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朝好男人 >

第152部分

唐朝好男人-第152部分

小说: 唐朝好男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贼船,我有这个感觉,如果他俩准备打劫我,绝对要啥给啥。上来就后悔了,岸上看渡口的水流平稳,没多大问题,可一上船才知道全不是那回事。平稳是相对来说的,是比前方交汇处平稳得多,可到了船上就发现这河水又急又宽,完全没个边际,船一离岸,我就仿佛被卷入水中的感觉,四周充斥了水流的巨响,连船工给我说话都听不清楚,人处于恍惚状态。如果我现在蹲下或趴下就能解决问题,可看人家俩说笑着全不当回事,也就硬撑着半蹲半站的姿势,努力装作欣赏美景的表情,腿肚子转筋,下半身哆嗦,上半身僵硬,牙齿打架。

怎么上岸的我已经记不清了,站在岸上缓过神来的时候,船工已经又蹲在地上投入的耍着泥巴,而那个姓白的老爷爷挑了担子走远了。丢人,估计人家看出我吓傻了,怕我面子上不好看,才一声不响地走了。想像的来,白老头估计边笑边走,可是遇见笑料了。

“渡钱……”都走出去老远,才想起还要给工钱,又折回来送钱。

“回去一起给。”船工沉迷在创作中,头也不抬,“若是过集,麻烦王小哥帮我在‘兰庙’包点土灰回来,和泥一起,灵验。”

“没问题。”虽然不知道‘兰庙’在哪儿,不过既然去耍,就能找到。这船工不错,实诚。自从来到唐朝,就被朴实的气氛感染。不管是农家小户还是贩夫走卒,男女老少间就透出淳郁的朴实气息,说起话来舒心,打起交道放心。我也逐渐地将后世里那些油奸溜滑的臭毛病收起来,没必要也没用处,和实在人在一起本身就安全,没人存了坑蒙的心思。自然也就不用去防范别人。

咸阳城小,和长安比起来不像个城市,毫无曾经名震宇内的镐京风采。大路就三条,小路看起来多,也就一泡尿就撒到头的长短,‘兰庙’也没有想像中慈恩寺的风采,而且供的不是佛祖,一个小小的院子里,没有偏殿正殿一说。就一个大堂里供了个慈眉善目的老婆婆样的神像,没啥香火,堂前大槐树下有个人工手刨出来的大坑,全庙就我一个男性,几个女人家正在坑里朝袋子里挖土。看来这就是具有保佑孩子长大作用的神奇土灰。于是,我也就腆了脸加入挖土活动。

挖开了,就要一次挖足。我将褡裢里的铜钱取出来塞怀里,穷凶极恶的刨了满满两口袋,若不是怕挖地太深将槐树弄倒,我不在意再混一褡裢。颖要生小孩,需要保佑,半口袋给他,二女也给小孩开始积攒花销了,也给她半口袋,兰陵一天纠缠我要个娃,还必须是男娃,所以也有她半口袋,最后半袋子才是给船工的,嘿嘿。

“没事,没事。大家继续,不用管我,我家盖房,缺土……”想到得意处,旁若无人的笑了起来,本来挖的动作就大,又这么轻笑,旁边几个妇人都停下了手上的工作,开始注视我,把我弄了个大红脸,“你们在,我先走了。”抓起褡裢扛在肩上落荒而逃,隐约听到后面传来女人家的笑声,没面子……

脏手,没地方洗,找了个小饭馆,让伙计打了盆水洗干净,点了两个菜,弄了壶酒。虽说城市不大,也算繁华,毕竟是由西入京的必经之道,街道两旁的店铺林立,消费水平不算低,光从饭馆里酒菜的价格上就能看出端倪。百姓富足,着装没有京城那么华丽,但也透着殷实,到底是沿河地区,土地肥沃,良田多,产量高,粮食产量比王家庄子高出将近一成。

一身轻松,陌生的城市里闲逛瞎逛,漫无目的,什么都去看看,什么都不买,随心所欲,心情舒坦。虽说挖土挖得早了,背在身上又重又影响形象,可这里不是京城,一没熟人,二没随从,男人该有形象的时候不能缺,可随便起来,那才是享福。颖、二女、兰陵早就抛诸脑后,先城里,再城外,后河滩,形单影孤,无牵无挂,何其快哉!

“你坐在船底,坐稳,别起来。到下午水比早上急,京城里的人不习惯。”船工也怕出事,替我背了褡裢,将我按下去,“闭了眼睛就不晕,打个瞌睡就过去了。”

样子虽然很挫,可还是过来了,比早上好点,至少下岸知道付帐了。船工没客气,直接就刨了半口袋土灰拿走了,声称打算再生七八个娃,半口袋不一定够用。

“我养花。”下来中气十足了许多,面对船工对我挖大堆土回去用途的置疑,回答得理直气壮。“土质好,养花肯定开得美。”说罢,扬长而去。

“王家小侯爷可不是一般的威风啊。”刚从渡口的坡上上去,就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监督下种啊?打算连人家渡口都种上棉花么?”

兰陵,不回头就知道是她,光从语气就能分别。“不是明天才来嘛,一天跟得紧的,偷个懒都抓个典型,没意思得很。”兰陵一人站在回庄子的小路口上,似笑非笑的看着我。将褡裢取下来递了过去,“拿好,别撒了。”

“过船趟水的,就挖了包土回来?”兰陵将褡裢丢在地上,掏了手巾出来搬正我脑袋,“别动,脏死了,也好意思出门,学老鼠呢?打洞去了。”

“呵呵。”我提起褡裢笑道:“可是好东西,人家渭城的特产。”

路上给兰陵说了其中的奥秘,兰陵听得眉开眼笑,劈手将褡裢夺了过去,“都我的,你俩夫人再挖去。”

“半口袋够生七八个了。”想起刚刚船工的话,知道其中的用量。“这么多你一个人生不过来。”

“那才不一定。”兰陵扭脸暧昧的一笑,“晚上住你庄子还是我庄子?”

“啊……”

第175章 横生枝节

春播棉籽的第二天上,丰河庄子的农户们莫名其妙的开始恐慌了。六百亩良田,一粒庄稼都不种,全播了不知道名堂的东西,就算朝廷安抚补偿计划,可补助粮毕竟没落实到户,庄户家里只剩下去年的余粮,今年则明显是颗粒无收,大家的情绪都有些不对头,有几家已经停下了春播,闹将起来。

老百姓不管你朝廷种金种银,哪怕你地里种的是猫眼也罢,说得天花乱坠听得也心花绽放,可事到关头想想后果,眼睁睁没了粮食,再金贵的东西也不能让人饿死不是?

一开始我还安抚,请了工部上主持的官员一道过来劝解,民不与官斗的观念根深蒂固,还算是打消了庄户的担心。可后来不知道怎么发展的,忽然间就死灰复燃,还来势汹汹,不光是王家庄子上的农户,连周围庄子上的佃户也罢,自耕农也有,还有几家地主都跑来为王家的佃户鸣不平,乱得不可开交。

乡里乡亲的庄户们沾亲带故的,为亲戚朋友说话还有情可原,你地主家家的跑来说三道四是个什么意思?看笑话?煽风点火?

“你别露面,我再去说说。”三番五次后,兰陵有点出火,就准备带了人去强制执行春播。我理解她的心情,大家都着急,过了播种期就耽误了大事,不光棉花没了盼头,就连补种粮食的机会也错过了。可毕竟是自家农户,让兰陵这个外人去干涉就有点说不过去了,我从来还没有让旁人干涉家里事物的习惯。“就是闹翻天,也得我这个家主出头不是?”抚慰兰陵几句,带了俩家丁进了庄子。

工部那个叫张郓的负责官员正在庄子中间的大磨子上郁闷地坐着。十来个打下手的一脸无奈站在一旁,发放的棉种也被庄户一萝萝的退了回来,堆积在磨盘周围。庄户们则贴了墙站的站,蹲的蹲,大眼瞪小眼。谁不理谁。抗议嘛,虽然农具就在手上,但这个年代的百姓还没有刁钻到动辄殴打朝廷官员的地步,反正不吭气。你就啥我不听,非暴力不合作的路线。

见我过来,张郓赶紧起身过来见礼,毕竟我的品级高他不止一半点,既然是公务,那就得有公家的礼数。

“张兄辛苦了。”我认真的回礼。这官员还是负责的,自打来了后就没完没了的在田里忙碌,比别人运动量都大,看得我很佩服。“别动气,也不全是庄户的错,我来试试。”说着就准备召集农户训话。

“请稍等。”张郓叫住我,几天里的接触,大家已经熟悉了,我又随和,他没了忌讳。“说不通,庄户们认死理,要是不将今年的粮食补下来,怕是不愿意开工。”

“那就补啊,朝廷不是也答应补钱粮了吗。”虽说活还没干就吵着要粮食有点过分,可毕竟和出门打工还是有区别的。没钱了有地,饿不死。可连地都没了指望,那就活不下去了。

“钱是下来了,可仅仅是耕具和雇工的贴补,没说有农家的。至于粮食,要等了夏熟后才能调拨,每户按原来的田亩产量加三成补贴,每亩三石另五斗夏麦(十斗为一石,一石约等于115斤,三石另五斗大约就是400斤的样子,六百亩就得两万四千斤粮食)。”张郓说到这里有点生气,努力平复了下自己的情绪,缓缓道:“不是不补,也不是没粮食补贴,可去年订这个规章的时候已经是新粮入库后的事情了,各项有各项的章程,所以补贴必须是今年新粮上缴后才能调拨。”

十二吨多的粮食,对国家来说是鸡毛蒜皮,可人家已经订了规章制度,也不是说想修改就能修改的。可现在青黄不接,国家又不能现场补贴,我家的粮库里若拿了这么多粮食出来也就没多少余粮了,一大家子百十口人熬不过去。再说花露水作坊的食堂还是从王家买粮食,而且王家也没有担负这么大补贴的理。

谁能想到一马平川的计划竟然出现这么个变故,“买粮,不行就从补贴的钱款里拿出来买粮……”说一出口就看见张郓的脸色不好看,说错话了。“再合计合计,小事,不就六百亩的收成加四成嘛,合计合计。”

“三成!”张郓对我篡改规章做了严肃的纠正。然后苦了脸道:“怎么个合计法?庄子上的农户不遵章法,再耽误就过了播种,全年就荒了。”小心地看了看我,小声道:“不行,若是实在不行,是不是考虑下强行……”

“敢!谁敢!”我庄子的人,谁来动动试试,小心老子弄死他全家。先不说谁错谁对,官员若说‘强行’这话就是摆明要动用非正常渠道的手段,就是欺压庄户,别家的你们随便,谁敢欺压到王家头上,整不死你。失态了,可能表情有点恶劣,张郓不禁退后了几步,忙变了笑脸,补充道:“没,张兄误会了,我意思是说不需要强制执行,庄户们谁‘敢’不种,我拾掇他,嘿嘿。”

大不了买粮嘛,买不来发钱给庄户也成,朝廷的补助在我手上,啊不,在兰陵手上,也一样。不理会张郓,转身冲跟随的俩家丁招呼,让他俩召集所有庄户到磨盘周围,家主要训话。

对于家主,农户们虽然今年才正式和我打交道,对我还是很客气的。搬迁的人也带回来消息,说王家的家主怎么怎么个慈悲,迁徙的农户有新房新院子住,万分满意云云。

“安静,都安静!”见大家都到齐了,我压压手,环顾下四周,“前天我就亲自来过,还没闹到今天这个地步,所以咱庄子上好些人没见过我。”说着纵身跳到大磨子上,居高临下。放声道:“都看清楚,王修就这个模样。”见大家都看得仔细后,顿了顿,“要说呢,咱都是一家人。都靠了这一亩三分地吃饭,各家锅里下的是一样的麦面。你们吃的啥,我就吃的啥。都是头回和我打交道。不知道我的为人,心里不踏实也不怪大家。这地上种的不是粮食,打饥荒打怕了,搁谁心里都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