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 >

第132部分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第132部分

小说: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追求死亡速度吗?
  面对程普的质疑,周瑜说:“一味防守,那是坐以待毙。主动出击,还可以争取在我们擅长的水战中结束战斗。”
  赤壁之战,史家大都认为曹操在攻占荆州后在江陵停留的时间过长,以致让孙权和刘备有了从容准备的时间。但是,曹操为何会在江陵驻军不前那么长时间呢?
  曹操是在等人。曹操去江东不是进行巡演的,而是要占领那里的土地,统治那里的人民。他得考虑攻占江东之后如何立足的问题。所以,他必须要等待后方大部队赶到,才能发起进攻。参加赤壁之战的曹操江陵兵团,在曹操计划里并不是进攻东吴的主力部队。主力部队在襄阳,由于禁、张辽、张郃、乐进、路招、朱灵、冯楷七人分别率领。这七人的军职都是将军,按照汉代兵制,一个将军带兵的规模是一万多人,这个军团至少有七万人。曹操让曾经担任自己主簿的赵俨做这个军团的都督护军,从大将配置和兵力部署上看,曹操是指望着赵俨兵团来攻占江东的。可赵俨兵团这时正驻扎在南阳一带。荆州虽然是投降,但是需要安抚威慑,赵俨兵团的主要任务是防守荆州的江北地区。等到荆州安定之后,这个大规模军团就会开赴东吴。本来,曹操应该等到赵俨兵团跟上来之后,再大举进攻东吴,可是由于轻松地降服了荆州,曹操的感觉已是空前的好,于是就给孙权下了一道举兵八十万的战书,然后虚张声势地顺流东下。骨子里是诗人的曹操,想象力丰富,在他的想象里,孙权会被“八十万”大军吓得打哆嗦,然后江东就会像荆州那样乖乖投降。曹操这一招,在今天叫忽悠。
  可是,孙权不是吓大的,而且孙权手下还有一个防忽悠大师周瑜。
  周瑜敢于在江面上与曹操硬碰硬,是因为曹操人数虽多,但是在江面上能够冲到前面来作战的人数只能是和周瑜的军队一样多。长江是最公平的,不会因为曹操有权有势就把北方军队这一边的江面加宽。周瑜把战场安在江面上,就化解了曹操的兵力优势。周瑜的想法,就是在赵俨兵团到来之前,把曹操的水军摧垮。赵俨兵团是陆军,没有水军配合,是无法进入江东的。
  “可是,如何摧垮曹操水军呢?”程普还是有疑问。
  “这个嘛……这个嘛……”周瑜看着身边的黄盖,神秘地笑着。黄盖看着满脸困惑的程普,神秘地说:“其实,也许用不着我们动刀动枪,一切就都解决了。”
  一切都如周瑜所料。十月一日,日食,这在古人看来是灾难的前兆。十月初十,周瑜水军与曹操水军在一个叫赤壁的地方遭遇。曹军毫无防备,而且他们渡江后还从未正儿八经地在江面上打过一仗,理所当然地溃败了。果然,曹操水军只能登陆,驻扎在北岸。
  周瑜请来的瘟神登场了。曹操的士兵从七月出发,来到自己并不适应的水上,到现在仍然没有得到休整,没病也得装病了。曹军从北方而来,水上生存的经验不足,饮食、起居、卫生等工作均有纰漏,加上又是冬季,人的抵抗力最弱。生在江北但是长大后一直转战江南,周瑜对江北人来到江南之后的不适应情状十分清楚,他算准了瘟神要来攻击曹军,曹军上下果真染上了疾疫。
  “应该乘胜追击啊,趁曹贼立足未稳,打他一个稀巴烂,要是赵俨兵团赶来,我们就没机会啦!”程普建议。
  周瑜摇摇头说:“我们只有三万人,擅长陆上作战的曹军正等我们与他们决战呢。”
  可是,赵俨兵团赶上来,不就更没有机会了吗?程普还是困惑不解。周瑜淡定地笑笑:“也许,曹操以为不用援兵就可以解决战斗。”不用援兵,曹操有什么理由这么自信?
  曹操真的有理由自信,第一,他把战船都用铁链锁在了一起,船与船中间搭上木板,这样,“江上陆地”就制造出来了,擅长陆战的北方军队等待着江东水军前来送死;第二,曹操收到了江东军团一个叫黄盖的人写来的投降信,信里,黄盖说虽然孙权待他不薄,但是江东乌合之众难以抵挡曹操百万之众,东吴上上下下都认为不可能战胜曹操,只有周瑜和鲁肃非要鸡蛋碰石头,与曹操的王者之师对抗,黄盖不想陪着这两个浑小子送死,就决定“弃暗投明”。黄盖说,双方交战之时,他会掉头杀回去的,杀周瑜一个措手不及。
  看看锁船的铁链,再看看黄盖的投降信,曹操便没有急令赵俨兵团驰援,毕竟,荆州也需要军队来安抚。从十月到十一月,一个多月的时间,惯于打闪电战的曹操驻扎在乌林,按兵不动。莫非,曹操真的如苏轼《赤壁赋》里写的那样,天天“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在乌林这个鬼地方进行诗歌采风活动吗?
  十一月十二日,甲子日。在中国人的心理里,甲子日有很多忌讳,不宜举事。曹操万万没想到,周瑜偏偏在这一天发动进攻。
  北方的冬天,经常刮刀子般凛冽的北风,一直活跃于北方的曹操,想不到赤壁—乌林这个地方会在冬天刮南风。“赤壁在南,乌林在北,拉起帆来,我们的船挟风势冲进曹操的舰队里……”周瑜对黄盖说。接下来,就是黄盖诈降,本来打算迎接新鲜力量的曹军,却迎来了一场大火。《三国演义》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火逐风飞,一派通红,漫天彻地。”《三国志》在为周瑜立传时也写道:“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焰)张天。”风神,似乎是周瑜请来的,在冬天里偏偏刮起了南风,正好有利于黄盖带人去烧北岸曹操的战船,而曹操的战船都用铁链锁住,只要是点着一艘船,整个船队就都难以幸免。对江东气候非常熟悉的周瑜,十分清楚这个季节的这个地方在几日暖阳天气之后,会刮起猛烈的南风。
  曹操终于承认自己败了,他下令烧掉剩下的船,带领军队向西逃走。
  曹操不服,他甚至认为黄盖放火对他根本没有构成威胁。后来,他给孙权写信说:“赤壁之役,赶上疾病,我自己烧了船退兵,却让周瑜虚获此名。”史书中的南风,在诗歌和小说中多被附会为东风。唐代诗人杜牧则明白无误地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要是没有风,周瑜靠什么来打败曹军?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黄盖获得赤壁之战这场大戏的最佳配角奖。可是,黄盖要是不愿“挨”呢?周瑜甚至孙权,都没有可能强迫黄盖诈降,因为一强迫就会假戏做真。
  赤壁之战,周瑜所做的事情,似乎只是“打”了一个愿意“挨打”的黄盖,给了黄盖一个火种,让他趁着风势放了一把火。
  仅此而已?赤壁之战的最佳主角周瑜,所依靠的,莫非只是幸运二字:请来了瘟神,消耗了曹军战斗力;请来了风神,烧了曹操战船;请来了一个“影帝”黄盖,诈降骗过曹操。
  假如没有疾疫发生呢?假如刮的是北风而不是南风呢?假如找不到敢于诈降的人呢?
  没有这么多假如。战前,周瑜就算好了每一步,胜券在握。他对孙权说:“将军擒捉曹操,就在今日。”他还对刘备说过:“你只管站在一边看我破曹即可!”
  经验告诉周瑜,曹军必会发生疾疫;常识告诉周瑜,南风就在那几天刮起。周瑜所做的,就是找了一个合适的人——黄盖,利用合适的方式——诈降,把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空间优化组合,从而上演了赤壁之战这一精彩一幕。
  周瑜所做的这一切,似乎再平常不过了,这是因为高手出招向来是举重若轻。
  世界电学天才梅因泰斯有一段被人们乐道的故事。某电气公司的大型发动机运转不正常,于是他被邀去“会诊”,梅因泰斯围着机器仔细转了转,听了听运转的声音,然后果断地在一处用粉笔画了一道,说:“把这里的线圈减两圈。”机器果真好了,梅因泰斯也赚到了1000美元。事后有人不服气地说:“用粉笔画一道就值1000美元吗?”梅因泰斯严谨地在收据上列出了劳务费清单:用粉笔画一道线1美元,知道在哪里画这道线999美元。
  周瑜就是赤壁之战中的梅因泰斯。放火烧曹军战船,1美元;知道放火能烧退曹军、知道在何时放火,知道怎样才能放火,999美元。
  


第四节 生命断章
  三气周瑜的真相——
  滔滔江水,熊熊大火,嘶嘶马鸣,周瑜站在船头,衣袂飘飘,玉树临风,遥看三军将士腾跃着,欢呼着,杀向骄横的北方军队。因为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赤壁之战成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争。
  可是,在人们的印象里,赤壁之战中最出彩的人物是诸葛亮,而周瑜则是一个心眼比针眼还小的猥琐男。
  这全赖《三国演义》的文学魅力之强大。舌战群儒、借东风、三气周瑜……一个个令人拍案称绝的智慧故事树立了诸葛亮中国智慧之神的形象。在《三国演义》里,周瑜虽也有点小聪明,但是总是慢诸葛亮半拍,且每有一计总会被诸葛亮识破。不仅如此,《三国演义》还写周瑜心胸狭窄,气量如豆,总是想占得诸葛亮上风,但是却总是被诸葛亮算计,结果一次次被气得箭伤复发,最终,周瑜悲呼一句“既生瑜,何生亮”,气绝身亡,这就是著名的“三气周瑜”。“既生瑜,何生亮”这一感叹让很多遭遇职场劲敌的人心有戚戚。
  “三气周瑜”只不过是小说家的生花妙笔。当时周瑜是东吴大都督,是赤壁之战孙刘一方的总指挥,深知孙刘联盟的重要性,又怎会“致力”于整天想着杀诸葛亮,在同盟内部制造不和谐呢?
  周瑜比诸葛亮要年长六岁,他步入政治生涯的时间也比诸葛亮早得多。周瑜20岁刚出头就踏入戎马行列了,在孙策渡江创业的时候立下了汗马功劳,赤壁之战前就已经是孙权集团中总管兵权的人,权倾东吴。周瑜辅助孙策创业江东之时,诸葛亮尚在流寓、隐居之中,赤壁之战时,28岁的诸葛亮才出山一年,可以说是寸功未立,赤壁之战以后,诸葛亮才被刘备拜为军师中郎将,而周瑜早在十年前就被拜为建威中郎将。除了作为刘备特使出使到东吴联络合纵外,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并未起什么作用,最多算是刘备一方的幕后英雄。刚走出隆中,结束农民生涯没几天,寸功未立,位卑名微,这时诸葛亮根本没有资格与周瑜竞争。连刘备见周瑜都需要预约,而且见面后周瑜对刘备还是爱理不理的,至于诸葛亮,是连预约见周瑜的资格都没有的。
  相貌好,家世好,人缘好,人品好;有功业,有地位,有胆识,有才情。作为一个五星级男人,周瑜只有一个缺点,那就是死得太早了。
  佛家认为,一个人这一辈子吃多少米是固定的:要是暴饮暴食,单顿饭吃的米多,就会损害健康,死得早,一生吃米总量还是少;要是适当节食,虽然单顿饭吃米少,但是活得长,一生吃米总量并不少。佛家据此引申出一个观点:一个人这一辈子的光彩是有限的,早释放了早死,晚释放了晚死。这个无厘头的“人生哲理”,用在周瑜身上再恰当不过了。
  不忍心探究的历史真相——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的这首诗歌,让江陵成为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