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中日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

第301部分

中日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序幕-第301部分

小说: 中日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有航母,他们没有,这是个永远无法逾越的鸿沟。”

“可是他们总会想出办法来弥补这个缺欠的,你知道,中国人总会有些奇怪的想法和办法。”

“我永远也想不出,他们怎么弥补眼前这个鸿沟,你知道,这是本质上的有与无,而不是少与多。”

轰~~嗖!!就在甲板上两名后勤人员的对话中,头顶上,一架老式的轰6轰炸机在两架F…35的伴飞下,呼啸着从头顶飞过。

“天啊,中国人飞机,你看见了吗?”

“哦,是的,当初我爷爷曾经驾驶过这种飞机轰炸过日本。”

“可是你看到他机翼下挂着什么了吗?”。

※※※

轰6驾驶员此刻握着操纵杆的手心里全是汗水,这并不是因为他对身边飞的几乎可以贴在舷窗上的F…35感到恐惧,而是对自己机舱内和机翼下放置的特种炸弹感到担心。此刻的他可以深切的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正从身后弥漫过来。对于前线战场的任何判断哪怕出现一丝的失误,都会导致不可饶恕的错误。

机翼下,洁白的弹体上,黄黑相间的涂抹着一副核标志,这并不是以往训练时所挂载的教练弹,而是实实在在的带有核弹头的导弹,而驾驶员得到的命令就是,在必要的时候将他扔在美国人的脑袋上。

什么是弹道导弹打航母,说白了就是核武器的威胁,任何敢于进犯中国领地的外来侵略者,都会毫不留情的遭到核武器的打击。所谓的弹道导弹不过只是为了提醒敌人的烟幕,而在关键时刻真正执行这项命令的就是第一轰炸队。

海面上,正在缓慢航行的航母似乎感受到了轰6的威胁,甲板上加速起降落的战斗机忠实的反映出了舰队指挥官内心的焦躁,驾驶员知道,此刻的航母上,对方正在焦急的联络着总部,等待着应对的命令。

难题还是推给敌人解决吧,想到这里,驾驶员忽然觉得轻松起来,在轻轻的掰了掰操纵杆,轰6庞大的身体立刻向一边倾斜过去,将身边的一架伴飞的F…35轻松的驱赶到一旁,随后再次盘旋着向回飞去。

※※※

“轰!!给我一支枪。”爆炸掀起的尘土从了望孔里汹涌的冲进来,被尘土瞬间淹没的张勇涛用力的拍了拍身体,随后向身后的警卫员大喊道。

“团长,你要干什么?”听到命令,警卫员立刻将自己肩膀上的95步枪递了过去,随后不无担心的反问道。

“集合警卫排,准备作战!”回头看了一眼年轻的警卫员,张勇涛压了压头顶的钢盔,再次命令道。

“团长!!”听到命令,警卫员一愣,预言又止道。

“告诉兄弟们,敌人能过去的唯一办法,就是踩着我们的尸体过去!”轻轻的拍了拍警卫员的肩膀,张勇涛轻声说道。

※※※

从核武器被发明,并且被第一次使用以来,就说明,它绝对不会是一种永远被藏在武器库角落的东西,恰恰相反,人类暴虐的性格决定了,它将是一种被时不时拿出来炫耀,甚至会被随时使用的武器。

看着头顶上按照预定航向有规律的盘旋着的轰6轰炸机,以及那加挂在机翼下涂抹着鲜明标志的图案,舰队上所有人都同时失去了交谈的兴趣,出奇的安静下来。长期以来,一直作为保护伞的航空母舰,此刻却如同赤裸着面对壮汉的处女一样,毫无应对的办法,虽然头顶上,那架轰6相比于整个舰队看起来是那么渺小而弱不禁风。

“命令舰队停止航行,等待命令!”看着在头上盘旋的那只炸弹,舰队司令官小声命令道。

“阁下,您知道,如果您允许的话,我完全可以在一分钟之内让他消失。”听到命令,身边的航母舰长立刻保证道。

“我一直以来负责守卫亚洲地区,与中国人打交道已经成为习惯,而与他们进行军事对抗更是家常便饭。所有这一切让我总结出了一个经验,你一定要记住。当天空中出现了一架中国人的飞机时,就说明,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有无数架中国人的飞机。”听到舰长的话,司令官冷静的说道。

“去接同华盛顿的电话,有些事情恐怕不是你我能做主的,至少现在在我看来,这些问题我们无法决定。”司令的话,显然起到了一定在作用,听到他的命令,众人立刻小跑着前去准备。

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在接到电话时,沉默了良久,对于他来说,显然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抉择,一边是屈服于中国人的威胁,一边是显示出更强大的力量。而筹码则是随时可能会引发全球毁灭的核武器。

这是一个没人愿意作出选择的选择题,可是对于美国国防部长盖茨来说,却必须要二选一。

“打电话给海军参谋部,告诉他们,执行第二套方案。”对于盖茨来说,时间似乎变的漫长起来,其实,仅仅过了几秒钟,他已经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

“情况怎么样?”张曙光刚一进来,丁文彦就迫不及待的问道。

“仍然在僵持中。”听到询问,张曙光摇头道。

“告诉殷勇他们,加紧时间抢占阵地,一定,一定不能让敌人赶下海去。同时命令日本海域的舰队,立刻为张勇涛部提供尽可能的支援。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可能就会与美国人翻脸,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时间。”得到回答的丁文彦并没有表现出失望的神情,而是再次命令道。

“敌人会怎么做?”看着身边参谋们匆忙的跑来跑去,张曙光转头向丁文彦询问道。

“有两个可能,第一,他们会撤退,毕竟,在核威胁下,没人能真正做好全面战争的准备。”丁文彦沉思了一会回答道。

“那第二种可能呢?”张曙光迫不及待的追问道。

“报,报告,卫,卫星图片显示,东海地区海域,敌洛杉矶级核潜艇两艘……”一名参谋的叫喊,打断了两人之间的对话,听到报告,丁文彦霍然站起身来。

“这就是第二种选择了。”一边急匆匆的向门口走,他一边对身边的张曙光说道。

敌人的坦克已经将市政府团团围住,一个小时前,对方刚刚完成了一次配合周密的集群进攻,所有围绕在市政府建造的防御工事都在这次进攻中化为乌有,地面上,散乱的分布着尸体和武器的残骸,一些是张勇涛所率领的士兵,更多的则是进攻的日本士兵所留下的。

这仗打的并不丢人,在数倍于己的敌人的进攻下,仍然有如此战果绝对可以名列到军队优秀战例的教材中,可是,现在不是吹嘘和自夸的时候,现在是战争,杀伤多少敌人并不是目的,完成任务才是目的。

临时指挥所内,伤员已经将本不宽敞的空间占据了大半,虽然密闭的空间中,另人作呕的血腥气息弥漫着,但是却出奇的没有听到哪怕一声呻吟声和抱怨声,似乎所有人都知道,此刻众人面临着同样的境地,或是继续坚持下去,或是被人全歼。虽然两者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时间的长短。

张勇涛不知道自己是否失去了信心,他只知道,这场战斗自己能否活下去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是否可以继续坚持下去,完成任务。敌人的进攻密度在顽强抵抗中不断没有减退,相反,却不断加剧着,不但如此,在背后,敌人的东京师团也已经与卫戍的预备队交上火了。

士兵不足,武器不足,唯一充足的只有士气,也只有这点是张勇涛可以依靠的。就在刚刚,他刚率领警卫排,打退了敌人的一次进攻,或许是幸运的,或许是不幸的,他身上除了几缕被熏的焦黑的痕迹外,并没有太大的伤痕,可是警卫排却在这次战斗中损失了近三分之一。许多熟悉的面孔被无奈的留在了外面,不过张勇涛并不伤心,因为他知道,很可能在下一次,他就会幸运的躺在他们中间。

“一连长,组织人员,务必把市政府给我夺回来。一连长,你死哪去了?”看着被硝烟熏的漆黑的地图,张勇涛用他豁亮的嗓门打破了指挥部的宁静。

“报告,一连连长和政委刚刚阵亡,副连长重伤,我暂时代替连长指挥一连。”挂着少尉军衔的一个陌生面孔在叫喊声中走了过来,回答道。

“恩,你现在就是一连连长了,组织一下你的人,我再找警卫排配合一下,把市政府给我夺回来。”张勇涛眼中闪过一丝忧伤后,迅速的说道。

“人员暂时还够,只,只是武器弹药损耗很大。”听到张勇涛的命令,代理一连长连忙回答道。

“啪!”听到对方的回答,张勇涛忽然一把掏出腰间的92式手枪,放在对方面前,“我的支援你,其他的,你自己想办法。”

第十一章 各退一步

“我们为什么要选择中国,因为,在若干年的历史里,中国是唯一没有依靠武力,而是依靠文化扩张的民族,仁义,慈悲已经在他们的骨子里形成了一种模式。对于侵略也已经形成了一种逆来顺受的思想,我们可以将这个民族想象成一株声在恶劣环境下的野草,只有为他们提供巨大的压力,才能让他们顽强的生长。二战时,为什么我们要舍弃中国而与苏联瓜分这个世界,其主要原因就是中国人没有侵略性,这种以农牧为住的民族,其民族野心是无法与以游牧为主的民族想抗衡。我们需要的敌人不是强大到可以匹敌我们的敌人,而是可以轻易打倒的。”参谋长联席会议上,国防部长盖茨声调平缓的说道。

“那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您的意思是,中国人并不会为了日本而敢于掀开核战争的序幕吗?”听完盖茨的话,听众席上,一名黄皮肤黑眼睛的男子举手询问道。

“判断敌人是否有决心战斗,取决于很多方面,情报,侦察,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民族性。一个民族的性格决定了他是否会选择毁灭性的反击手段,很显然,中国不可能会因为眼前的日本,而放弃整个国家的安危的。”盖茨点头承认道。

“阁下,恐怕我无法苟同您的想法,您知道,作为一个受过传统中国教育的华人,我肯定比您更了解中国人本身的性格特点。作为一个从出生就受到历史文化培养的中国人来说,他们很大程度上,并不属于他们自己,而是属于整个民族,或者,我这么说,对于您来说有可能并不太理解,但是我可以肯定的告诉您,中国人太需要一个机会来证明自己的伟大,毕竟在二百年以前,中国人一直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想想看,朝鲜战场,抗日战场,哪场战争中,中国人不是为了看似虚无飘渺,可却在对他们来说珍如生命的民族气节而战斗的?或许,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可能将他们逼入绝境,但是对于中国人来说,这恰恰为他们提供一个宣泄的机会。如果有时间的话,我希望阁下能多了解一下中国的文化,听听中国的歌曲,对于中国人来说,每首歌曲都会有个一高亢的结尾,才算是完美,而眼前,节奏已经进入到了收尾时间。”盖茨的观点在对方一番话面前,顿时变的苍白而漏洞百出,而就在盖茨思索着论据准备反驳对方的时候,身边的大会工作人员忽然对他使了个眼色。

“总统办公室来电!”跟随着工作人员走回到后台,一名秘书立刻走过来报告道。

“总统对于我们的决议有何意见?”听到秘书的报告,盖茨立刻迫不及待的询问道。

“阁下,总统命令,即刻与中国人接触!”秘书抬头回答道。

※※※

丁文彦觉得自己仿佛置身在一处赌桌旁,等待着不知名的荷官开盅,不过与以往的有备而来不同的是,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