消遣,蒙古舰队主动送上门来,对于他们来说这是最好地娱乐节目,就是方茂不下令他们也会把娱乐进行到底,无不是尖叫着道:“哦,鞑子。 炮来了,该醒醒了。 ”他们的尖叫好象是魔法之音,尖叫声一落,又是一片火网直朝蒙古舰队罩去。
一阵惊天动地的爆炸声把蒙古军卒惊醒了过来,与其说是惊醒,还不如是给摧残醒过来的。 冲击波不是把他们掀起。 就是把他们的身体撕裂,不管是掀起还是撕裂,都会产生阵痛,要不醒除非是雕像。
只转眼功夫,蒙古舰队就沉没了百多艘,这是灾难性的后果,蒙古舰队调头就逃,来时那副气势汹汹的模样早已不见了,倒象夹着尾巴逃命地狗。
方茂也是个惹事的主,哪里会让他们逃跑。 大声下令追击。 追击。 把娱乐坚决进行到底正是宋军士卒心中所愿,无不是兴奋莫铭地吼起来:“打。 打,打,打死鞑子!”南宋舰队开足马力追过去,一边追一边开炮,好象赶鸭子似的。
与其说是赶鸭子,还不如说是老鹰抓小鸡更贴切,因为在南宋舰队密集的火力打击面前,蒙古舰队越来越少,到了最后只有为数不多几艘在逃蹿,这不是老鹰抓小鸡是什么?
无敌战舰的威力,方茂是了若指掌,如此结果早在意料之中,一点不意外。
那些女子早就给惊天动地的爆炸声惊得呆了,一个个花容失色,吃惊地看着海面上凌乱的战场,要不是她们的胸部急剧起伏证明她们是活人,肯定会把她们当作雕像。
最兴奋地莫过于那个少女了,她一双美丽的凤目把这一切尽收眼底,不住地指指点点,说个不住,欢欣鼓舞得好象一只欢快的小鸟。 一下扑在离她最近的方茂怀怀里,方茂一惊,还没有反应过来,厚重的嘴唇上就给一张火热的小嘴给捂住了。
在方茂地脑子里是男女授受不亲,她如此大胆奔放到在光天化日之下与他亲吻,着实不是方茂的心理能够承受的,差一点晕倒了。 他之所以没有晕倒,是因为他的屁股上吃疼,是给苏定方狠狠在他屁股上一拧,让他清醒过来了。
方茂只觉得她的嘴唇湿湿滑滑的,温热适中,很是舒服,还没有来得及仔细品味,美人嘴唇已不在,等他弄明白去处后,不住大摇其头,因为少女正把一个火热之吻送给了苏定方。 对于方茂来说,这可是报复苏定方那一拧的绝好时机,才不会错过,狠狠一拳打在他的屁股蛋上,苏定方惨叫一声,只可惜嘴巴给少女的香唇捂住了,根本就叫不出来,只能在喉头咕咕几声而已。
苏定方也如方茂一般,还没有来得及仔细品味香唇,少女的嘴唇已经离开他地大嘴,手指着远处,不住地对苏定方说个不停。
苏定方根本就不知道少女地身份,红着一张关公脸,很是不好意思,在心里大是诽议少女的“放荡”行为。 顺着她手指地方向望去,只见远处正有两军在进行海战,一边是蒙古舰队,另一方的旗号很是古怪,根本就有见过。
少女手指这方,很是焦急,瞧她那模样,很是关心这方。
战场的胜负非常明显,蒙古舰队有数千艘之多,大占上方,把另一方团团围住。 而这一方只有千多两千艘战船,好多船只还是伤痕累累,陷入重围的他们努力想突破包围圈,苦于蒙古人围得铁桶一般,根本就不可能突围。 粗略估计,只要日头落下,这方就会全军覆没。
苏定方若有所悟,对方茂道:“我明白了,这方是她们的人,她是要我们去帮他们。 ”
方茂看着苏定方没有说话,苏定方也在看着他,两人同时点头,意思是说干了。 他们先前决定绕道而行,是不清楚打仗的是谁,要是撞上,惹上麻烦太不划算。 现在不同了,有蒙古人参与其中,蒙古人的对头正是自己的朋友,和他们一道,把蒙古人打到海里去。
正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方茂一声令下,无敌战舰再次怒吼起来,铺天盖地的炮弹朝着蒙古舰队飞去。 日光照射下,炮弹划过天际,好象美丽的流星。
第三卷 汴京篇 第三章 悲惨人生
第三卷 汴京篇 第三章 悲惨人生
“王老板,生意可好?”一个高大的汉子对一个中年人抱拳一礼。 这个汉子的个子又高又大,非常威猛的那种,很是精悍。
那个中年人一副老板打扮,高大英俊,虎虎生气,对高大汉子一抱拳道:“承蒙黄爷问询,王某过得还算凑合。 黄爷好些日子不见了,黄爷过得安好?”
高大汉子还没有说话,一队蒙古骑兵泼风般从身边驰过,要不是他们及时闪到路边,肯定给冲撞上了。 雪块给马蹄溅得到处乱飞,溅了汉子一身都是,汉子脸色一变,双眼中神光一闪,拳头握得格格直响,中年人左手微伸,拦住他,笑道:“黄爷的生意越做越好,王某为黄爷感到高兴。 ”
中年人的话只不过是朋友见面后的平常叙阔之语,对于汉子来说好象具有神奇的魅力,闻言之下汉子松开了拳头,笑道:“多谢王老板。 ”
二人正对答间,原本飞驰而过的蒙古骑兵突然停了下来,一个百夫长拉转马头,看着中年人他们,眼里射出贪婪的光芒,不住地打量那些伙计手里的马匹。 老实说,这些马匹算不得很好,也不是最差,顶多是中等,市面上随处可以买到,没什么价值。 马匹上驮满了东西,百夫长贪婪的眼神打量的就是这些东西。 他手一招,带着骑兵飞驰过来,把他们团团围住,喝道:“你们是做什么的?”
汉子身子一侧,就要挡在中年人身前。 中年人仿佛不知道危险似地,左手把汉子拦住,冲百夫长略一抱拳,道:“将军有所不知,我们是行商,做些皮货生意。 ”
百夫长看着他们不说话,他的意思很是明显。 那就是要看他们的皮货。 要是货色好的话,不用说肯定是不客气了。 杀人越货了。
中年人哪有不明白的道理,手一招,身后十几个身材高大的伙计牵着马匹过来,中年人把一匹马上的皮货拿起一件,递到百夫长面前,道:“将军,你看。 这就是我们地皮货。 这是关外皮货,质地上乘,是难得的好货,将军要不要买上一件?要是别人,没有一百两银子,我是不会卖给他,要是将军要,给五十两银子就行了。 ”不愧是生意人。 一见面就拉生意,把生意做到蒙古百夫长头上了。
这皮货哪里是上乘货,就是算中等都有些勉强,别说值一百两银子,连一两银子也值不了。 中年商人一脸地财迷模样,双眼中透射出贪婪的光芒。 瞧他那模样,很是期望百夫长不识货,买下他的皮货。
百夫长一把把皮货抓过来,看了一眼,一下扔在地上,骂道:“**,以为老子不识货?这是三流货色。 ”瞪着一双眼睛把中年人打量一阵,鄙夷地道:“真是个奸商!”一拉马头,飞驰而去,那些蒙古军卒跟着驰去。
直到这队蒙古军卒不见踪影。 那些伙计才把手从马匹驮运的皮货上抽回来。 他们刚才摆出一副看守皮货。 听候中年人吩咐的样子,其实他们手已经握上了皮货里的武器。 要是情况不对,他们马上就会暴起发难。
因为他们是不别人,是李隽地侍卫。 这中年人正是李隽,那个高大的汉子正是段干木。 自从离开关中后,李隽他们扮成商贩,打算从中原回到临安。 为了不引起蒙古人的注意,李隽带上的货物很多,今天扮皮货商,明天改成茶商,后天又改成一般的行脚商。 蒙古人在中原横行霸道,为了不过多地引起蒙古人注意,李隽带的货物都不是最好,严格点说连中等都算不上,因为要是货色太好,说不定蒙古人一眼红想据为己有,就会生出不必要的麻烦。
事实再次证明李隽的计算是非常正确,要不是货物不好地话,那个百夫长肯定已经找他们的麻烦了。
“鞑子真他**的可恨。 ”段干木望着蒙古骑兵的背影恨恨地骂道。 这队蒙古骑兵真的是太横了,明知道前面有人,直对着李隽他们冲过来,摆明了不把人命当一回事。
一见蒙古人那架势,李隽就知道他们要做什么,才和段干木演了一出双簧,把蒙古骑兵骗过去,没想到还是差点出漏子。
李隽不走秦岭,要走中原,不仅仅是为了到中原了解中原的情况。 其中还有一个考虑,那就是现在正是冰天雪地时节,秦岭天寒地冻,走出秦岭要花好多天时间,到了四川再转道水路,乘船东下,反费时日。 从中原回临安,路线近了不少,可以节省时间。
对于李隽来说,时间非常重要,北伐要尽早准备,自然是越早赶回临安越好,他不想节外生枝,道:“他们是秋后地蚂蚱,长不了,蹦不了几天。 我们还是赶路吧。 ”跨上马背,一拍马背,向前行去。
南宋北伐中原在即,蒙古人在中原横行的日子不多了,李隽这话说到段干木他们的心里去了,点头赞同,跨上马背,跟着李隽去了。
XXXXXX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