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夫看世界-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留美博士陈声贵在养猪……这种偷换概念,以点带面的文字功夫着实了得,请郭先生注意,纵然陆步轩不济,起码是“吃得宴席打得柴”,拿得起放得下,拿起笔能吃文化饭,拿起镢头、铁锨还能种庄稼修理地球,实在混得没办法,拿起屠刀还能杀猪卖肉,还不至于把一支破钢笔故意七扭八拐,被人当作枪手,看人颜面,仰人鼻息。把您郭先生放在黄土高坡试试?站着说话不嫌腰疼!
报道得多了,北大副教务长、教务部长李克安教授脸上挂不住了,“打狗还得看主人”,于是公开表示,如果需要,学校愿意为陆步轩提供必要的帮助。但北大校长许智宏先生认为“北大学生卖肉完全正常”,“行行出状元,北大的学生同样可以做一个普通的劳动者”。甚至有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让大家到美国加州或者纽约去看看,中国出去的许多高级知识分子,开餐馆的、跑单帮的、做小买卖的比比皆是,我们的大学生有很多不切实际的想法,研究生也是这样。现在就业完全是市场导向,所以,大家不要奇怪大学生培养出来后去干第三产业的工作。
如果王委员能够举出例子,说美国加州或者纽约的高级知识分子能够在北京、西安或者中国其他地方开餐馆,端盘子,跑单帮,做小买卖则更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
尊敬的校长先生,既然:“北大学生卖肉完全正常”,那么何不大刀阔斧地实行改革?在北大开设屠夫系,内设屠宰专业,拔毛专业,剔皮剁骨专业,那样卖起肉来岂不更专业。
李教授不愧在官场上混得久了,深谙为官之道,懂得见风使舵。既然顶头上司发了话,得当圣旨来接,弯子转得倒挺快:没错,我确实说过愿意提供帮助,现在你来问,我还是这句话,可有的报道不全面,北大开创至今,毕业生少说也有几十万吧。“包”得过来吗?也绝不可能“包”。出了校门就是独立的人,出了校门就要学以致用自己打拼。打拼的路子很多,个别学生当街卖肉也不足为奇,谁规定了北大的学生就不能卖肉了?我看陆步轩卖肉就卖得挺讲究,他诚信经营,善于推销,卖出了水平,卖出了名气,他给肉店取名“眼镜”,就很有见地。虽然他初次分配没能“专业对口”,但自我选择时多少发挥了受过高等教育的优势。现在的大学生动不动就抱怨就业难,“专业定终身”的过时观念,应该摒弃,“宽口径,复合型”的素质教育必须推行,一流高校赋予毕业生的,不是一劳永逸的“就业保险”,应该是一流的思维方式与行为能力。多元化的社会,肉能卖得好,也是出息。
大家都是胸膛挂笊篱——劳心过余。且看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怎么说:也说“陆步轩现象”
近日,“北大毕业生长安卖肉”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北大学子陆步轩,毕业后被分配到家乡陕西长安县的一家机械配件厂工作。由于学非所用,想调动工作也未办成,几次波折,最后只好当街开起了肉店,维持生计。[517z小说网·。517z。]
这件事之所以引人注目,除了“北大毕业生”与“卖肉个体户”的鲜明对比,也与人们关心西部大开发中的人才成长和使用环境不无关系。因为在此之前,为动员应届毕业生到西部去,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优惠措施。然而“北大毕业生长安卖肉”,却与此形成了强烈反差,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人们关注的,不全是陆步轩个人的命运,而是西部有怎样一个人才成长和使用的环境,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陆步轩这样的处境?难道仅仅是个人时运、能力不济,才出现这一现象的吗?
虽然“北大毕业”说明不了什么,但从陆步轩的成长轨迹看,他绝非是人们所说的“高分低能”的那种,在毕业分配不尽合理的情况下,他曾努力改变过;在无奈只好下海经商的时候,他还曾“红火”过;即使生意失败,只能卖肉为生,他也显示出肯动脑、会用脑的一面,一个“眼镜肉店”的店名,起得何等有创意!据报道,在经营上他也有板有眼,声誉颇佳。然而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他在学校所学的语言专业,不能用来支持他单枪匹马闯市场。尽管卖肉为生,合法经营,并没有什么不光彩,但是对陆步轩来说,显然用非所长。
有人认为,人就是要适应环境,逆境才能锻炼人;还有人认为,市场经济就是“优胜劣汰”,陆步轩虽是名校毕业,生意却没有成功,那他就不算人才。中国自古确有成大才者要“饿其体肤”、“劳其筋骨”之说,逆境中确有成才者,然而实践也证明,并不是人人都是超人,恶劣的环境同样能阻碍人才的成长;人才也并非“全知全能”,既能打鸣又能下蛋固然最好,但却并不完全符合人才成长和使用的规律。
调查数字显示,东部平均每100 人拥有科技人员18名,西部只有2 名,东部乡镇领导的学历在大专以上的占64% ,西部不足20%。西部确实急需人才,但是也确实存在这样的现象,一方面呼吁人才匮乏,一方面本地人才未得到充分利用;一方面花很大力气引进人才,一方面却是人才用非所学,造成浪费。如果不改变人才使用的大环境,如果不是用求贤若渴的心情去关心人才的成长和使用,还会出现更多的“陆步轩现象”,从而使有志于参加西部建设,特别是有志于建设家乡的西部学子感到寒心。
同情、怜悯弱者,是人们的天性。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舆论一片哗然,一时之间,眼镜肉店门前,车水马龙,门庭若市。陕师大实验中学、《法制日报》内参部、《西北化工信息》、航天中学、陕西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陕西民俗博物院、西京大学、华山学院等数十家单位派员登门与我洽谈,更有数以百计的企事业单位打来电话,发来信函,向我伸出橄榄枝。感人至深的,当属三原县教育局、《西藏青年报》所属的《作文精选》编辑部、西安工程科技学院,他们为挖走我这个“人才”,主要领导屈尊移驾,三顾茅庐,情真真意切切。
这一切,给长安区委、区政府造成了无形的压力,尽管我回乡已经十五年,其间经历了太多的变故,区委、区政府的班子更换了一届又一届,我的具体情况现任领导不一定十分清楚。但在《华商报》初次报道的当天,区政府办的一位科长即约我吃饭,打探口风。第二天清晨,一辆黑色桑塔纳2000型轿车停在我门前,我同学的堂兄走下汽车。
我的同学1984年考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与环境保护系,环境工程专业,与我同年毕业,分配至西北电力设计研究院,工作不太顺心,遂下海经商,深知经商之苦衷,多次在其堂兄之前提及我,其堂兄在任长安区×镇党委书记时,与人事局长交好,曾千方百计找到我,以个人的名义将我介绍到人事局长跟前,希望为我解决工作问题。尽管当时并未办成,但我知道长安的事情错综复杂,堂兄尽了力。我非忘恩负义之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只恨自己位卑言微,报答无门,遂将之看作兄长。
兄长告诉我,他刚调入区委办公室,区上领导对我很关心,此前三天,他还与书记谈及此事,拟调我到某单位从事文字工作。不料短短几天,竟让《华商报》给搅和了。他现在在区上,与领导接触较多,又是我同学的哥哥,如同我的兄长一般,希望我沉着冷静,遇事多找他商量,以免做出鲁莽之事,令亲者痛,仇者快。临走,又问我有什么想法和要求,他可以带给领导。
对于兄长所言,我自然深信不疑。我的根虽然扎在长安,可这么多年,混得不如人,自惭形秽,与外界接触甚少,身边还真缺少遇事帮我出主意、想办法的贴己人。难得兄长热心,又见多识广,便愉快地答应。
2003年8 月1 日早晨,星期一,即《华商报》连续报道的第三天,天气炎热,我照例在肉店里忙碌着。
见得多了,我的神经已经麻木,新闻归新闻,报道归报道,说得天花乱坠,子虚乌有的东西,既不得顶饭吃,又不能当衣穿,哪有花花绿绿的人民币来得实在?所以尽管采访的、关心的、甚至还有瞧热闹看笑话的,把我的门槛都能踢断,我仍不为所动,门照开,肉照卖,养家糊口的手段,一天都不能丢弃。
约九点钟,区人事局干部科×科长来到我的摊前。
“×局长来看你,能不能将手头的活路放下,说几分钟话?”
我毕业那年,×科长就在干部科,主管学生分配。不过那时他还没有官衔,一个小办事员的角色,拿不了大事。
我为了毕业分配,多次跑人事局,与他也渐渐熟识起来,此后几年,街上经常碰面,可能贵人多忘事,我认识他,他不认识我,想不到如今升任科长,居然一口能叫出我的名字。
我对×局长个人印象不错,很想与他搭讪,无奈夏天卖肉集中于早晨,买主太多,刚打发完一拨,又来了一帮,实在走不开。我总不能为了接待局长而冷落了主顾,将肉放臭在自己的手里,丧失最起码的职业道德,所以没有立刻屁颠屁颠地去打进步。待买主稍淡,已接近中午十一点,人事局几位局长仍在车中耐心等待。我很抱歉,急将他们往房子里让。可是店面太小,到处油腻腻的,还是空调车上凉快、舒服。我也顾不得客气,姑且上车聊上几句。
寒暄之后,局长问起三年前想调入某中学的情形,我实话实说,据实以告。局长嗔怪我遇到问题缘何未去找他,倘由组织出面协调解决,也许事情会好办得多,至少不至于弄到今天这种尴尬的局面。
当初,我混得没办法,想去某中学讨口饭吃,人事局与我挂面不调盐——有盐(言)在先,组织只负责办理相关调动手续,教育局、学校方面需要我自行疏通。后来事情卡了壳,我也曾想过寻求帮助,一是我与人事局不沾亲不带故,而且有约在先;二是局长日理万机,确实很忙,平时很难找着。电话预约,又与身份不符,思来想去,觉得可能命中注定有此一劫,反复折腾,不仅会于事无补,反而会成为人们饭后茶余的谈资,遭人嗤笑。
人事局主要领导此次前来,共有三个目的,一是代表组织看望我,对我多年的辛苦奔波表示慰问;二是征询我对组织的建议和要求;第三表明态度,诚挚地希望我留在长安,为家乡的建设出力。
第二天,即2003年8 月2 日,《华商报》刊登通讯员王××采写的消息:……7 月26日,27日《北大才子长安街头卖肉》、《状元卖肉引出的人才话题》的报道在本报刊登后,长安区委、区政府领导十分重视,主动找陆步轩了解情况。区人事局登门看望了陆步轩,根据他的专业专长牵线搭桥,积极为他创造就业机遇。陆步轩表示,对区委、区政府的关心十分感谢。区人事局表示,尊重陆步轩对工作的选择,如果他愿意继续在家乡工作,将充分考虑他所学专业,在双向选择的前提下安排好他的工作。
我真弄不明白,与人事局领导偶然于汽车之中匆匆会面,身旁并无局外之人,新闻单位如何知晓?不由得感叹新闻工作者嗅觉之灵敏,如人们肚中之九曲蛔虫,见缝插针,无孔不入。
从新闻报道的第一天起,我就给自己立下规则:遑论承诺得如何天花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