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古代玩机械 >

第15部分

回到古代玩机械-第15部分

小说: 回到古代玩机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厅里其它的门口窗口,雷晓飞也都用竹片做了框,门窗也做成可以拆装的,这样天暗时可以趟开采光;天冷时,可以封起御寒。雷晓飞还在大厅的墙壁上,做了一些简单的竹拼画,让墙壁看上去不那么单调。做好了这些工夫,大厅的装修算基本完成了。

门面的装修,雷晓飞就花了一大番心思。门面是商铺的眼睛嘛。客人的第一眼就会看到门面,第一印象也是门面,所以雷晓飞要把门面做成店里的一面旗帜,让客人能留下深刻印象。

门面正面的墙,雷晓飞全部用大竹片拼凑而成。呈金字型的棚顶上方,雷晓飞用横着的递增长度的竹片拼成一个大三角形,这个大三角形很考工夫,每块竹片不单长度不同,角度也不同,每做一块就要量一个尺寸,让雷晓飞爬上爬下量尺都爬得脚软。大门口的两边,雷晓飞用竖着的竹片拼成两个倒立的矩形,因为竹片都一样长度,这个倒好做了很多,没有耗掉雷晓飞多少时间。

整个门面装修好后,让人感觉雅致大方得体,两个大矩形和一个大三角形拼在一起,看上去特有立体感;而且全用竹子制作的门面也不多见,给人标新立异的新奇感受。对门面的装修,雷晓飞还算满意,虽然稍嫌简单了一些,但在当代简陋的工具限制下,那也是没办法的事。

这段时间,王木匠自觉地每天来给雷晓飞打下手,在做些基本工作的同时,学习雷晓飞的先进技术和理念。当整个装修完成后,王木匠简直感到不可思议,用两种这么简单的随处可见的材料竟然可以做出如此效果。其实不止是王木匠,这里全部的人参观过时,都有种“刘姥姥进大观园”之感,包括见多识广的胡医师也不例外。

棚子装修完后,雷晓飞着手翻新面馆的枱凳。那时候,因为还没有油漆,木制品都是呈本色的,所以翻新工作就是把枱、凳刨到出现本色就行,本来王木匠想包揽这项工作,但雷晓飞考虑到这是个体力活,不适合大年纪的王木匠干,就让他帮手给面馆做个大招牌。

用手刨刨木是带技术性的体力活。这种活雷晓飞在前世家里装修时玩过,技术要领还是掌握的,不过在前世时,装修多用夹板,手刨只在修边时用一下,如果有需大量刨的活就用电刨了,所以雷晓飞接触这类刨木活的机会也不多。干这刨木的活,体力上还难不倒变回年轻的雷晓飞,只是因为少做,没刨多久,用来压紧手刨的虎口,因为与刨刀摩擦起了血泡。雷晓飞不禁感慨干哪行有哪行的难处,干哪行有哪行的辛苦。

雷晓飞的枱凳翻新好后,王木匠的大招牌也做好了。雷晓飞整个店检查了一遍后,看来看去老是感觉好像哪里不对劲。他冥思苦想了很久,终于看出了问题。

原来,前世时,餐厅的桌子都是大小参错的,既可以充分利用地方,又方便招待不同数量的客人。就算小餐厅,也会准备一两张大桌面,需要时,把大桌面搁在小桌子上当大桌使用。而古时的桌子,千篇一律都是“八仙桌”,正正方方的,只能坐八个人,桌面也不大,只够三行三列地摆九只那时叫“八角碗”的碗。想到这里,雷晓飞马上叫上王木匠,要一起做三张圆的大桌面,按前世时坐十二人的规格做。

两天后,三张圆的大桌面完成了,面馆的装修工程也告竣工,雷晓飞里里外外详细地检查了几遍,对这个工程相当满意。因为在工具简陋的环境下,凭纯手工能完成到这个程度,已是他自己的极限,哪还有什么不满意?

第24章墨宝难求

古时候的食店、茶楼,除了在正门口的上方挂一幅大招牌外,还都在门前的左右方挂一副对联,雷晓飞在墟里所见的几乎全是挂着那副“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广进达三江”的对联。既然入乡,就不能免俗,雷晓飞也准备在门前挂副对联,他别出心裁地找了十几张老的葵叶,修剪成半米直径的圆状,准备每张写一字,凑成一副对联。

店名和对联,花费了雷晓飞大半日的工夫才想好。这些准备工作完成后,剩下的就是写字,雷晓飞自已知道自己的毛笔字拿不出手,就去找胡医师,想向胡医师讨个墨宝,谁知胡医师坚辞不受,说自己年老手抖,写不了大字。还说,这里还有一个书法名家林先生在,哪里轮到他献丑。胡医师推荐雷晓飞找林先生题字。

雷晓飞不是没有听说过林先生写一手好字,也想过去找他写,但想到林先生平时对自己不大感冒,怕自讨没趣,所以没有冒然去找他。而去找写惯了处方,笔墨也不差的胡医师,谁知胡医师竟然不肯出手,没办法了,看来只好硬着头皮去找林先生啦。

从胡医师家出来,雷晓飞边走边想着怎样对林先生开口。这时,他看到了林采微在雷婶的陪同下,正参观他的杰作。雷晓飞脑中灵光一闪,想出了一招迂回的战术,他忙迎了上前去,对林采微问道:“林姑娘,我的手工怎样?请提出宝贵意见。”

“这是我见过最漂亮的房子。”林采微发自内心佩服地说道,她又指着雅间问雷晓飞:“特别是这间房,你是怎样想到做成这个样子的?”

“我在国外看过类似的房子,就试着自己边想边做,结果,误打误撞中真让我做出来了。”雷晓飞只能撒谎解释,其实也不算撒谎,他确实见过类似的房子,只不过是在前世,不是在外国。

林采微相信地点了点头,用敬佩的口吻说道:“你这么年轻,就能做出这样的手艺,已经很了不起啦。”

“谢谢林姑娘夸奖。”雷晓飞谦虚了一把后,趁机施展他的迂回战术,故作叹息地说;“做食店的房子是建好了,可惜还差点东西是我自己搞不来的,我正为这事发愁呢。”

林采微果然上当,疑惑地问:“我全看过了,好像没缺什么呀?”

雷晓飞拉林采微来到大门口,指了指大门上方不作声。

林采微望着雷晓飞指的方位沉思了一下,恍然大悟地说:“你指的是招牌?”

雷晓飞也被林采微那玲珑剔透折服,竖起大拇指说:“林姑娘不愧是出名的手巧心灵,一下子就猜到了。”

林采微被雷晓飞赞得脸红了,说:“在你面前,我哪里敢说手巧。”

“林姑娘你错了,古语言‘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比如你的针线就可以做我的师傅,所以姑娘千万不要妄自菲薄。”雷晓飞说起道理来,忘记了自己原本的目的。

林采微更加脸红了,既为自己的浅薄不好意思,也为雷晓飞的直言说教而气恼,心道:哼,你才多大,老气横秋地教训起我来。如果她知道雷晓飞已活过了四十个年头就不会有这样的念头啦。

雷晓飞好像才记起了此行的目的,见林采微有点恼怒的神情,心中暗怪自己多口,连忙给自己的话解释道:“林姑娘,我不过是以事论事而已,并没有责怪你的意思。”

“哼。”林采微没好气地应了一声,一副小孩子斗气得胜的模样。

雷晓飞哪和小女孩一般见识,也没空去计较这些小事,他只想千方百计去求到她父亲的墨宝。他旁敲侧击地问林采微:“听说你父亲写一手好字,是吗?”

“当然。”林采微骄傲得好像自己也会写一手好字似的,仰着头说道:“这是方圆几十里都知道的了。”

林采微说完,马上醒悟到雷晓飞的意图,说:“原来你想让我爸爸给你题字。”

雷晓飞再次折服林采微的剔透,小心翼翼地问:“行吗?”

林采微如实地说:“我爸爸轻易不给人题字,除非他看得起的人。墟里很多商铺都重金想请他题字,连郡治穗城里的人也闻名过来想求我爸爸的墨宝,但我还从未见他给人题过片言只字。”

雷晓飞听到林采微这样说,如当头淋了桶凉水,心想:没戏了,林先生不讨厌我已是谢天谢地,哪还敢想让他看得起我。他又转头去望着雷婶,让雷婶也想想办法,却见雷婶只是无奈地摇头,因为雷婶以前也见过很多向林先生求墨宝的人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所以,她也没有办法帮雷晓飞。

雷晓飞无奈,只好求林采微:“林姑娘,你帮帮忙好吗?”

林采微还气恼雷晓飞刚才的直言,仰起头故作难为地说:“这……有难度,但……”

雷晓飞听到有转弯的余地,又搞不清楚难处在哪?他想起了前世请人题字时,都要封一定数量的“利是”当润笔,就连忙说:“林姑娘,有什么条件你直说。需要多少润笔费?”

“润笔费?什么润笔费?”林采微好奇地问。

雷晓飞期期艾艾地说道:“就是说,写那个字……要给多少钱。”

林采微再一次脸红了,这次是因为气愤而脸红。她愤愤不平地大声嚷道:“你以为我爸爸是这样的人吗?有多少人提着金银珠宝来求字,我爸爸还不屑一顾呢。”

林采微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她跳脚骂完就鼓着气要走。话说出后,雷晓飞马上知道自己说错了,看林先生那股傲气,就知道他不是贪财的人,如果他贪财的话,也不至于这样清贫。

雷晓飞连忙一把拉住林采微,认错、陪礼、道歉的话说了一箩筐,林采微才由阴转晴。雷婶望着他们一副小儿女的神态,躲在一旁偷笑。

其实,林采微本来想利用父亲对自己的宠爱,撒娇请父亲给雷晓飞题字。但雷晓飞说的话也太难听,现在虽然道了歉,她还是想刁难回雷晓飞,就对他说:“题字不是不可以,但我帮了你,你要怎样谢谢我?”

雷晓飞怕说多错多,就把这道难题推回给了林采微:“你想要我怎样谢你?”

林采微坐落到凳子上,用双手支起下巴,故做沉思状,但那乌溜溜的黑眼珠却在四处乱转,让人一看就知道她在特意刁难雷晓飞,同时也在想着鬼主意。这一副天真无邪的小女儿样子,让她显得更加清纯可爱,正望着她的雷晓飞心弦好像被什么拨动了一下。

片刻,林采微到底小孩心性,见雷晓飞沉默没什么反应,就沉不位气了,起身说道:“现在我还没有想到条件,就当你欠我一个承诺,行吗?”

雷晓飞正怕她故意刁难,听到她改判为无期徒刑,忙装出一副委曲求全的样子说:“好,好,你林大小姐什么时候想到条件,就告诉我,我保证不折不扣地完成。”

雷晓飞那装孙子的神态,逗得林采微“扑哧”地一声笑出来。这一笑竟比春花还要灿烂几分,看得雷晓飞心中又是一荡。

第25章果然好味

当天下午,林先生从墟里学堂回家后,林采微第一时间奉上了一杯热茶,和父亲拉了几句家常,然后装出虚心的模样,把雷晓飞说过的“天生我才必有用”和“三人行必有我师”两句话说出来,请教父亲。

这是林采微用了一个下午想好的帮雷晓飞的策略,她知道父亲有抄录好词好句的习惯,比如雷晓飞曾说过的“灵感”、“远亲不如近邻”等话,林先生都记录在案。林采微就是要用好句来引起父亲的兴趣,再把话题引到雷晓飞身上。

林先生听了这两句话,果然来了兴趣,先把话写下来,吟诵了几遍,领略了一番,然后问林采微:“这是两句话是从哪本书翻出来的?快告诉我,让我也翻来看看。”

林采微说是从雷晓飞那里听来的,林先生沉吟了一下又问林采微,这话是雷晓飞在什么情形下说的,林采微把当时的情景一五一十地告诉林先生,林先生听后有些动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