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世界是部金融史 >

第45部分

世界是部金融史-第45部分

小说: 世界是部金融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歇尔计划是欧洲统一的起点吗?

答:不是。

没有马歇尔计划,西欧六国煤炭钢铁共同计划也已启动,欧洲复兴更多依靠国内市场,相比之下美国倡导的欧洲经济合作组织最后走进了死胡同。不管美国人怎么抱怨“如果没有我们,你们早说德语了!”,英国终究还是加入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马歇尔计划是欧洲复苏的关键吗?

答:不是。

没有马歇尔计划,欧洲各国十有八九也能渡过难关,只不过相当痛苦;相对于美国市场来说,国内市场和国内人力资源才是关键。

没有马歇尔计划,苏联会把西欧纳入势力范围吗?

答:仍旧不是。

没有马歇尔计划,西欧与苏联同样会对立,西欧如同美国一样出于意识形态才与苏联对立。

谁是滞胀的罪魁祸首

表象的经济现代化,不是经济现代化,光鲜的框架更不可能带来真正的效益,有技术、有工人、有资金……,那些只是空壳,它们什么都不是。

一个成熟的经济体、一个能激发创新的经济体,其经济制度历经数百年磨练,法律、信用等软制度已经深入人心,而阿拉伯国家却天真的以为可以凭空买回一个经济强国……

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以世界6%的人口消费了30%的世界石油,汽车、钢铁、石化……,很多产业都以石化能源为原料。

有石油,就有钱;所以,石油又称“黑金”。

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尼克松总统要求国会立即拨款22亿美元支援以色列,保证中东地区美国的利益。同时,美国军火商不仅卖给以色列人很多武器,还为以军提供电子导航、卫星侦察等售后服务。

管杀,也管埋。

中东石油战争,阿拉伯国家战败。战败后,阿拉伯国家没有痛定思痛,而是把怒火转移到西方世界(当然,在挑拨离间方面苏联功不可没)。

敌人的朋友就是我们的敌人!

为报复美国及西方世界,1973年12月,阿拉伯国家石油输出国宣布收回石油标价权,并将石油从3。01美元提高到从5。12美元/桶提高到10。65美元/桶,同时限制石油产量。几乎在一夜之间,西方国家陷入了油慌,油价从3美元蹿到了35美元。

让你再耍老子!

1973年美国经济还处于高增长阶段,阿拉伯国家的石油政策等于釜底抽薪:美国石油供应下降13%,航空公司平均每天300个航班被取消,1974年工业生产下降14%。

……

借用《纽约时报》的语言,这是“和平时期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通货膨胀、本世纪最高利率、由此而产生的房地产业极不景气、正在萎缩和比较混乱的证券市场,大量事业的经济停滞、日益恶化的国际贸易地位和支付地位”。

面对经济衰退国家责无旁贷,必然要出手调控经济。

如何出手?

又该怎样刺激经济?

按照30年代治理危机的经验,经济衰退联邦政府应该增加公共支出、扩大投资、刺激经济。

尼克松、福特、卡特不是没想办法,减税、增加公共支出一样都没少干。但是,物价该涨照涨,失业该失照失……,结果:美元花了,就业率没上来、产能照样过剩、物价照样狂涨、经济照样不景气。

这种现象在经济学上有个术语,叫做“滞胀”,即“经济停滞,物价上涨”。

滞胀是痛苦的,痛苦到几乎击溃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体。美国,陷入了战后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

危机,是危险,更是机会。任何一个经济体系都会遇到危机,世界上永远都不存在只有繁荣的国家,就算美国人聪明绝顶也不可能永远顺水顺风,衰退或早或晚一定都会来临。

不同的是,有的国家依靠自身力量可以调节经济,这时候危险就有可能变为机会;有的国家却只能被动等待,这时候就只有危险了。

是危险还是机会,完全依赖于国家市场结构本身。

任何市场都会排斥新的生产者,也都不欢迎竞争。对企业家而言,所谓“海内存知己”是不靠谱的,“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才是根本。

一个成熟的市场,新人很难分割现有利益格局。不是不想分割,而是市场利润早就不足以支撑新的大亨。

人家苦心经营多年,您想再分一杯羹,难!

最佳的机会往往在最危险的时候,因为,只有危机才能迫使既得利益者放弃现有格局,这个格局同样让他们损失惨重。

打破格局的手段,是创新,相关主体是否有能力推动创新就成为摆脱危机的关键。只有经济环境能够为创新提供足够强的激励,才能寻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才能摆脱原有利益格局。

一个稳定的社会,必须有层级流动。哪怕只是画饼充饥,哪怕只是一个渺茫的希望,哪怕只是一个百万分之一的概率,也会有几百万、几千万人为之奋斗,社会就会安定,就会真的创新,就会蒸蒸日上!

如果既得利益者不但控制着经济资源,还控制着社会资源,那就比较麻烦了。危机时刻,既得利益者就会从创造增量转向掠夺存量。如果是这样,危机将愈演愈烈,直至社会循环不能延续,最终可能是整个社会链条的崩溃,比如,一战后的纳粹。

今天回顾滞胀历史,我们会发现那确实是一段痛苦的时光,制造业、交运仓储、建筑业、零售业……,但是,受损和失业率最高的行业都是夕阳产业;还有一批弱小的产业不为人关注,但它们在逐渐成长,金融、信息服务、文娱、宇航、生化……

从默默无闻到发展壮大,这些行业将我们带入了一个高速信息时代。70年代初,美国高技术工业投资在全国设备投资中仅占10%,70年代末期这个数字上升到25%;滞胀结束前计算机、通讯、宇航、生物制药、控制仪器、半导体已经与汽车、钢铁、造船和纺织业产值相当。

滞胀期间,石油对美国是无可替代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引发的石油危机使得美国GDP下降0。7%;10年后,两伊战争造成了更严重的石油危机,这一次,使美国GDP仅下降0。23%。

没有滞胀,美国不可能放弃原有制造业为主的格局,金融、信息通讯、宇航等产业更不可能在国民经济成为主角。长此以往,美国也许如同它的前辈英国一样,死在自己的繁荣中……

破,才能立;所幸,美国做到了。

石油危机给美国带来了滞胀,却给阿拉伯国家带来了美元。

石油禁运在阿以两军停战后便恢复了,阿拉伯产油国发现了一个秘密:如果油价死扛着不降,美国照样得买。

至于国内是什么光景,石油输出国不想管也不用管。

1973年开始,阿拉伯产油国外汇收入呈几何式增长:1972年90亿美元,1973年126亿美元,到1978年第二次石油危机前这个数字为805亿美元!

这就是传说中的石油美元!

在国家经济战略中,赚钱者不一定是胜利者,钱也不一定是好东西,很多时候钱甚至会阻碍国家经济发展。

70年代中期,阿拉伯产油国兴起了“石油热”,石油危机前阿拉伯国家只有几十台石油钻机在寻找石油,1975年石油钻机的数量达到170多台,1982年达到307台。

等咱有了钱,喝豆浆,豆浆买两碗,喝一碗、倒一碗!

有了钱,可以买技术;有了钱,可以,买工人;有了钱,可以买管理……,甚至有人说,阿拉伯世界凭借石油美元就可以制造强大的“金融武器”,可在呼吸间撼动国际金融市场,甚至操控整个世界……

有了钱,就有了一切?

能吗?不能吗?

如果一个国家确实只有钱,那么也就仅仅就穷到只剩下钱了。

在国际经济舞台,没钱是万万不能的,但金钱绝对不是万能的。

石油美元确实可以买到设备,也能从国外花重金雇到了技术工人甚至高管,但是,阿拉伯国家除石油开采外,购买的在建项目不断延期,开工项目停工停产;70年代后期阿拉伯国家产油能力约为9亿吨,可是炼油能力却不足1亿吨;尽管世界顶级轿车存量多在阿拉伯国家,它们却不能解决自身石油运输问题……

石油下游产业尚且如此,何况其他?

表象的经济现代化,不是经济现代化,光鲜的框架更不可能带来真正的效益,有技术、有工人、有资金……,那些只是空壳,它们什么都不是。

一个成熟的经济体、一个能激发创新的经济体,其经济制度历经数百年磨练,法律、信用等软制度已经深入人心,而阿拉伯国家却天真的以为可以凭空买回一个经济强国……

可悲、可叹、可怜!

阿拉伯国家信仰真主;美国人民信仰上帝,无论真主还是上帝,都不能改变资金流向。哪里能赚更多的钱,钱才会流向哪里。

石油输出国国内不能吸收这些资金,就只能去海外寻找高收益,美国无疑是最好的去向。基辛格没费多少力气就忽悠得石油输出国以美元作为结算货币,本来多数石油就是卖给美国的。

1974年石油输出国总收入为1102亿美元,其中492亿美元流向了美国;1982年,第二次石油危机结束,阿拉伯世界在美国拥有4050亿美元的海外资产。

阿拉伯人欢呼雀跃,我们在购买美国。

关于这个问题,之前之后还会有人欢呼。现在,我们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明下这个问题:美元多了是好的,购买美国资产是好的,但享受石油美元福利的绝不是阿拉伯国家本土居民。

况且,石油美元还是美元,不可能是沙特里亚尔(沙特阿拉伯的货币单位)。只要美国掌握着世界货币制高点,这些美元究竟值多少钱,终究还是美国人说了算。

1978年美元突然贬值,石油输出国家的海外资产至少损失了140…151亿美元。考虑1974…1977年期间美元贬值,那么,阿拉伯国家美元投资利润甚至还不足以补偿通货膨胀和美元贬值所遭受的损失。

世界永远不会是石油的世界,更不是资源的世界。世界经济制高点,唯创新者居之!

特里芬魔咒

牙买加体系认可各国自由安排汇率,同意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并存。这实在是没有办法,世界上不可能存在一种货币能逃脱“特里芬魔咒”;但是,如果没有基准货币,特里芬魔咒就不存在了。

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独占世界货币规则制定和修改权,说到底是美国一家的买卖,美元才是世界货币的老大。当老大也不是不可以,做到以下两个条件即可:第一,保证本币与黄金官价稳定,不能忽悠兄弟们;第二,要向兄弟们提供足够的本币。

要维持本币与黄金的兑换稳定,本币就不能过分流出;要当老大,就得给大家分美元,让弟兄们都有钱花(维持国际清算)。

这两个条件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永远不可能重合。不仅是美元,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一种货币能同时满足上述两个要求。

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布雷顿森林体系刚刚建立,美国经济学家特里芬就宣布:布雷顿森林体系比金本位更不靠谱。

崩溃,只是迟早的问题。

布雷顿森林体系刚刚建立,欧洲资本主义建设搞的正热火朝天,大家都眼巴巴的望着老大,指望能多支援几个美元。这个时候,你就是让西欧各国脱离布雷顿森林体系,它们也没有这个能力。

世界上必须有清算工具,即使美元不行,也得先顶上去。

然而,各国生产能力没恢复,实在赚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