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娇女-第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女儿出了嫁,就只听丈夫的了,新康看嘉桐这样子,不由一叹,却也不多说,只让人在花厅安排席面。
母女二人说了几句私房话,国公府那边太夫人等人也都来了,除了大着肚子的卫涵,其余几位出了嫁的堂姐也来做客,一家子热热闹闹吃了饭。
☆、第101章 终南山上
晚上回去,嘉桐就跟萧漠学了新康的话,萧漠笑道:“我与先生、与岳父大人也谈及此事,他也是这般吩咐。还说天渐渐冷了,山上没准会落雪,让我们多带人手,免得要用的时候不方便。”
于是夫妻二人只得推迟行程,详作安排,两天后,才带着一百名公主府护卫和十余名家人随从出发,往终南山去。
“‘终南山,脉起昆仑,尾衔嵩岳,钟灵毓秀,宏丽瑰奇’。”
此番出行,为了舒适快捷,他们夫妇二人乘坐的是两马并驾的马车,车内比较宽敞,除了夫妇两个,还能容下两位侍女服侍。不过他们正值新婚,不耐烦有旁人在,于是还是两个人相偎在车里,萧漠闲来无事,就给嘉桐讲讲终南山的各种典故。
“张衡在《西京赋》中不但对终南美景赞誉有加,还着重提及终南山为长安城屏障的险要位置。有此为凭,不论是北疆有事危及京师,抑或关中有乱,都可以终南为屏障,进可攻退可守。”
嘉桐听前面描述景色还很神往,到后来论及军事地位,她就有些糊涂了,脑子不由自主就转到“终南山上活死人墓”这几个字上。
不知道能不能偶遇杨过小龙女呀,不对,他们好像是宋朝人,这个时空还没有宋朝呢……。
萧漠看她已有些心不在焉,忙收住话题,说起老子来:“说起终南景致,最绝妙处,自然要数楼观台。据说当日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便是被关令尹喜请到楼观讲经,老子既在楼观讲授《道德经》,楼观台自然成为道教圣地。其后秦始皇曾在楼观之南筑老子庙,汉武帝也曾营建老子祠。本朝立朝后也对楼观台多方营建,听李二哥说,如今楼观台殿宇林立,在此处修道之人更是数不胜数。”
“是不是全真派!”嘉桐一下子来了兴趣,王重阳、全真七子,这个她熟!
萧漠却有些茫然:“全真派?”
啊,白兴奋了,王重阳虽然比杨过大许多,但杨过是南宋人,王重阳再大些,也还是宋朝人……。嘉桐讪讪答道:“我好像在哪里看过,说全真教在终南山开宗立派。”
萧漠一笑:“道教信徒众多,追寻老子遗迹、于终南山上修行的更多,因信奉不同而分宗立派的难免有之,不过我对此道无甚了解,所以并没听说。”
嘉桐听他说完,忽然对他的信仰产生了兴趣:“你不信奉道家,也不信奉佛家,那么是专心信奉孔夫子吗?”
“那倒也谈不上。”萧漠握着她的手把玩,“儒释道三家,各有所长,也便各有所取之处,其实不止这三家,法家墨家又何尝没有可取之处?只是儒家更合乎帝王所好罢了。”
嘉桐顺势问起他对诸子百家的看法,萧漠谈起这个滔滔不绝,一直到晚上投宿之时,他才堪堪说完。
如此一路谈谈讲讲,两人倒也不觉得旅途辛苦,三日之后,便顺利的到了终南山脚下。
此时正值寒冬,终南山上果然下过了雪,所以尽管叶落草调,远远看着被白茫茫大雪覆盖的终南山,也还是觉得山景壮观、动人心魄。
嘉桐穿了一件大红缎面狐狸皮斗篷,头上戴着同色的长毛风帽,在白茫茫的山景面前,艳丽的如一支刚刚绽放的红梅。
萧漠则套了一袭宝蓝缎面的灰鼠皮鹤氅,腰间还配着宝剑,衣袂飘飘间气势如山中大侠。
夫妻二人并肩携手,一起沿着石阶上山,打算走一走,活动活动筋骨。
“这里距骊山不远,若是觉得不耐寒冷,过两日咱们也可去骊山泡一泡温泉。”萧漠担心嘉桐怕冷,已做好了第二准备。
嘉桐此时还兴奋着,她穿的也多,并不觉得冷,便笑道:“等尽兴了再说吧。”
一路上山,呼吸难免有些加重,山间空气凛冽,偶尔一个深呼吸,冷冽的空气吸入肺间,就会带来微微刺痛,却并不让人难受,反而觉得很舒服。
不过嘉桐毕竟养尊处优,走了并没多久,就开始脚步沉重。萧漠便劝她入了小轿,由轿夫抬着上了山。
终南山因与京师相距不远,常有求道的达官贵人来此,所以也营建了不少院落供这些人居住。早在嘉桐他们出发之前,卫仲彦就已经遣了熟悉终南山的仆从前往,替他们安排好了住处。
待嘉桐他们到了住处,先期到达的仆从们早已把屋子烧的暖烘烘,热水饭食也都齐备了。
嘉桐跟萧漠收拾好、吃过饭,便携手去最负盛名的楼观台游玩。
两人沿石阶而上,先一眼望见山门两侧钟鼓二楼,楼中钟鼓清晰可望。巨钟外形古朴,正随着山风摇晃,大鼓也一样古旧,却稳稳坐在架上岿然不动。
小楼顶上俱覆盖着皑皑白雪,在二楼之后,隐约可见几处大殿的重重屋檐。
“这里就是说经台。说经台内有老子祠、斗姥殿、救苦殿和灵官殿四座主殿,另有太白殿、四圣殿两座配殿。”为嘉桐夫妻引路的小厮口齿清晰的介绍道。
嘉桐跟萧漠沿路进去拜了拜老子,萧漠还与殿中的道士谈了几句,然后一同出来,往南去看当年老子炼丹的丹炉,顺便又去栖真亭转了转。
“不是说老子只讲了《道德经》就飘然而去了吗?怎么又是炼丹炉,又是在这里修身养性?”嘉桐很快就忍不住开始批判后人的穿凿附会,“他要是有那闲工夫,至于只留下五千言吗?”
萧漠被她逗的笑个不停,还装模作样的拱手道:“贤妻所言甚是!”
嘉桐见他这样,也故意继续批判:“再说人家老子是玩炼丹的吗?还不是道士们哄骗那些想长生不老的皇帝们的手段!”秦皇汉武,全都是一心奢求长生的。
萧漠立刻称赞:“正是如此!”
嘉桐再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给那些道长听见,会不会赶咱们走呀?”
“他们不敢。”萧漠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咱们都不用说别的,只要亮出郡主仪仗,他们就毕恭毕敬了。”
嘉桐乐不可支:“咱们这算不算毁僧谤道?”
两人一路说笑着向北去,分别到文始、三清等殿拜了一回,又听知客道士讲述了许多道教神仙典故。嘉桐听着听着,总不免歪到《西游记》上,等傍晚回到住处,就开始绘声绘色的给萧漠讲起齐天大圣的故事来。
“石猴就跟猴子们打赌,说谁能进去水帘洞,谁就做大王,统领猴子猴孙们,然后石猴一个纵身就跳进了水帘之中,你猜怎么着?里面果然有一处好洞府,从此石猴就做了猴子们的大王,还跟牛魔王结拜了兄弟。”嘉桐的记忆已经有些模糊了,所以想到什么就说了什么。
萧漠也听的津津有味,还问:“牛魔王是耕牛成精了么?”
嘉桐:“……呃,也有可能是水牛……”
她说得兴起,连吃饭时都没停下来,继续给萧漠讲,石猴是怎么去拜师学艺,又是怎么抢了东海龙王的定海神针,最后闹上天庭的。
萧漠也有很多疑问:“那既然是东海龙王的定海神针,为何不听龙王召唤?”
“……这个,也许金箍棒命中注定就是归孙大圣所有吧!”嘉桐决定把这个不重要的问题跳过去,继续讲大闹天宫,“……那哪吒脚踩风火轮、手握混天绫,变化出三头六臂……”
这段嘉桐最喜欢了,讲的是眉飞色舞,萧漠一直静静听着,等她把这段讲完,才开始发问:“什么是风火轮?混天绫又是什么制成的?”
于是嘉桐就把故事串台到了《封神演义》……。
不管怎么说,这到终南山的第一天,两人还是很尽兴的。入夜以后,夫妻二人做完了夫妻该做的事,抱在一起听外面呼呼的山风声。
“师兄。”嘉桐忽然低低叫道。
萧漠蹭了蹭她的脸:“嗯。”
“咱们留在这修道成仙吧,将来没准能看见孙大圣!”
本来满心柔情的萧漠:“……睡吧。”
一夜无梦,第二日起来,嘉桐听绿蔓说外面下雪了,兴奋的顾不上披斗篷就推开门走了出去。果然此时外面大雪正纷纷洒洒下个不停,地上的积雪也已经到了脚面,远处山岚在迷蒙的大雪中显得越发飘渺,让人觉得如同置身仙境。
嘉桐正沉醉于美景,却觉肩上一暖,回头看时,正是萧漠拿了斗篷将她裹住,“当心着凉。”萧漠干脆环住了她的腰,在她耳边说道:“听说楼观台西面有一梅林,要不要与为夫一同去踏雪寻梅?”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嘉桐笑着掉了一句书袋,与萧漠携手进去梳洗用膳,然后便真个顶着漫天大雪去赏梅了。
“你说,终南山这么灵气丰沛的地方,会不会有花妖?”讲完西游跟封神,嘉桐脑子里立刻充满了各种志怪故事,完全停不下来。
偏偏自打出行之后,萧漠也抛弃了一贯的成熟稳重,顽心大起,很是配合嘉桐,“有是应该有的,只是此地道士太多,恐怕花妖的日子难过,都已经逃走了吧?”
嘉桐想想满山的道士,心有戚戚焉的点头:“是啊。不过也有可能遇上善心的小道士,放花妖一马,然后花妖为报恩,就给小道士当妻子啦!”
萧漠:“……”这要怎么接下句?!
☆、第102章 蜜月归来
新婚夫妻在楼观台赏玩了三日,就开始在导游带领下去探寻各处幽深洞府,还欣赏了冻成冰带的瀑布。玩累了便去骊山泡了两日温泉,接着又拐去翠华山游览了一番。
翠华山又名太乙山,山上有西汉时营建的太乙宫,还有因山崩而形成的风洞、冰洞等奇特景致。可惜嘉桐和萧漠所剩时日不多,只在翠华山玩了一日,便启程回京了。
“要是春夏时节也能来就好了,那时肯定景致更好。”嘉桐依依不舍,难掩遗憾的说道。
萧漠就说:“你要是喜欢,夏日我们可以过来避暑,多住几日。”
嘉桐想想就知道不可行:“你每旬只能休一日,到终南山路上就要两三日,哪还能住下来?”
“我可以告几日假陪你。”反正如今是卢谅掌管门下省,只要圣人不找他,就不要紧。
嘉桐一直知道他是很有事业心的人,所以更加感激他的心意,就伸手圈住他的脖子道:“不急,我们可以等你五十岁致仕以后再来。”
这是嘉桐在终南山上的时候给萧漠定的退休年龄。只要做官,人就身不由己,可要真等到七十再致仕,两人还不知道能不能活到那时候,所以干脆给他定的早一些。
这样一来,他们五十岁的时候,儿女也都成人该有子女了,再不用他们操心,无事一身轻,正好老夫妻携手同游天下去!
萧漠觉得这个提议很好,欣然采纳,还郑重做了承诺,五十岁一定致仕,陪着嘉桐游遍四海五湖。
两人到家时正是十月十六,看着天色尚早,便更衣梳洗之后,先去了卢府。
萧慧之见到他们回来很是高兴,又见二人气色不错,只略带疲意,也就放了心,催他们回去歇着,“家里都准备好了,没什么可忙的。只是要从后日开始宴请宾客,你们到时再来便是。”
卢家亲戚众多,请三日流水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