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中国皇后全传 >

第148部分

中国皇后全传-第148部分

小说: 中国皇后全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乾隆帝曾经有过三位皇后,第一位皇后是富察氏,卒后谥“孝贤纯皇后”;第二位皇后是乌喇那拉氏,得乾隆宠爱,曾常随乾隆出巡。一次随乾隆巡游至杭州,晚上她见乾隆选了十多位江南美女饮欢度夜,于是她愤而削发,表示反对。乾隆说她患了精神病,遂命人将她送回京城,后又要废其后位,经朝臣进谏虽未废去,然已名存实亡。死后无谥号,以皇贵妃礼下葬。第三位皇后即是魏佳氏。

魏佳氏因长得艳丽出众、娇巧可人,初入宫即被封为贵人,后累封令嫔、令妃、皇贵妃。生有四男二女:即皇十四子(早殇)、皇十五子颙琰(嘉庆帝)、皇十六子(早殇)、皇十七子永璘,皇七女固伦和静公主、皇九女和硕和恪公主。

公元1775年,魏佳氏病逝,终年49岁,谥“令懿皇贵妃”,后追谥为“孝仪纯皇后”,葬裕陵。

第三百八十五章 和卓氏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容妃

姓名:和卓氏

生卒年:公元1734~1788年

籍贯:清朝新疆叶尔羌

民族:维吾尔族

婚配: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

封号:容妃(又被传为“香妃”)

封妃时间:公元1768年

在乾隆帝的后妃中,有一个维吾尔族人,被封为容妃。长时间来,人们都称她为“香妃”。从清朝末年起,我国民间出现了许多关于香妃的传说。

公元1914年,在今天的故宫博物院南部,有关部门成立了一个“古物陈列所”。这个所在浴德堂展出了一幅从承德避暑山庄移来的“香妃戎装像”。在画像旁边,附有一个“香妃事略”,简单介绍了香妃的身世和生平:

“香妃者,回部王妃也。美姿色,生而体有异香,不假熏沐,国人号之曰香妃,或有称其美于中土者。清高宗闻之,西师之役,嘱将军兆惠一穷其异。回疆既平,兆惠果寻得香妃,致之京师,帝命于西内建宝月楼(今新华门)居之。楼外建回营,具如西域式。又武英殿之西浴德堂,仿土耳其式建筑,相传亦为香妃沐浴之所。盖帝欲藉种种以取悦其意,而稍杀其思乡之念也。讵妃虽被殊誉,终不释然,尝出白刃袖中示人曰:‘国破家亡死志久决,然决不肯效儿女子汶汶徒死,必得一当以报故主。’闻者大惊,但帝虽知其不可屈而卒不忍舍也,如是者数年。皇太后微有所闻,屡戒帝弗往、不听。会帝宿斋宫,急召妃入,赐缢死。”

此像佩剑而立,纠纠有英武之风,一望而知为节烈女子,系乾隆时宫廷画家意大利人郎世宁手笔。此像之由来,相传为得自热河行宫,早有影片流行,可信成分,还待考证。正是这个不大可信的事略,引出了关于“香妃”的荒谬传说。

其实,香妃的正式封号是容妃,即容貌出众之意。容妃生于公元1734年,是新疆伊斯兰教的始祖派噶本巴尔的后裔,世居叶尔羌。其族为和卓,故称容妃为和卓氏。

公元1755年,清平定准噶尔时,解救了曾被囚禁的布那敦、霍集占(即大、小和卓木)。后来他们兄弟又叛乱。容妃的哥哥图尔都因为反对割据,不屈顺于叛酋霍集占兄弟,将全家从天山南麓的叶尔羌迁往天山北麓的伊犁居住。

公元1758年,容妃的叔额色尹和兄图尔都配合清政府军队作战。使大小和卓腹背受敌,对于夺取战事的胜利立下了大功。由于为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作出了贡献,一家受到清廷重视,被召入京师。于是,额色尹、图尔都等人带着家眷,骑着骆驼,浩浩荡荡地向北京进发了。

早在额色尹等人起程之前,乾隆帝就派人在西长安门外修建了一所伊斯兰教寺院,在寺院周围又盖了一片房产,供额色尹等人到京后居住。这一带就叫“回子营”。额色尹等人翻山越岭,长途跋涉了三个多月,终于到了北京。几天以后,乾隆帝召见了额色尹、图尔都等人。因他们在平息霍集占兄弟叛乱时立下了战功,分别被封为辅国公、扎萨克头台吉。

容妃从小生活在戈壁绿洲,从来没见过这么高大的房屋、繁华的街道、密集的人群。看到这一切。她格外高兴。她端庄秀丽,也像其他维吾尔族姑娘一样善良勤快、热情、活泼,能歌善舞。深得大家喜爱。图尔都有一个好妹妹的消息传到了乾隆帝耳中。他早就听说回人妇女窈窕娇美,一直未能亲眼得见。妃嫔之中,虽说不乏满、蒙、汉人,但却没有维吾尔族人。与外藩联姻,本是清朝祖制。乾隆便想把图尔都的妹妹纳入宫中,既对安抚回部有利,后宫中又可多一位佳丽。

公元1760年年初,容妃进宫。六月,封为和贵人。时年27岁。

公元1762年,乾隆帝奉皇太后懿旨,册封和贵人为容嫔。公元1768年,容嫔升为妃。

容妃在宫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乾隆帝非常注意照顾容妃的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在她还是贵人时,赐给她的新疆哈密瓜等贡品就比一般妃嫔的多。乾隆帝赐给她的御膳大都是羊肉、鸡、鸭和素菜等菜肴。宫中曾有一位名努倪玛特的维吾尔族厨师,专门为她做“谷伦杞”(抓饭)和“滴非雅则”(洋葱炒的菜)等维吾尔饭菜。她在宫中长期穿维吾尔服装,直到封为容妃时,才新做了满族式样的冠戴首饰16项和朝服等。公元1771年,容妃陪同乾隆帝到泰山、曲阜时,乾隆帝赏给其他妃嫔的菜肴有“猪肉馅粘团”、“猪皮冻”、“猪肚”等,而赏给容妃的却是“春笋拌豆腐干”、“羊他他土”、“麻酥锅渣”、“豉豆粥”,“油煤果”等。

公元1778年,乾隆帝偕容妃及其他妃嫔出游盛京,有人把在围场打得的一只野猪、一只狍子进贡给乾隆帝。乾隆帝分赏给颖妃、博妃、惇妃、诚嫔、循嫔每位野猪肉一盘,而独赏容妃狍肉一盘。这说明,乾隆帝对容妃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是十分尊重的。

乾隆帝对容妃的家属也很照顾。图尔都于乾隆四十三年死后无子,由侄托克托袭辅国公。乾隆帝给予容妃及其家属很高的地位,优厚的待遇,这不能单从宠爱一个妃子的角度进行解释。清朝的民族政策主要是笼络各族上层人物支持朝廷,以加强中央政府对民族地区的统治。为此,清皇室多次与蒙古族贵族联姻,清太宗和清世祖曾以蒙古贵族女儿为后妃,自努尔哈赤始,历康、乾等朝,也一再把公主嫁给蒙古贵族。乾隆帝纳容妃,也应有同样的用意,即通过她及其家属,笼络维吾尔族上层,搞好民族关系,以巩固中央政权对于西北地区的统治。

自公元1786年起,容妃身体欠佳,在宫内大宴上很少露面。公元1787年开始,容妃病倒,经常在御药房取药。乾隆帝因容妃有病,多次单独赏给她枣糕、桔饼、柿霜、梨膏、西瓜等物品。容妃的病越来越重,她对宫中朝夕相处的妃嫔和本宫女子以及她娘家的叔叔、婶婶、嫂嫂、姐妹等都寄以无限深情,她把毕生积存的衣物和珍贵首饰分赠给他们留作纪念。

容妃在清宫生活了28年,于公元1788年病死,年55岁。

传说容妃死后,被埋在北京的陶然亭旁。那里至今还有一个很大的坟头,坟前树着一块碑,碑上写着“香冢”两个大字,碑的后面,刻着这样一首词:“浩浩愁,茫茫劫,歌终,明月缺。郁郁佳城,中有碧血。碧亦有时尽,血亦有时灭,一缕香魂无断绝。是耶?非耶?化为蝴蝶。”容妃的一部分衣物运回新疆喀什,埋葬在和卓墓中。这样,在遥远的新疆喀什城外,也有一座香妃墓。其实,容妃死的当年,就“奉移容妃金棺于纯惠皇贵妃园寝安葬”,神位于舒妃之次。

公元1799年,乾隆帝死,葬裕陵。纯惠皇贵妃之园寝就在裕陵之侧,容妃棺木即在此处。裕陵在今河北省遵化县,属东陵。

第三百八十六章 喜塔腊氏清仁宗爱新觉罗·顒琰(即嘉庆帝)皇后

姓名:喜塔腊氏

生卒年:?~1797年

婚配: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即嘉庆帝)

封号:皇后

子女:一子旻宁,二女

谥号:孝淑端和仁庄慈懿敦裕昭肃光天佑圣睿皇后(初谥“孝淑皇后”)

喜塔腊氏是嘉庆皇帝的第一位皇后。公元1774年,嘉庆还是皇子时,册封副都统、内务府总管和尔经额的女儿喜塔腊氏为嫡福晋。

公元1782年,喜塔腊氏在宫中的撷芳殿生下了嘉庆的第二子旻宁,就是后来的道光皇帝。

嘉庆受禅登基后,喜塔腊氏随即被册封为中宫皇后。只是喜塔腊氏的身体一直柔弱多病,到公元1797年,喜塔腊氏就一病不起。二月初七日,她在宫中逝去,结束了自己显贵而平淡的一生。当时,嘉庆正充当着傀儡皇帝的角色,他的日常举止时刻要受到太上皇乾隆的监督,搞得嘉庆诚惶诚恐。喜塔腊氏去世后,乾隆让嘉庆素服7日以示哀悼。嘉庆虽然表示尊奉皇父的旨意,但应当取意吉祥,况且喜塔腊氏被立为皇后的时间也并不长,许多丧礼都可以免掉。于是不仅嘉庆本人穿戴着常服,他身边的太监们也是如此。

喜塔腊氏去世后不久被谥为“孝淑皇后”,安葬在京西易县的太平峪。公元1803年,昌陵在太平峪完工,喜塔腊氏遂先于嘉庆皇帝葬入昌陵,嘉庆死后也葬于此。

喜塔腊氏一生为嘉庆养育了3个儿女。除皇子绵宁(后改名为旻宁)以外,还有两个女儿。其中一个女儿幼年夭折,另一个女儿成年后下嫁蒙古贵族玛尼巴达喇。

在道光、咸丰年间,喜塔腊氏的谥号一再增加,被称作“孝淑端和仁庄慈懿敦裕昭肃光天佑圣睿皇后”。

第三百八十七章 钮祜禄氏清仁宗爱新觉罗·顒琰皇后

姓名:钮祜禄氏

生卒年:?~1849年

婚配: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

封号:皇后

封后时间:公元1781年

子女:二子(绵恺、绵忻),一女(夭折)

谥号:孝和恭慈康豫安成钦顺仁正应天熙圣睿皇后

钮祜禄氏的父亲恭阿拉在乾隆朝曾出任过礼部尚书。在嘉庆还是皇子时,钮祜禄氏便嫁给了嘉庆,成为嘉庆的侧室福晋。

嘉庆称帝后,钮祜禄氏的地位也日渐尊贵起来。起初她被封为贵妃,中宫喜塔腊氏去世后,太上皇乾隆诏令钮祜禄氏继位中宫,她进而被封为皇贵妃。公元1781年,钮祜禄氏被正式册封为皇后。

钮祜禄氏是皇三子绵恺、皇四子绵忻的生身母亲。绵恺在嘉庆年间被封为悼郡王,在道光年间又成为亲王。绵忻在嘉庆年间已被封为瑞亲王。此外,钮祜禄氏还有一个女儿,但这个女儿未成年就夭折了。

钮祜禄氏十分工于心计。在成为皇后的最初几年,她给人的印象尚比较平和,但渐渐地她也弄起权术来。嘉庆后期,随着嘉庆皇帝日垂暮年,他身后皇位属谁的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出于对自己今后利益的考虑,钮祜禄氏对这个问题也十分关切。

公元1820年夏,嘉庆皇帝带着绵宁等人到了承德避暑山庄。七月二十五日,原本身体安好的嘉庆猝死。在嘉庆临终之际,内大臣赛冲阿、禧恩等人聚在一起打开了盛有皇帝御书的铁匣子。清王朝自雍正皇帝以后有一个习惯:何人继承皇位是由在位皇帝及早写在御书上,盛在铁匣子里,然后放在故宫太和殿正大光明匾额后面。只有在皇帝去世时大臣们才能打开匣子,按御书上的人选拥戴新的皇帝。当时,赛冲阿等人打开铁匣,取出了御书,只见上面写着让皇次子绵宁继承皇位。嘉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