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懒皇帝-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尼格拉提布置的同时,西门的明军心底的火气也终于有些屏不住了,尤其是当东、南两门都被打开后,更是极其不解,这打仗历来讲究的不是一鼓作气吗?其他两路都突破了,只有这西门奉命在这里打打玩玩,哪里有个打仗的样呢?
“真他娘的憋屈!”一个营长一进团部不禁嘟囔道。
“费那么多话干啥?你再嘟囔,老子把你们营拉去当预备队!”摊上这么个任务,团长心里也不爽着呢,朝营长双眼一瞪,刚要再骂几句,教导员连忙拉开了两人,笑着劝导那营长道:“老张啊,我们团今天就一演戏的活,别人真刀真枪的干,我们却受命在这演戏,每次眼看要得手了,却又不得不故意放弃,下面的人不理解,也是情有可原,当兵打仗,哪个不想建功立业?不过,你这一营主官,可不能这样不明事理,上面的意图不早就讲过了吗?”
“教导员,我明白咱们团演戏的意思,可问题是咱们这样每次都是险险的,又故意不在西门放人,那些个匪军会不会以为这里也难走,最后强行走西门呢?那样咱们再追可真难了!”张营长不由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也有可能,不过司令部肯定已经考虑到了各种情况,所以我们不妨在这耐心的钓鱼。”教导员道。
听完教导员的话,营长张俊也只得耐着性子点点头,可当他刚要走出团部回营时,一个声音便在身后的陡然响起了起来。
“报告,敌人即将出城往这边来了!”一个哨信兵进来报道。
“快,按计划,立即竖起铁丝网准备!”哨兵的话还未完,团长就猛地跳了起来,连话都不问了,直接下令了,张俊也飞也似的冲回了营指挥所,开始指挥大家将运来的铁丝网展开。
等到铁丝网刚刚布好,只听到北门外忽然想起了一阵震耳的马蹄声,眨眼间数以千计的骑兵如洪水般冲到了城门边,紧接着北门大开,从里面再次冲出了几千步兵。
看到明军竖起的铁丝网,尼格拉提不由笑了,他挥鞭道:“各军快点,一鼓作气冲过去!”
随着骑兵冲锋的加速,刚刚逃出城的步兵也跑了起来,看到黑压压的骑兵冲锋,明军的阵型开始变得松动,一伙伙的明军士兵不由自主的让开了正面!
“加速,冲!”尼格拉提挥舞着马刀大喊道。
越来越近了,越来越近了……忽然,随着一声尖利的口哨,几乎没有任何预兆,隐蔽在铁丝网阵后战壕里半天的十几挺新式机枪同时被架起,随即便吐出一条条火舌,而刚刚逃向两边让开正面的明军士兵听到哨声也已经再次结阵举枪射击,弹雨如暴风雨般地扑向了毫无准备冲锋的敌军骑兵。
马背上,尼格拉目疵欲裂,中计了!没想到自己居然中计了!这记杀招原来竟然藏在“虚弱”的北门,尤其是那道不知道什么东西搅成的布置在骑兵前的大网子,几乎就是所有人的噩梦,高高的战马根本没法跨越过去,而骑兵们的砍刀也没发一下子剁断,往往需要连续挥刀,那时早已有大量的子弹从你身体之内穿过了。
在这种疯狂的火力下,尼格拉提的骑兵不断从马背上摔倒下,更别提后面的步卒了,那简直就是一场屠杀!
当尼格拉提带最终着几百残兵又欲重回城内时,身后不知何时早已出现了大量明军骑兵。
在明军骑兵马刀翻飞中,通往伊犁的大门终于被打开了!
第一零六章 大捷 '本章字数:2331 最新更新时间:2013…11…28 08:44:13。0'
随着铁路线的不断延伸,繁华的江南和中原大地、东北平原、蒙古高原连接了起来,中原、蒙古、东北的特产都可以沿着铁路线迅速发往东南海,沿海繁华之地的商品也可以迅速北上进入中原和东北,大明帝国进入了有史以来最好的进展时期,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国内“北重(工业)南轻(工业)”的经济构架已经基本完成。
从贯通南北方的大动脉开始,铁道部又继续在几百万建设大军的努力下,如飓风般从神州大地各处席卷而过,铁轨在延长,道路在修建,整个国家都在这种热潮下突飞猛进。
这就是交通建设带来的好处,当几亿人口不再受限于交通,不在相隔百里却老死不相往来后,各地的资源特产就能流动起来。
就如同当年美国开发西部那样,如果不是西部的蓬勃进展将大量资源带到东部,或许美国也没今天那么让人头疼,当商品交易量开始越来越大,国家的税收也会水涨船高,这些年的国家财政盈余,除去庞大的军费及铁路建设开支,七年里几乎是在以每年翻一倍的速度在增长,其中四成是橡胶,白糖、烟叶、生丝等等原材料出口获得,两成是农业,剩下的全都是工商业带来的。
小开知道,后世清政府时期并不是没钱,而是遏制工商业后商品得不到流通,加上工业几乎等于零,全都盼望着地里刨食,所以明清时期几百年的累计导致了这个国家大量的财富化为白银沉淀在了民间,也就是说变成了死钱。
所以小开同志在时机成熟后二话不说便态度坚决的废除银本位改为金本位并发行新纸币,使得白银变成了工业原料,大量积压的白银不得不进入银行系统兑换变成了纸币,而纸币是不能长期保存的,要不你存银行,可这年头基本没什么利息,小户还好说,对大户来说就是坐吃山空,加上土地开始分散,盼望着土地赚钱就别想了,最后只有一条路,去花钱,去投资赚钱。
上百亿的国家投资,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国家政局日益规范、制度化,和多达近四亿的人口优势,以及财政大臣梁敦彦(已从户部分离出财政部)实施的工商业刺激计划,都为跨越式进展提供了保障。
尤其是随着蒸汽机的出现,工业革命已经开始在各个方面深化,大明帝国在能体现国家实力的钢铁、煤炭、石油、粮食、棉花等等方面再一次傲视全球。
大明有世界最大的人力资源,加上资金上的扶持,只需要再等几年,技术要求较低的轻工业的产出量就会达到一个吓死人的地步,所以是时候给商品先找个预定的买家了;同时,作为后世人,小开同志也深知国家间的竞争,其实最根本的还是人才的竞争,而大明目前的人才培养机制,还远远达不到大明目前经济发展的要求,后世那种义务教育的做法再一次的跳上了他的心头,是时候开始考虑《义务教育法》的时候了。
另外,小开还面对的一个问题,便是随着国家疆域的迅速扩大,如何保持国家的统一、稳定,更是重中之中,这一切,不能寄希望于某一个人,而是要建立某种制度……
君主立宪?当这个字眼跳到脑海中时,小开自己都不禁为之一震!
“八百里紧急军情!”正当小开考虑具体方案时,窗外的通报声打乱了他的思路,虽然,明军已经放弃了用马进行的驿传,但仍然沿用了这一古老的称谓,八百里,便是最高等级了,小开心中一惊,忙道:“呈上来!”
来人竟然是军机大臣宋小光,小开不由心中一紧,待看完军报,小开松了口气,走到殿门大声道:“来人,传旨,诏告天下:大明万历十八年六月,经我大明西征军团近一年的浴血奋战,西域全境收复!”小开说完,便与宋小光往军机处而去!
乌鲁木齐战役之后,西征明军因后勤供应问题蛰伏近半年后,于万历十八年五月再次发起了伊犁战役。
虽然伊犁只是一座中型要塞式保垒,但却是所谓叶尔羌汗国的王都之所在,有着五万大军和近十五万平民,所以明军进行了认真的战略准备,方才发起新的伊犁战役。
但令明军没有想到的是,当明军的攻击刚刚发起,在乌鲁木齐一役中被吓破了胆的叶尔羌汗王及王公们,虽然拒绝向明军投降,但竟然丢下正陷于苦战的军队裹挟着十多万人向传统国境外逃跑了,为绝后患,明军不得不再次分兵,以蒋中成的步骑混编军团清剿残敌,而以李明新的蒙古骑兵军团绕过伊犁进行追击。
经过两天两夜的追击,蒙古骑兵军团终于在一个叫阿里马图的小地方将叶尔羌汗王等一干人堵在了边境线上,走投无路叶尔羌汗王倒也光棍,不仅再次拒绝投降,反而象疯子一样率队向蒙古骑兵们发起冲锋,蒙古军团随即也发起了反冲锋,五万蒙古骑兵对不到一万的叶尔羌残兵和十多万被裹挟的平民,如同是刺进了乳璐中的滚烫刀锋,一口气直接杀到了边境线,此役,连同伊犁被步骑军团歼灭的残敌,足足十五万回叛军民被斩杀殆尽。
自知杀戮过重,西征军团的两位主将不敢上报大捷,改以八百里军情上报请罪,事已到此,小开也只感无奈,加上乌鲁木齐一役及其后零星战斗,此次收复西域,西域中心地带本地青壮基本损失殆尽了,几年内,都不用考虑当地的反抗问题了;而且,现在还是在十六世纪,后世什么人权、战俘之说根本还不为人所顾虑,况且,自己为了尽快收复西域,不得已使用了蒙古骑兵,这些在草原上长大的家伙,天生便是屠夫,没有将所过之处屠戮一空便已经是最大的克制了!
事已到此,小开也只能选择接受宋小光的建议,发个上谕申斥几句便作罢,该赏还得赏,该封还得封!小开心中,也不禁哀叹,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狗屁政治吧!面对如此广袤的西域,要想根本解决西北人口问题,移民肯定是必须的,但国人恋家的情节很深,要想让他们去西北苦寒之地,还需要动些脑经。
除了用经济手段刺激外,还需要保障这些人到哪里了有活干,有田种,所以这种事是急不来的,所以他到了军机处便立刻对宋小光说道:“这移民的事就由你和首辅大人商量一下去办吧,江南无土地的人还很多,凑出个几百万人应该没问题,另外你告诉他,最好是能中原多移些过去,这些地方的土地都被耕种了几千年,土地早已不堪重负,如果可以趁着移民把人口搬离这一带,进行水土养护,说不定百年后还能重现生机。”
第一零七章 义务教育 '本章字数:3650 最新更新时间:2013…11…29 08:50:27。0'
“大学之道,在明,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私塾教室中不断传来孩子们朗朗的书声,绕梁不绝……
这是一座标准的北方小院,内院中有两棵高大的红枣树,枣树下有一方石桌,一壶米酒、几碟小菜摆放在桌上,三位教书先生模样的男子围拢在一起正边品某人一篇新作边饮酒,孩子们的读书声听得窃窃私语三个人都不时连连点头。
“还是明德兄雅致,关起门来不问窗外事,一门心思教书育人,实在是功德无量。”一位男子竖起耳朵听了一会后,笑看对坐在中间的杨明德道。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本大学足以包容天下,可惜如今西学当道,这治国和平天下的古训,竟然全都没用了……”杨明德还未及答话,另一位两鬓斑白的老先生便叹了口气道。
“庞兄,你我只是一介布衣,小小教书先生,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