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知行合一王阳明 >

第66部分

知行合一王阳明-第66部分

小说: 知行合一王阳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步,自然就恢复良知了。”
  也许有人会提出异议,王阳明这样做是不是神经过敏?坏的念头,人人都有,而且时刻都有,比如看到美女,百分之九十的人会想到床。老舍写过一部小说,里面的男主人公看书时一看“女”字旁的字就想入非非,但那男主人公是个真正的汉子。
  其实,这正是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注脚,你的心一动(知),其实就已“行”了。不要认为一个小私心无伤大雅,时间一久,肯定会出大问题。
  民国厚黑学大师李宗吾说:“小私心就如星星之火,你就是不踩灭它,它也不会燎原。”当然,这只是李宗吾的一面之词,没几年后,就有一位后来的伟人毛泽东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由于我们的私心就像是呼吸般永恒存在,所以我们就要时时刻刻留意他,这即是王阳明提倡的“必有事焉”。
  “必有事焉”字面即使是,肯定有事。有什么事?就是狠斗私心。狠斗私心的目的是什么,就是光复良知。千万不能忘记这件事,这就是“勿忘”;但你也不要拔苗助长地去光复良知,不要着急,慢慢来,这就是“勿助”。
  可世间有些人就是着急,恨不得一天内就能把良知光复,然后一劳永逸,永远活在极乐世界。王阳明对这种心态提出警告说:“你们呀,做功夫时千万不要着急(助长)它。上等智慧的人很少,几乎没有人生下来就具备圣人的心性。所以说,光明良知的学业必然是一起一伏、一进一退的。千万不要因为我从前用了功夫,到现在这功夫不管用了,我却还勉强装出一个没有破绽的样子,这就是助长。这种做法的危害就在于:连从前的那点功夫也给遗弃了。这可不是小小的错误。好比一个人走路,不小心跌了一跤,站起来就走。这就是假装一副没有跌倒的模样来,其实疼痛与否,只有你自己知道。
  “各位只要经常怀着一个‘自然而然,不焦急’的心,耐心地去用功,别人嘲笑你、诽谤你、称誉你、侮辱你,你都不介意,功夫上无论是进还是退,你不要管,只是闷头在良知上用功,时间久了,你就能体会到快乐了。”
  致良知:听从第一感觉
  致良知,有两个内容。第一是向外的:用你的良知施加于万事万物,也就是用良知去做事。第二是向内的:就是我们前面说的光复良知。实际上,这两个内容在王阳明看来就是一个内容,因为王阳明说心外无物,你去做事时,事就在你心里,还是在心中光复良知。
  不过,王阳明对第一个内容讨论得特别多,他曾说,人的良知是不倚仗见闻(心外的事)的,孔子说:“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其实只是在见闻的细枝末节上寻求,要抓住主干(内心上用功)。
  有弟子就问他:“您居然说见闻是次要的,我不明白,难道见闻可以去掉吗?”
  王阳明说:“你误会了。实际上我想说的是,良知是和我们与生俱来的,它就在我们心中,所以不可能是从见闻上产生的。但是呢,良知不可能离开见闻。现在有好多人总是在见闻上用功,那就是舍本逐末。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见闻酬酢,虽千头万绪,都是良知的作用和流行。如果离开了见闻酬酢,也就无法致良知了。那么,你说,良知和见闻是不是一件事?因为你在日常生活中所有的一切见闻,都是你心动后的产物,它在你心内,而你做出了某些行为和决定,就是良知在起作用。”
  人是社会的人,不可能离开社会,正如鱼不能离开水。人在日常生活中,只要“见到善的而从之,听到善的而学习之”,其实就是在致良知。离开了见闻,你的良知是个什么东西?
  既然,我们致良知离不开见闻,那么,如何致良知呢?
  王阳明深情地说了下面这段话:“你那点良知,正是你自己的行为准则。你的意念所到之处,正确的就知道正确,错误的就知道错误,不可能有丝毫的隐瞒。只要你不去欺骗良知,真真切切地依循着良知去做,如此就能存善,如此就能除恶。此处是何等的稳当快乐!这些就是正念头(格物)的真正秘诀,致良知(致知)的实在功夫。若不仰仗这些真机,如何去正念头?关于这点,我也是近年才领悟得如此清楚明白的。一开始,我还怀疑仅凭良知肯定会有不足,但经过仔细体会,自然会感觉到没有一丝缺陷。”
  我们先放掉王阳明致良知的方法,来谈一个名词,它的名字叫:直觉。
  我们今天对直觉的定义是:没有经过分析推理的直观感觉。
  不过,还是荷兰哲学家兼数学家鲁伊兹?布劳威尔对直觉的定义最有深度和趣味。他说,直觉就是意识的本能反应,不是思考的结果。大概是意识的源反应,比以语言要素通过逻辑关系构建的反应系统要更加高效、更具准确性。只是能引起意识源反应的机会很稀少。也许人类在语言意识未建立前,依靠的就是这种意识的本能反应——直觉。而当人类语言意识建立后,到今天,这种本能就逐渐退化了。
  他举个例子说,蜜蜂能以最省的方式精准地建造坚固的六角巢穴,它肯定不懂人类的物理学,它靠的就是本能的直觉。
  王阳明致良知的方法乍一看去,是不是就是直觉?由于良知知道是非善恶,所以它能在第一时间做出迅疾的判断,而这种判断正如直觉那样:比以语言要素通过逻辑关系构建的反应系统要更加高效、更具准确性。
  为什么直觉比以语言要素通过逻辑关系构建的反应系统要更加高效、更具准确性?因为我们在构造逻辑关系时,有极强的目的性,这个目的性就是私欲,为了构造完美的逻辑关系,我们会左右论证和辩驳。这就是说,我们从我们私心的立场出发在制造一种东西,这种东西制造出来后可能是完美的,但它总有雕琢的痕迹。雕琢的东西必有私欲在,因为我们制造它出来的目的无非是获得成就感。
  致良知就是靠直觉,正如一块磁石,你用它去触碰铁时,它会吸引,你用它触碰木头时,就没有任何感应。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理论一样,磁石触碰铁时,不是思考,它是铁,所以我要吸它,在触碰木头时,也没有思考,它是木头,所以我不吸它。二者之间没有缝隙,没有停顿,致良知就是如此。
  那么,为什么我们很多人不致良知呢?用王阳明的解释来说,就是因为我们人类总是在外部世界不停地折腾,把外部世界弄得极为复杂。在和外部世界的较量中,我们必须绞尽脑汁,反复思考,如此才能取得胜利。在明代,一个富裕家庭的孩子才开始说话,就要背诵诗书,少年时期就开始接触“四书”,目的就是为了考中进士做官,所有精力都用在这上面,哪里有时间去关注良知?在今天,一个孩子的脑子里除了必要的书本知识外,还要被迫上各种培训班,他们哪里有时间来关注良知?当外部世界已成为一个极为复杂的世界时,我们面对它时,首先想到的不是光明自己的良知,而是如何来适应它,如何击败它。这诸多的想法就成了私欲,成了乌云,遮蔽了我们的良知。当我们有一天想要把良知光明时才发现,为时已晚,因为遮蔽它的灰尘已成了一座大山。
  另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随着社会的发展,一切现成的东西都已具备,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正被动地接受一切。把米放进电饭锅里就能吃到米饭,其间不用我们费任何力气,不用动任何脑子,把屁股放到车座上,就能到达目的地,我们也不费任何力气,也不同动脑子;这都是现成的,是不用我们费力就可以做到的,何必去问直觉?因为事情本来就是那样啊。
  虽然如此,但王阳明还是认为,我们的良知一直在发挥作用,只是你不理睬它。很多人都会对下面例子的判定深信不疑:高楼上掉下一个冰箱来,我们第一反应就是逃跑。而当我们看到高楼上掉下一个婴儿时,绝大多数人的反应是去承接。这就是致良知,遇到冰箱逃跑,是因为我们的良知告诉我们,它是恶的,砸到你会把你砸死,而生是本能,所以要躲开。看到婴儿掉下,良知马上会告诉我们,他是善的,因为他是一条生命,我们的良知对自己的生命重视,当然也重视别人的生命,所以要去承接。
  在这两件事中,你没有思考的时间,你只能靠我们今天所谓的直觉去做出行动。如何致良知,就是听从我们良知的指引,也就是直觉。
  实际上,如果你的良知光明,没有乌云和尘埃的遮蔽,它在刹那间给你指引的声音犹如滚滚天雷。可当我们被物欲遮蔽后,它的声音虽然微弱,却仍然能被我们听到。那么,问题就在这里,我们虽然听到了,却不遵循它的指引,这就是不能致良知了。
  不能致良知,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我干脆听而不闻;一种情况是,我虽然听到了它的声音,可一定就对吗?我要好好考虑一下。正如王阳明所说,你思考的时候,就已经掺杂了私欲,思考出来的结果可能是正确的,但那是歪打正着,大多是错误的。为什么错误?无非是私欲让你迷失了方向。
  我们举张学良的例子来说明。张学良当年在东北有百万东北军,当日本人准备进攻东北的消息传到他耳里时,他魂飞魄散。多年以后,他在口述实录中说,他第一个感觉就是,不能撤,因为东北有那么多百姓,如果撤了,就是把家乡父老送进火坑。但他没有遵从第一感觉,因为他有很多私欲。他魂不附体地考虑几天,在这些考虑中,他想到生命,想到他的家底——东北军,想到真要和日本人打起来肯定会失败,一旦失败,他的家底就全没了,他在蒋介石那里腰杆子就不硬了。这种种私欲的集合最终让他做出了违背良知的决定:不做任何抵抗,把军队撤进关内。
  多年以后,他始终为这件事懊悔。但正如世界上很多人一样,即使给他个重来的机会,把当时的场景复活,他做的决定和第一次还会一样。因为他的良知已被外界的物欲遮得奄奄一息了。
  王阳明说得很简单,只要良知判定是非善恶,你照着去做就是了。实际上,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递进句,人类历史上真正做到的人却屈指可数。
  致良知:听从内心的声音
  所谓四句教,是王阳明晚年向众弟子提出的恍恍惚惚的四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据心学的拥趸、思想家耿定向说,“四句教”实际上就是“致良知”的步骤。他在给王阳明作传时,提到了这样一个例子,这个例子正是王阳明本人的现身说法。王阳明在功成名就后回浙江老家休养。有一天,一个老乡来找王阳明。这个老乡是个年迈的农夫,据他说,自己无儿无女,身体已不允许自己耕种,所以想把他的一块土地卖给王阳明换点养老钱。王阳明毫不客气地拒绝了,他说,土地买卖不合法,另外,他不忍心让一个做了一辈子农夫的人临死前看不到他自己的土地。于是,他给了老农夫几两银子,打发走了。
  王阳明做完这件事后,很为自己的良知又光明了一分而沾沾自喜。不过很快,他就险些在致良知的路上栽了跟头。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风和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