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清朝做霸主-第1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道轻重!”。
“笑,笑什么?有什么好笑的,你知道吗?你刚才犯了大错误,人家可是端亲王,你就等着人家找你麻烦吧!”看见张冬,一脸坏笑,李宁宇就恐吓他说道。
“啊!大少爷,我可真的不是故意的,我真的只是只想教训他一下,让他知道天外天,大少爷,你可以一定要救救我呀!……”
“哈哈哈!”
“呵呵呵!”不久之后,红旗越野车中,就响起了李宁宇和端佟两人的大笑,而此时张东也知道了自己被李大少爷给涮了,但是他还是忐忑的解释道:“大少爷,你可一定要保我呀!”。
“好啦!好啦!踹都踹了,有什么好怕的呢?在说不是我让你踹的吗?跟你没有半点关系,一切又我来抗,如果他们要报仇,我就让他们来直接找我就行了,这样好不好!”
李宁宇见到张东,似乎还是有点不安,只好微笑着安慰他说道,不过在李宁宇主动承担下来之后,张东似乎想起什么,身躯一挺正儿八经说道:“不对!这件事不应该大少爷承担,俗话说,一人做事一人当,人是我踹的,踹坏了自然我来承担!跟少爷无关,我是少爷的警卫员,自然要承担一切!”。
张东的这句话很贴心,虽然眼前这个处世不深的大男孩,跟随他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是在他这番话说出口之后,李宁宇还是满意的微笑着,因为作为他的贴身警卫员,第一要素就是要有为李宁宇挡去一切的作用,就好像张作霖,曾今就在西班牙为他挡去了一颗子弹。
第二一三章:英法海陆军
返回京城的李府之后,李宁宇自然免不了要跟自己父母一阵寒暄,但是二老都没有教育他的意思,毕竟李宁宇今时不同于往日,再加上都已经是娶了媳妇,生了娃,不过李母还是免不了疼爱的把李宁宇从头看到脚,生怕他少了什么零件一般,此时的李宁宇也不好说什么,不过就在这个时候,一件事情帮他解围了。
“大少爷,外交部急电!”
孔小平气喘吁吁的跑了进来,看来事情不小,不然按照孔小平沉稳的年纪和性格不会如此行事,而见到李宁宇似乎有大事情要处理,父亲李味挥了挥手道:“去吧!大事为重!”。
“是!父亲!”李宁宇顺着父亲李味,向二老抱歉的作揖之后,带领着孔小平一同离开大厅,前往书房之中,端佟则是乖巧的继续陪着二老说话。
来到书房之后,李宁宇接过孔小平手中的电报,细细参详起来,上面的字数不是很多,只有一段不长的话。
“法国公海舰队战列舰、巡洋舰两个分舰队起锚,前往南海!印度陆军同时向中缅边境地区推进,大约15个陆军师!”
看到这样的一行字之后,李宁宇知道法国佬和英国佬,一定是在背后达成了什么协议,那么一场军事对峙在所难免,不过现在远东可以立即调集的军队已经没有了,就算派遣北京的东北野战集团军,前往越南也不太现实,毕竟3000公里的路程摆在那里,而最近的一个地方只有从台湾和琉球调兵。
“小平,你查一下,现在台湾和琉球,还有多少可以调遣的陆军!”
“是!我查一下!”李宁宇的命令下达之后,孔小平立即就离去,前往指挥车上拿军事部署的机密文件,而李宁宇则是细细思考起来。
法国公海舰队和英国的本土舰队以及德国公海舰队,可称为世界三大海军舰队,不论是吨位,舰艇数量,还是拥有的主力战舰都是排名第一的舰队,目前在渤海湾内,法国已经有了一只亚洲舰队,再加上公海舰队的话,那么海上的局势更加严峻不说,远东海军将会面临一次重大危机。
而陆军方面,按照英属印度陆军的配置,一个师就是三个团,大约6000名士兵,十五个师90000人,估计这些已经是印度目前可以调动的最高人数,不过英国人并没有将舰队调集而来,说明只是想给远东在越南登陆的事情,施加压力,不过这次对越南采取的军事行动,李宁宇绝不会让步,因为不论是从战略上和未来的布局上,远东都需要在亚洲建立绝对的支架点。
不过很奇怪,美国佬却一点动作也没有,难道是敌不动他不动吗?
其实不是!只是美国目前在世界各地可以调集的力量,几乎没有,亚洲舰队被困渤海湾,菲律宾另一头就是远东,也就是因为这些限制,美国才只是表面宣战,却按兵不动,美国能够如此,李宁宇十分欣慰,因为他也不想同时多地开战,那样子,战线拉得太长。
但是小心驶得万年船,对美国佬的提防,永远都不会松懈,而看到海军实力的不足,此时美国国会正在商议一份军事扩编计划,那就是在十年时间,美国将建造85艘新主力舰艇,总吨位高达60万吨,不过这项计划过于庞大,建造的费用就需要2。5亿英镑,所以讨论了很久。
孔小平的速度不慢,一分钟不到的时间,他就拿来了军事部署的文件,李宁宇亲手打开后一看立即下命令道:“命令!远东台湾总司令,一天内,从台湾三个守备陆军中,抽调一个守备陆军,支援第八野战军!”。
“命令!南海舰队,彻底封锁南海海域,一旦发现法国公海舰队,立即通知海军指挥部,不要率先攻击,南海海狼潜艇编队,全部出动在越南沿海布防,只要发现敌舰,可以立即攻击!”。
“是!”李宁宇的语速很快,不过孔小平还是异议的都记录下来,随后看了看李宁宇,明白暂时没有了其他的命令,他就立即转身前去发报。
远东海军一共有六只潜艇编队,黄海舰队的海狮、海马二只编队,配合主舰队,在黄海待命,毕竟那里有80多艘各国舰艇,只靠黄海舰队还是很难对付的,所以李宁宇没有调拨海狮、海马二个编队的意思。
远东舰队和沙俄的北方舰队在朝鲜海峡对峙,鲨鱼编队自然随之一起警戒,索马里地区的海蛇编队,夏威夷地区海豹编队,再就是南海舰队的海狼编队,不过李宁宇绝对没有想到法国佬尽然把公海舰队给调来了,着让李宁宇一时间不好安排,所以他现在必须要抓紧和德国达成战略合作,这样就可以用德国亚洲舰队来牵制法国海军舰队。
不过现在还有一件麻烦的事情,那就是和清政府的商议。
按照远东和清政府早期达成的同盟,远东将帮助清政府抵御八国联军,这件事情,从过目前来看,已经达到了效果,只要把天津城的联军打退就可以了,而德国愿意跟远东结盟,主要原因也就是看重了远东在亚洲,强大基数的陆军和几大板块的基础。
这样就可以随时帮助德国牵制,沙俄在陆地上的军事力量,各国之间的关系都就一团乱麻,就搁在一起,再决定任何事情的时候,首先都是要分析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其实李宁宇最想合作的还是英国,毕竟和英国这样的世界第一强国合作,益处大于弊处,同时在亚洲,英国的势力,高于德国很多倍,可以在海陆同时给远东巨大的帮助。
而同德国还是有在非洲的芥蒂,在加上德国的未来走势,李宁宇一切都心知肚明,不过他没有的选择,因为英国人忌惮远东现在的实力,不想在继续让他做大,所以有些事情,只有面对任何压迫去坚决反抗斗争。
第二一四章:神马是浮云
中午是在李府吃的中饭,不过席间多了两个人,是恭亲王爷和李鸿章,席间李宁宇并没有发出太多的言语,倒是李味不断给恭亲王和李鸿章敬酒,搞的两人,只好一次次的跟李味互相回敬。
虽然李宁宇现在的权势可以算是滔天,不过他的父亲李味,还是一时间不习惯,但好在吃饭的都不算是外人,倒也别有一番趣味,李宁宇也在李味的耸动之下,跟恭亲王和李鸿章喝了两杯。
“宁宇,今天你就这么走了,我想载漪、载勋、载濂、载澜四人一定会在老佛爷面前,参奏你!”几倍白酒下肚之后,李宁宇的脸颊不由就浮现出红晕,而一旁的李鸿章也在喝完一杯之后,抬头对李宁宇说道。
“嘿嘿,随他们吧!”李宁宇随意的说了一句,并没有说出自己会有什么应对之策。
倒是一旁的恭亲王接过去说道:“其实现在北京城内,还是有很多被他们控制的义和团拳民,所以有些事情,还是要注意,毕竟他们的人数众多!”。
恭亲王这句话,看似提醒的话,其实是在告诉李宁宇,如果想要铲除载漪、载勋、载濂、载澜四人,必然要拿义和团的拳民开刀,这点其实李宁宇早就想过,不过要他让远东的特种装甲车在义和团拳民们的身上碾压过去,他不想,也不愿意这么做。
所以恭亲王这句话,李宁宇还是不表态,看到李宁宇只是闷头吃饭,恭亲王和李鸿章却不好在继续说下去,只有跟李味继续喝起了小酒,但他们却时不时在观察李宁宇的表情,而李宁宇心中自然也在想着他们的话,只是他也没有好主意,因为义和团在怎么说,都是炎黄子孙,李宁宇还真的下不去手。
原本一顿家宴似乎吃的有点沉闷,不过在最后结束的时候,李宁宇还是适当的表态道:“如果到明天,英德的联军就到了北京城,所以今天下午在总理衙门还是要继续商量,不过这次我就不参加了,我会重新派出一个谈判代表!希望载漪、载勋、载濂、载澜这四人,还没有愚蠢透顶吧!”。
听见李宁宇同意继续协商,恭亲王和李鸿章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因为在张东暴踹端亲王载漪之后,就扬长而去,并且抛下了英德联军明天就攻打到北京的事实之后,总理衙门的官员立即讨论了起来,而载漪、载勋、载濂、载澜四人,见到形式的危机,也只好请恭亲王和李鸿章做和事佬。
下午总理衙门看协商会的自然是孔小平和蒋中正两人,按照李宁宇之前交代的步骤,孔小平先将远东从海上和陆地的进展情况作了一个通报,特别是远东舰队在黄海,再次打沉日本新联合舰队一半的海军主力舰艇之后,在场所有晚清大臣并不由唏嘘不已。
还有就是第三军团即将抵达天津城外,黄海舰队在渤海湾困住各国舰队这些重磅炸弹,其中载漪、载勋、载濂、载澜四人脸色最为难看,因为远东似乎已经直接消灭了、压制了各国列强,这样跟他们原本想要计划的事情有所违背。
那他们四个到底想干嘛呢?
一件事,改朝换代!
载漪、载勋、载濂、载澜,分别掌握了义和团、步兵统领衙门、领侍卫内大臣、各国总理衙门等四个重要的部门,其实他们早就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学慈禧捧光绪帝一样,从新册立一位新皇帝,但是决定和远东结盟的事情,是慈禧太后、光绪帝、恭亲王、李鸿章四人沟通的事情,所以他们提前也不知道。
而知道之后,也来不及反应,因为远东进军的速度实在太快了,从朝鲜到北京,他们先头部队只用了两天,更可气的事情,就是破坏了他们弑杀光绪帝,最后直接将光绪帝藏了起来,就这样他们原本的计划破产了,但是他们会甘心吗?特别是李宁宇今天早晨那个响亮的耳光。
就在总理衙门商议着接下来,远东和晚清如何一起抵抗联军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