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淘金国度 [校对版]-第13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舰,大型战役有十数艘,而苏联最大的战舰不过还是一艘相当于无畏级的战列舰,航母根本没有,根本无法与这支联合舰队相抗。
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缩在塞瓦斯托波尔等军港内凭借着岸防炮群以及沿海遍布的水雷保命。当然即便这样,联合舰队凭借着优势的海航也能给于苏联黑海舰队沉重打击,大量岸防炮群被摧毁,部分军舰躲在军港也不能避免被海航空军给击沉的命运。若不是遍布的水雷等近海障碍,苏联黑海舰队也许一天之内足以除名。
8月19日,在空军和海航的火力支援下,苏军小高加索山防线崩溃,土耳其方面军推进到了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城外,而阿拉斯加第六方面军则于当日即攻破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数十万大军涌向阿塞拜塞,涌向高加索第一重镇,也是目前苏联最重要的石油工业基地,为苏联提供了大半石油供应的巴库。
而担任预备队的保加利亚方面军在阿拉斯加和土耳其军队扛住了苏军主力大军后,几乎不费吹灰之力沿着黑海东岸从巴统一路扫到了大高加索山附近的南奥塞梯港口苏呼米。
相比其他四大战区,西北战区的情况略有不同,这里的战斗事实上一直没有停过,就算是和谈期间,这里的战斗也时断时续,毕竟战争所在地在芬兰境内,免不了总有芬兰武装力量向苏联人发起攻击的时候,自然苏联人也会发起反击。只是和谈期间,双方有一定克制,一直没有大规模战斗发生而己。
不过从8月15日开始,联军万炮轰鸣,战斗形势陡然逆转,已经做好万全准备的联军从这一天开始转入了反攻阶段。
8月16日,联军首次突出芬兰国境,第24集团军杀出伊纳里湖,进入了苏联的摩尔曼斯克州境内,兵锋向北直指苏联北冰洋不冻港摩尔曼斯克。
17日,第45集团军和海军陆战第一师击败苏联第二十三集团军,攻克了阿帕季特,切断了摩尔曼斯克到南面拉多加湖和圣彼得堡(列宁格勒)及莫斯科的通道,也等于完全切断了苏联在北冰洋的物资输送通道。
8月18日,第46集团军和日本特遣第一军、芬兰方面军第一、二师近三十余万主力大军也攻破苏军防线,杀入了卡累利阿,8月19日,完全占领卡累利阿和拉多加湖一线,卡累利阿的伪芬兰政府投降,不过为首的库西宁被愤怒的芬兰士兵直接处决。不管怎么样,卡雷利阿地区原属芬兰的部分土地也算是重归芬兰怀抱(卡累利阿属俄罗斯领土,只有小部分是侵占的芬兰领土)。
8月20日,芬兰方面军在阿军第47集团军和海军陆战队第4、19师,炮兵九师配合下成功击溃苏军第七集团军,并重新夺回了原芬兰第二大城市,位于列宁格勒西面不过三十公里的维堡市,至此苏芬战争爆发以来被苏联侵占的芬兰领土仅仅不到六天的时间便尽数被芬兰收复。还成功反击到了苏联境内,占领了几乎整个卡累利阿和拉多加湖地区,北面只余摩尔曼斯孤城,而南面联军兵锋在收复维堡后已经直指圣彼得堡(列宁格勒)。对于苏联来说,原来占据优势的西北战线似乎顷刻间就已经是风声鹤唳,摇摇欲坠……
当然对于苏联来说,短短数天时间,摇摇欲坠的不止西北一个战线,其他各条战线几乎都是如此,除了不断的失败,几乎从没有好消息传来的。
而且跟打了鸡血似的德国人像是在跟阿拉斯加人展开竞赛一样,攻势之狂猛比之前有过之而无不及。
寄于厚望的基辅的确达到了朱加什维利凭借大城拖住德军脚步的目的,但只是短时间内,因为同时,基辅地区集中起来的五十多万大军在德军经从基辅南面越过第聂伯河后迂回占领基辅东面、面面的切尔卡瑟、涅任、布罗瓦雷等地后,陷入了德军的包围。
这种包围对于基辅苏军来说是一种绝望,因为在他们的四周根本没有一支可以救得了他们的援军。虽然其东部有哈尔科夫、和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顿涅茨克等乌克兰大城,但事实上这些大城当中很多都根本没有多少军队了,哈尔科夫倒是有大军,但这是从顿河抽调来的军队,是与布良斯克、库尔斯克、斯摩棱斯克构建第二道防线不可或缺的力量,不能有任何闪失,否则不但救不回基辅苏军,第二道防线也将缺出一个很大的缺口,第二道防线将形成虚设。
何况哈尔科夫后背的伏尔加地区已经也已经是一片战火,阿军第四方面军前锋已经危及顿河地区,中国方面军和中亚联军的前锋更是已经逼近哈尔科夫侧翼的沃罗涅日,危在旦夕,哈尔科夫随时可能面临两面夹击,哪里可能再去救基辅。再说哈尔科夫事实上也不过三十多万多军。真要去救基辅,也不过是多送一只羊入德军虎口罢了。德军合围基辅地区的可是一百多万大军。
更让朱加什维利等人担心的是,基辅北面的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在攻克明斯克后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占了莫吉廖夫,基本上白俄罗斯全境已经沦陷在德军铁蹄之下。
而莫吉廖夫后面就是斯摩棱斯克和布良斯克,这道防线已经是莫斯科在西面的唯一屏障,但加起来大军也不过六十多万,就算全民动员能挡得住德军几天谁也无法知道。
毕竟苏联有人,但现在缺少足够的武器弹药。与阿拉斯加人的乌拉尔大战不单让苏联损失了大部分主力大军,更是损失了无数的后勤、武器和丰富的资源。
现在苏联的明斯克、萨马拉、萨拉托夫、乌法、彼尔姆、伊热夫斯克等城市相断沦陷,基辅、斯大林格勒、阿尔汉格尔斯克、巴库等工业重镇被包围,使得苏联的工业生产能力更是锐减,不断的动员已经清空了苏联国库了,现在他们既无足够的资源设备,也没有更多的财力来生产更多的武器弹药。生产能力跟不上消耗能力,有人也武装不起来。总不能指望着平民赤手空拳去与敌军的飞机大炮坦克肉搏吧?
生死关头,最危急的时刻,这是苏联现在最真实的处境……
第七卷 二战之谁主沉浮 第715章 绝境
第715章 绝境
克里姆林宫,自进入八月份以来,似乎已经没有了夜晚,每天从早到晚,似乎都是那么忙碌和紧张。不管是领导人还是普通工作人员,几乎连片刻休息时间都无法享受到了。每一个人眼里都充满了血丝,眼神之中还总是透露出一股绝望和恐惧。
大克里姆林宫的朱加什维利专用餐室里,朱加什维利弯着腰。一动不动地坐在狭长的桌边,看着那堆胡乱摆在上面的文件和报纸。太阳在宽大的窗子外面照耀,花园里花草芬芳。一切都那么安静,但是他知道这种平静是可怕的,所以人都在极力的压抑着内心的恐惧和对未来的绝望。
一旁的收音机中不断的传来一个激动的声音,那个声音、那些言语在苏俄是禁止的,是违法的,任何人收听这个波断的报道,都会因“收听敌台”被关进监”,但在这当然不会禁止这个声音。
“每个人都应该有言论的自由,有与人交流的人自由,有表达自己思想的自由, 有追求美好生活的自由,有与交人团聚的自由……自由万岁……”。
整个房间里都是那激昂的声音……
能够到这个地方来的人,还从来没有看到过朱加什维利是这个样子的,不管是那带领很多人的警卫队长,还是那个每夜定时给朱加什维利铺好床、中午他到亭子里去时又把铺盖撤去的仆妇。
此时他们悄俏的往餐室窄小的门里张望,这些人偷偷的看到朱加什维利一动不动的坐在那里,好象老了好几年,觉得朱加什维利好象睡着了。
但是朱加什维利并没有睡,从他收到那份电报之后,他就根本无法入睡。朱加什维利的耳朵里,朱加什维利的意识里,听到人的呼喊声、大炮的轰击声。于是朱加什维利想用内心的声音来抵消、制止、压倒所有这些声音。
“不对,不对”。
朱加什维利惶恐不安的内心深处总有一个声音在告诉着他,这具体有什么不对。
“阿拉斯加怎么为什么一定要摧毁苏联,虽然苏联的价值观,政治社会制度与阿拉斯加大相径庭,甚至苏联的制度与德国更为接近一点,但事实上一直以来在这种社会制度上阿拉斯加反倒没有表现的像德国人那样反感,相反德国人与苏联在这一个问题上矛盾反而更深。
阿拉斯加一向避免与德国过深的交往,更一直避免与德国直接结盟,可是现在,看他们的行动,就像是商量好了一样,完全是一种结盟作战的状态。
为什么会过样?阿拉斯加人就算彻底摧毁苏联,朱加什维利也不相信阿拉斯加就能真的吞并整个占领地,甚至也根本不可能完全吞并伏尔加和卡马河右岸,毕竟这些土地上生活了太多人口,有着太多城镇,这不是乌拉尔河以东,不是以前的西伯利亚,这样的地方他相信阿拉斯加最后很难彻底吞并,最大的可能不过是扶持起一个新政权罢了。
既然如此,为何他们情愿发动战争,也不愿与苏联议和。难道他们愿意看到德国人因此坐大吗?
一连串的问题不断的在朱加什维利的脑海中升腾着,恐慌的情绪在朱加什维利的脑海中漫延着,甚到在得知阿拉斯加人越过乌拉尔山和伏尔加河后向苏俄东欧平原内陆进攻的第一时间,他已经从心里产生了一种微妙的、从未生出的感觉。
苏联可能赢得这场战争?
“还可以有机会媾和吗?”
朱加什维利再度拿起电报,看了看。
“保加利亚军队经过世敌罗马尼亚的多布罗加地区进入乌克兰,沿黑海沿岸攻克了敖德萨地区、第聂伯河河口的尼古拉耶夫地区和赫尔松地区”
这到底是为什么,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是邻国,但关系非常不好,罗马尼亚黑海沿岸的多布罗加地区有大半就是在一战前的巴尔干战争从保加利亚人手里夺取的,两国有世仇,何况现在的罗马尼亚是德国人的盟友,同样参与了这次进攻苏联的行动,而保加利亚则在一战后就成了阿拉斯加在巴尔干的代言人,此次入侵苏联保加利亚更是阿拉斯加方面的主要盟友,在高加索出兵达二十万,现在又出兵五万进攻乌克兰,比罗马尼亚人参与德军的行动还要深入。
不管是德军还是罗马尼亚,他们的军队自己就完全可以拿下已经没有太多苏军防守的敖德萨、尼古拉耶夫和赫尔松等近在咫尺的肥田沃土,这三地可是乌克兰的的大肥肉之一,熬德萨更是最大的黑海大港口,德国人和罗马尼亚人都不想要吗?而且很明显,从保加利亚拿下赫尔松也可以看出,赫尔松以以南的克里木半岛肯定也是留给保加利亚人或者说是阿拉斯加人的目标。
到底为什么,这么重要的地方,德国人会让给阿拉斯加人?
为什么保加利亚人可以大摇大摆的集结数万人经过罗马尼亚的国土?
可以肯定一点的是,德、阿两国必然达成了什么不为人知的协议。他们已经正式达成了某种程度上的合作。
这在此前是不敢想像的,朱加什维利很清楚,在此之前,德、阿两国只是保持明面上的友好状态,但在结盟一事上,德国人追求了很久,却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阿拉斯加人一直对德国人保持着一种警惕的态度拒绝直接结盟。
为什么现在有了变化?就为了两国有着瓜分苏联的共同利益?
不会这么简单。
两国到底达成了什么样的合作,合作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