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评传-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内容之一。
江西本《本草纲目》曾流传于英、德等国,附刻的《濒湖脉学》和《奇
经八脉考》传入欧洲,亦在意料之中。西方学者对李时珍的脉学思想是否有
过深入研究,目前尚未掌握更多的参考资料。《濒湖脉学》有德文译本,个
别德学者对它有所研究,这是可以肯定的。《中华医学杂志》1953 年第4 号
曾经 刊载芸心《德译(濒湖脉学)小考证》一文,指出《濒湖脉学》“德文
译本,系由许宝德氏所译,刊于他所著《中华医学》一书中”。该书译者许
宝德氏,为德国人, 1927 年来华,曾任职于湖南益阳的信义医院,抗日战
争爆发前后移居青岛自行开业,于1949 年前回国。《濒湖脉学》这一德文译
本,于1929 年由莱比锡书店出版,可能是他来华前后所译。许氏不只是一般
地翻译此书,显然他对脉学有所研究,因为许氏曾将书中内容同日本学者浅
因所著的《和汉医学分类》中所论各脉加以比较,有所评释。
总之,李时珍对后世的影响,除了医学、药学、博物学等方面,还突出
地表现在他的坚韧不拔、勇于探索的创造精神: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科学
态度;救死扶伤、与人为善的高尚医德。这些方面都给人以深刻印象,树立
了学习的典范。特别是他对医理、药理的精湛哲学分析,贯彻在科学方法、
思维方法中的传统哲学思想,处处给人以深刻启迪。《本草纲目》是运用中
国传统唯物论和朴素辩证法思想分析解决医药实际问题的精深著作,对后世
医药学发展的影响是无可估量的。在这方面,还有待深入地研究。
附录
一、李时珍传记文献
本草纲目序
'明'王世贞
纪称望龙光,知古剑;觇宝气,辨明珠。故萍实商羊,非天明莫洞。厥
后博物称华,辨字称康,析宝玉称倚顿,亦仅仅晨星耳。楚蕲阳李君东壁,
一日过予弇山园谒予,留饮数日。予窥其人,癯然貌也,癯然身也,津津然
谈议也。真北斗以南一人。解其装,无长物,有本草纲目数十卷。谓予曰:
时珍,荆楚鄙人也。幼多赢疾,质成钝椎;长耽典籍,若啖蔗饴。遂渔猎群
书,搜罗百氏。凡子史经传,声韵农圃,医卜星相,乐府诸家,稍有得处,
辄著数言。古有本草一书,自炎皇及汉、粱、唐、宋,下迨国朝,注解群氏
旧矣。第其中舛谬差讹遗漏不可枚数,乃敢奋编摩之志,僭纂述之权。岁历
三十稔,书考八百余家,稿凡三易。复者芟之,阙者缉之,讹者绳之。旧本
一千五百一十八种,今增药三百七十四种,分为一十六部,著成五十二卷。
虽非集成,亦粗大备,僭名日本草纲目,愿乞一言以托不朽。予开卷细玩,
每药标正名为纲,附释名为目,正始也。次以集解、辨疑、正误,详其土产
形状也。次以气味、主治、附方,著其体用也。上自坟、典,下及传奇,凡
有相关,靡不备采。如入金谷之园,种色守目;如登龙君之宫,宝藏悉陈;
如对冰壶玉鉴,毛发可指数也。博而不繁,详而有要,综核究竟,直窥渊海。
兹岂禁以医书觏哉,实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箓,臣民之重宝
也,李君用心加惠何勤哉。噫!碔玉莫剖,朱紫相倾,弊也久矣。故辨专车
之骨,必俟鲁儒;博支机之石,必访卖卜。予方著弇州厄言,恚博古如丹铅
厄言后乏人也,何幸睹兹集哉。兹集也,藏之深山石室无当,盍锲之,以共
天下后世味太玄如子云者。时万历岁庚寅春上元日,弇州山人凤洲王世贞拜
撰。
进本草纲目疏
'明'李建元
湖广黄州府儒学增广生员李建元谨奏,为遵奉明例访书,进献本草以备
采择事。臣伏读礼部仪制司勘合一款,恭请圣明敕儒臣开书局纂修正史,移
文中外。凡名家著述,有关国家典章,及纪君臣事迹,他如天文、乐律、医
术、方技诸书,但成一家名言,可以垂于方来者,即访求解送,以备采入艺
文志。如已刻行者,即刷印一部送部。或其家自欲进献者,听。奉此。臣故
父李时珍,原任楚府奉祠,奉敕进封文林郎、四川蓬溪知县。生平笃学,刻
意纂修。曾著本草一部,甫及刻成,忽值数尽,撰有遗表,令臣代献。臣切
思之:父有遗命而子不遵,何以承先志;父有遗书而子不献,何以应朝命。
矧今修史之时,又值取书之会。臣不揣谫陋,不避斧钺,谨述故父遗表。臣
父时珍,幼多赢疾,长成钝椎;耽嗜典籍,若啖蔗饴。考古证今,奋发编摩;
苦志辨疑订误,留心纂述诸书。伏念本草一书,关系颇重;注解群氏,谬误
亦多。行年三十,力肆校雠;历岁七旬,功始成就。野人炙背食芹,尚欲献
之天子;微臣采珠聚玉,敢不上之明君。昔炎皇辨百谷,尝百草,而分别气
味之良毒;轩辕师歧伯,遵伯高,而剖析经络之本标。遂有神农本草三卷,
艺文录为医家一经。及汉末而季当之始加校修,至梁末而陶弘景益以注释。
古药三百六十五种,以应重卦。唐高宗命司空李重修,长史苏恭表请伏定,
增药一百一十四种。宋太祖命医宫刘翰详校。宋仁宗再诏补注,增药一百种,
召医唐慎微合为证类,修补众本草五百种。自是人皆指为全书,医则目为奥
典。夷考其问,疵瑕不少。有当析而混者,如葳蕤、女萎,二物而并入一条;
有当并而析者,如南星、虎掌,一物而分为二种。生姜、薯蓣,菜也而列草
品;摈榔、龙眼,果也而列木部。八谷,生民之天也,不能明辨其种类;三
松,日用之蔬也,罔克灼别其名称。黑豆、赤菽,大小同条;硝石、芒消,
水火混注。以兰花为兰草,卷丹为百合,此寇氏衍义之舛谬;谓黄精即钩吻,
旋花即山姜,乃陶氏别录之差讹。酸浆、苦耽,草菜重出。掌氏之不审;天花、
栝楼,两处图形,苏氏之欠明。五倍子,构虫窠也,而认为木实;大蘋草,
田字草也。而指为浮萍。似兹之类,不可枚陈;略摘一二,以见错误。若不
类分品列,何以印定群疑。臣不揣狠愚,僭肆删述,重复者芟之,遗缺者补
之。如磨刀水、潦水、桑柴火、艾火、锁阳、山柰、土茯苓、番木鳖、金柑、
樟脑、蝎虎、狗蝇、白蜡、水蛇、狗宝、秋虫之类,并今方所用,而古本则
无;三七、地罗、九仙子、蜘蛛香、猪腰子、勾金皮之类,皆方物土苴,而
稗官不载。今增新药,凡三百七十四种:类析旧本,分为一十六部。虽非集
成,实亦粗备。有数名或散见各部,总标正名为纲,余各附释为目,正始也。
次以集解、辨疑、正误,详其出产形状也。次以气味、主治、附方,著其体
用也。上自坟典,下至传奇,凡有相关,靡不收采,虽命医书,实该物理。
我太祖高皇帝首设医院,重设医学,沛仁心仁术于九有之中;世宗肃皇帝既
刻医方选要,又刻卫生易简,蔼仁政仁声于率土之远。伏愿皇帝陛下体道守
成,遵祖继志;当高明之正位,司考文之大权。留情民瘼,再修司命之书;
特诏良臣,著成昭代之典。治身以治天下,书当与日月争光;寿国以寿万民,
臣不与草木同朽。臣不胜冀望屏营之至。臣建元为此一得之愚,上干九重之
览,或准行礼部转发史馆采择,或行医院重修,父子衔恩,存殁均戴。臣无
任瞻天仰圣之至。
万历二十四年一月,日进呈。十八日奉圣旨:“书留览,礼部知道,钦
此。”
李时珍传①
'清'顾景星
李时珍,字东壁,祖某,父言闻,世孝友,以医为业。时珍生,白鹿入
室,紫芝产庭,幼以神仙自命。十四补诸生,三试于乡不售。读书十年,不
出户庭。博学无所弗窥,善医,即以医自居。富顺王嬖庶孽,欲废适子,会
适子疾,时珍进药,日附于和气汤。王感悟,立适。楚王闻之,聘为奉祠,
掌良医所事。世子暴厥,立活之。荐于朝,授太医院判。一岁归,著《本草
纲目》。年七十六,预定死期,为遗表授其子建元。其略曰:臣幼苦赢疾,
长成钝椎,惟耽典籍,奋切编摩,纂述诸家,心殚厘定。伏念本草一书,关
系颇重,谬误实多。窃加订正,岁历三十,功始成就。自炎皇辨百谷,尝众草,
分气味之良毒:轩辕师歧伯、尊伯高,剖经络之本标,爰有《神农本草》三
卷,粱陶弘景益以注释,为药三百六十五;唐高宗命李重修,长史苏恭增
一百一十四;宋太祖命刘翰详较,仁宗再绍补注,增药一百:唐慎微合为《证
类》,修补诸本,自是指为全书。夷考其间,瑕疵不少。有当析而混者,葳
蕤、女萎,二物并为一条;有当并而析者,南星、虎杖,一物而分为两种;
生姜、薯蓣,莱也,而列草品;槟榔、龙眼,果也,而列木部;八谷,生民
之天,不能辨其种类;三菘,日用之蔬,罔克的其质名;黑豆、赤菽,大小
同条;芒消、硝石,水火混注;兰花为兰草,卷丹为百合,寇氏《衍义》之
舛谬:黄花即钩吻,旋花即山姜,陶氏《别灵》之差讹;欧浆、苦胆,草果
重出,掌氏之不审;天花、栝楼,两处图形,苏氏之欠明:五倍子。构虫窠
也,认为木实;大苹草,田字草也,指为浮萍,似兹之类,不可枚举。臣不
揣愚鄙,僭肆删述,复者芟,阙者补,如磨刀水、潦水,桑柴火、艾火、锁
阳、山李、土伏苓、蕃木鳖、金柑、樟脑、蝎虎、狗蝇、白蜡、水蛇、狗宝、
秋虫,今方所用,而古本无;三七、地罗、九仙子、蜘蛛香、猪腰子、勾金
皮之类,方物土苴,而稗官不载。旧一千五百一十八,今增三百七十四。分
十六部。五十二卷。正名为纲,附释为目;次以集解、辨疑、正误,详其出
产、气味、主治。上自坟典,下至稗记,凡有攸关,无不收掇。虽命医书,
实该物理。伏愿皇帝陛下,特诏儒臣补注,成昭代之典,臣不与草木同朽。
万历中,敕中外献书,建元以遗表进。命礼部誉写,分两京、各省布政刊行。
晚年,自号濒湖山人,著《所馆诗》、《医案》、《脉诀》、《五藏图论》、
《三焦客难》、《命门考》、《诗话》。以子建中贵,封文林郎。
顾景星曰:余儿时闻先生轶事,孝友,饶隐德,晚从余曾大父游,读书
以日出入为期,夜即端坐,其以神仙自命,岂偶然与?诗文他集失传,唯《本
草纲目》行世。蒐辑百氏,采访四方,始于嘉靖壬子,终于万历戊寅,凡二
十八年而书成。本附方二千九百三十五,增八千一百六十一。
赞曰:李公纷纷,乐道遗荣,下学上达,良师古人。既智且仁,道熟以
成,遐以愧之,景纯通明。
李时珍列传①
[清]张廷玉
李时珍,字东壁,蕲州人,好读医书。医家本草,自神农所传,止三百
六十五种;粱陶弘景所增,亦如之;唐苏恭增一百一十四种,宋刘翰又增一
百二十种,至掌禹锡、唐慎微辈,先后增补,合一千五百一十八种,时称大
备。然品类既烦,名称多杂,或一物而析分二三,或二物而混为一品,时珍
病之,乃穷搜博采,芟繁补阙,历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稿三易,成书日
《本草纲目》。增药三百七十四种。厘为一十六部,合成五十二卷。首标正
名为纲,余各附释为目。次以集解,详其出产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