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奸商 >

第57部分

大明奸商-第57部分

小说: 大明奸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棣的心中忽然热了起来,当年朱元璋打天下求得是谋臣良将,如今天下坐定,就需要有大批能治理天下的官员来辅助自己。可是打天下和坐天下完全是两码事,徐达是一员猛将,常胜将军。可是叫徐达去治理一方财政的话,只怕也是力有不逮。专业的事情总是需要专业的人才来说。朱棣这就想到了沈子成……说到敛财,沈子成可是高手中的高手……

    “儿臣遵命!”朱棣恭恭敬敬的答道。

    朱元璋轻声说道:“你大老远的从凤阳赶回来,也应该很累了,早些回府歇着吧,明日再觐见好了。”

    朱棣谢恩退出,急忙吩咐随从备了车马径直赶回燕王府。一进门就朝纪纲问道:“沈子成来了没有?”

    纪纲说道:“沈子成早就来了燕王府,现在就在客厅等候燕王。”

    朱棣嗯了一声,也不换衣服,大步朝客厅走去。纪纲有些迷糊,到底沈子成有什么本事,居然让燕王一回来就去找他。

    沈子成正端坐在客厅,手中的茶水早已凉了,却不敢命人换热茶来,谁知道朱棣什么时候回来?要是待会儿朱棣回来了,两人正说话忽然想去厕所,那不是大煞风景?沈子成已经盘算了好几次要如何对朱棣说太医院惠民药局的事。一抬头就见朱棣风风火火的走了进来,沈子成急忙放下茶杯,起身迎接朱棣。

    朱棣笑道:“沈公子不必多礼。”

    两人上下坐下,朱棣这才说道:“沈公子,本王今日入宫,皇上吩咐本王筹办除夕宴,务必要少花钱办得喜庆。现在大明财政紧张,处处都要用钱。皇上此意也是体察民情不愿加重百姓的负担。但是本王以为,若是能让大明国库充实,百姓安居乐业的话。就算是办得奢侈一些,想来也是无妨的吧。”

    沈子成沉吟道:“燕王殿下说得是。”

    朱棣接着说道:“不过皇上爱民如子,立国就定下了极低的赋税,就说商业税好了,三十取一,田税更是低之又低……假若现在说要加税的话,不但天下百姓不愿意,皇上就绝对不会同意。这倒是颇为难办。沈公子是大才之人,不知道有什么方法可以教本王?”

    “这个教字可不敢当!”沈子成仔细想了想,缓缓的说道:“我记得《论语》中,孔圣人答学生问,问如何治国的条件谋略时,说了三条:一是强大的军队,二是充裕的粮食,三是坚定的信念。当学生问:如果只能选择一个,会是哪一个呢?圣人不假思索地答道:坚定的信念。现在大明需要的是一个信念,有一个信念来吸引广大老百姓的眼光的话,做其他的事情就简单的多了!”

    “譬如呢?”朱棣问道。

    沈子成回想良久才说道:“皇上立国之时,谕旨告诫群臣:‘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譬犹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可摇其根,要在安养生息之而已。唯廉者能约己而利人,贪者必损国而厚己。有才敏者,或尼于私,善柔者,或昧于欲,此皆不廉政之也,尔等当深戒之’。说明皇上最恨的就是贪官污吏,而老百姓最恨的也是贪官污吏,只要从这一方面入手。吸引天下人的眼光,这时再劝说皇上加税,自无不可。”

    沈子成接着说道:“加税并不是根本之法,就说田地好了,大明的疆域这么大,人口只会越来越多,除非一直不停的对外扩张,否则的话早晚会出现地少人多的局面。但是扩张就要打仗,现在的蒙古鞑子还有一战之力,北方是草原,西边是雪山荒漠,南方湿热之地又都臣服于大明,扩张不行的话。这个问题就无法避免。大明重农抑商,其实可以稍微放开一下,给予商人一些地位和鼓励。民富则国富,民穷而国穷啊。”

    朱棣静静的想着沈子成说的话,叹息道:“商人重利益轻别离,皇上是非常不喜的。”

    沈子成笑道:“这倒无妨,燕王,田税在那放着,一亩地产一百斤还是二百斤,区别不是很大。但是商业却是无穷无尽的,就算是一家饭店,一年下来的赋税也远远过几亩田地啊。说到底,如果民富的话,老百姓能安居乐业,他们不在乎交纳多少钱粮。而民穷的话,哪怕只收一文钱赋税,也会让老百姓叫苦连天。就像蒙元之时,老百姓已经吃不起饭,没衣服穿了,还要收税,那时候就算只收一点点税,老百姓也无法忍受啊?”

    朱棣点头道:“你说的也有道理,这件事,我们从长计议。听说你买了一套宅子是太医院惠民药局王德芳的老宅子?”

    沈子成心中一紧,到正题了,不慌不忙的答道:“回禀燕王,正是王德芳的老宅子。”

    朱棣微微眯起眼睛:“那京城里的谣言,你都知道了?”

    沈子成抬起头正视着朱棣的双目,低声答道:“在下都听说了!”

 第六十八章 江南苏楚——楚方玉

    朱棣冷笑一声:“果然是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啊!”

    沈子成低声劝道:“燕王不必生气,谣言止于智者。况且这种事情红口白牙,口说无凭。只不过是一群跳梁小丑在造谣罢了,燕王若是生气的话,反倒中了他们的奸计。”

    朱棣长叹一声:“有时候本王想起来真恨不得能滴血认亲堵住他们的嘴。”

    沈子成急忙劝说道:“万万不可啊。历史上只有楚昭烈王这么做过,可是无论如何也是伤了皇家的面子。燕王千万不要意气用事……”

    再说了,沈子成可是心知肚明,滴血认亲?呸,有什么用啊?无非是哗众取宠的闹剧罢了。就算是人的血跟狗血放在一起都有机会融合在一起。

    在后世听秦腔《三滴血》,描写一个糊涂的县官晋信书断案不作调查研究,自信书本上“滴血认亲”的办法可靠,从而活生生地拆散了人家亲生父子,又使一对将要结为夫妇的异姓姐弟负屈含冤。最后,这个县官为了压服和反驳受害者的强烈控拆和翻案,进一步再证明自己滴血认亲的办法准确无误,又把另外一对明落眼见的亲父子叫来当堂滴血试验,终于在铁的事实面前碰得头破血流,不得不承认滴血认亲实属荒谬,坑害了良民百姓。

    朱棣叹道:“本王也只是随口那么一说,这种事情做不得的。”

    沈子成这才放下心来,却听朱棣说道:“王德芳被抓进大内亲军都督府已经有些日子了,听说太医院不少人都被抓了进去。死了好几个,可是余下的一个也不招。看来这件事其中的隐情不小啊。”

    沈子成不敢多说,静静的听着朱棣说话:“这件事若是不牵涉到本王也就罢了,现在坊间谣言居然说是本王命人偷出太子的药方,企图联合大臣胁迫皇上另立太子。这样诛心的话也能说出来,实在是胆大包天。本王要是不严查到底,那些造谣生事的人还以为本王畏畏尾,不敢动作。哼!本王是那么好相与的么?”

    沈子成当然知道朱棣不是好相与的,这件事虽然还不知道幕后推手是哪个,但是很明显现在的一切就是要把朱棣给推到风头浪尖上。要是朱棣选择隐忍避祸的话,也未尝不可。只不过如此一来的话,民间的传说就会越传越是离谱。信息传播学的不准确性就是由此而来,一传十十传百到最后全都变了样子。

    沈子成是明白朱棣最终是要去争夺帝位的,如果不能把自己的身世什么都撇白的话,在注重礼法的大明,这件事就足以让对手将他整死无数次。

    “燕王稍安勿躁,太医院有嫌疑的人都被抓了起来,有些人只怕底子是不那么干净的。只不过他们不敢说也不能说,若是自己死了,或许一家老小也有人照料,还能得到一大笔足以让几代人衣食无忧的安家费。若是他们说了出来的话,诛灭三族还是九族且不说,最后连一点点好处都没有。那不是太傻了吗?”

    沈子成非常腹黑的分析道。这一招从古到今屡试不爽,就算是后世的黑社会,也经常一手拿着安家费,一边告诉那些小弟:要抖出来,就让你全家死光光……

    “恩……所以,本王觉得还是把王德芳放出来的好。只不过毛骧今日不同往日了,本王也不方便直接去找他。我的得力助手,其他人大多都认得。这件事还得你帮我办一办。”朱棣缓缓的说道。

    沈子成早料到朱棣会有此一说,笑道:“燕王有何吩咐,只管示下。”

    “之前本王给你的那块大内亲军都督府的腰牌,你应该还留着吧?你就拿着这块腰牌去见毛骧,就说要把王德芳调出来仔细查查。这件事父皇也渐渐淡了,知道查问不出什么了。王德芳那个人,我也查过,平素是很忠厚老实的一个人,在应天府里闲来无事的时候还给老百姓问诊送药,应该不是奸诈之徒。但是他管着太医院惠民药局,要说他真的对这件事一无所知,也难说的很。我叫你放他出来,就是让他领你一个人情。人情债可以慢慢还,你就慢慢帮本王查问着这件事好了。王德芳在太医院惠民药局待了几十年,有些事。想必他是知道的,只是没有证据也不敢乱说。”朱棣吩咐道。

    沈子成拱手道:“燕王,在下必然不负所托。”

    朱棣含笑点头:“这件事你办好了,大内亲军都督府不久就要改制,到时候本王再为你请个一官半职。”

    “多谢燕王。”沈子成心中窃喜,有了大内亲军都督府,也就是锦衣卫这道护身符,将来不管做什么都方便的多了。

    “方才听你说起,对田税商税都颇有想法,沈公子,你回去了仔细想想,有什么改良之计只管告诉本王。”朱棣微笑着看着沈子成。

    沈子成跟朱棣又寒暄了几句便起身告辞。走出燕王府,沈子成长出了一口气,现在自己有了本钱,就是要来应天府一展拳脚了。可是若没有强有力的靠山,没有相应的势力保护着自己,无论赚了多少钱,到时候皇帝一句抄家,自己就玩完了。

    朱棣当然是个好靠山,但是在现阶段,大明王朝的话事人还是朱元璋。若是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在朱元璋的面前表现一番,至少要把朱元璋对沈家的负面态度给扳回一部分才好。

    沈子成缓步在应天府的街上行走,深冬时节,过路的行人都穿着厚厚的棉袄,缩起了脖子。沈子成却忍不住昂挺胸,既然来到大明,就要轰轰烈烈的活一世,要不然的话,窝窝囊囊的过两辈子,不是白白浪费了重生的好机会?

    “沈公子?”忽然身后传来一人的叫声。

    沈子成回头望去,只见一个青衣少年,相貌堂堂身材魁梧站在路边朝自己招手。沈子成一看,原来是常森,便阔步走了过去,施礼道:“常大人!”

    “唉,叫什么大人啊,叫我咱们在兰溪的时候不是好好的,怎么到了应天府规矩就这么多了?兰溪会一结束,我和师傅就一起往应天府来了。离开家这么久也颇为想家,没想到却在路上遇到了沈公子。”常森笑呵呵的说道。

    沈子成左右看了看:“尊师何在?”

    “师傅不肯住在开平王府,非要去寺庙挂单。我也没法拦着他……”常森虽然说话粗声粗气,其实是个颇为精细的人,不紧不慢的说道:“看沈公子似乎是刚刚从燕王府出来哦?”

    沈子成也不隐瞒:“是啊,在下刚刚去拜候过燕王。”

    “在兰溪会的时候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