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又笨又慢平天下-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做出这个决定,并非是他放弃了“慢慢来”三个字,而是实事求是的结果。
全线进攻在一个下午开始,湘军水陆军同时出击,曾国藩喊出最凌厉的口号:“杀贼立功、夺船致富,升官发财的机会就在眼前,健儿们赶紧去取!”
曾国藩底气十足,但音色很差,音调一高就会失声,所以传到别人耳中时就有点敲破锣的味道。当时正好东南风大作,曾国藩站在风口,喊这些口号,西北方面的田家镇太平军还以为湘军敲锣发起了进攻。
曾国藩了解人性的弱点,湘军士兵最喜闻乐见升官发财,而且他们见到东南风大起,也认定天老爷正站在他们这边,所以战斗一开,湘军水陆士兵人人争先,个个奋勇,冲向太平军水师。他们冲向的不是人,而是荣华富贵;他们冲向的不是战舰,而是一座座金山。
太平军水师自组建以来,很少遇到这种不要命的进攻,湘军水师的进攻开始还有阵形,冲入太平军水师战阵中时,阵型就已打乱。如同屎壳郎看到化粪池,只要是粪,他们就扑上去,如野兽,如魔鬼。江面上的哭爹喊娘声和火炮轰炸声,夹杂在一起,变成了地狱。
胜负已判,曾国藩站在船头,看到眼前的场景,不禁激动得把手指握的嘎吱嘎吱响。幕僚提醒他:“大帅,先别激动啊,顺风放火,把长毛烧个精光。”
曾国藩叫起来:“你疯了,放火的话,咱们的船也完蛋了。”
罗泽南跑来说:“咱们那些破船,烧就烧吧。杀人一万还自损三千呢。”
曾国藩又摇头:“不行,把长毛的船烧了,咱们的士兵们没有船夺,发家致富的梦就破灭了。”
罗泽南哭笑不得:“您怎么还把宣传语当真了,那只是鼓舞士气的话,打了胜仗,还怕没有钱给士兵吗?”
曾国藩怔了一会,还是摇头:“不行,我以诚待人……”
罗泽南不说话,盯着他看,小声说道:“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机会稍纵即逝。”
“那赶紧放火!”曾国藩大声叫起来。
火起了,顺着风向,如条条火龙,扑向太平军水师,吞噬了所有的船和人。整个江面火光冲天,映着曾国藩的脸。
这就是湘军史上最辉煌的一笔:田家镇大捷。
田家镇大捷是曾国藩带领湘军出山以来获取的最大胜利,太平军的“恐湘症”自此而生。田家镇大捷的那天晚上,曾国藩在摇曳的战舰烛光中,露出消失多时的微笑。他的耳边仍能听到喊杀声,但这些声音正催生他微笑的持续绽放,因为那是湘军正在屠杀太平军俘虏的喊杀声!
当头一棒:湖口惨败
田家镇庆功宴上,月亮又大又荒唐,清辉在宴席上无孔不入。气氛异常欢畅,但所有人在同一时间都听到一声犹如地狱传来的叹息。众人不约而同去寻找这声音之源时,就找到了曾国藩脸上。
曾国藩把所有注意力都吸引来后,指了指月亮说:“月满则亏。”又指了指桌上的酒杯说,“酒满则溢。”
如你所知,这是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中国人认为事物盛到极点就会衰落,所以真正深谙此道的中国人始终相信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因为一旦抵达终点,人就有了骄傲之心,得意忘形之时正是失败之日。曾国藩用月亮和酒杯来提醒众人,其实也在提醒自己。但明眼人很容易看到曾国藩浑身上下洋溢着的得意之态,这足以说明,曾国藩虽没有忘形,内心却已很自鸣得意。
曾国藩出山前曾对人说:“东南大局,真堪痛哭。”但田家镇大捷后,他乐不可支地对咸丰说:“东南大局,似有转机。”这当然不是曾国藩吹牛,因为田家镇大捷对清政府的意义实在太重大了!田家镇在谁手里,就意味着谁控制了长江中上游,控制了长江中上游,就能控制物资运输,这无疑等于掌控了生命线。
那场宴席上,曾国藩提醒他的将军们不可骄,根本毫无效果,包括他自己也在不知不觉地骄傲,并且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他给咸丰皇帝上书说:“如今掌控了田家镇,下一站就是九江,九江失去田家镇等于老虎失去利爪,指日可下。我希望皇上能通知各地官员,做好充足的防范措施,堵截南京长毛匪的逃亡路线。因为我要继续东进,抵达南京,对长毛贼围而歼之。”
这口气大得可以吞天,如同说相声一样,咸丰对曾国藩的逗哏心花怒放,急忙捧哏道:“实在朕意中。”
两个人你唱我和的神韵激起了左宗棠的不满。左宗棠去信曾国藩说:“你取得如此重大胜利,我本来是要写信祝贺你的。可听说你大言不惭,居然要直捣长毛贼南京,真让我吃了一大惊。皇上说正合他意,是他不了解真实情况,你还不了解吗?你明知道太平军的主力根本没受到大损失,尤其是陆军几乎纹丝未动。如果你直捣南京,残存的太平军水军就会四处旁蹿,你必会陷入四处作战的被动局面。我大清正规军能作战的军队实在太少,只有你湘军可以打,但好虎如何抵挡得了群狼?将士骄傲就会轻敌,主帅骄傲则谋略必乱,我希望你能谨慎从事,千万不可轻进!”
曾国藩捏着这封信,给他的官员们看。官员们意见截然不同。罗泽南倾向于左宗棠,但有人马上捧曾国藩的臭脚,认定左宗棠是眼红、愤怒曾国藩的战绩。原因是,一年前,太平天国夺取了田家镇,而当时田家镇的防御方略正是出自左宗棠。
知道了这件事儿,曾国藩当即断定左宗棠是眼红他。这也不能全怪曾国藩,左宗棠向来在曾国藩面前讲话刻薄,不可一世。
想到这里,曾国藩把左宗棠来信轻轻地放进了纸篓,继续幻想他的宏图大略。左宗棠三番五次的来信,归宿都是纸篓,曾国藩只字未回。左宗棠暴跳如雷,不是因曾国藩不听他的,而是他感觉曾国藩不回信是对他的最大不敬。
其实,左宗棠想多了。曾国藩不给他回信,原因无他,只是不想被左宗棠扰乱他的思路。曾国藩的智慧全从儒家经典中取得,《大学》中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才能得。他知道自己的目标(知止),意志才能坚定,意志坚定后才可静下来考虑”,才有所得。如果目标改变,意志就不会坚定,剩下的就是空谈。左宗棠正是要他改变目标,他怎会和左宗棠你来我往地辩论?他的智慧本来有限,倘若把智慧都放在说服左宗棠上,如何还有智慧直捣南京?
左宗棠见热脸总贴曾国藩的冷屁股,索性不贴了,而去贴罗泽南。罗泽南对左宗棠感叹道:“你说的湘军有骄傲之气,我岂不知?但气候已成,我能如何?”见左宗棠言辞恳切,罗泽南又安慰左宗棠道:“曾大人自办理团练就历无数艰难险阻,所以非是一胜就昏头的人。据我观察,他看问题往往从终极目标向前倒推,并不十分计较具体的‘多算少算’,请您放心。”
左宗棠气鼓鼓地回信道:“关我屁事,我当然放心!”
太平天国方面是大大地不放心。田家镇失守后,杨秀清迅速调整部署:太平天国最有亮点的翼王石达开由安庆进驻湖口,和骁将罗大纲协防。九江方面由天国中有勇有谋的林启容防守;文武全才的黄文金从湖口攻都昌,以策应九江的防御。
整个太平天国精兵名将云集九江、湖口,摆出一副要和湘军一决雌雄,甚至是同归于尽的架势。
1854年十一月中旬,湘军水陆近三万人陆续抵达湖口、九江城下。曾国藩本以为湖口、九江二城能顷刻而下,但一看到两城的防御,当场傻眼。
湖口被罗大纲的人化成了天然屏障,数十丈的木排横亘江心,排侧有炮船,排外有铁锁,层层固护,两岸营墙,几百门炮对准木排周围,纵然一只鸟要接近木排,也是南柯一梦。九江城本来就是铜墙铁壁,又被林启容锦上添花,已是货真价实的坚不可摧。
千年以前,魏帝国皇帝曹丕站在长江边,哀叹道:“天老爷制造长江,就是为了分割南北啊。”千年以后,曾国藩站在湖口城下,也不禁哀叹道:“长毛贼制造了木排,就是为了不让我功成名就啊。”
曾国藩虽这样说,但他不是被困难吓倒的人。猛烈的进攻在两座城下同时开始,湘军在九江城下百路攻城,九江城岿然不动,湘军死伤无数,但士气仍在。湖口木排阵前,湘军用各种计谋攻之,却无一人能冲入排内,木排周围漂起了湘军士兵的尸体。令太平军惊异的是,对手伤亡越大,士气却越高,更让太平军惊骇的是,从前的敌人向来见死不救,可湘军士兵们在战场上却亲如兄弟,从不丢下一个活人。
这是曾国藩的教化之功,自湘军创建以来,曾国藩言传身教给湘军士兵的就是一个字:和。
“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简单而言,就是与人和谐,与人为善,互相帮助,互相激励,和衷共济,由此在一个团队中形成正能量,良性循环,使每个人在关爱别人的同时也在被关爱。“和”的终极目的就是人心齐,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
曾国藩曾不无得意地对人说:“湘军是最善和衷共济的一支军队,文与武和,水与陆和,兵与勇和,将与卒和,连厨子和马夫都和,全军上下几万人,如家人骨肉之联为一体,而无纤芥嫌隙生于其间。”
曾国藩高度重视“和”文化,“和”文化的四平八稳注定了曾国藩的用兵方略。自他出山以来,曾国藩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兵法,更没有出其不意的计谋。他靠的就是稳扎稳打,如同一块铁板,同进同退,笨拙却有效。
稳扎稳打成功的前提是,对手也稳扎稳打但实力弱于自己,或者是对手轻敌冒进。遗憾的是,曾国藩面临的对手虽稳扎稳打,却不冒进,相反,对手非常有智慧。
曾国藩的对手石达开是太平天国中的翘楚,无论为人还是用兵,都可圈可点。
曾国藩在九江、湖口二城下困顿不前时,石达开和他的伙伴们却虎虎生风,越战越勇。曾国藩进攻,他们就坚壁不出,顽强抵抗。曾国藩扎营休整,他们就偷偷溜出城外,对湘军发动骚扰性袭击,搞得湘军将士吃不好睡不实,整日耳鸣、头痛、烦躁不安,现代医生会告诉你,这是典型的神经衰弱症状。
纵然如此,无论曾国藩还是石达开,都不能一口吃掉对方。大家在僵持,都黔驴技穷。穷则变,变则通。谁先变,谁变得巧妙,谁就能拔得头筹。
曾国藩很难在这种关键时刻做出变化,儒家教导人要稳重,前后如一,不可轻言改变。所以,只能是石达开先变。石达开和他的伙伴们认为,曾国藩的军队能取胜,关键在于水上优势,湘军水军分为大战舰和小战船两部分,大战舰笨重,但装备大口径火炮,能摧枯拉朽;小战船虽没有巨炮,却运转灵活,能出其不意地让敌人受到打击。二者互相配合,用曾国藩的话说,这就叫阴阳互补,取长补短。它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石达开决定,只要把曾国藩的“阴阳”分开,那就孤阴不生、孤阳不长,曾国藩必然失败。计策因此而出,石达开调遣湖口全部水军在湖口至姑塘四十里江面上一字排开,引诱曾国藩来攻。
这是兵法上最简单的招术:以能示之不能。
曾国藩老成持重,若在平时肯定不会上当。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