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曾国藩:又笨又慢平天下 >

第30部分

曾国藩:又笨又慢平天下-第30部分

小说: 曾国藩:又笨又慢平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写完给左宗棠的信,曾国藩又连写两封,一封给浙江巡抚晏端书,一封给浙江士绅们。他在这两封信中都谦卑地申明,“国藩之来,虽受皇命,实有叨扰之处,请诸位多行方便给国藩,请做国藩的指南针。”
  第二天一早,曾国藩打着哈欠吃早餐,吃到半路,突然一拍脑门,大叫着跑进书房,又写了几封信。第一封信写给湖广总督官文,可谓极尽曲心:九江克复,全楚肃清,杨载福、李续宾仰赖您悉心保护栽培,才得此大功。国藩从军数载,毫无成效。此次复出,专辖陆军,精力亏若,深恐不能胜任。请您示我指南针,感激涕零。
  第二封信写给江西新任巡抚耆龄,也要求这个能力低下的官员赏赐他指南针。第三封、第四封……无数封信都是写给当时在浙江、江西、湖南等地高级官员的,信中都有一句话:请不吝赐教,做我的指南针!
  半个月后,众官员先后接到曾国藩的信,不禁奔走狂呼:从未见曾国藩如此谦虚过,他这葫芦里卖什么药?但满腹狐疑过后,这些官员就都笑起来说:“看来曾国藩懂事了。”
  曾国藩的确懂事了,这是他在家中反思得出的深入灵魂的高级结论:自己全无是处,要多向别人请教,纵然得不到真材实料,绝不会吃亏。要让自己以温和的面貌走入官场,融入官场,以后才能吃得开。
  在找了无数个指南针后,他满怀激情和自信地上奏中央,除了报告立即启程和沿途军事部署外,又虔敬地向咸丰表示:“我才智浅陋,这几年运气也不好,败多胜少。蒙您怜悯,给我机会。我必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咸丰高度赞赏曾国藩的诚意,批示道:“你此次奉命即行,足见你关心大局,忠勇可嘉。好好干吧。”
  时值1858年的盛夏,烈日炎炎,路上少人行。而曾国藩却身穿官服、大摇大摆地走在从湖南去往江西的路上,稀少的路人都投来惊羡的目光。
  曾国藩就这样意气风发地走了一天。太阳西垂时,他突然怪叫一声,直挺挺向后就倒。随从们慌忙跑过来扶起他,都不知道怎么回事。有个伶俐的看到曾国藩脸色潮红有汗,嘴唇发紫,一切都明白了。
  他让人脱下曾国藩的官服,拿来凉水,一顿乱泼。曾国藩这才悠悠醒转。一醒来,看到自己上半身赤裸,不禁恼羞成怒,训斥随从们:“谁大胆剥了我,读书人的脸都让你们丢尽了。”
  随从们只好说:“大人,您中暑了,如果不立刻施救,会有生命危险。”
  曾国藩大人有大量,原谅了随从,突然眼睛上翻,哇呀一声:“苦也!”
  是够苦的,随从们心里说,这么热的天,您还穿着去年秋天的官服,能不苦吗?
  但曾国藩说的苦不是这个,他说:“我忘了一件重要的事!”
  随从们见他一脸严肃,惊问何事。
  “日记!”曾国藩扯开嗓子喊道:“今年四、五月份的日记,我没有写啊!”
  曾国藩写日记,天下人皆知。他的随从们也知道,所以这件在别人那里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在曾国藩这里的确就是比天还大的事。
  当晚在一客栈住下,随从们急忙把文房四宝准备好,曾国藩开始补写日记。大人物写日记是很讲究的,曾国藩不可能补写他和弟弟、弟媳们吵架的事,所以1858年四、五月份的日记就成了鸡汤似的心灵感悟。比如“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再比如“矫激近名,扬人之善;有始无终,怠慢简脱”,还比如“威仪有定,字态有定,文气有定”。
  写完这些感悟,曾国藩觉得不妥,于是补充道:三月二十二日,作札记立誓;四月二十三日,戒棋立誓;二十六日,窒欲立誓……
  1858年六月末,曾国藩来到长沙,遇到难以置信的欢迎,连左宗棠都亲自跑到城外,向曾国藩一个劲地点头微笑。曾国藩心里叹息说,人情这玩意就是镜子,你对它笑,它就还你微笑,你若愁眉不展,那它绝对还你苦瓜脸。
  不但和长沙的最高长官们打成一片,他甚至跑到长沙县衙和县太爷们欢快畅谈。整个长沙,甚至整个湖南都知道了,从前的曾国藩已死,现在的曾国藩是个圆通和气的好官僚。也就是说,曾国藩会做官了。
  会做官,并不一定就有好运气。曾国藩还有很长很难的路要走。
  到处一场空
  曾国藩出山的任务是追击石达开,但石达开不是那么好追到的。一年前,石达开离开南京,目标是浙江。遗憾的是,他在浙江门户衢州遭到清军很有能力的守将,于是放弃浙江,转向福建,并沿着福建江西交界线一路向西南行进。
  曾国藩在长沙制定的计划是,由江西东部进入浙江。可当他从南昌乘船东下,抵达江西东部河口时,石达开带领主力已从浙江东部打进福建,清政府命曾国藩尾随追击进入福建,石达开主力又盘旋于福建、江西边境。石达开跑得不亦乐乎,曾国藩追得气喘吁吁。
  他向咸丰发出哀叹:“我不能再追下去了,否则我这辈子就会追来追去一场空。”咸丰倒很理解曾国藩,下旨说:“你可在建昌府(府治江西南城县)暂时驻扎,等待最佳时机,给石达开致命一击。”
  这是大话,也是官话,石达开没那么容易被一击致命。因为此时石达开的斗志明显下降,兵团只是在不停地做战略转移,根本不想打仗,所以曾国藩也就无仗可打。在建昌府的半年时间里,曾国藩只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和湘军的将领们紧密联系,谈天下大势,谈从前谈现在谈未来。每当谈到湘军历史的艰难时,曾国藩都会流下真诚的眼泪。这眼泪毫无悬念地滴到信纸上,被那些湘军将领看到,心中百感交集,暗暗发誓要跟随曾国藩,哪怕走到山穷水尽。
  曾国藩在建昌府做的第二件事就是眼睁睁看着李续宾的灭亡,此事需大致铺垫介绍。当曾国藩意气风发地被迫和石达开玩捉迷藏时,洪秀全在南京开始了新的大布局。老同志全部不在,再也无人替他分忧解难,他只好从女人堆里爬出来,打着哈欠亲自管理他的天国。
  不得不承认,洪秀全是个有能力的人。1858年,他力排众议提拔了年仅21岁的陈玉成和35岁的李秀成为天国的支柱。他把太平军主力毫无保留地交给这二人,绝不疑心。
  陈玉成和李秀成虽然年纪不大,却都是老革命。他们用多年的战火洗礼自己,把自己锻造成了英雄人物。二人拿过兵权,出手不凡,仅用了一个月,就击破了围困南京多时的江北大营,南京之围顿解。
  清军的江北大营一垮,南京的压力减轻,陈玉成便能腾出手来集中力量对付步步紧逼的湘军了。跑在最前面的湘军李续宾兵团自然成为陈玉成第一个要打击的目标。
  按之前胡林翼的军事战略,李续宾兵团负责进攻安徽北部,但他不是独立作战,原则上他归清军钦差大臣满人胜保指挥。胜保是个酒囊饭袋,和太平军作战从来就没有赢过。正因为从来没有赢过,所以他特别嫉妒赢过太平军的湘军。
  曾国藩敏锐地注意到这点,在给左宗棠的信中,他特意提出:“安徽战事由胜保指挥,李续宾可能会受牵制。我了解李续宾,他不是个受人摆布的人。如果他和胜保之间发生了什么不愉快,恐怕只有胡林翼能够扶助并让他安全。”
  不好的事情发生了,胡林翼老母突然病逝,胡林翼要回老家守孝,这个消息对曾国藩而言无疑糟糕透顶。因为胡林翼是湖北巡抚,曾国藩此次出山的湘军军饷全靠胡林翼支撑,他不无痛苦地给胡林翼写信说:“湘军水陆数万人,皆仗胡公以生成,一旦失所依倚,关系甚重。”
  胡林翼也大为痛苦地回信道:“我老娘去世,我不能不回啊,呜呜。”
  曾国藩拼命地在军营里踱步,事已至此,绝无挽救的余地。没必要在这棵树上活生生吊死,倒不如为胡林翼锦上添花。这个锦上添花就是,为胡林翼老母写了副挽联:武昌居天下上游,看郎君新整乾坤,纵横扫荡三千里;陶母是女中人杰,痛仙驭永辞江汉,感激悲歌百万家。
  写了这副对联,曾国藩心情居然大好,给曾国荃写信,附上这副对联,沾沾自喜道:“它能进入前五名吗?”
  如果这句话被胡林翼看到,不知作何感想。我才死了老娘,你马上就炫耀你的文才,这他妈的是对待兄弟的态度吗?!
  不过,曾国藩的心情大好只是一时,很快就重新为李续宾担忧起来。他不厌其烦地给李续宾写信,要他一定要和水军配合,万不可分兵。分兵则力弱,力弱必败,一败则整个形势将为之牵动。同时还给李续宾的弟弟李续宜写信,敦敦告诫道:“用兵之道,最忌势穷力竭四字。力,则指将士之精力;势,则指大局大计及粮饷之接续,人才之继否。”他又说,“悬军深入而无后继,是用兵之大忌。”他还说,“危急之际,尤以全军保全士气为主。孤军无助,粮饷不继,奔走疲惫,都是散乱必败之道。”
  李续宜是读书人,但他是个喜欢简单明快的务实的读书人,对曾国藩这些不太落地的话,他虽不反感却也没有认同。曾国藩这段话实际上是告诉那些战场上的军官们:每进攻一个地方,攻城要有攻城的部队;另外一定要有负责打援的部队;要有隔断附近敌人各个据点的联络的部队;还要有一支机动部队。
  归结到一点就是,力和势不能穷。
  李续宾向来很听曾国藩的话,但此时已由不得他听了。
  1858年八月,李秀成兵团突袭合肥,一举成功。咸丰非常担心太平军越过长江流域向北发展,和幽灵般的捻军会合,威胁北京。胜保又多次秘奏咸丰,说李续宾这小子赴援迟缓,贻误军机,良知很不光明。
  咸丰闻听大怒,十天之内七次下诏,命李续宾去阻截太平军。李续宾不得不执行命令,由于急行军,所以他只带领8000人,火速赶往合肥方向。开局很美好,所过之处,太平军散兵望风而逃,李续宾如风一样抵达距合肥五十里的三河镇。
  三河镇是太平天国的粮饷重地,合肥、南京的粮食都由三河镇供应。由此可知,三河镇若失守,合肥不必说,如同蝴蝶效应,南京也会危险。
  洪秀全张皇失措,迅疾下令给陈玉成和李秀成,无论如何都要保住三河镇。陈、李二人调动太平天国精锐,火速赶往三河镇。
  三河镇战役由此拉开大幕。
  从战略角度而言,李续宾的孤军深入含金量很高,正如当年有人建议诸葛亮突袭洛阳一样。诸葛亮没有采纳的原因是,他胆小,怕一旦突袭不成,会立即陷入魏帝国层层包围的绝境中。李续宾孤军深入,表面上不是取合肥、也不是取南京,实际上,打三河镇是牵一发动全身。
  遗憾的是,他的兵力太少。从他的驻扎地出发,一路过关斩将,损失了一些人。他又担心会被敌人断了后路,所以每打下一地就留一部分兵力,所以抵达三河镇时,他的兵力已不足五千。
  曾国藩急忙去信李续宾,字里行间都是乱麻一样的担忧:“老弟啊,你这不是打仗,是自残。你必须马上回军桐城,以静制动,速速,速速!”
  李续宾也知道自己正身处危道,但他不可能速速回师,因为咸丰像个催命鬼一样,不停地让他前进,前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