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明代史-第1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福建传来不祥的消息时,瞿式耜和其他官员试探出永明王愿意登基当
皇帝。唯一表示坚决反对的,是永明王名义上的母亲王氏,她现在操纵她丈
夫身后唯一继承人的全部事务。她认为永明王太年轻,没有经验,软弱,担
负不起这乱世的重任,而广东现时又没有很多大臣,甚至连一支像样的军队
也没有,无法组成一个政府并保卫它。
1646 年 11 月初,丁魁楚接到隆武皇帝殉国的确实消息,问题就变得紧
迫了。瞿式耜和丁魁楚强调国不可以一日无君,说服永明王于 11 月中旬在肇
庆即监国位,肇庆曾是明朝一处封地的所在地,广东巡抚和两广总督的行辕
也设在这里。②瞿式耜和丁魁楚成为新朝廷的大学士,湖广的主要官员被授以
其他重要职位,各级武职则授与湖广、广西、四川和贵州的几十个将领。
先前,广东派出大部分有组织的武装力量去支援江西南部的防御。只留
下少数难以控制的地方武装去对付(或参加)成群结队的土匪和海盗,自从
1644 年北京陷落的消息传到广东后,他们的活动就更加肆无忌惮了。接着在
11 月下旬,新监国得知赣州的义军已于 12 天前被清军击破,感到他和他的
家室很不安全,就西去梧州。那里离清军的威胁较远而离广西忠于明室的军
队较近。他不知道另一个威胁正在附近出现。
这个时候,一批隆武朝廷的官员陆续到达广州近郊。这些人中有几个曾
与永明王的支持者有联系;但都感到他们不能全心全意参加那个政权,原因
是个人的失意,他们做惯了大官,不屑做小官,或因肇庆集团对他们感恩戴
德的隆武皇帝抱有成见。有的人还对这个新监国缺乏信心,特别是当他一看
到危险,就那么轻易地离开广东之后。总之,当隆武皇帝的弟弟朱聿■于 12
月 5 日从海路到达广州后,人们抱着热烈的期望迎接他。几天以后,根据弟
弟可以继承哥哥的原则,他在广州称帝,即绍武皇帝。这个政权最重要的一
些官职,几乎全由广州本地人担任。
梧州的永明朝廷得知朱聿■称帝的消息时,立即决定永明王应回肇庆即
① 写史可法的书和文章很多。最新的是史元庆的《史可法先生年谱》'472'(台北,1979 年)。
② 彭普生:《李自成被害日期探考》'422',《故宫博物院院刊》,3(1980 年 8 月),第 35—39 页。
皇帝位,认为他的大臣们的较高的威望和较广泛的权力最终能使他的朝廷得
到普遍的支持。于是,1646 年 12 月 24 日,监国永明王在肇庆成了永历皇帝,
并匆忙在肇庆与广州之间的西江各战略地点设防。
武力较弱的永历朝廷企图进行谈判,结果他们的使者在绍武朝廷被杀。
到目前为止,广州一直有广东土司的军队驻守,①是一个易于防守的地区,这
个情况增加了绍武集团的信心,尽管他们自己的军队主要由不可靠的山贼和
海盗组成,是被说服在官方的旗号下作战的。永历和绍武两军之间接连发生
两次战斗:第一次,在 1647 年 1 月 4 日,被永历的兵部侍郎轻易赢了;但三
天后的第二次,永历军队几乎全被歼灭。
两个朝廷的注意力和珍贵的人力物力,被用在这种自相残杀上,而双方
更大的共同敌人却被暂时忘却了。正当绍武朝廷为庆祝他们对永历军队的胜
利,在 1647 年 1 月 20 日举行正式的军事检阅时,广州却遭了浩劫:清军骑
兵只遇到惊惶而无组织的抵抗。他们从福建的漳州一路赶来,没有被全神贯
注于别的事情上的绍武朝廷所发觉。由于现在已不可能进行任何抵抗,首辅
遂自杀;他的大多数同僚投降。绍武皇帝企图逃走但被抓住,跟当时聚集在
广州的其他许多明藩王一样,后来被杀。①
当关于这场灾难的消息传到肇庆的永历朝廷时,最初的反应是怀疑;但
接着而来的报告驱散了一切幻想。1 月下旬,永历皇帝匆忙离开肇庆去梧州。
从那里,他继续前往桂林,形成了一种望风而逃的格局。这个格局有效地排
除了西南各地真正的地区支持的发展,特别是使广东的人民永远地疏远了。
清军初次突破两广
如此神速地侵入广州的清军,是两支军队的典型结合:可靠、有纪律的
八旗兵小部队和不太可靠、纪律较差的前明军的大部队——他们在清军进入
北直隶后就投降了。这一次率领清军的是佟养甲,他原是辽东的汉人,出生
于镶蓝旗,最近跟随博洛出征浙江和福建。率领前明军的是李成栋,他自从
1645 年在徐州投降后,几乎不停地替清军打仗,平定长江三角洲地区,征服
福建。
广州平定后,佟养甲和几百人留下,李成栋继续取肇庆,他从那里派出
两支小分队,一支沿北江而上,一支南下雷州半岛,后者后来渡过海峡到海
南岛。同时,李成栋领着他的主力沿西江去梧州,于 3 月 5 日到达。他从这
里派出侦察队到广西中部和西北方向的桂林,1647 年 4 月 15 日,清军小部
① 几种权威资料说潞王没有正式就监国位。关于他 7 月 1 日就监国位的确实证据,见黄道周:《黄漳浦文
选》'256',陈寿祺编(1830 年;重印,《台湾文献丛刊》,137,台北,1962 年),第 2 卷,第 161—163、
282—283 页,和祁彪佳(1602—1645 年):《甲乙日历》'69'(第 1 版,绍兴,1937 年;重印,《台湾文
献丛刊》,279,台北,1969 年),第 113 页。又见张道:《临安旬制记》'40'(1885 年序;台北,1967
年重印),2。
① 福王、潞王和“太子”于 1645 年 10 月被多铎带到北京。清廷为绝后患,借口在京明朝诸王与外地明大
臣勾结,蓄意谋反,下令将他们一概处死,其中好像有潞王,这事发生在 1646 年 6 月和 7 月;《大清世祖
章皇帝实录》'494'(1672 年;1739 年修订;重印,台北,1964 年,载《大清历朝实录》)26,第 10—11
叶,一个典型的错误,是将潞王的潞字写错。福王据说死于 1648 年春。谈迁:《国榷》'498'(约 1653 年;
北京,1958 年重印),6,第 6217 页。
队的一次突然袭击差点占领了桂林。
整个广东和半个广西在清军面前以惊人的速度沦陷。清军再次扩张得太
快,这种局面在清征服过程的每一个阶段都重复发生。明朝政府的外部标志
——官印、衙门、城墙、岗哨——是容易接管的,只要这些地区的明朝政府
已经失去威信。清当局常常发现比这困难得多的事是恢复社会秩序,特别是
因为各种破坏分子都与抗清复明的忠臣义士结盟,开始打出正统的旗号。
许多地方只是为了保存自己,自动武装和组织起来杀一切入侵者——满
族人、北兵、义军、明官军、土匪或海盗。佟养甲知道,广东的平定有赖于
恢复从广州经湖广至长江中游地区,特别是经江西至江南地区的贸易路线的
畅通。那些现在在广东除了打斗和偷窃就无以为生的人,那时就可以找到建
设性的工作。但这时佟养甲没有足够的人去完成这个任务。
由于李成栋驻在西边,三角洲地区的土匪和义军不久就看出广州的清军
只能勉强守住城市,无法应付这个府其他部分的武装起义。于是,从 1647
年 3 月中旬直到 11 月底,著名的“广东三忠”(东莞的张家玉、顺德的陈邦
彦、南海的陈子壮)领导了一系列短期的抗战。②他们无论与永历或绍武政权
都没有密切关系,因此他们在这个期间的所作所为应看成是一般地为了恢复
明朝,而不是特别为了永历王朝,尽管这对后者有利。
当这些抗战活动一开始,佟养甲就命李成栋立即回到广州地区,他于 4
月初到达那里。从那时起直到秋天,他被迫疯狂地从一个地区赶到另一个地
区,镇压一次又一次起义。最后,他的军队优越的实力和组织占了上风。10
月中旬,陈邦彦在清军围攻清远时被俘;11 月初,张家玉在增城与李成栋军
的一次激烈战斗中被杀;11 月下旬,陈子壮在李成栋军占领高明时被俘。陈
邦彦和陈子壮都在广州被公开地残酷处死。
这些爱国志士所以未能恢复明朝对广东中部的控制,是因为他们招募了
许多土匪和海盗参加他们的战斗队伍;结果,他们在自己的家乡不能得到其
他社会贤达的广泛支持。但是,通过迫使李成栋从梧州回救广州,并留在广
东中部,他们成功地解除了永历朝廷受到的直接压力,从而帮助这个朝廷度
过 1647 年的许多磨难,并生存下来。
流亡朝廷在广西和湖广东南
3 月中旬,永历皇帝一行曾在桂林作短暂停留,广西巡抚瞿式耜的衙门
即设在这里。鉴于离清军很近,朝廷继续往更远的地方迁移,于 3 月 20 日溯
桂江至全州,这里是广西和湖广之间的门户。这次迁移也有正当理由。现在
明朝人数最多的军队是在湖广南部和西部;如果能把长江中游地区(现今的
湖北和湖南)从清廷手中夺回来,那么,这里比更南的任何位置更有利于进
攻。
但是,湖广各部队的供应基地和他们之间的关系极不稳定。总督何腾蛟
在逃出左良玉叛变引起的灾难后,面临一个压倒一切的任务,即把被搞乱了
的湖广各部队组成一支军队:第一,张献忠进犯时,有五支明官军隐藏在偏
僻地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脱离了中央的指挥和供应;第二,有三支原左良
② 江南从前是,现在仍然是长江下游地区的统称。从这个时候起到康熙朝初年,它也是省的名称,该省后
来分为今天的江苏和安徽。
玉的军队在江西向清军假投降后,反正回到湖广;第三,有一支从云南去支
援南京的军队,但在途中弘光政权就垮台了;第四,李自成的残部,他们分
裂成四支,每支都曾模棱两可地与清军进行谈判,后来接受了明朝方面的官
职和头衔,先是从隆武朝廷,随后从永历朝廷。
湖广的政治和经济基础曾先后遭受张献忠和左良玉部队的破坏,不能承
受这样大规模集中的军队,甚至在最好的情况下也不可能。现在,这些军队
大多靠抢劫为生,甚至总督直接指挥下的军队也惯于用敲诈勒索的方式从已
经一无所有的居民中榨取一点可怜的给养。各方面的镇将所关心的,主要是
他们的指挥权不受侵犯,他们互相提防,只有在牺牲别人以加强自己的供应
和防御的前提下,他们才听从何腾蛟的命令。
在朝廷,瞿式耜规劝说,皇帝一听到风声紧急就仓卒走避,有失去民心
的危险。但因为皇帝已经去了全州,瞿式耜就劝告他安心留在那儿,准备一
次“亲征”,经过湖广南部到武汉,他的莅临,会使湖广的军队团结起来,
一致对敌。
但是,永历皇帝即将表现出他的两面性,这是他整个在位时期的特点。
一方面,他不喜欢他的心胸高贵的大臣们要他勇敢、坚毅、有远见的劝谏。
他怀疑他们的大言壮语,感到他们十分乐意让他置身于危险之中。另一方面,
他心怀感激地投向任何一个军阀的怀抱,只要他看起来能保他和皇室的平
安,唯一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