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爆炸-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稀疤颉背稣庋陌伎樱拷步庠毙ψ潘担飧鍪奔涞故侨菀鬃匪莸模挥貌椴榍易嫖莸慕ㄔ焓奔渚椭懒栓D―150年。
再往前,沙面上摆放着一件精致的水晶盒子,昭示里面的展品比较贵重。那是一块形状奇特的石头,长圆形,中间弯成90度。说它奇特,奇在它的驼背是天生的,并非人工雕琢,从弯曲的石纹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点。讲解员兴奋地说:
“知道吗?这块石头是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珍藏过的,李先生说它是中国第四纪冰川运动一个绝好的实证:这块长形石头原来应该是直的,半截嵌在坚硬的基岩里,凸出的半截正好被冰川包围。因为冰川有极缓的运动,石头被冰川缓慢地推挤着。在漫长的时间中,坚硬的石头会表现得像面团一样柔软,最终成就了这个90度的弯腰,就像它在向时间女巫膜拜。李先生十分钟爱这块石头,当年丢失过一次,李先生特意登报求告,说它只有学术上的意义而没有金钱上的价值,窃贼良心发现,悄悄还了回去。李先生仙逝后,他的后人也一直珍藏着它。至于钱先生如何讨来这块宝贝,就不得而知了,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吧。”
讲解员介绍之后问了那个老问题:多长时间的冰川推挤才能造就眼前的奇迹?她说,精确时间不好考证,但给出一个上限不难――最长不会超过一次亚冰期,大约几万年。
藏品中还有不少青铜器真品,铜绿斑驳,那是岁月的沉淀。有三星堆遗址中发现的巴人面具,面容奇特,柱形双眼远远凸出在眼眶之外。巴人所处年代大致与中原的春秋战国时代相当。现在,巴人民族连同它的文化已经消失在时间长河中,只余下这些怪异面具,用它们的凸眼苍凉地质问青天。还有一件造型古朴的商代青铜甑形器,中间有汽柱,应该算是中国最早的蒸锅,外壁用复杂的鸟纹和大蕉叶纹作装饰,内壁锅底有单字铭文――好。别小看这孤单单一个字,它指明器皿的主人是商王武丁的妻子妇好,那是中国早期一位著名的女将军和女政治家。
我推着徐钢边看边听,其它几位要来换我,我婉言谢绝了。两个小时后我们来到后厅,这儿同样是原生态的沙地,沙面上摆着一个石头茶几,放着茶水茶点,四周是九个草编蒲团。头发半白的钱先生坐在蒲团上等着我们。他用锐利的目光扫过我们,平静地说:
“你们都看过了馆藏品,观感如何?我知道,很多文化人说这个博物馆不伦不类。”
几个客人都笑笑,各自在蒲团上坐下来(徐钢仍坐在轮椅中),没有接他的话。只有我乖巧地说:
“钱伯伯,我能猜到你创办这个博物馆的原意,还有这个馆名的含意――是想向人们展示时间的无上威力。‘浪淘沙’中的‘浪’,是指时间长河中的绵绵细浪,而‘沙’则泛指世间芸芸万物。时间悄悄地淘洗磨蚀着万物,平素不为人觉察,等你一旦觉察则一定伴随着震惊。今天的参观,就让我体会到深沉的苍凉感。”我又补充一句,“而且――你让他们七位大老远跑到这儿开会,一定有深意。我说的对不对?”
徐钢嫌我多嘴,大概更嫌我语中有讨好意味,偏过头恼怒地瞪我一眼,我笑咪咪的佯装没看见。其它客人当然不会苛责一个年轻姑娘,笑着不插言。钱伯伯唇边浮出一丝微笑,对我点点头,简单地说:
“小白姑娘,你很聪明。”他看看大家。“各位都忙,咱们直奔正题吧。我请大家来,是想请你们放下手中的活儿,全力投入一个新课题。你们大概已经知道我的独子拒绝继承遗产,我尊重他的决定,一个子儿也不给他留了,所有家产将全部投入这项研究。而你们呢,如果同意参加,将投入整个人生。”
众人有些愕然,包括徐钢和我。大家接到邀请后,都猜着钱先生是想资助自己的研究,所以兴冲冲地赶来了。科学家都清高,但科研项目不能清高,必须有巨量的金钱作后盾,特别是像物理学、材料学、计算机科学和考古学这类实验性(实践性)学科,其实就连语言学和社会学这类比较“虚”的研究,照样离不开巨量的金钱。不过,谁也没想到,钱先生一开口就要求各人放弃原来的课题,这样的做法,说轻一点也是失礼。但――到底是什么课题,需要投入“一千亿”和“整个人生”呢?众人在愕然和不快中也有期待,静等钱先生说下去。
“恕我说话坦率,有句古话‘名缰利索’,说出了千古至理。古往今来的人们,营营嗡嗡,不惧生死,不外是为了名利二字。就像诸位是搞研究的,大概都不贪财,但恐怕没人敢说不喜欢‘名’。至于我就更贪心了,鱼与熊掌兼爱。这辈子已经有了利,还切盼落个身后之名。刚才大家看了我的馆藏品,比如那件镌有‘好’字的商代青铜器,它让一个女人在三千多年后还能活在人们心中,没有被历史遗忘。这也正是我的追求,一个乖张老头儿的自私想法。我的要求其实非常简单――希望在千秋之后,考古学家不定从哪座废墟里挖出一个石头脑袋,上面的泥巴一擦,露出我这副尊容,基座上还刻有钱三才仨字。只要这样,我就心满意足了。”
我能感觉到周围的气氛一下子变冷了,冷到冰点之下。大家都是奔着“慈善捐赠”这个想头来的,没料到他竟然提出这么一个“恬不知耻”的、狂妄的要求――让七位学界精英“投入整个人生”,来保证一个富佬在千秋之后留名!他以为自己是谁,胡夫、秦始皇、成吉思汗、凯撒或亚历山大吗?客人们都有涵养,没把心中的鄙夷直接表现出来,但各人的目光已如寒冰。我担心地看看徐钢,我熟知他的涵养功夫较差,怕他勃然大怒,弄得不可收拾。奇怪的是徐钢今天没有发作,显得反常的平静――也许是暴风雨前的平静。他沉默一会儿,笑着说:
“钱先生,这绝对是一个伟大的设想。”
钱先生冷冷地一下子顶回去:“不,徐钢先生不必违心地面谀。我知道这个追求既不伟大,也不高尚。但人类文明史大半是由不高尚所组成。像著名的金字塔、兵马俑、泰姬陵、巴格达空中花园,曾候乙编钟,等等等等,都是帝王私欲的产物,就连造福后代的京杭大运河,其初衷也是为了隋煬帝南下巡幸。人类文明中有没有‘本质高尚’的遗迹?有,像李冰都江堰,像印度阿育王塔,不过实在屈指可数。既然历史就是如此不干净,既然我有千亿家产无处可花,那就让我当一回胡夫、秦始皇和隋煬帝,又该如何?”
徐钢仍面带微笑(我从中看到不祥的寒意),平静地说:
“当然可以啊,没人反对你‘流芳百世’,更不会干涉你如何花自己的钱。不过我觉得你的要求太低档次,不符合你的尊贵身份。你为什么不要求把整个月球雕成你的肖像呢?有一千亿金钱做后盾,再加上现代科技,这并不是办不到的事。”
钱先生淡然一笑:“现代科技什么都能办到吗?”
“至少,对你提的那种要求来说易如反掌。它太简单了,太小儿科了,不值得拉上我们七个来陪你一块儿玩儿。我提一个既快又省的建议,你不妨放了我们,改去雇用石匠,500元就管雕出一个很像样的花岗岩脑袋,外加刻上你的大名。你不妨雇他几百人,雕他几万件,分散埋到世界各地。可以确保几千年几万年后,后人还能在哪块地里刨出一个囫囵脑袋。”
我使劲扯徐钢的衣襟,他的话太刻薄。不管怎么说我们今天是客人,我不想他和主人彻底撕开脸面。而且我的意识深处也有隐隐的怀疑――钱先生虽然为人乖张,但终究是商界耆宿,人情练达老眼如刀,不会贸然提出这个显然会被拒绝的要求,来自取其辱吧。那么,也许他另有深意?
其它六位默然不语,从感情上说明显倾向于徐钢这边。现在只有我出面转圜了。我仍然扮演一个毫无心机的天真姑娘,笑嘻嘻地说:
“徐钢你先别吹牛,别把话说得太满。钱伯伯的要求中还有一个重要参数没提到呢,那就是――时间长短。钱伯伯,你说的‘千秋之后’,究竟是多长?是1000年,一万年,还是十万年?”
钱先生深深看我一眼,唇边再次浮出笑意。他赞许地对我点点头,然后说:
“我要求的时间是――150亿年。”
“多――少?”
“150亿年。我希望我的石头脑袋,还有名字,至少能保存到150亿年后。我的要求很简单,具体内容也可商榷,但这个时间点一定得保证。”
周围的气氛又有一个突然的转变,是逆向的转变。七个人同时抬头看着钱先生,刚才的不屑目光已经变了,变得非常复杂,有迷茫,也有敬畏;七个人你看我、我看你,默然不语,一种隐隐的亢奋在暗中博动。社会学家靳先生喃喃地说:
“150亿年。按比较公认的预测,宇宙在150亿年后已经灭亡了。至少说,地球人类肯定灭亡了。”
钱先生轻松地说:“那倒没关系,我不在乎150亿年后是谁刨出我的脑袋,是地球人,还是外星人。”
“也许那时一片混沌,已经没有任何生物,更不用说智能种族了。”
“那同样没关系,就让我的脑袋独自飘浮在混沌中吧,我只求留名,不怕寂寞。”他用尖利的目光看看徐钢,讥讽地说,“不过对于现代科技来说,这件事肯定太过轻易。不值得拉上你们七个来陪我玩儿,是不是?”
我幸灾乐祸地看看徐钢――谁让他刚才那么狂?他这会儿完全陷入深思之中,对钱先生的讥讽毫无应战之意。我毕竟是写科幻小说的,对各类知识多有涉猎,知道七位科学家为什么有如此的震动。150亿年――对于一千年、十万年这样的时间段来说,150亿年绝不是单纯的加长。它的漫长足以让事情发生质变,让可能变成不可能,让不可能变成可能。甚至能让坚硬的科学理性变得软如面团,就如那块冰川中的石头,对时间女巫低头膜拜。我想起辛弃疾的一句诗:“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钱先生的提议为这句话赋予新的含意。此前的世人,包括人类历史上再厉害的英雄枭雄,也不过关注于“生前之名“,即在地球人文明中的声名;唯有钱先生第一次认真提出要博得“身后之名”,即在地球文明之后、甚至“这个宇宙”
之后的声名。
说他的要求是“自私”也不为错,但就连这种自私也是大气魄的,无人能比。古人说“大俗即大雅”,套用到他身上可以说:大私即大公。
钱先生知道我们一时走不出震惊,站起身,拍拍裤子上沾的沙子,平淡地说:
“看来诸位对我的建议还感兴趣。这样吧,我离开五天,你们深入讨论一下,五天后我听你们的回话。当然,在你们决定之前,我也会告知各位的聘用待遇。我想,会让你们满意的。”他看看我,微笑着补充一句,“我原来没有给易小姐发邀请函,是我走眼了,失敬了。现在我向你道歉,并正式邀请你参加这个团队。”
五天后,在同一个地点,七个人盘腿坐在蒲团上(连打着石膏绷带的徐钢也挣扎着下了轮椅),恭谨地面向钱先生,一如众星拱月,众僧拜佛。七个人用目光催促我说话,我难为情地说:
“钱伯伯,你知道我才疏学浅,与他们七位不是一个层次。但他们非要推举我做发言人,可不是赶鸭子上架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