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第6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律,大都抒写如志,不屑屑为絺章绘句之词。
杨万里《朝天集》有《送喻叔奇知处州》诗云:“括苍山水名天下,工部风烟入笔端。”颇相推许。而良能集内,亦多与万里酬唱之作。故其诗格,约略相近,特不及万里之博大耳。又陈亮《龙川集·题喻季直文编》一篇云:“喻叔奇於人煦煦有恩意,能使人别去三日,念之辄不释。其为文,精深简雅,读之愈久而意若新。”是良能之文,亦有可自成一家者。惜其诗仅存,而文已湮没不传矣。今从《永乐大典》采掇裒次,而以《南宋名贤小集》所载参校补入。釐为十六卷,庶犹得考见其大略。其集称香山者,案集中《次韵李大著春日杂诗》中有“清梦到香山”句。自注曰:“余所居山名。”盖以地名其集云。
△《宫教集》·十二卷(永乐大典本)
宋崔敦礼撰。敦礼有《刍言》,已著录。焦竑《国史经籍志》载有敦礼集二十卷。其本久佚。他家书目亦罕著於录。故厉鹗《宋诗纪事》不及敦礼之名。惟《永乐大典》载有敦礼《宫教集》,其诗文篇帙尚富。大抵格律平正,词气畅达。
虽不能领新标异,而周规折矩,尺寸不逾。前辈典型,兹犹未坠,未可等诸自郐无讥。谨采掇编次,釐为十有二卷。第五卷内有《进重删定吕祖谦所编文鉴劄子》一篇,称删去增添别写进呈云云。考李心传《朝野杂记》,谓吕祖谦《文鉴》既成,近臣密启其失当,乃命直院崔大雅更定。增损去留,凡数十篇。大雅者,其弟敦诗字也。《朱子语类》尝论祖谦编录《文鉴》事,亦有崔敦诗删定奏议之语。
是此劄当出敦诗,不出敦礼。似乎《永乐大典》偶尔误题。然或敦诗刊定进呈,敦礼代为草奏,亦未可定。今既别无显证,姑仍其旧录之,而附著其舛互如右。
△《蒙隐集》·二卷(永乐大典本)
宋陈棣撰。棣始末诸书不载。惟凌迪知《万姓统谱》载陈汝锡字师予。绍圣四年进士。官至浙东安抚使。子棣字鄂父。以父任,官至通判潭州。今考集中《知军刘公挽词》第三首,自注称“绍兴初,先子帅越”。与汝锡时代官阶皆符,当即其人。惟谱称通判潭州,而集中《食枸杞菊》诗自序称“仆官桐川”。又有“我今作掾尝苦饥”句,稍为不合。或初仕为桐川掾,后终潭州欤?集中有《甲子除夕》诗,甲子为绍兴十四年,则犹高宗时人也。《栝苍汇纪》载:“汝锡尝有‘闲愁莫浪遣,留为痛饮资’句,为黄庭坚所赏。”则其家学渊源,亦从元祐而来。棣诗乃於南渡之初,已先导宋季江湖之派。盖其足迹游历,不过数郡,无名山大川以豁荡心胸。所与唱和者不过同官丞簿数人,相与怨老嗟卑,又鲜耆宿硕儒以开拓学识。其诗边幅稍狭,比兴稍浅,固势使之然。然统各体而观之,虽乏鸿篇,实殊伪体。大都平易近情,不失风旨。较以生硬晦涩为奇伟,以鄙俚芜杂为真切者,其品固有间矣。宋代遗篇,日传日少。录而存之,俾谈艺家见所未见,亦稽古者所不废也。自明以来,选宋诗者皆未及。厉鹗作《宋诗纪事》,亦不载其姓名。则原集之佚已久。其卷帙多少,不可复考。诗惟一篇,题甲子,其年月先后亦不可知。谨从《永乐大典》所载,按体区分,釐为上、下二卷,以略存梗概焉。
△《倪石陵书》·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宋倪朴撰。朴字文卿,浦江人。居於石陵村,因以为号。尝应进士举。绍兴末为万言书拟上高宗而不果。郑伯熊、陈亮皆极称之。后为里人所构,徙置筠州,以赦得还。吴师道、宋濂皆为作传。师道称其究悉用兵攻守险要,尤精地理,著《舆地会元志》四十卷。今不传。传者仅此集。前载吴宋二传,次《拟上高宗书》,又书劄八篇、书唐史诸传七篇、辨一篇。大抵皆古健有法。惟其《观音院钟刻辨》,论吴越所以改元者,乃因梁灭於唐,不肯反面事仇,奉正朔於唐,为钱氏立国之大节。夫钱镠,固唐遗民也。当朱温僣逆之时,罗隐之言,凛然大义。乃不以篡唐之梁为仇,而反以灭梁之唐为仇,是非颠倒,莫甚於是。朴因汴京丧乱,务伸复雠之义,遂并此事而附会之。可谓斯言之玷。郑楷、杜极二跋,乃特称是篇,其傎甚矣。卷末又有吴莱一序,乃为谢翱辑朴杂著而作者。独不举此篇,其识固在二人上也。翱所辑久无传本,其序盖自《渊颖集》录出。此本则明嘉靖丙戌麻城毛凤韶所辑。其不曰集而曰书者,凤韶自序谓以《上高宗书》为主,举所重云。
△《乐轩集》·八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宋陈藻撰。藻字元洁,福清人。林亦之之弟子。乐轩其自号也。是集为其门人林希逸所编。刘克庄序希逸《竹溪诗集》称:“乾、淳间,艾轩林光朝始好深湛之思,加锻炼之功,有经岁累月缮一章未就者。尽生平所作,不数卷。能以约敌繁,密胜疏,精掩粗。一传而为网山林亦之,再传而为乐轩陈藻。”又称“艾轩殁,门人散,或更名他师。独网山、乐轩笃守旧闻,穷死不悔”云云。今观集中所载诸体诗,颇涉粗率,而真朴之处实能自抒性情。古文亦主於锻炼字句,不为奔放闳肆之作,与《艾轩集》体格相近。虽其蹊迳太僻,不免寒瘦之讥;然在南宋诸家中,实亦自成一派也。
△《定庵类稿》·四卷(永乐大典本)
宋卫博撰。博《宋史》无传。其集诸家亦未著录。惟散见《永乐大典》中。
考《宋中兴百官题名记》,载乾道四年正月,卫博为枢密院编修官,四月致仕。
知其终於是职。然平生事迹,已不可考。惟其中《送杨舒州》诗有“我昔怀军书,西行尽淮泗”语。知其尝参戎幕耳。所作凡表劄、笺启、序记、书疏之类,无所不备。而什九皆为他人属草者。特原本多直标题目,不署明代字,故往往不可辨别。今以《宋史》参证,如《辞免职名表》有“更化之初,叨居政地,及长沙资殿”等语。则当为代黄祖舜作。《辞免御营使江淮都督表》有“戎辂亲征,及太上起臣於戎马饮江之际,陛下眷臣於飞龙御极之初”等语。则当为代杨存中作。
又所上诸启中,如魏参政为魏杞,叶参政为叶容,洪参政为洪遵,周参政为周葵,蒋枢密为蒋芾,皆一时名臣。又有奉使汴京、真定府燕宾馆赐宴诸表,似尝从人使金者。而集中《送薛左司序》,则称“谏大夫王公将出疆,求幕下士,监丞陶公以某进。会疾作不果”。考之於史,使金者乃王之望,旋即召还。则博实未北行,诸表殆预拟而未及用者。盖博本以表奏四六擅长,故每为当时显贵者所罗致。
而观其所作,亦大都工稳流丽;有汪藻、孙觌之馀风,非应酬牵率者可比。惜其流传不广,几致亡佚。谨抄撮薈萃,厘为四卷。存其梗概,俾不致终就湮没焉。
△《澹轩集》·八卷(永乐大典本)
宋李吕撰。吕字滨老,一字东老,邵武军光泽人。其行事不见於史传。惟周必大《平园续稿》第三十五卷内有所作吕墓志一篇,称其端庄自重,记诵过人。
年四十,即弃科举。至七十七而卒。又称其学务躬行,深恶口耳之习。读《易》六十四卦,皆为义说。尤留意《资治通鉴》,论著数百篇。盖亦恬退力学之士矣。
朱子尝为其父作墓志,今集中尚有《上晦庵干墓志书》。又吕立社仓,朱子为作记,叹其负经事综物之才,老而不遇。吕殁后,其子文子以集求序,朱子语人曰:“李丈之文,可谓有补於世教,未及为序而疾革。”见於文子所作跋语中。今观其诗文,虽多近朴直,少波澜回复之趣,不能成家。然明白坦易,往往有关於劝戒,不失为儒者之言。朱子所称,实出公论,不尽以其子游於门下之故也。焦竑《国史经籍志》载《澹轩集》十五卷,与周必大墓志相符。然世无传本。惟散见於《永乐大典》中。谨采掇裒缀,厘为诗三卷、诗馀一卷、杂文四卷。周必大墓志一首亦附之卷末,以备考核焉。
△《攻媿集》·一百一十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宋楼钥撰。钥有《范文正年谱》,已著录。其集载於诸家书目者,或作百卷,或作八十五卷。而世所传钞本有仅存四十二卷者。盖流传既久,多所佚脱。此本原作一百二十卷,与《宋史·艺文志》及陈振孙《书录解题》所载相同,犹为旧帙。惟中阙第七十七卷,据原目为《宣王内修政事》、《光武大度同高祖》二赋,《玉卮为寿》、《宅道炳星纬》二诗,《用人》、《安民》、《治兵》三策。又阙第七十八卷,据原目为御试进士、举人召试、馆职阁职省试、别试、解试、上舍州学诸试所拟策问十五篇。又阙第七十九卷,据原目为宴会、庆贺、致语十五篇,上梁文四篇,劝农文二篇。其第七十三卷据原目阙《跋王伯奋所藏文苑英华》、《跋清閟居士临修禊序》二篇。第七十四卷据原目阙《跋刘元城、江谏议、任谏议、邹道乡、陈了斋五人帖》一篇。而第五十六卷中《扬州平山堂记》亦阙其后半。诸家所藏刻本、钞本并同。今俱无从校补。至第四十八卷、第八十卷、第八十一卷、第八十二卷有青词、朱表、斋文、疏文之类,凡一百六十七篇,均非文章之正轨。谨禀承圣训,概从删削,重编为一百一十二卷。用聚珍版摹印,以广其传。钥居官持正有守,而学问赅博,文章淹雅,尤多为世所传述。本传称其“代言坦明,得制诰体。”叶绍翁《四朝闻见录》载:“钥草光宗内禅制词,有‘虽丧纪自行於宫中,而礼文难示於天下’二语,为海内所称。”此言其工於内外制也。本传又称钥试南宫,以犯讳请旨冠末等,投贽诸公,胡铨称为翰林才。
今集中《谢省闱主文启》一首,即是时所作。此言其工於启劄也。王应麟《困学纪闻》取其“门前莫约频来客,坐上同观未见书”二句,载入《评诗类》中。此言其工於声偶也。而袁桷《延祐四明志》称其“於中原师友传授,悉穷渊奥,经训小学,精据可传信”。尤能尽钥之实。盖宋自南渡而后,士大夫多求胜於空言,而不甚究心於实学。钥独综贯今古,折衷考较。凡所论辨,悉能洞澈源流。可谓有本之文,不同浮议。王士祯《居易录》称其“行尽松杉三十里,看来楼阁几由旬”、“一百五日麦秋冷,二十四番花信风”、“水真绿净不可唾,鱼若空行无所依”诸句。而病是集多丛冗。谓表状内外制之类,删去半部亦可。然贪多务博,即《诚斋》、《剑南》、《平园》诸集亦然。盖一时之风气,不必以是为钥病也。
至於题跋诸篇,尤多元元本本,证据分明,不止於《居易录》所称《三笑图赞》、《吴彩鸾玉篇钞》、《唐昭宗赐憘实敕书》三篇。毛晋辑《津逮秘书》,摘录宋人题跋,共为一集,而独不及钥。其偶未见此本欤!
△《尊白堂集》·六卷(永乐大典本)
宋虞俦撰。俦字寿老,宁国人。隆兴初入太学,举进士。累官兵部侍郎,奉祠卒。其行事不见於《宋史》,而志乘所载颇详。始为绩溪令,即以治行被荐,迁监察御史。搏击权贵,朝廷肃然。为浙东提刑,徙知湖州,值岁祲,推行荒政,所全活甚众。盖亦不徒以文学见长者。集中有《使北回上殿劄子》,是又尝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