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县令-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秋涧随手拿起一个本子,看了看,眉头一皱,他妈的又是文言文。气不打一处来,狠狠将本子丢在了桌子上。不行,光靠自己这样看下去肯定不行,况且自己对这处理公文还一窍不通,看来得找罗师爷来问问。
吩咐龙三去叫了罗师爷,很快罗计便带来了。
“先生来了,学生有很多地方不太懂,还望先生指教!”徐秋涧热切的拉着罗师爷道。又叫龙三搬来了一把太师椅,让罗师爷坐。
罗师爷也不矫情,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道:“东翁吩咐,卑职自当从命!”
“先生可教学生如何处理公文?”徐秋涧直接切入主题。
“东翁不必担心,衙门大多户税上的公文都是卑职当先阅览,确认无误之后,才会交由东翁审核,东翁只需大致看一遍,若觉得没有什么问题,签一下名就成了。”罗计说道。
原来明代县令繁杂事情很多,难以忙得过来,所以大多都交由各师爷去完成,自己不必亲力亲为,只是最后签字确认就行了。
徐秋涧点了点头。
“只是…”罗师爷又有顿了顿。
“先生还有什么话吗?”徐秋涧问道。
“只是本县还暂无刑名师爷一职,而卑职又只主掌县内税赋,所以这刑事案件上的事情可能还要东翁亲自负责!”罗计答道。
徐秋涧知道,明代一向最被县令器重的就是钱谷师爷和刑名师爷,罗计是钱谷师爷,掌管一县粮钱赋税,而刑名师爷则负责县内的刑事案件。徐秋裥这道也不在意,只要户税上的事搞定了,就没多大问题。他本就是学法医的,对于刑事案件有着先天的兴趣,自己也勉强可以兼顾这一职位。
微微点了点头,但是还没说话,罗计又的问道:“不知东翁可有意再聘请一位师爷?,接管刑名师爷一职?”毕竟聘请师爷一般都是县令自己出资,罗计当然要问一问徐秋涧的意思了。
徐秋涧一愣,这罗少爷似乎话中有话,讶然道:“哦!难道先生对刑名师爷一职物色有合适人选?”
罗计老脸一红,心里的想法一下子被徐秋涧猜透,甚是尴尬,小心道:“卑职有一同窗好友,名为李仁,曾在顺庆府前任知府杨怀中杨大人手下当过幕僚,专管刑事案件上的事情。后杨大人辞官归乡,李仁一直未重操旧业,若东翁有意,卑职可以将之推举给东翁,当然东翁无意的话,就当卑职没说过!”
徐秋涧微微一笑,没想到这罗老头还有推亲荐友的嗜好!当然徐秋涧并不反对,若真能找一个刑名师爷,以后案件的记录和写提案都不用自己其力亲为了。
当即点了点头,道:“既然先生力荐你那位好友,学生道还真想见一见,那就劳烦先生帮学生做个说客了。”
见徐秋涧点头答应,罗计心里乐开了花。
第五章 开堂问案 '本章字数:2849 最新更新时间:2013…10…25 06:58:10。0'
徐秋涧随即又拿起桌上的公文,无奈的看了起来,遇到不懂的又仔细询问了罗师爷,罗师爷自然是有问必答。听得徐秋涧连连点头。
“咦,只些公文好像都已经批阅过了!”徐秋涧问道。
“是啊!这些公文都是前任知县刘宣刘大人批阅的,东翁可以看一看,不懂再问卑职便是!”罗师爷答道。
徐秋涧了然的点了点头,大致看了看,这些公文大多已经批阅过了,看来只需等待上报朝廷就是了。另外他发现这些公文处理也很得当,不存在账目不对和乱画一通的现象,而且有些模糊的地方,还写明了备注。看来那位刘大人应该很是负责,应该是好官吧!
不由得感慨道:“前任知县刘大人,批阅这文件竟如此有条有序,学生真是敬佩啊!”
“是啊,刘大人为官清廉,做事一向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将我们渠江县治理的井井有条,颇受渠江百姓的爱戴。哎,只是可惜…”罗师爷说着脸上露出一丝悲哀。
“先生为何提到刘大人,如此伤感?”
“东翁有所不知,刘大人半月前突然暴毙,而刘大人曾对卑职有知遇之恩,故此不免有些伤怀!”
“什么,刘大人突然暴毙家中?”徐秋涧并不知道刘宣已经暴毙,还以为是三年一换,调任了呢!
所谓暴毙,就是突发性的死亡,死亡前只有小征兆或根本就没有征兆的,所以一向很难发现,法医学的专业术语又称猝死。
古代的医学条件很落后,对能对能引起猝死的突发性疾病意识也很是模糊,能引起突发性猝死的疾病有很多,如脑溢血,就是指颅内大出血造成的死亡。心脏病,心肌梗塞导致抽搐而死等等。这些突发性疾病,包括现代的医学手段都还无法完全治愈,而在五百多年前的明代就更不可能了。难道那刘大人也是因为犯了某种心脑血管的突发性疾病而猝死的?
徐秋涧问道:“那刘大人暴毙前是否有什么不好的征兆出现?“徐秋涧认为,若刘大人真是犯了这类疾病,死亡前应该有轻微的征兆才对。
罗计答道:“这个卑职道也没怎么注意,不过有几点卑职还是很清楚,刘大人身体一向不怎么好,经常头晕目眩,而且还时常身体乏力。”
那不是高血压的症状吗?高血压是导致脑溢血的主要原因,血压太高,很容易转出脑溢血等疾病,严重时经常能在是个数个小时内导致人死亡。或许刘宣可能就是因为脑溢血而丢命的。
“可惜啊!”徐秋涧轻叹了一口气。古代清官实在太少了,像北宋包拯,南宋宋慈等这类人物可谓是屈指可数,如今听罗师爷提到这刘大人清正廉明,倒也实属难得,不由得心生一阵感慨。
“谁说不是呢!刘大人去年才到任,怎料今年便魂归天外了呢!也苦了他夫人梁氏和孤女雯儿。”罗计也摇头道。
“哦,刘大人还有遗孀!”徐秋涧这倒没想到。
“是啊!而且现在还在县衙呢!难道东翁没看见她们!”罗师爷诧异道。
“没有啊!这几日,我几乎天天都在衙门,不曾听人提起过啊!”徐秋涧摇了摇头,相信就算自己见到了,也不认识啊。
“大人可能有所不知,他**二人接到大人要来赴任的通知,已经搬到了衙门侧院的房间去住了!”罗计恍然大悟的解释到。
“侧院的房间!”那房子不是已经破败不堪了吗,甚至门框都掉了,当日徐秋涧和萌儿到过那里,但看房子已经腐朽不堪,墙上满是虫孔,就没再进去,所以并没见到梁氏**二人。
“刘大人生前为官清廉,俸禄也不高,而且还经常出钱去接济外面的穷人家,而自己家里的开支就很单薄,所以日子一向过得都很清贫,如今刘大人又一去,叫她**二人可这么活哦!”罗师爷又动情的说道,斗鸡眼里也有些晶莹之物晃动。
徐秋涧也觉得应该帮帮她们,毕竟刘宣生前看似为这渠江百姓谋过不少福音。自然而然对她的的遗孀也应该敬重有加才对。又和罗师爷闲聊了一会,便让罗师爷离开了。叫来管家龙三,让他去取五十两纹银给梁氏**送去。龙三本就是前任知县刘大人的管家,对老夫人梁氏自然也很敬重,当然是满口答应的下去照办了。
直到傍晚,龙三才苦着脸找到徐秋涧,说着梁氏**不要他的银子,还说无功不受禄,要他以后不要再拿银子去了。徐秋涧当场呆若木鸡,没想到这**两还有这等气节,可见二人还是很遵循前任知县刘大人的清规的。既然对方不想要,自己也没必要再厚着脸送过去,到时只有自己亲自去看看,有什么需要帮他们治理的,帮一帮便是了。
塑日,天边刚刚亮起鱼肚白,渠江县衙门的公堂外就已是人影珊珊了,七嘴八舌的议论之声不绝于耳,今天是衙门的放告日,所谓放告日,就是开堂问案的日子,古代衙门一般都定在三六九放告,即每月的初三,初六,初九,十三,十六,十九以此类推。而其余时间,除了特别重大的人命案,一般都不得击鼓鸣冤。
今天为十三,正是放告的日子,所以不少人都提前前来观热闹了,都想来看一看这位新来的知县大人到底如何?
县衙内阁,徐秋涧也已经整装待发了,萌儿已经为他他穿好了大红官袍,又将黑色乌沙轻轻的戴在了他的头上,徐秋涧本就英挺俊朗,在配套上这一身官服和官帽,还当真威武非凡,萌儿竟都一时看傻了。
“小丫头,看什么呢!我脸上有花吗?”见萌儿满眼睛的小星星,望着自己,徐秋涧不由得问道。
萌儿也感觉到了自己的失态,羞涩得赶紧低下了头,嘴里用低不可闻的声音嘟囔道:“少爷你不知道你穿这身衣服有多好看呢!萌儿只是想多看一会嘛!”
“哦!是吗?要是想看,就等少爷我升堂完毕后回来,再让你看个够,好不好啊!”徐秋涧却不以为意,说着又捏了捏萌儿娇嫩的俏脸。
今天是他第一天审案子,难免心里有些兴奋和激动,因为自己可以在公堂上耍耍官威了,曾经在电视上经常看到那些大老爷,个个威风八面的,今日自己也终于可以体验体验了,哈哈,爽啊!当然也伴随着一些紧张,新官上任三把火,自己才点了两把火,这第三把火就是不能不牛,必须要干一件让老百姓认可的事出来,好树立树立自己的威信,开堂问案无疑就是最好的证明,所以今天这审案要拿出些真本事来才行,不但要将第三把火给点燃,而且还要燎得旺。
来到公堂时,公堂外的老百姓已经将大门围得水泄不通了,个个都好奇的盯着刚走出来的徐秋裥,后面跟着师爷罗计。本来罗师爷是钱谷师爷,一般不用听案的,但目前没有刑名师爷,所以徐秋涧让他过来顶替一下。顺便不懂的还可以咨询一下。
徐秋裥虽然心里有些紧张,但面上倒也沉着,大摇大摆的走到公堂正上方,不经意憋了头顶上写着“正大光明”四字的木匾,让他心里一跳,这木匾已经腐朽的不成样子了,上面的文字都看不太清楚了,我靠,该不会掉下来吧,别砸到自己了,那可冤了。
现在可不是担心的时候,一屁股坐在了公堂之上的太师椅上,身前的官桌上陈设很简单,一个惊堂木和一个插满令箭的箭筒是最为惹眼的。再就是一个挂着毛笔的笔架和一个砚台了。
罗计已经告诉了他,今天要审理的第一个案子就是一件玉观音盗窃案,清了清嗓子,学着电视上那些大老爷的样子,拿起桌子上的惊堂木,重重的在桌子上一拍,也不知这桌子和惊堂木到底是什么材料,拍下去真的很响,震得耳朵都有些发涩,随着惊堂木的拍下,徐秋涧严肃的喝出两个字“肃静!”
一听这声音,公堂外的来百姓一下变得鸦雀无声了,古代的老百姓历来都很惧官,正所谓民不跟官斗,他们都很懂这个道理,徐秋涧话音刚落,公堂两排的衙役便一起异口同声的呼道:“威…武…”声音拖得老长,与此同时还各自拿起手里的衙杖开始剁地,发出砰砰之音,好不绕耳。
第六章 谁的宝贝 '本章字数:3388 最新更新时间:2013…10…25 11:01:10。0'
等衙役们彻底静了下来后,徐秋涧才开口道:“带原告和被告上堂!”
只见公堂一侧的一个黄脸大汉大步上前,徐秋涧对他并不熟悉,但也听罗师爷提到过,说衙门的捕头长得甚是高大,脸上还有一道惊人的刀伤,是曾经抓山贼是留下来的,似乎名叫什么雷彪。而这大汉相貌与他十分吻合,想必就是雷彪雷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