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推背图中的历史 >

第37部分

推背图中的历史-第37部分

小说: 推背图中的历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维新”,以期借此永久性地摆脱中国,保守派闵永骏在这起事件中满门被杀,朝鲜国王李熙仓皇逃出宫外。而这起事件的最终结果以袁世凯与日本的浪人剑客决战于王宫门外,最终挫败了日本剑客的阴谋为止。
  但这只是一个过程,或只是一个不祥的开端。
  当中国再度为权力游戏所迷醉的时候,日本人出动了两千余人,悄无声息地占据了朝鲜。中国的海军奉命赶去镇压,但是没有人知道,朝鲜事件只是一个圈套。
  一个引诱中国海军入彀,意欲将其一举歼灭的圈套。
  甲午海战!
  就在这一背景下爆发。
  二十年的竞技终将决出结果,就在海上,就在此时。
  陷入了日本海军埋伏的北洋水师被动地与日本海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而战斗的结果却早已在二十年前就注定了。
  北洋水师十一艘战舰全军覆没,大清帝国也于此时失去了它的台湾及澎湖列岛,以及二点三亿两白银的战争赔款。
  此后中国陷入了绝望与悲观之中,直到清室退位。
  但是日本并没有因此罢手,对于这个岛国来说,胜利不过是刚刚开始。
  他们继续向前挺进,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和民族,他们的脚步跨过了朝鲜,进入了满洲。
  为了胜利,他们需要战争。
  为了战争,他们需要理由。
  已经淡出国人视线的满清皇室再度浮出水面。
  爱新觉罗·溥仪。
  满洲帝国的皇帝——他就是这样称呼自己的。
  大批的日本农民从北海岛那贫瘠的土地迁往满洲——他们这样称呼中国的东北地区,他们在寻找属于自己的新世界、新希望与新梦想,此后二十年,他们终将得到这一切,并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东北的经济在复苏,这给了日本人以更强烈的自信。
  还有冒险的冲动与欲望。
  这一欲望遭到了来自于日本内阁的严厉弹压,至少在一段时间里,中国与日本进入了相安无事的状态之中。
  中国人希望继续把这一状态保持下去,因为我们需要时间。蒋介石的军队正和中央苏区的红军展开激烈地绞杀,双方都希望尽早地结束这一过程,以便能够应对来自异族的挑衅。
  打破均衡的力量始终存在,更何况这一均衡又是如此的脆弱。
  大正天皇的驾崩和稳健派内阁首相西园寺公望被暗杀,宣布这一平静时代的结束,而乃木希典将军的高足昭和天皇即皇位,则标志着又一个时代的来临。
  战争的时代。
  甚至是那么的急不可待!
  一颗无法查明源头的炮弹击中了一辆日本卡车,这件事情是如此之小,小到了国内的报纸甚至没有必要提起的程度,但它却是日本发动侵略战争占领长城以北地区的最好借口。日本人的一点九万关东军立即行动,仅仅三个月的时间里,日本军队已经占领了全部的东北地区。溥仪的“首都”迁往了长春,并改名长春为新京。
  包括张学良的东北军在内的十九万中国部队却一枪不发退入了关内。
  这种情况进一步强化了日本人的信心,这种鼓励的效果是日本在摧毁上海闸北地区中国军队的抵抗中心之后,进一步对中国东海岸最大的港口进行蚕食。比之于东北,他们更需要这些。
  他们需要全部的中国。
  他们所需要的甚至比全部的中国还要多。
  中国似乎仍然需要时间。
  需要更多的时间。
  可还能有多少时间给中国?
  没有时间了。
  因为七月事件已经来临。
  这就是我们最熟悉不过的“七七事变”。
  卢沟桥!
  日方就两名失踪的日本士兵与中国军方进行了强硬的交涉,没有人知道那两个日本士兵在哪里,中国人甚至无法确定他们的存在。但这不足以构成让日本人作出让步的理由,他们拥有当时世界上一流的先进武器及装备,这是中国军队所无法比拟的,甚至早在日本人来临之前,寒冷与饥饿就已经击溃了中国人。
  负责守护北平的中国十万军队所遭遇到的正是这种情况,他们那拙劣的武器无法与华北的八千名日军相抗衡,抵抗只能成为象征性的,不足一个月北平沦陷,而在此之前的四天,天津大学区就已经被炸成了一片废墟。
  战火继续蔓延。
  日本人集合了五万之众发动了著名的“淞沪会战”,而蒋介石则将他近乎全部的精锐布置在上海一带,这是由德国教练训练的二十万全德新式装备正规军,蒋介石渴望赢得这场战役,不仅是他,整个中国,整个华夏民族都需要赢得这场战役。
  但是蒋介石失去了他最精锐军队的百分之六十。
  仅仅在十天之内,上海与南京相继陷落,十五万国军放下武器退入城中,但是他们最终还是把血洒在了这片土地上。
  连同十五万平民百姓。
  史无前例的大屠杀!
  在南京!
  平汉铁路沿线,中日双方的军队进行了殊死的血搏,但这次血战仍以中国军队失利而告终,保定遭受到了三万日本正规军的屠杀与洗劫。
  战争令中华民族陷入了绝望之中,苦难如挥之不去的烟云笼罩在民众的上空。一个已经不知道姓名的徽州女童在她的日记上这样写道:今天,我看见苏地来的难民,到我徽州的不少。我说,很可怜,难民夜里睡的是稻草被,一日三餐,也没有一餐饭。难民也是没有法子,但是见他们这样痛苦,不由我的眼泪,也就掉了下来。唉……
  随后,日本人的飞机出现在歙县上空。
  日本人步步挺进,踏着中国人流不尽的鲜血。
  似乎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止他们。
  中国的首都被迫迁往汉口。
  曾为中国革命流血的汪精卫突然出现在南京,和日本人在一起。
  汪伪政府的成立对于中国的抗战事业是一次沉痛的打击,因为汪本人是孙中山先生临终前的遗嘱托付人,他的到来使得日本人欣喜若狂。现在日本人不再为他们那拖得过长的战线而发愁了,汪精卫为他们带去了几百万的汉奸队伍。
  这是一支超过日本在华军队总数几倍以上的队伍。
  中国的抗战霎时间陷入了低潮之中。
  就在这时,于日本人的后方爆出了一场令国人为之振奋的规模性战役,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由林彪率领的一个师在山西平型关歼灭日本的二十一旅团一千多人。
  事实上,这是最为艰苦的战争相持阶段。
  为了赢得这场战争,中国人不惜挖开了黄河,淹没了相当于意大利国土面积的地区。但是洪水并没有起到阻止日本人的效果,日本人以其始终如一的强悍战争力量,夺取了汉口,接着是广州。
  蒋介石的中央政府退守西南。
  有必要重新检讨此前的战略了,蒋介石这样认为。
  他开除了曾经最让他信任的德国顾问,遣散了意大利空军军官,事实上后者始终未曾获得过信任。
  美国和英国的顾问出现在蒋介石的身边,这预示着中国终将与同盟国站在一边。中国远征军进入了缅甸,并在那里与英国军队共同抗击日本人。
  从此战争已经不再局限于本土之内。
  十二月中气不和,南山有雀北山罗。
  太平洋战争的结果直接影响着中国国内的战局,这是日本人未曾预料到的。
  残酷的厮杀一年一度,从欧洲到北非,从中东到东亚,日本人终于得到了他们所想要得到的,但此时却是他们最不需要的。
  他们渴望战争,因为他们渴望胜利。
  他们得到了战争,并与此同时得到了失败。
  一声听得金鸡叫,大海沉沉日已没。
  从此他们知道战争并不仅仅意味着胜利,但当他们知道这些的时候,一切都已为时过晚,广岛和长崎的两枚原子弹彻底宣告了这个民族的宿命。
  他们,终究只不过是岛民,无论他们是否愿意接受,但事实的确如此。
  而中国人,终于赢得了这场惨烈的百年战争。
  并有了一个新的开始。


第四十象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及两岸关系的预言

  象四十 癸卯 巽下艮上 蛊
  谶曰:
  一二三四,无土有主。
  小小天罡,垂拱而治。
  颂曰:
  一口东来气太骄,脚下无履首无毛。
  若逢木子冰霜涣,生我者猴死我雕。

  金圣叹解释说:“此象有一李姓,能服东夷,而不能图长治久安之策,卒至旋治旋乱,有兽活禽死之意也。”这个解释现在看起来显然是过于牵强附会了,不过这也没办法,金老头一直用皇权思维来看待此后的事象,得出来的结论,当然是有点离题万里让人啼笑皆非了。
  事实上这一象对于我们来说却是再熟悉不过的了。
  一个全新的时代就在这里拉开帷幕,因为我们正在这里。
  三千年的乱象终结于一个嘹亮的声音,一口东来气太骄,脚下无履首无毛。这为我们生动地刻画了工农革命的盛大场景,正是这些光着脚板的泥腿子们将远道日本跑来中国祸害的侵略者打得狼狈逃窜,此后这些泥腿子们正式成为了国家的领导者——实际上这是一个三千年之久从未止息过的呼声与诉求:
  公正与公平!
  新政权的缔造自此而始,三千万无限江山永远地归还给了它的真正主人,作为资产阶级代言人的蒋介石只能退守台湾:小小天罡,垂拱而治,一个对峙的局面从此形成,但沟通的愿望才是双方共同的心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远方的游子遥望大陆,其间的悲情与悲怆表现着那个特定时代的呼声。
  远走台湾的同胞无日不思回还,隔海相望的同胞洒泪相盼,远遁美国的高层人士李宗仁毅然决然地归来,若逢木子冰霜涣,台湾铁板一块的对抗情绪于刹那间瓦解冰消,余下来的只是时间。
  在这里的涣是《易经》中的一个卦象:风行水上,亨,王假有庙,利涉大川,利贞。
  简单解释说就是形势一片大好,不是小好,而是好得不得了。有点一家失散的人又重聚的感觉,总之是跑掉的浪子又回头认祖归宗了,于是全家人其乐融融,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块使,拧成一股绳向着未来前进前进前进进——利涉大川。
  生我者猴死我雕,这句话殊是难解,金圣叹他老人家也跟着瞎蒙,兽死禽活之意——兽死禽活关你金圣叹屁事?实际上,这里既然已经缺少了对抗的意味,那么所蕴含的内容是指一个时代的结束与另一个时代的新生。
  另外一种可能是:生我者猴死我雕这句话,也可能是什么意思也没有。大家不要忘了这只是一个预言,预言这东西能有百分之六十靠上边,就已经称得上“惊人的准确”了,即使是历史都不是那么准确贴切,更何况对于未来事态的判断和把握呢?
  历史记载的是事件,预言看的是大势,只要总体上的趋势对了头,我们此后的分析将不再拘泥于细枝末节——不过能够套得上那就另当别论了。


第四十一象 “文革”的预言

  象四十一 甲辰 离下离上 离
  谶曰:
  天地晦盲,草木蕃殖。
  阴阳反背,上土下日。
  颂曰:
  帽儿须戴血无头,手弄乾坤何日休。
  九十九年成大错,称王只合在秦州。

  金圣叹说:“此象一武士握兵权,致肇地覆天翻之祸,或一白姓者平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