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成吉思汗:意志征服世界 >

第68部分

成吉思汗:意志征服世界-第68部分

小说: 成吉思汗:意志征服世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227年六月,成吉思汗命人到西夏中兴府去探听西夏人的口风。中兴府被围困数月,已易子而食,又因为五月份一场大地震,几乎成为废墟。李睍同意投降,成吉思汗要他来觐见,可李睍却说,他需要一个月时间准备丰盛的礼物来觐见大汗。
  成吉思汗勉强同意了李睍的要求。那天晚上,他做了个诡异的梦。他见到苍茫的天上飘下雪花,把大地染成一片银色。突然又下了一阵雨,雨是红色的,山河大地又变成了猩红一片。他把梦境说给也遂听,这位半老徐娘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但确定这并不是好兆头。
  成吉思汗不动声色地召来耶律楚材,把梦境复述给这位半仙听。耶律楚材听完,也不动声色。他说:“这很正常,您现在有病,压力大,做这种奇怪的梦最自然不过了。”
  成吉思汗第一次对耶律楚材表示出不信任来,他秘密命人去把拖雷和窝阔台叫到身边,虚脱似的说:“等李睍到来,不管我在不在,将他就地处决。攻陷中兴府后,中兴府不分男女老幼,全部斩尽杀绝。如果我没有机会看到这一切,你们每次饭前都要大声告诉我,西夏人已被杀绝,成吉思汗已殄灭其种也!”
  窝阔台看着老爹沧桑的脸和有气无力的精神,马上哽咽起来,拖雷已经哭出声。成吉思汗阻止了他们,说:“此时不是哭的时候,过几天,把李睍的人头拿给我看。”
  李睍来了。1227年六月末,李睍带着大批礼物来了。一尊金佛、九只金碗、九只银碗、九对童男童女、九匹阉马、九只骆驼以及其他更多的东西,当然还有中兴府的地图,因为投降条件之一,就是献出中兴府。
  成吉思汗用一种另类的方式接见了李睍。一道厚厚的帘幕,垂在帐篷前。李睍跪在敞篷前,向成吉思汗问好。帘幕后没有一点回响,在他身后,却突然起了骚动。随他而来的几名徒手护卫和几十名大臣都被蒙古人按在地上,蒙古刽子手手起刀落,那些人的脑袋滚出好远,都张着惊骇的嘴。
  李睍吓得连跳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他就跪在那里,浑身颤抖。在突然之间,他的意识模糊,有个想法如闪电一样射进他的脑海:帘幕后面根本就没有成吉思汗,这个世界上也从没有一个叫成吉思汗的人,而他跪在这里,只是一场幻梦。
  有人惊醒了他的梦,把他提起来,说:“走吧!”
  连李睍本人都为自己出奇的镇静感到惊讶,他温和地笑了下,问那名蒙古军官:“是要砍我的头吗?”
  那名蒙古军官回答:“不砍头,你毕竟是个皇帝,我们杀你这种大人物,不能见血,跟我走吧。”
  李睍顺从地跟着那位蒙古军官向一个帐篷走去,就如同他几年前顺从地跟着礼仪大臣坐上龙椅一样。他走到帐篷门口,停下脚步,回头看了刚才跪过的帐篷一眼,自言自语地说了句:“根本就没有成吉思汗。”
  他这句话如果在两个星期后说,就是事实,而他这个时候说,就不是事实。李睍是如何死的,没有记录,最大可能是受到和札木合一样的刑罚:活活被勒死。
  一个月后,中兴府被攻陷,正如成吉思汗吩咐的那样,西夏人无一幸免,全被屠杀。西夏灭亡,西夏人灭种。
  成吉思汗归天
  1227年七月初,成吉思汗拖着病体从六盘山来到清水县,这里成了他在人间的终点。七月的第一天,成吉思汗大有病入膏肓的模样,他枯坐在帐篷里,如云的美女簇拥着他,他视而不见。有人把李睍已被处决的消息轻轻告诉他时,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什么都没说。
  他蜷缩在两件厚厚的羊皮袄里,冷得直发抖。那段时间,窝阔台和拖雷始终和他一起吃饭。有一天晚饭,他放下筷子,昏黄的眼睛看向两人,语重心长地说道:“我命不久矣。赖天之助,我已为你等建下一个广大帝国,自国之中央达于四方边极之地,皆有一年行程。如果你们想保护它,使它不至于瓦解,必须要兄弟同心,一定要团结,团结就是力量。还要为你们的下属增加财富。你们三人之中,应该有一人来继承我的汗位。”
  他看向窝阔台:“就是你。”接着说,“拖雷是我最小的儿子,按蒙古传统,应该继承我的产业。你两人不得违背我的遗命。”话锋一转,“察合台在草原守家,你两人合力不要让他生乱心。”
  窝阔台和拖雷一起下泪,成吉思汗摆了摆苍老无力的手,说:“现在哭丧,还不是时候。”至于什么时候才是时候,成吉思汗已经心中有数。
  谈话的第二天,成吉思汗被人抬着来到清水境内的西江河畔,他看着涓涓清水不停向东流,心中立即起了一阵感伤。蒙古人不喜欢山水,诗情画意的山水是柔弱民族才喜欢的东西,蒙古人喜欢辽阔的草原,喜欢翻越各种荒无人迹的沙漠,然而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开始喜欢小河沟一样的水,大家都知道,他已柔弱不堪。
  他看着水,吃力地抬头看了看蓝天,屏退众人,只留下窝阔台和拖雷。他指着东方,从牙缝里蹦出一句:“金人,世仇,不可不灭。”
  窝阔台和拖雷谨听教诲,成吉思汗说出了他的第二道遗嘱——灭金——金精兵在潼关,南据连山,北限大河,难以速破。若假道于宋,宋金世仇,必能许我;则下兵唐邓,直捣开封。金急,必征兵潼关。然以数万之众,千里赴援,人马疲敝,虽至不能战,破之必矣。
  七年后,窝阔台按此方略,灭掉金国。事实和成吉思汗的计划稍有出入,南宋抽风没有借路,是蒙古兵团强行借的路。
  说完这段话,成吉思汗喘息好久,才又说道:“必须要遵守大札撒,后代子孙绝不许违反。”
  窝阔台点头如捣蒜,成吉思汗费力地向夕阳指了指:“你们是八九点钟的太阳,而我现在就是它。”
  去世的前两天,成吉思汗在病榻上睁着无神的双眼,像是喃喃自语,像是问询耶律楚材:“世人会如何评价我的一生?”
  这句问话像是一根魔法棒,在耶律楚材面前变幻出无数的场景。他看到用鲜血和眼泪交织而成的一条大河,滚滚东流;他看到一座座美丽大城瞬间灰飞烟灭而成废墟;他看到蒙古骑兵踏在累累白骨上,白骨被马蹄踩得稀巴烂;他听到魔幻般的场景中发出声音——长生天要我来杀你;当然,他也看到了那部伟大的蒙古法典《大札撒》,在其他民族的废墟上闪烁着灿灿金光。
  他回答了成吉思汗的询问:“您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是按长生天旨意惩罚天下的一生,您建立了既伟大而又惊心动魄的超凡事业。只有写一整部书叙述您的征战、勋业、言论,才能精确地把这些事实列举出来。”
  成吉思汗伸出干枯的双手,眼神发出光彩:“这件事你来做!”
  不多几年后,在大蒙古国政府的主持下,用蒙古语、汉语和波斯文写成的成吉思汗传记面世,在这些书中,成吉思汗成了蒙古人的永恒领袖和人类史上最光辉的人物。
  这位人类历史上的巨人自和耶律楚材谈话完毕,就再也没多说一句废话,1227年七月十二,成吉思汗病逝。巨轮一样的夕阳落下山,在最后一抹光留在人间时,他对自己的人生做了个总结:“我有过许多残忍的行为,我杀死了不可胜数的人,而并不晓得我做得是否有道理,然而,不管将来人们怎样议论我,我都不在乎。”这种对后人的评价如此漠不关心的态度,正是一向我行我素的成吉思汗的真实写照。
  说完这句话,他又说了第三道遗命,也是对他从前的话的重申:“我死后秘不发丧,不能让西夏人知道,一定要攻陷中兴府,将他们全部屠杀。”
  围在他身边的人都流下眼泪,他说:“哭吧,是时候哭了。”随之,他的情绪伤感起来,他用一种无可奈何的眼神看着窝阔台和拖雷,忧虑地说:“我的子孙后代必将锦衣玉食,跨宝马雕鞍,拥绝色美妇。他们永远不会去想,此等荣华富贵所赖何人而有之也……”
  这既是对后代子孙的担忧,又是对自己离世的不甘。在那个不吉利的七月,他去见了天上的精神导师长生天,而他在人间的精神导师丘处机也离开人世,两人同年同月死,不知是巧合,还是上天的故意安排。
  成吉思汗没有死在床上,而是像个合格的老兵,死在了前线。他波澜壮阔的一生终结了,当我们回顾他六十余年的戎马生涯,感觉如同一场幻梦。十几天前,李睍按蒙古人的指示跪在厚重的帘幕前时,他怀疑帘幕后面根本就没有人,根本就没有成吉思汗。但凡是成吉思汗时代和之后的人都知道,世界上有这样一个人,一个破天荒的巨人!
  成吉思汗升天后,蒙古兵团把他的遗体放在一辆十二头牛拉的大车上,准备返回他的家乡。灵车启动的刹那,全军悲悼哭泣,哭声震天。就在这一片悲痛的哭泣声中,灵车缓缓前进,像是今天影片中的慢镜头。
  成吉思汗的战友们随车一边呜咽,一边呼唤着死者:
  呜呼,我主!
  雄鹰腾飞民之上兮,汝昨非翱翔于天宇耶?
  呜呼,我主!
  灵车轧而行兮,今岂载汝而去耶?
  呜呼,我主!
  贤妻爱子世所罕兮,汝果离之而独去耶?
  呜呼,我主!
  忠臣良将愿效命兮,汝岂弃之而不惜耶?
  呜呼,我主!
  雄鹰矫健展翅飞兮,汝昨非盘旋于天宇耶?
  呜呼,我主!
  马驹欢跃狂奔驰兮,汝岂忽而倒地耶?
  嫩绿新革正值春兮,竟遭暴风而折披耶?
  六十年征战擎大意兮,今将住合乐一统兮,汝岂离纛而去耶?
  汝岂堰眠而不起耶?
  这声音是如此的悲情,使拉灵车的老牛都流下眼泪。十二头老牛突然停了下来,车夫猛力地甩鞭子,十二头老牛如泥塑的一样,一动不动。正史说,这是因为灵车陷入泥泞之地,无法动弹,至少有一万名将士前来推拉,灵车纹丝不动。野史则说,灵车不动,并非是陷入泥泞之地,而是成吉思汗的灵魂不想离开。
  据野史的说法,1226年成吉思汗征西夏来到今天鄂尔多斯时,不禁被当地的景色所迷,甚至把马鞭都掉在地上。他赞叹眼前的景色说:“此地非凡,土黄如金,水清如翠,牧草流油,马壮羊肥。此地头枕黄河,身卧高原,手握天柄,眼望苍天,恰是葬身之地。”随行将士们一听,马上附和成吉思汗,认为应该在这里建立敖包(蒙古人祭祀山神、路神的土石堆)。成吉思汗欣然同意,于是,十万蒙古士兵每人搬来一块石头,堆起了一个大敖包,这个敖包就是今天的金碑敖包,是敖包中的巨无霸。
  灵车无法动弹的地方,恰好就是金碑敖包之地。众将心知肚明,这是成吉思汗的灵魂不想走了,就想在此安居。于是,众将开始呼唤成吉思汗的灵魂。一大段招魂词刚刚念完,落地生根的灵车就突然自己启动,十二头牛欢快地哞哞叫,大军继续启程。虽然灵车移动,可祭祀官却认为,成吉思汗的灵魂已停留在此。于是拖雷和窝阔台就把此地改名为“伊金霍洛”,意为“圣主陵园”。同时,指派五百名士兵和形似长矛的“苏鲁锭”留在了伊金霍洛。今人认为成吉思汗的陵墓在鄂尔多斯的伊金霍洛旗,就是根据这个传说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