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

第681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第681部分

小说: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英镑区贸易筹措资金以及偿还积欠联合王国的债务。西班牙政府得到了一笔二百万英镑的贷款,以供其在英镑区的花费,并保证凡是西班牙进口的较重要物资不再出口。由于马德里存在着敌对势力,这些协定有好几个月无法落实。但是,到了1940年8月底以后西班牙动用了那笔贷款,实际上到10月底,已经把它用光了。10月23日,佛朗哥同希特勒在昂代举行会谈,这时,英国驻马德里大使馆向西班牙当局就他们今后六个月的需要提出了估计。结果,西班牙在11月13日紧急请求英国至少再提供二百五十万英镑的贷款。这些贷款英国在12月1日都答应了,经济作战部还答应在以后十二个月里为西班牙进口达一百万吨的小麦签发航行证。尽管西班牙商业部长卡塞列尔谋求充分利用英国的援助,可是外交部长塞拉诺·苏内却竭力从中作梗,一再拖延,一直到1941年4月7日才签署该项借款协定,他并以一种乖戾的态度在很长一段时期里阻挠了美国的援助。但是英国不顾长枪党徒的恶意拒绝,仍继续帮助供应西班牙之所需,后者不仅在小麦方面,而且在棉花、煤和橡胶方面无不紧张万分。看来英国经济援助的现实毫无疑问地进一步使佛朗哥将军倾向于抵制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种种要求。1941年春天以后,英国当局一直在购买愈来愈多的西班牙铁矿砂、黄铁、汞、钾碱和其他物资,西班牙因而积累了大量英镑,没有必要再向英国要求贷款。因此今后的问题是如何获得与西班牙可能需要的“短缺”商品同样有用的西班牙产品。
  葡萄牙的地位显然很微妙;亲盟国的感情是强烈的,在战时情况下,它更加依赖英国这个供应它所需进口物资的主要来源地,但是同西班牙保持密切关系也是萨拉查博士的主要目的。在战争的第一个冬天里,他不准备与盟国签订战时贸易协定,甚至也不准备建立出口许可证制度。但是,他能够并且也愿意促成英国对西班牙实施有控制的援助政策,并相互合作于1940年7月24日缔结了一项协定。根据这项协定,葡属殖民地的产品供应西班牙,以换取可从英西汇划结算中得到信贷的好处。接着在1940年10月缔结了英葡支付协定,根据该协定,葡方同意在战争期间将埃斯库多交由英国按照英镑的比价处理。这里不妨提一下,瑞典与瑞士只愿以黄金作比价出售他们的货币,而黄金正是这个阶段中英国迅速在下降的资产。到战争结束时,葡萄牙的结余已积累约达八千万英镑,而它手头并没有德国或意大利的货币。这项有利的协定,在战争的其余时期里,对英国筹措资金用以优先购买葡萄牙的货物说来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瑞士处于轴心国与维希法国的领土包围之中,完全可以看作是毫无希望的了;但是英国人在1940年9月作了决定,只要瑞士政府保持任何程度的中立,就应鼓励他们同西方保持接触。这时瑞士的一个专家凯勒教授来到伦敦,那年冬季协商制定了瑞士的进口定额。为了防止囤积大量润滑油、纺织品、粮食、铝、锌、锡、汞以及铁合金原料,对其进口货作了调整;用于制造炸药的原料,特殊合金钢、皮革和鞣皮用料,以及其他用于德国战争机器的货物,都一概禁止进口。同时答应瑞士,英国会尽一切努力使它能收到根据商定的定额允许给它的东西;然而,由于航运上的困难,未能始终做到这点。
  1940年到1941年间的冬季里,德国使英国在巴尔干地区的经济计划终止了。英国想尽办法把七十五艘船从多瑙河撤到了伊斯坦布尔,并在保加利亚以先买权买到了一些东西,而且安全地运出。直到1941年4月,南斯拉夫的矿产供应,主要是铬铁和铬精,继续根据英南矿产议定书从萨洛尼卡用船运出。现在巴尔干国家中只剩希腊被看作有希望进行经济战的战场了;它的地理位置以及它的庞大商船队容易获得海外资源供应,这些条件加强了这样一种希望:它将会有决心,而英国也将向它提供经济上的援助,来使它能够顶住德国的经济压力。因此,在1940年8月到9月间,希腊处于两面夹攻之中。英国人在8月20日提出购买希腊的铬和镁产品,及其大部分的葡萄干、淡黄色无核小葡萄干和橄榄油作物;9月他们提出愿在战时贸易协定以外再购买价值一百五十万英镑的希腊烟草,假若他们限制对德国销售的话。与此同时,希德谈判正在柏林进行;按照9月20日达成的一个协定,希腊答应供应德国数量较多的橄榄油与铬(一万七千五百吨而不是以前的两千吨)。但是,由于意大利在1940年10月28日的进攻,形势改变了;希腊作为一个参战的盟国,那么无论它需要什么作战物资就得供应它什么,虽然一般认为,让它囤积超过其眼前形势所应有的主要原料库存是不妥当的。
  土耳其也处于两面的很大压力之下,如果说英国人坚持住了,他们在这过程中是受到一些震惊的。由于巴尔干半岛已在德国人的统治之下,所以,作为联合王国的非交战盟国的土耳其,完全有理由感到恐惧的。到了1941年5月,希腊人停止了抵抗,德国军队兵临土耳其的欧洲边境。而在战争的第一个冬天里,来自德国和意大利的威胁还比较远,当时,土耳其政府采取了一个重大的步骤,企图使自己摆脱对德国的依赖,可是德国早在三十年代就已对土耳其的经济具有巨大的影响。土耳其拒绝签订那个在1931年8月31日期满的土德贸易条约,而且似乎情愿赞成英国经济作战部的要求,包括限制对德国供应土耳其产品。然而,作为交换条件,土耳其当局希望法国和英国购买它的剩余商品,并供给它迄今一直由德国供应或答应供应的武器。结果是进行了一段时期的激烈的讨价还价,因为土耳其方面明白表示,如果从盟国那里得不到满意的条件,就要同德国恢复贸易。1941年1月8日,在巴黎签订了一批协定。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协定是盟国有权按当时伦敦五金交易所的定价购买土耳其所有的铬出口品,为期两年。另外还签订了一项在战争时间购买“干果”的协定。企图进一步控制对德国有用的土耳其商品(鞣革用的壳斗、橄榄油、羊毛、棉花和山羊毛)的努力在后来的六个月中几乎毫无进展。与此同时,土耳其在7月25日同德国议订了一项新的贸易和支付协定。这项协定的有效期为一年;土耳其对德国与德国对土耳其的出口值都定为二千一百四十万土耳其镑,此外土耳其还作了一些附带的让步,出口数值据信因此提高到三千一百万土耳其镑以上(即超过六百万英镑)。另外订有一些复杂的条款,保证双方的出口都按特定的等量商品进行交换,但是,一般说来,土耳其的出口商品包括大麦、橄榄油、油菜籽、山羊毛、棉花、壳斗、烟草、干果、葡萄干和无花果;德国则供应土耳其三十九节火车头、铁路货车、浮桥、工厂设备、备件和装置、卷烟纸和药品。铬铁矿石没有包括在这项贸易之内,但是,情况已经很清楚,各盟国政府把1940年1月签订的铬协定限期二年,应该说是目光短浅了。
  象西班牙和希腊一样,土耳其显然是英国进行“有条件援助”的一个适当场所。1940年7月,英国又向土耳其政府提出一个广泛的计划来购买土耳其的产品,并向土耳其供应产品。为了抵制德国的经济影响,还在1940年11月22日同土耳其缔结了一项新的金融协定。根据这项协定,土耳其在英国的采购中至少可以得到百分之十的黄金付款;此外,虽然给土耳其制订了其定量限额,但是,这些限额将不予严格执行。在这年冬季,土耳其大大提高了铬的卖价(铬正是德国需要的,以此作为向土耳其提供其极需的军备的交换条件)。双方还在其他物品上进行了长期的谈判。到了1941年夏天,当土耳其停止发布官方的进出口数字时,人们便有了可能对英国所作的努力的成效作出估计。1940年7月到1941年6月这十二个月期间,联合王国已取代了德国而成为土耳其的最大市场和供应者。德国在土耳其的贸易中所占比重已从战前的约百分之五十下降到约百分之十。但是,它同德国近邻的瑞士、罗马尼亚和匈牙利等国的贸易却有了可疑的增加。在1941年10月9月签订的克洛迪乌斯协定中,德国和土耳其同意双方在今后十八个月中相互交付价值一亿里拉的各种商品,并在1943年与1944年交换铬和军需物资。然而,土耳其想从德国得到大量供应品的希望,到该年年底便开始渐趋渺茫了。
  但是,虽然英国可以声称它的政策在限制德国经济向地中海国家渗透的斗争中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它还是不得不承认,它在堵塞封锁的两个最大漏洞(通过维希法国和苏俄的运输渠道)方面几乎是完全失败的。被征服的法国经历了两个政府的统治。为了封锁的目的,毫无疑问在德国直接管辖下的哪一部分应该被认为是敌方领土;但在贝当元帅为首的维希政府统治下的未被占领的法国地区,其确切地位如何,在某些方面就有人怀疑了。这种地位是很微妙的,原因不止一端。维希政府仍旧控制着一支相当大的海军和西北“非洲帝国”(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法属摩洛哥和法属西非),而这正是在皇家海军抽不出舰只去截断法属北非一些港口和马赛港之间的交通的时候;再者,法国的情况又给美国运送粮食“救济”欧洲的宣传运动提供了素材。这种救济运动虽然表现了其支持者的真正人道主义精神,但是,如果要取得成功的话,就难免也要在物质上充实轴心国的经济资源。
  1940年8月20日,丘吉尔对下院的一项声明阐明了英国政府对救济问题的政策。丘吉尔在指出德国官方一再声称他们拥有充分的粮食储备能够养活它控制下的人民等话之后,他辩驳说,在现时和即将来临的冬季中,可能在欧洲任何地方造成饥荒的仅有的因素只能是德国的压榨勒索,或者是德国不将它所掌握的生活必需品分配出去。何况还有许多宝贵的食品是制造重要的作战物资所必不可少的。脂肪用来制造炸药,土豆用于提炼汽油用的酒精,大量用于制造飞机的塑料都是用牛奶做出来的。希特勒必须对此承担全部的责任。因此,决不应该让救济这些人民的粮食通过封锁线。但是,英国政府为了迅速向已经重新获得自由的任何国家的人民(包括那些德国人和奥地利人在内)供给粮食,将尽最大努力事先作好安排。这个声明不仅为英国在战争后期实行定量限额的政策(虽然还得作出一些让步)提供基础,而且它还要求中立国和盟国积累生活必需品。这项政策还有更为直接的目的,即为了平息因封锁而受损害的出口商的不满,以及为将由联总在战后进行的救济工作做好准备。至今只在波兰试行过这项救济工作,在那儿有两个美国组织(美国红十字会和赫伯特·胡佛的“波兰救济委员会”)输入了一些必需品。可是美国人这些努力,到1940年6月初就告停止,因为德国政府不肯再为这项工作提供各种方便。随着挪威、丹麦、荷兰、比利时、法国以及稍后的巴尔干诸国相继沦于轴心国的统治之下,要求通过封锁线运送食品的呼吁又重新提出来了,并有所扩大。美国政府大体上接受了英国的这种观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