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疆-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里一动手,那边暗藏的二十名秦军背起布袋,飞一般冲到城门下。
由于秦军下手很突然,那些明军几乎没有发出任何惨叫,城墙上的明军又只顾盯着城外,因此丝毫没察觉城下的变故。
白起低声吩咐:“开城门。”
五六个秦兵过去,搬下了人腰粗细的城门闩,悄悄地将门开了一条缝。白起命令众人出城后贴着城墙走,不要被城上的守军发现。
四十名秦军一个接一个地出了城门。
白起走在最后面,等他出了城,轻轻地摸了摸自己号衣的下摆。
那里沾满了油,灯油。
这些灯油是银库里的,就在秦军忙着装银子的时候,白起悄悄地蘸了些灯油,抹在自己衣服上。
谁也没有发现。
等到他跳上后院的高墙之后,用手在油衣上抹了几把,手掌上沾了油,变得非常滑,因此范雎才滑落墙下,落入敌手。
这一切,没有人知道,连范雎本人,也只认为是自己运气不佳。
白起终于报了前世的一箭之仇。
他无法忘记自刎前的一刻,他功盖秦国,威震天下,最终却落得如此下场,他不甘心,死前曾经发誓,如果有来生,定会找范雎报仇。
没想到,一千八百年后,这个机会竟然来了。
这一切,他都算计得极为周详。
可是此时,他的心头却并没有任何喜悦,相反,竟有一股难以明状的感觉袭上心头。
范雎滑落前说的那些话,应该是真心的吧。自己用这种卑鄙的手段报了仇,日后会不会惭愧终生?
唉,不管了,终究是报了仇,总该高兴才对。
白起走出城去,可是才走了几步,他的脚步又停下来:范雎落入敌手,死是死定了,可万一敌军对他严刑逼供,他会不会吐露实情?这个人是文人,架不住拷打的……这样一来,秦王的野心就会提前暴露,自己这样回去,秦王是绝不肯答应的。
白起虽然在世的时候没有见过赢政,可是他隐约地感觉到了,这位秦王远比秦昭王还要厉害。他英明,神武,天纵奇才,眼里绝不揉沙子。自己来了四十人,偏偏就少了范雎这个与他有仇的人,就是白痴也会怀疑自己的。
不行,不能走!
白起停下脚步,那些秦军也停下了,白起低声吩咐:“前面二十人,带着银钱回去,后面二十人,随我救回范相……”
众人相顾大喜,飞快地将布袋交与前面的人,后面这二十人随着白起又溜回了城门。
白起吩咐:“城门不要关,我们去县衙。”
他大步走在前面,心里一片安宁。他隐隐感觉得到,自己做的这个决定,不是为了秦王的大业,也不是为了自己日后的命运,而是一种挽救,对自己灵魂的挽救。
男子汉大丈夫,就算要报仇,也须清清白白,光明正大。
且不说这二十余人杀气腾腾地赶奔县衙,单说那位县令,也不管城外的敌军了,押着范雎来到衙门,直接按在了堂上。
县令归座,一拍惊堂木:“大胆贼人,盗窃库银,罪不容诛,若将同伙招来,在城中有无贼巢,还可以饶你不死。”
两边的衙役们齐声呼喝:“快讲……”
范雎也不回话,只是指指自己的嘴巴,啊啊了几声。
县令冷笑:“装聋作哑,哼哼,来人,先抽他五十鞭子,打得他会讲话了再说。”两边衙役上来,将范雎的上衣扒去,露出背脊,两个人抓手,两个人按腿,另有两人取出皮鞭,沾了凉水,一左一右,猛抽了起来。
每一鞭子下去,就是一道血痕,痛入心肺,范雎忍着疼,咬牙不发一言。
受刑的经历,他倒是有过一次。前世的范雎曾是魏国大夫须贾的门客,因为被怀疑暗通齐国,出卖魏国,被魏相魏齐鞭笞,差点活活打死,他假装死去,才得以逃生。此次被打,比那回要轻些,因此还经受得住。
五十鞭子打过,范雎仍旧没有开口,县令一阵冷笑:“你想清楚,那些同伙带着大笔银钱,无处躲藏,眼下四门紧闭,我只要下令全城搜索,很快就会落网的,你现在招了,还可以立上一功,免受重罚。”
范雎疼得连开口的力气也没有了,只是大口喘气。县令等了一会儿,没有动静,气得一拍桌子:“给我动刑,动大刑……”
哗啦啦一声响,夹棍扔在眼前,两个差役抬来炭火盆,里面烧着烙铁。
范雎看了看,心头一凉,他不知道自己熬不熬得住这般刑讯。夹棍一上,人的腿就废定了。最轻也得半年走不了路。
县令一摆手,几个差役过来,扳住范雎的腿,就要上夹棍。
本书首发17K小说网(。17k)
第十七章;胡云不喜 '本章字数:2683 最新更新时间:2014…09…15 09:21:38。0'
就在此时,忽听城内一阵大乱,夹杂着一片火光,县令大惊,急忙派人出去查看,一个差役跑出去,眨眼间又跑了回来,一脸惊慌之色:“禀报大人,城中起火,看样子,不下十余间民房……”
县令差点瘫在地上:“不好,难道是……是贼兵进城了?”
话音刚落,外面跑来一队士兵,直冲进堂来,为首一人叫道:“大人快走,贼兵赚开东门,已经进城了。”
这一声喊,那县令感觉魂都要飞了,嘴里忙不迭地叫着:“快,快,,快备马……”差役的头目回道:“这里哪有马啊,快架着大人跑……”
两个差人过去,将县令由椅子上架了起来,向外就跑,也没有人管地上的范雎了。
那队明军上去几个人,背起了范雎,此时范雎早已看清楚,为首的那人正是白起,不由得心头一阵感激,眼泪差点流出来。
如果他知道白起陷害他在先,此时又会是何心情?那就不得而知了。
众人冲出县衙,四下一瞧,果然火光冲天,已经有不下二十余间民房起火,救火的人大呼小叫,也有不少人四下乱撞,以为有贼兵杀来。
白起带着秦军,背着范雎,却没有向东门跑,而是紧跟在县令后面,范雎等人大惑不解,可是这当口,谁也不敢多问。
那县令却也不是白痴,他被架着跑了一阵,觉得不对劲,一般来讲,如果有贼兵进城,定然是惨叫声四起,刀光剑影,血流成河,可是眼下却没有惨叫声,只有救火的呼喊声。
他定晴仔细看时,城中尽是些救火的百姓,没有贼兵在杀人。
这是怎么一回事?他心头起疑,喝令差役将他放下。
难道那群报信的士兵有问题?县令回头一瞧,那些人都在自己后面跟着呢,他劈头就问白起:“你说有贼兵进城,怎么不见一个贼人?”
白起早有准备,回头向众军使个眼色,然后笑嘻嘻地走到县令近前:“大人,我等是奉了参将之令,你只管问他好了。”说着他向众人身后一指。
众人都以为是参将来了,齐齐回头看去。
身后空无一人。
就在这一刹那,白起向前跃出,一手捏住县令的脖子,硬生生将他拉到自己跟前,然后一把雪亮的腰刀架在县令脖子上。
县令的喉咙差点被捏碎了,惨叫一声,那些差役们听到声音,回头一瞧,自己的大人已经被人家像小鸡一般地捉了过去。
差役们呼喝一声,举起水火棍,就要抢人,二十名秦军长枪齐出,将他们挡在丈外。
白起横刀一划,县令的脖子上流出血来:“谁再敢动一动,老子就抹平了他。”县令魂飞天外,大叫:“都不要动,都不要动……”
此时忽听马蹄声疾,一班马队冲了过来,约有三十来人,马上都是明军士兵,为首的正是那个华阴参将。他正在城头指挥明军对抗城外的流贼,眼见那些人不敢靠近城边,稍稍放下心来,觉得这些人可能是没有攻城用具,不足为虑。
县令带人回家去时,参将也没多想,认为多半是饥民趁乱抢劫,县令带着的护院家丁足以对付,因此一直留在城上。过了一会儿,忽然看到城中火光冲天,十数间民居同时燃起了大火,他心头大惊,知道肯定有流贼暗中混入了城,此时要制造混乱,接应城外的贼寇。
参将当机立断,带了一队人马下城,他必须先将城内贼人捉住剿灭,才能使城外的流贼无机可乘。
这一队人马如刮了一阵风似的赶到大街,正跑着,当头撞见县令一伙人,他正要问话,突然发现县令此时已经成了人质。
华阴参将平时多受县令的好处,此时一见也红了眼,大喝一声,指挥众军将白起等人包围。
众明军弓上弦,刀出鞘,虎视耽耽,可就是谁也不敢上前一步。
白起冷然一笑:“想什么,偏偏就来什么,参将大人,你到的正是时候。”
参将一声断喝:“快快放了大人,免你一死,否则刀枪齐下,叫你粉身碎骨。”白起哈哈大笑:“放了他,才真正会粉身碎骨呢,你当我是三岁孩子,叫你的人闪开一条路,我们要去东门。”
不等参将开口,白起手一紧,刀锋又划破县令一条口子,县令杀猪一般地大叫:“都听到没有,快快闪开……”
白起押着县令走向东门,众秦军在边上保护,秦军外面,是上百名明军,黑压压的跟在后面。
来到东门,城门已经关了,城上城下都有兵士把守,白起吩咐开城,参将不敢不听,只得开了城门。
白起带着众秦军,背着范雎出了华阴城,走出三箭地,约莫城上的弓箭射不到了,这才停下,对身后紧紧跟着的参将道:“劳烦你一件事,只要做了,我马上放了县令。”
参将急问:“何事?”
白起指指他的马:“叫你的人都下马,快!”
说着手中刀又是一紧,县令都快吓死了,急道:“快,他怎么说,你就怎么办……”参将连连摇头,只得跳下马来,他身后的众明军也都下了马。
不用白起吩咐,十名秦军过去,将三十余匹好马都拉了过来。
看到众军连同范雎都上了马,白起这才哈哈一笑,对手里的县令说:“你很听话,老子很满意,实话告诉你,老子就是点灯子,被你拷打的那位,就是混天猴……”
范雎听了,也是无可奈何,心想:你这外号不算什么,偏偏说我是混天猴,难听死了……可此时他知道,不能反驳,白起这是嫁祸于人,露了馅可不妙,只得翻翻白眼,没有说话。
身边的众军都暗笑,可谁也不敢出声。
白起继续说道:“今日来县里借钱借粮,你这县令还算识相,令我满载而归,可是你打了混天猴,这笔帐我可得算一算……”
县令大惊:“好汉不要杀我……”
白起点头:“我当然不会杀你,只是要你一件东西……”说着手起刀落,将那县令的鼻子割了下来:“看你以后还敢鱼肉百姓……”
说完了,他将县令一推,自己飞身上马,领着众军飞奔而去。县令惨叫着在地上乱滚,明军急忙救护,哪里还顾得上追赶秦军。况且就算想追也不可能,秦军二十多人,带走了三十多匹好马,自己这边一匹马不剩,累死也追不上了。
众人忙乱了一阵,又怕流贼攻城,只得抬了县令,灰溜溜地跑回城去。
白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