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明代史-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保持他自己的权力和影响。①
燕王的叛乱
令人难以对付的燕王朱棣生于 1360 年 5 月 2 日,他的生母也许是洪武帝
的一位贡妃,据说她或者是蒙古人,或者是朝鲜人。他不是像他自己后来所
说的那样为马皇后所生;他的这种说法是想在他从他侄子手中夺取了帝位以
后按照嫡长子继承原则使他的即位合法化。他长得坚强有力,同时也精通武
艺,而且据说在学习儒家经典和文学方面也是出色当行的。他的文学功底在
正史中有所表述,因为这种成就符合一个儒家君主的公开的形象。①1370 年 5
月,洪武帝把他封为燕王,定他的封地在北平(今北京),让他坐镇北方边
境,以保证国内的安全和抵御蒙古人的入侵。
那时的燕王只有 10 岁,直到他成年以后才于 1380 年 4 月去北京就国。
到了这时,他在宫廷已经接受了优秀学者和佛教和尚们的最好的通才教育。
他在明王朝头等将领们的辅导之下也已经开始表现出军事领导才能;特别是
徐达(1332—1385 年)对他的教导更有效,因为 1376 年他在皇帝的意旨下
娶了徐达的长女。②在往后的数十年中燕王守卫他的藩封时,他经常指挥对蒙
古人的战斗,在老将们的辅弼之下很会打仗。他的功绩赢得了他父亲的好评,
但也引起了后者的烦恼,因为他越来越变得心志不凡、目中无人和闹独立性。
当 1392 年洪武帝册封他长兄的儿子朱允炆而不是指派他为皇嗣的时候,燕王
显然是异常失望的。①
1398 年末,即建文帝即位之初的几个月中,皇帝开始考虑怎样增强自己
的权力而同时削弱诸封建王国的权力,并且利用或有或无的罪名对那些较小
较弱的藩王采取激烈的行动。周王朱柏(1361—1425 年)是第一个倒台的,
接着另外四个王子也垮了下来:代王朱桂(1374—1446 年);湘王朱柏(1371
—1399 年);齐王朱榑(1364—1428 年);以及岷王朱楩(1379—1400 年)。
一年之内在五个举足轻重的藩封被废之后,燕王便成了下一个目标。朝廷承
认他是最棘手的敌人,因此在行动上很小心谨慎;可是,这样一来反而给了
① 孟森:《明代史》'375'(1957 年;重印本,台北,1967 年),第 89—90 页;吴晗:《朱元璋传》'587'
(1948 年;修订本,1965 年;重印本,北京,1979 年),第 297—298 页;富路德和房兆楹编:《明人传
记辞典》'191'(纽约和伦敦,1976 年),第 346、397 页;陈大卫(音):《燕王的篡位,1398—1402 年》
'20'(旧金山,1976 年),第 1 — 2 页。
① 王崇武编:《奉天靖难记注》'536'(上海,1948 年),第 11—16 页;王崇武:《明靖难史事考证稿》
'540'(上海,1945 年),第 46—48 页;陈大卫(音):《燕王的篡位》'20',第 6 — 8、4—21 页;《明人
传记辞典》'191',第 347、397—398 页。
② 关于这方面历史编纂学的修改问题的彻底的讨论,见王崇武:《奉天靖难记注》'536',《引言》和第 16—22
页;王崇武:《明靖难史事考证稿》'540',第 28—42 页。又见陈学霖:《篡位的合法性:永乐帝时期历史
编纂学的修改》'23',“关于中华帝国合法性会议”上的论文(美国加州,1975 年),第 3 节。
① 关于这几位卓越的儒家顾问的简略传记,见吴缉华:《论建文时的宰辅及其对明代政局的影响》'571',
载他的《明代制度史论丛》'580'(台北,1971 年),Ⅰ,第 159—166 页;《明人传记辞典》'191',第 224、
426、911 页。
燕王集结部队和作准备的时间。①
现在不能肯定,燕王何时才开始下定决心对抗朝廷。据有些材料说,他
在道衍和尚(后名姚广孝)的影响下很早就有和朝廷对着干的意思;按,道
衍是明太祖派到他的王府里来任事的,并博得了他的信任。道衍据说在朱允
炆被封为储君以后曾向燕王进言,说他注定会有九五之分;他并且鼓励燕王
谋划进一步实现他的雄心壮志。当建文朝廷开始清洗他的兄弟们的时候,燕
王马上觉察到他的地位危殆,因而他就商于道衍(这时道衍已是他的主要顾
问和谋略家),应该采取什么步骤来对付这一威胁。①燕王已经用招降蒙古士
兵的办法扩充了他的部队,同时他又和那些对新皇帝已不再抱幻想的宦官内
外勾结起来。可是他还无意立即行事,因为他的三个儿子正在南京作为人质,
以保证他不乱说乱动。与此同时,双方的间谍和代理人来回打报告。燕王在
1398 年和 1399 年搞了许许多多鬼把戏,又是装病,又是装疯,请求遣反他
的儿子们。直到 1399 年 6 月建文帝才准许他的几个儿子回到他们父亲身边—
—历史学家们把这一决定称为愚不可及;燕王这才决心用军事行动抗命朝廷
了。
敌对行动爆发于 1399 年 7 月末;那时有个忠于建文朝的军官抓到了属于
燕王藩国的两名下级官员,并把他们送往南京以煽惑罪处死。燕王抓到了把
柄,利用这个机会在 8 月 5 日向邻近几个州县发动军事进攻,借口要清除朝
廷里的奸佞官员。这标志着在朝廷和燕王之间开始了一场血腥的、持续三年
的军事对抗;后来这场战争被掩饰而说成是“靖难”之役。②
为了给他的叛乱设词辩解,燕王在后来几个月内精心策划了几篇文告:
它们包括在 1399 年 8 月和 12 月致朝廷的两封信,以及后来给官民一体知照
的宣言。这位藩王坚持说,他正在进行的是终止内乱的正义行动,而且无论
衡之以儒家的孝道,还是衡之以规定诸藩王义务的《祖训录》中的条款,他
的行为都是对的。①他指责皇帝,特别是指责他没有把他父皇的病情告知他,
没有让他奔临丧葬;另外,还指责他毁坏先皇所居之宫室,从而背弃了洪武
帝的祖训。
他还指责皇帝受齐泰、黄子澄等宵小之臣的诱惑,对诸皇子进行了迫害,
并且错误地指控他在做军事准备来反对皇帝。他争辩说,他所采取的行动是
正当的自卫,同时他要求皇帝去掉左右的奸诈顾问们,恢复太祖皇帝的法律
和制度。除此之外他还声称,他有义务来执行这次惩戒使命,因为他是马皇
后所生的最年长的健在儿子,就责无旁贷;他指天誓日地否认他对帝位感兴
趣,只是说他是本诸《祖训录》中的规定而开始清除朝廷中的小人官员的。
根据现代历史学家所提供的材料,他的任何指责是否有充分的事实根
据,或者他是否真正能够在当时就把这些论点公诸于世,是值得怀疑的。可
① 关于方孝孺的政治思想,见克劳福德等编:《根据明初社会来看方孝孺》'129',载《华裔学志》,15(1956
年),第 308—318 页;沈刚伯:《方孝孺的政治学说》'464',载《大陆杂志》,22,5(1961 年 3 月),
第 1 — 6 页。
① 黄章健:《读〈皇明典礼〉》'246',载他的《明清史研究论丛》'242'(台北,1977 年),第 120—141
页。
② 阪仓笃秀:《建文帝的政策》'444',载《人文研究》,27,3 — 4(1978 年),第 10—14 页;毛佩琦:
《建文新政和永乐继统》'373',载《中国史研究》,2(1982 年 4 月),第 41—42 页。
① 王崇武:《明靖难史事考证稿》'540',第 8—27 页。
是,这些指责对燕王来说却是关系成败的问题;最终地它们要使他对抗朝廷
的行动站得住脚,并且还可帮助他纠集能够抗命的人马。这就是为什么这位
藩王在篡夺皇位以后要窜改历史记述,把那些和他的言论相矛盾的记载统统
去掉,换上支持他的合法继承权利的一些历史说词。①
内战:1399 年 8 月—1402 年 7 月
在叛乱开始的时期,燕王尚不占兵力上的优势。他的军队只有 10 万人;
除了他的封地北京之外他也没有能够控制任何其他领土。南京的建文朝廷有
一支三倍于燕王军队的常备军,拥有丰富的资源,并且已经废除了几个封建
藩国。但是,这种简单的比较会把人引入歧途。燕王的强大表现在这样几个
方面:他自己有领导能力;他的军队素质高——包括来自兀良哈诸卫的蒙古
骑兵大队人马;他的战略高超;他又有不可动摇的必胜的决心。反之,皇帝
的军队因指挥上无决断和协同作战不好而大受损害;同时朝廷又分散精力去
搞那些甚非急务的政府改组工作,这当然也影响了战局。②
从 1399 年末到 1401 年中叶是战争的开始阶段,它主要限制在北京(北
平)府的附近州县和山东济南附近的据点。战争正式开始于 8 月末,那时建
文帝派遣耿炳文(约 1339—1404 年)这位退休的高级军官为大将军去平定叛
乱。9 月 11 日,耿炳文想把叛军限制在北京附近,便在北京西南的真定部署
了 13 万人的大军,但在两个星期之后便受了重创,被打败了。①于是已故的
将军李文忠(1139—1184 年)之长子李景隆接过了指挥权;但是,他也同样
无能。10 月中旬,燕王离开他的封地去寻求新兵;李景隆便乘他不在北京的
机会率领讨伐军从南京地区开往北京。他在 11 月 12 日合围北京,但是燕王
马上回师并击败了李景隆;因为李景隆的士卒大多数是南方人,不耐北方的
苦寒,因此他被迫在三个星期以后退兵到山东西北的德州。②
12 月 6 日,燕王又送了一封信给朝廷,指责齐泰和黄子澄。作为战略上
的姿态,皇帝正式罢免了他们两人的官职,用茹瑺(1409 年死)代替了齐泰。
可是,事实上他继续依靠他们出谋划策。在 1400 年 1 月月中,燕王又在西北
发动了攻势,攻入山西;他在山西攻取了一个关键的府城之后就直趋首府大
同。李景隆拖延了时日。当他的援兵在 3 月份到达大同时,燕王已经回师北
京,李景隆便拖着疲惫和深受北方寒冻之害的军队返回德州。①
1400 年 5 月,双方在北直隶中部保定附近的白沟河岸上展开了一场大
战。李景隆这一次想用钳形攻势一举粉碎燕王的军队,但是他在 5 月 14 日因
① 黄章健:《〈大明律诰〉考》'245',又《明洪武永乐朝的榜文峻岭》'243',分别见于他的《明清史研究
丛稿》'242',第 187—190、258—259 页;毛佩琦:《建文新政》'373',第 38—41 页。
② 吴缉华:《论明代前期税粮重心之减税背景及影响》'572',载他的《明代社会经济史论丛》'583',1(台
北,1970 年),第 76—81 页;周良霄:《明代苏松地区的官田与重赋问题》'95',载《历史研究》,10(1957
年 10 月),第 63—75 页。
① 王崇武:《奉天靖难记注》'536',第 22—23 页。
② 这一点是陈大卫(音)提出来的,见他的《燕王的篡位,1398—1402 年》'20',第 36—38 页。关于姚广
孝的传记,见《明人传记辞典》'191',第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