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如果这是宋史 >

第426部分

如果这是宋史-第426部分

小说: 如果这是宋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师古真急了,谁也不给,那就去抢金国的!他率军出击,在石要岭与金军大战,结果一败涂地。这怪不了他,既无地利,也无兵力,兵都饿得快死了,让他拿什么去赢。之后,他气得指天画地、咒骂一切。愤怒达到顶点之后,他变态了。

他单骑出营,再出现时已经是金军的一员了……关师古投敌了。这消息让吴玠惊喜,他没等这事儿传出陕西大地,立即派人抢过去接收关师古的士兵。这是本钱,是他壮大自己的千载难逢之机!

回到岳飞身边,刘经想要趁他在建康作战时先杀光他的家小,再谋夺他的留守部队,壮大之后,再趁他与金军血战之时趁火打劫、吞掉一切。

这样的人是民族败类,就算不吞并,也必须杀掉。

岳飞将宜兴县张渚镇的驻军很快迁移,这是意料之中的。他于国势危难中奇迹般地击败金军主将,收复名城建康,这是必须要大力嘉奖的。

甚至,为了激励士气,转移战败的实情,宋朝还要树立起岳飞、韩世忠的英雄典型来。

实际上,宋朝也是这么做的。黄天荡之战后,韩世忠的地位极速上升,赵构下了六道嘉奖令,升他为检校少保、武成感德军节度使、神武左军都统制。

韩世忠一举奠定中兴大将的地位。

反观岳飞,他也升官了,被任命为通泰镇抚使,兼知泰州,辖区在扬州以东,泰州至南通一带。这也算是有了头衔,有了地盘,怎么也应该高兴吧。但他并不高兴,而是第一时间写奏章辞官。

有宋一代,官场的规矩是皇帝赏的东西,别管你有多喜欢,至少也要推辞两次以上,直接收下的话,会被人鄙视,“吃相实在太难看了”。

岳飞的推辞却不是这一套,他是真的要辞官。这个位置在平时来看,在以后的历史里,都代表着很大的荣耀和实权,可唯独在这个时间段里,对他来说是个巨大的侮辱!

环顾一下四周,跟他同级别的同事是这样一群人,如扬州镇抚使郭仲威、承州(今江苏高邮县)镇抚使薛庆、舒州(今安徽潜山县)镇抚使李成、河南(今洛阳)镇抚使翟兴、楚州(今江苏淮安县)镇抚使赵立、滁州镇抚使刘位等。

这些人的身份是“游寇”。

建炎南渡,宋室再续的这段时间里,赵构的敌人除了金军之外,还有“寇”。寇分为两大类,其中一个就是游寇。说起来这真是个悲剧,所谓游寇的“游”字,其实充满了光荣的内涵。这些人本是在江北自发形成、与金军抗争的义军,失败之后,队伍不散,转战流落到江南。

他们是为国出力的战士,是国家的财富,本应作出更大的贡献,可是,以赵构为首的建炎集团把他们定为“寇”,因为他们是流动性的,所以是游寇。

为了安置他们,赵构就把他们固定在长江一线。说得好听些,是继续为国出力;说得难听些,就是让他们与金军、伪齐军对耗,最好双方都死干净了,让南宋省心。

让人家出力,总得给些头衔吧。前面那位官场妖孽范宗尹曾经下令,在长江防线一带设立若干个“藩镇”,自筹粮饷,自负伤残。上面提到的那些老兄,就是这一批了。

可岳飞想不通,为啥要把他跟这些人等同起来?

其实,这就是岳飞一生的悲剧根源。岳飞的出身有问题,他不是张俊、刘光世、韩世忠,这三位都是正规军出身,是老牌的西军大将。人家根红苗正,还第一时间和皇帝建立起了良好的私人关系。而且,从严格意义上说,岳飞的军队资历里的每一步,都是赵构最不喜欢的。

他出身农民,没人引荐;他曾是王彦部下,王彦是八字军首领,八字军有自发基础,王彦与官方对立;他是宗泽部下,宗泽……还用说吗?这是赵构最不愿面对的一个人;他又曾是杜充的部下,杜充……是让赵构上当受骗的人。

凡此种种,一点都不招赵构喜欢,他自始至终也不是建炎集团的嫡系。能打又怎样,宋朝需要的不是大将、勇将,而是良将!

关于这些,岳飞一直没有领悟。他正在做对国家民族负责的事,觉得这样就足够了。于是,他在这时辞官,可是被拒绝了,最后只好按期上任。

在泰州防区,岳飞做了一件很著名的蠢事。当时是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十月左右,金军大举进攻江淮一带,重点攻击目标是楚州。宋廷下令楚州周边所有军镇全力赴援,结果镇抚使们不动,张俊不动,刘光世也不动,派出了他的强力将军集团,慢慢向楚州移动。

韩世忠本来想动,赵构下令他不许动。由于他平定苗、刘事变时非常神勇,江南宋室已经把他当成护法神了,任何时候都是不可轻动的最可靠的力量。

只有岳飞迅速向楚州靠拢。

楚州在岳飞赶到之前陷落。这在以后成了别人非议岳飞的一大利器。岳飞怎么可以置楚州安危于不顾呢?他为什么就没能迅速赶到,击溃金军,解楚州之围呢?

连建康都能收复,怎么可能救不了楚州?

由此看来,岳飞真的是自找的。谁让他非得急吼吼地冲出去救人,像其他将军那样围观不是很好吗?

这件事过后不久,一些镇抚使原形毕露,重新变成了游寇。其中,李成做得最彻底,他大范围地游动,从山东到江南,几乎把长江沿岸搅了个遍。

李成,雄州(今河北雄县)人,字伯友。弓手出身,以悍勇闻名。他的人生分为前后两部分,堪称黑白对照,无比鲜明。他先是自发组织义军抗金,哪怕转战千里也决不投降。失败后,率部越过长江,进入江南,第一时间表示要当正规军。

赵构满足了他。

李成叛变、抢劫。

刘光世出兵剿匪。李成服了,再次当官,被派往长江边。

李成又叛变了,大范围抢劫。

赵构派刘光世再次出兵,大衙内回信说没空。韩世忠请战,又一次不被批准。赵构将任务交给张俊,将岳飞暂时调拨给张俊剿匪。

这是岳飞和李成之间的故事的开始,也是岳飞和张俊之间的漫长故事的开始。这时,岳飞视张俊如兄长,张俊视岳飞为剿匪成功的第一保障,两人的关系非常融洽,彼此都不会料到,有一天,岳飞会因张俊而死,张俊会因岳飞而遗臭万年……

回到岳飞和李成身上。李成最大的噩梦降临了,他发现行情变了。之前,他想叛变就随时变身成土匪,想投降官军也不会被剿杀到底,就像刘光世那样,万事都有商量,所以在叛变和投降之间,他可以从容地选择,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可岳飞不一样,这人满江南地追杀他,就像跟他有深仇大恨一样,简直是不死不休。他实在是怕了,连主动投降都觉得不安全。一咬牙,他开始了下半生的生活。

李成重回江北,投降了伪齐。从此之后,他拼命抗宋,比从前抗金还要彻底、强硬。还记得李横组织的第一次北伐是怎么失败的吧,反攻回宋境的伪齐军就是李成率领的。

这人在刘豫的手下一直抗宋;伪齐倒了,他到金国当官,继续抗宋;当岳飞北伐时,他竭力抗宋;岳飞去世了,他还在没完没了地抗宋。

这人活到七十岁才死,死的前一年居然起复,还是抗宋……为啥这么执著呢?很可能就是被岳飞逼的。

岳飞努力工作着,还没有进入他生命中的辉煌阶段,可是污点却如影随形。这段时间,又多出了一件事。这件事发生在岳飞去张俊那儿报到的途中。某一天,他和自己最亲近的几员将官,如王贵、张宪一起骑马赶路。队伍里还有一个人,是他的舅舅姚某。

姚某前些日子因为在宜兴行为不检而被岳飞处罚过。这时,走着走着,他突然加速超过岳飞,领先数十步,猛地张弓搭箭射向岳飞。

幸亏姚某箭法不准,只射中了岳飞的马鞍。岳飞大怒,立即纵马逐舅,生擒了姚某。他命令王贵、张宪抓住姚某的双手,自己拔刀将其剖腹摘心。

岳飞把这件事告诉了母亲。岳母既惊且悲,责备他说:“我最钟爱这个弟弟,你怎么能做出这样的事来!”

岳飞回答:“他的箭射得偏上一些,我就会死掉。我死后,母亲何以安身?箭只射中鞍桥,正是上天保佑我。今日我不杀舅,他日舅必杀我。无可奈何。”

岳母虽悲痛,但事已至此,也只能不了了之。

以上就是这件事的经过,取自《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四十四,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正月十一日纪事。这件事广为流传,成为岳飞性情凶残,有仇必报、绝无回旋余地的铁证。这一条铁证坐实之后,很多人就理解了为什么宋朝最终会杀掉岳飞。

因为这人记仇,会报复嘛。“缚虎容易放虎难”,不如杀掉一了百了。

我不管这些推论是否现实,甚至《三朝北盟会编》的作者徐梦莘是否别有用心,我只是在质疑徐作家的创作能力。

岳飞他舅应该知道岳飞有什么样的战斗力吧,他这么搞是正面挑战还是突然暗算呢?他是一位穿越到宋朝的欧洲中世纪的骑士吧,不会还是不屑在背后射箭?

小儿科的破绽,没有技术含量的脏水,懒得说它。继续说岳飞的这次剿匪过程。

李成逃过长江叛变了,任务还在继续,敌人的武装实在太多,大大小小,根本数不过来。岳飞翻看任务清单,下面还有两个大目标。

张用、曹成。

张用的活动范围在江西,针对他,张俊干脆没动,岳飞也只是送去了一封信。信里回忆了一下他们在开封城的“友谊”。

那是杜充时期,开封城里发生了一次著名的正规军与义军之间的自相残杀事件。义军方面的主角是张用和王善,他们赢了结局,可在过程中被岳飞吓坏了。岳飞面对几万义军,带着两千余人就冲了过去,不仅击溃了十倍以上的敌人,还杀了义军的一个主将。

岳飞在信里问:“你还记得我吧。现在,我来了,你‘欲战则出,不战则降’,早做决定。”

张用接到信后只说了四个字:“果吾父也。”

立即投降了。

张用投降后,张俊带着大队人马走了,留下岳飞单挑曹成。曹成是汝南人,他是所谓的流寇集团里的大人物,实力与李成不相上下,有十余万的兵力,尤其是他的军中有一位超级猛将。

这位将军是两宋之交时最令人生畏的勇将,如果真的单打独斗的话,岳飞、韩世忠也不见得是他的对手。

张俊在这时离开,并不是怕难,而是给岳飞卖了一个很大的人情。两相对比,岳飞的兵力虽少,但张俊断定岳飞必胜,曹成的巨大兵力等都会成为岳飞的战利品,并且,岳飞单独平叛,也能领受全部军功。

这时的张俊,真的是把岳飞当作一个实力派将领、很亲近的兄弟来栽培的,在他看来,岳飞会成为他的亲信。

当年八月初八,张俊在瑞昌县的丁家洲与岳飞分开。他带走了张用以及他部下的五万兵力,留下一些物资,以支持岳飞到湖南征讨曹成。

动身之前,有个小插曲。岳飞骤然升官,成了荆湖、广南路宣抚使,兼知潭州。这个头衔非同小可,岳飞一下子成了省长级的方面大员。

这只是暂任,代理性质。这个官职是建炎集团委任给李纲的。李纲,这位名满天下、蹉跎一生的前首相终于盼来了一线官场光明。

赵构有鉴于江南遍地烽火,政府与科班出身的在岗公务员之外的一切都存在着对立的恶劣局面,决定让李纲再次出山,帮他收拾残局。

是时候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