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第2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次为江南运河及太湖入海港浦,次为浙江、闽江、粤江,次云南诸水,次为西藏诸水,次漠北阿尔泰以南水及黑龙江、松花诸江,次东北海朝鲜诸水,次塞北漠南诸水,而终以西域诸水。大抵通津所注,往往袤延数千里,不可限以疆域。召南所叙,不以郡邑为分,惟以巨川为纲,而以所会众流为目,故曰“提纲”。其源流分合,方隅曲折,则统以今日水道为主,不屑屑附会於古义,而沿革同异,亦即互见於其间。其自序讥古来记地理者志在《艺文》,情侈观览。或於神仙荒怪,遥续《山海》;或於洞天梵宇,揄扬仙佛;或於游踪偶及,逞异炫奇。形容文饰,只以供词赋之用。故所叙录,颇为详核,与《水经注》之模山范水,其命意固殊矣。然非召南生逢圣代,当敷天砥属之时,亦不能於数万里外闻古人之所未闻,言之如指诸掌也。
△《海塘录》·二十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翟均廉撰。均廉有《周易章句证异》,已著录。浙江海塘在海宁州南,唐宋以来,递有修筑。至国朝,轸念民依,讲求尤备。圣祖仁皇帝暨我皇上,均亲临相度,用建万年保障之基。是编综括古今,恭录诏谕圣制以弁冕於卷首。次为《图说》一卷,《疆域》一卷,《建筑》四卷,《名胜》二卷,《古迹》二卷,《祠祀》二卷,《奏议》五卷,《艺文》八卷,《杂志》一卷。徵引各史纪、志及《玉海》,乾道、咸淳《临安志》,《四朝闻见录》,《明实录》诸书。其考订辨证,颇为该洽。如订正盐官海塘长百二十四里,唐开元所筑,旧志作二百二十四里者误。引《泊宅编》载宋制有铁符镇海,皆史传所未载。他如海宁之堤筑於沈让诸,又志乘所未备。考《浙江通志》,虽有《海塘事宜》一门,然仅至雍正十一年而止。是编详叙至乾隆二十九年,凡圣谟指示,睿虑周详,以及臣工奏议,皆谨为诠叙,尤足以昭示后来。其中如《建筑门》叙述宋制,而不及引《咸淳临安志》所载林大鼐之议。明安然之作石堤,《明实录》载於洪武十年,而书中误作十一年。间有脱略,然不足累其全书云。
──右“地理类”河渠之属,二十三部、五百七卷,皆文渊阁著录。
△《筹海图编》·十三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明胡宗宪撰。宗宪字汝贞,号梅林,绩溪人。嘉靖戊戌进士,官至兵部尚书,督师剿倭寇,以言官论劾,下狱瘐死。万历初,追复原官,谥襄懋。事迹具《明史》本传。是书首载《舆地全图》、《沿海沙山图》,次载《王官使倭略》、《倭国入贡事略》、《倭国事略》、次载广东、福建、浙江、直隶、登莱五省《沿海郡县图》、《倭变图》、《兵防官考》及事宜,次载《倭患总编》、《年表》,次载《寇迹分合图谱》,次载《大捷考》,次载《遇难殉节考》,次载《经略考》。《明史》称赵文华督察浙江军务,宗宪深附之。总督张经破倭於王江泾,文华尽掩经功归宗宪,经遂得罪。又陷抚臣李天宠。文华还朝,力荐宗宪,遂擢显秩。宗宪又因文华结纳严嵩,以为内援。其喜功名而尚权诈,诚有如《传赞》所云“奢黩蒙垢”者。书中载胡松撰《王江泾捷事略》,专述宗宪之功,不及张经,与本传符合。是其攘功之实证。然其他若载嘉靖三十四年五月平望之捷,陆泾坝之捷,十一月后屯之捷,清风岭之捷,三十五年仙居之捷,七月乍浦之捷,十一月龛山之捷,及金塘、淮扬、宁台温之捷。又纪剿徐海及擒王直始末,大端与《明史》纪传均相符合。则宗宪之保障东南,尚不为无功。《经略考》三卷内凡会哨、邻援、招抚、城守、团结、保甲、宣谕、间谍、贡道、互市及一切海船、兵仗、戎器、火器无不周密。又若唐顺之、张时彻、俞大猷、茅坤、戚继光诸条议,是书亦靡不具载。於明代海防,亦云详备。盖其人虽不醇,其才则固一世之雄也。
△《郑开阳杂著》·十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郑若曾撰。若曾字伯鲁,号开阳,昆山人。嘉靖初贡生。是书旧分《筹海图编》、《江南经略》、《四隩图论》等编,本各自为书。国朝康熙中,其五世孙起泓及子定远,又删汰重编,合为一帙。定为《万里海防图论》二卷,《江防图考》一卷,《日本图纂》一卷,《朝鲜图说》一卷,《安南图说》一卷,《琉球图说》一卷,《海防一览图》一卷,《海运全图》一卷,《黄河图议》一卷,《苏松浮粮议》一卷。其《海防一览图》即《万里海防图》之初稿。以详略互见,故两存之。若曾尚有《江南经略》一书,独缺不载,未喻其故。或装辑者偶佚欤?若曾少师魏校,又师湛若水、王守仁,与归有光、唐顺之亦互相切磋。
数人中惟守仁、顺之讲经济之学,然守仁用之而效,顺之用之不甚效。若曾虽不大用,而佐胡宗宪幕,平倭寇有功。盖顺之求之於空言,若曾得之於阅历也。此十书者,江防、海防形势皆所目击,日本诸考皆咨访考究,得其实据。非剽掇史传以成书,与书生纸上之谈固有殊焉。
──右“地理类”边防之属,二部、二十四卷,皆文渊阁著录。
卷七十 史部二十六
○地理类三
△《南岳小录》·一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唐道士李冲昭撰。卷首有自序,称“弱年悟道,近岁依师。洎临岳门,频访灵迹。遍阅古碑及《衡山图经》、《湘中记》,仍致诘於师资、长者、岳下耆年。
或得一事,旋贮箧笥。撮而直书,总成一卷”。案书中有咸通年号,当作於懿宗以后。序末所题壬戌岁,盖昭宗天复二年也。《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皆不著录。郑樵《通志·艺文略》始载有此名,与此本卷数相合。惟冲昭作仲昭,或传刻误欤?书中先列五峰、三涧,次叙宫观、祠庙、坛院之属,而以历代得道飞昇之迹附之。虽黄冠自张其教,不无夸诞之辞。而唐世名山洞府之书,如卢鸿一《嵩山记》、张密《庐山杂记》、令狐见尧《玉笥山记》、杜光庭《武夷山记》,今并无存。此独以旧本流传,胜境灵踪,足资掌故,是亦考图经者所宜徵据矣。此本为明蔡汝楠守衡州时所刻,前有小引,亦谓“所载事迹,名物悉与今本不同”云。
△《庐山记》·三卷、附《庐山纪略》·一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
宋陈舜俞撰。舜俞字令举,乌程人。所居曰白牛村,因自号“白牛居士”。
庆历六年进士,嘉祐四年又中制科第一,历官都官员外郎。熙宁中出知山阴县,以不奉行青苗法,谪南康监税。事迹具《宋史》本传。舜俞谪官时,与致仕刘涣游览庐山,尝以六十日之力,尽南北山水之胜。每恨慧远、周景武辈作山记疏略,而涣旧尝杂录闻见,未暇诠次。舜俞因采其说,参以记载耆旧所传,昼则山行,夜则发书考证。泓泉块石,具载不遗,折衷是非,必可传而后已。又作俯仰之图、寻山先后之次以冠之,人服其勤。自记云:“余始游庐山,问山中塔庙兴废及水石之名,无能为予言者。虽言之,往往袭谬失实。因取九江图经、前人杂录,稽之本史,或亲至其处考验铭志,参订耆老,作《庐山记》。其湮泐芜没,不可复知者,则阙疑焉。凡唐以前碑记,因其有岁月甲子爵里之详,故并录之,庶或有补史氏”云云。其目有《总叙山篇第一》,《叙北山篇第二》,《叙南山篇第三》,而无第四、五篇。图亦不存。勘验《永乐大典》,所阙亦同。然北宋地志,传世者稀。此书考据精核,尤非后来《庐山纪胜》诸书所及。虽经残阙,犹可宝贵,故特录而存之。释惠远《庐山纪略》一卷,旧载此本之末,不知何人所附入。今亦并录存之,备参考焉。
△《赤松山志》·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宋道士倪守约撰。守约,未详何许人。书前自序,称舍家辞父母,来投师资。
又自署松山羽士,知为黄冠。书中称真庙、神庙、孝庙、宁庙,知为宋人。人物之末称咸淳年号,知作於度宗时矣。其书首序皇初起、皇初平兄弟仙迹,以著是山灵异,为全书纲领。次丹类,次洞穴类,次山类,次水类,次宫宇类,次人物类,次制诰类,次碑籍类。书末又有正统四年明英宗御制数行,非诗非文,似乎联额,与此书篇页不相属,盖后人所附入。明代刊本,喜於窜乱古书,往往如是。
今删汰不录,以存守约之旧焉。
△《西湖游览志》·二十四卷、《志馀》·二十六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明田汝成撰。汝成有《炎徼纪闻》,已著录。是书虽以游览为名,多记湖山之胜,实则关於宋史者为多。故於高宗而后,偏安逸豫,每一篇之中三致意焉。
宋乾道间,周淙撰《临安志》十五卷。咸淳间,潜说友又续成一百卷。湖山特其中之一目,例不当详。吴自牧作《梦粱录》,周密作《武林旧事》,於岁时、风俗特详,而山川、古迹又在所略。惟汝成此书,因名胜而附以事迹,鸿纤钜细,一一兼该。非惟可广见闻,并可以考文献。其体在地志、杂史之间,与明人游记徒以觞咏登临、流连光景者不侔。其《志馀》二十六卷,则摭拾南宋轶闻,分门胪载。大都杭州之事居多,不尽有关於西湖,故别为一编,例同附录。盖有此馀文,以消纳其冗碎,而后本书不病於芜杂,此其义例之善也。惟所徵故实,悉不列其书名,遂使出典无徵,莫能考证其真伪。是则明人之通弊,汝成亦未能免俗者矣。
△《桂胜》·十六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附《桂故》·八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张鸣凤撰。鸣凤有《西迁注》,已著录。是二书并成於万历癸丑。《桂胜》序题五月六日,《桂故》序题七月朔,刘继文序称,前十六卷为《桂胜》,志桂概也。后八卷为《桂故》,志故实也。鸣凤《桂胜》自序,亦称外《桂故》八卷,用辅以行。《桂故》自序称,“余志《桂胜》,窃迹前事”云云。则二书相因而作,实一书也。《桂胜》以山水标目,各引证诸书,叙述於前,即以历代诗文附本条下。而於石刻题名之类,搜采尤详。又随事附以考证,多所订正。董斯张《吴兴备志》、朱彝尊《日下旧闻》即全仿其体例,於地志之中最为典雅。《桂故》分郡国、官名、先政、先献、游寓、杂志六门。郡国,考历代沿革,详列史志,辨今之桂林非古之桂林。官名,则胪举历代之制。盖疆域明则先献有所断限,职制明则先政有所徵验。乃不至如他志书,人物、名宦附会牵合,故以冠於首也。
其先政、先献,人各为传。大抵镕铸旧文,剪裁蔓语,务取其有关是土,而不滥涉其生平。又多采金石之文,不尽取诸史籍。故其辞简而不支,博而有据。其游寓、杂志,亦多据题名碑碣,姓名年月,历历可稽。在明代舆记之中,於康海《武功志》、韩邦靖《朝邑志》外,自为别调。可以鼎立而三,他家莫之逮也。
二书所载,皆止於南宋,盖年远者易湮,时近者易滥,详人所略,略人所详,其书乃博赡而有体。是又鸣凤创例之微意欤?
△《钦定盘山志》·二十一卷国朝大学士蒋溥等奉敕撰。盘山在蓟州城北二十五里,为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