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序幕-第5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任务,在他们的突然袭击下,日军布防在各地的部队都或多或少的遭到先期攻击,迟滞了敌人的行动,争取了战前一丝宝贵的时间。
应该说,殷勇在某种意义上是疯狂的,若非如此,他也不会在大部队到达时,再次率先向东京挺进。但是,在他面前,是拥有一千三百万人口的东京,日本的政治文化中心,一个在日本人心中极具象征意义的都市,没有哪个日本人希望这繁华的都市落入敌人手里,而当战争来临时,日本人心底的极端和血性顿时与爱国捆绑在一起,并且找到了一个最为让他们值得付出的借口。
前方,街道已经被燃烧的汽车彻底堵塞,盘桓在街角的坦克在敌人导弹的威慑下,犹豫不前,头顶上,无人机努力的寻找着敌人的位置,但是却屡屡在轻机枪的点射下,被迫升高。红外线侦测仪在敌人防红外作训服的阻挡下,毫无作用,钢筋混凝土的建筑更是让每一个角落成为阻击的天然阵地。高科技与高科技碰撞下的结果,是双方只能用最原始的办法厮杀。
虽然总参还在考虑,但是殷勇已经下达了无差别攻击的命令,其实不仅仅是他,突入到东京的其他两个集团军的先头部队也已经下达了大同小异的命令,所不同的是,先开枪还是先询问。没人能责怪他们没有人性,因为,留守在这里的日本人,已经完全放弃了想要活下去的想法,每个人都疯狂的想要拉一个敌人与自己共赴黄泉。
部队仍然在挺进,但是艰难的程度超过想象,每栋大楼都成为殊死搏斗的战场,看着不知从哪个角落射来的子弹将自己的士兵打倒,听着战士们临死前的呼喊,殷勇本能的有种想要使用核武器的冲动,但是,他知道,这不可能。战争需要有个底线,底线的一旦被逾越,结果将是全人类的毁灭。
前方,又一座建筑在爆炸中轰然倒塌了,没人知道,为了爆炸这栋建筑到底浪费了多少炸药,又有多少士兵死于敌人密集火力的攒射下,殷勇故意不去考虑这一切,而是用理智将自己伪装的很冷酷。但是,每次看到又有一些熟悉的面孔被封印在草绿色的裹尸袋里,他就没来由的响起老何,一个孤单单死于一声枪响的老兵。
“继续进攻,攻下前面那个街区,我调你们团下去休整。”看着即将突破的敌人防线,殷勇对身边的尖刀团团长说道。
“休整就不用了,如果我们团有人能活下去,请您帮我们留点种子。”身后早已经穿戴整齐的团长,背起步枪,甩给殷勇一句话之后,大步流星的跑出临时指挥所,向前面冲了过去。
※※※
田宫保治躲藏在垃圾箱后面,已经打死三名中国士兵了,三个人甚至连他从哪里开的枪都不知道,就直接被子弹打成一团烂肉,手里,M249米尼米轻机枪的枪管已经打的有点发热,随时可能暴露在敌人的红外线侦测仪下,不过即便如此,田宫仍然决定走之前再杀几个。
眯缝着眼睛看向前方街口,敌人要想突破防线,就必须要从这里通过,而这里,宽敞的毫无遮挡,唯一可以勉强藏身的,就只有这个突兀的摆在楼下的垃圾箱。看着寂静的街口,田宫忽然走了神,想起了已经先期撤向北海道地区的妻子和儿子。
他们走了已经有大概两天了,按照估算,现在他们可能已经到北海道,或许已经坐上前往美国的客轮、想到这里,田宫心里一阵温暖。对于他来说,只要能多坚持一分钟,就可以多为撤退人员争取一分钟的时间。
前方,一个人影忽然闪过,田宫敏锐的捕捉到了对方,随后转动枪口,将对方可能出现的位置笼罩在准星内。
耐心的等待着,田宫感觉,对方似乎也很有耐心,并没有趁没人跑出来,而是伸出小镜子仔细观察着前方的三具尸体。不过可惜,他注定要失算了,那三具尸体早已经被田宫挪动过,单从弹痕,绝对不会发现自己。
敌人果然中计,抬头看着头顶上毫无变化的楼房窗户,小心的挪动出来,就在他刚刚走出掩体的刹那,田宫果断扣动了扳机,一个短点射,大概两到三发子弹结伴打在对方身上,5。56口径的子弹轻松扯开对方的防弹衣,将对方打倒在地。
就在田宫得手的刹那,一阵密集的子弹忽然向他射来,在围墙后面,另外一名敌人目睹了这一切,疯狂的用枪扫射着田宫藏身的垃圾箱。单薄的垃圾箱在子弹的撞击下很快变成碎片,不过在垃圾箱消失之前,田宫已经顺着垃圾箱遮挡的下水道逃脱升天。
“再杀一个,就撤。”黑暗中,田宫想到了自己的儿子,心中一甜,转身向最近的出口跑去。
※※※
美国人知道自己上当了,但是,阿富汗的局面却仍然没有因此改观。原因很简单,丁文彦并没有撤出阿富汗。此刻的丁文彦,仍然拥兵据守在阿富汗地区,而他们所据守的屏障,竟然就是之前用战术核武器勾勒出来的一片片辐射区。
这里,先进的单兵装备已经无法发挥作用,要想接触到丁文彦,就只能依靠笨拙的装甲部队。虽然,从一开始,彼得雷乌斯就已经被丁文彦所算计,错误的判断了敌人的动向,但是,他却并没有因此气馁,相反,却仍然兴致盎然的与丁文彦争斗着。
一支支装甲小队被派遣出去,往来游走在所有的区域内,寻找着敌军,而中国人似乎也做着相同的事情,于是,战斗无可避免的爆发了。双方遭遇的小分队都试图消灭对方,但最终的结果仍然是两败俱伤。
不过对于丁文彦来说,这样小规模的接触至少避免了大部队之间的决战,为自己争取了时间,但是,让他想不明白的是,彼得雷乌斯为什么要这么做,尤其,当知道中国已经对日本人下手之后,却仍然显得如此从容。
“或许,他们还是摸不清我们的深浅吧?”张曙光如是说道,但是却并没有说服丁文彦。
“或许……如果猜的没错的话……”丁文彦思索了片刻,忽然抬头看向张曙光。
※※※
从高空鸟瞰东京地区仿佛一片被点燃的报纸,冒着浓烟的地方就是双方正在激战的战场,而在那片相对宁静的地区,此刻也并不宁静,零星的轰炸,以及点对点的精确打击,让这片地区点辍着一处处浓烟,从高空看去,浓烟仿佛凝固在大地上,久久不散,可是随着无人侦察机高分辩率CCD镜头的扫描放大,地面上则是一片完全动态的画面。
人们拖家带口的四散奔跑的,花费所有的力气寻找一切可能脱离这片如同炼狱般的城市,街道上人声鼎沸,但是,仔细看去,却发现这喧闹与和平时期截然不同,人们呼喊着,哀嚎呢,各种各样的车辆和各个阶层的人毫不相让的拥挤在一起,纷纷争夺着那根本不存在的一丝缝隙。疏通交通的警察已经喊破了喉咙,但他的声音却连他自己都听不清楚,日本人失去了以前在世界面前的礼让秩序,从新回归到一种原始的本能上。
所有人心里都知道,东京已经无法继续守卫下去了,现在的低抗不过是为了争取时间,争取让东京的一千三百万人尽量撤离,或者说实际上是以一千三百万人作为阻挡敌人脚步的屏障,以便让其他人顺利撤退日本。
没有人想死,更没有人想等死,存在于老一代日本人心中的信念,奉献,以及追求一刹那辉煌的思想,在年轻人心中已不多见了,现在,所有日本人心中唯一的想法就是尽快逃离日本,尽快逃离这个充满战火的地方,但是,眼前的情况注定这样的归宿只是一小部分的特权。
天空中又一枚红鸟巡航导弹降低自己的高度,灵活的穿行在高楼大厦之间,利用自己精确的飞行轨迹来展示和炫耀,不过可惜,此刻没有人注意它的存在,众人仅仅是用眼角瞄了它一眼,然后再次忙碌自己的事情,一直到沉闷的爆炸从远处传来,人们才会本能的颤抖一下之后继续进行着逃亡的工作。
日本已经败了,不过所追求的结局,无非是败的体面一点,还是败的彻底一点,而对于中国人来说,胜利却还言之过早,胜利之于中国人来说并不仅仅是打败日本人,还包括之后的接收与统治。
战斗仍然在持续着,街角的建筑已经被炮弹和子弹,甚至是导弹啃噬的残缺不全。可是,作为战斗的双方却仍然执着于这一片早已经失去任何作用的建筑,不断的互相争夺着,仿佛每块砖每片瓦都是无比珍贵的财宝。中国士兵与日本士兵的尸体互相纠缠着,交织着,保持着临死前的第后一个动作,看起来仿佛一副静态的战场画面。
对于接下来的战斗,指挥本部仍然抱着自己的希望,在他们看来如果美国人的支援能按时到位的话,那么日本未必就会失败,说不定在美国人的配合下,日本还会彻底歼灭来犯的中国人,完成一次幻想般的大逆转。
可惜,当首相再次电话联络美国总统的时候,得到的却仅仅是简单的几句敷衍——尊敬的首相,我认为以现在的战状和中国人的疯狂举动,让我对于接下来的战局感到无比担心,况且,中国人是早有预谋的,在这次阴谋般的袭击开始之前,他们就已经策划了一次旨在针对美国军队的牵制行动,阁下,虽然难以开口,但是我不得不说美国在这一次冲突中失去了先机,目前,我们在亚洲的绝大部分兵力都被牵制在阿富汗地区,所以,能支援阁下的力量少之又少,少到无法左右和影响战局最终的结果,在这里,我以一个朋友的身份恳切的向你提出一个在情感上难以接受,但是,在理智上却可以得到最大回报的建议,将现有的部队能过北海道地区撤往阿拉斯加,在那里,你们的军队将会得到充分的训练和完备的补充,我们将会再一次积蓄力量完成一次真正的逆转,虽然,我知道这样的决定让您难以接受,但是,我恳切的希望您能记得,在二战时期,法国总统同样做过如此艰难的选择,将法国军队撤往英国,虽然这一举动在当时看来,有懦弱和怯战的嫌疑,但是,这一决定却直接导致了二战最后的胜利,归属于同盟国。我在这里,以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的名义向您保证,我将提供绝对安全的海上运输线路,为您和您的国家提供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安全撤退路线,阁下,我在美利坚等着您,天佑日本。
日本首相不知道这是不是一次出卖,他只知道美国人不会来了,现在的日本,如同被切断了水源的水箱,当流空最后一滴液体的时候,他就会变成一个干瘪的盒子,毫无利用价值,也毫无生气,有那么一瞬间,首相真的希望自己能抛开政治家的理智,以沸腾的热血激发群众的信念,给中国人以迎头痛击,但是,他知道这样对于日本,毫无作用,或许从某一个角度来说,美国人的建议是正确的,撤退,撤退,或许真的可以等待到反攻的机会。
“联络东京守军,务必再争取一段时间,拜托了!”看着窗外北海道那充满自然之美的风景,首相喃喃的说道。
※※※
周思维此刻主持着总参所有的指挥工作,在他面前,是两幅巨大的地图,一幅是日本的,一幅是阿富汗的,在两幅地图上,敌我双方的力量互相交织在一起,看起来,如同一幅被没有长性的少女抛弃的十字绣,阿富汗战区,敌人的进攻态势已经展开,但是在丁文彦巧妙的指挥下,战局始终处于一种或大或小的平衡状态,周思维觉得,这并非丁文彦的指挥艺术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