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珠同人)还珠后续-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多时,萧剑拎着那二狗子的后衣领子像拎死狗一样从拐角处走来,那二狗子一脸死灰,惊恐万分状,脸上鲜血直流,萧剑一把将他扔在门口,那二狗子趴在地上连连叩头,向李家姐妹哀求道:小的有眼无珠,冒犯两位姐姐,还请两位姐姐饶命呀。
思尘不知道表哥用了什么法子,这一向欺负人的二狗子会怕成这样,上去朝二狗子狠踢了几脚,说道:叫你欺负人。那二狗子躲又不敢躲,思尘踢一下,他就哎哟一下。
这些人,不是什么黑社会偏要装恶人,吃软怕硬。
思凡不想看那二狗子的德行,便说道:表哥,让他走吧。萧剑呵斥一声:滚。那二狗子如同大赦一般,连滚带爬地跑走了,不一会,远远听见他在那里嚎哭:我的耳朵,我的耳朵。
然来这二狗子的一只耳朵被萧剑给削了下去作为警戒,那二狗子再回去找耳朵时,早就被狗叼去吃了,这下想要接回去也是不可能的了。
萧剑出手教训了这些流氓地痞,围观的人拍手叫好,这时听得街上有人敲锣打鼓地喊道:选秀女了,选秀女了。然来是三年一次的选秀女,敲锣打鼓的是官府里当差的人,一边喊着一边张贴告示,围观的人群又过去看告示去了。
清朝从顺治时就规定,凡满族八旗人家年满十三岁至十六岁的女子,必须参加每三年一次的皇帝选秀女,选中者,留在宫里随侍皇帝成为妃嫔,或被赐给皇室子孙做福晋,未经参加选秀女者,不得嫁人。阅选时,按八旗的顺序,一般七八个人站成一排,由皇帝、皇太后们挑选。被挑选女子的名字,每排写一张单子,留宫中存档,这种名单,在档案中称为“秀女排单”,重要性自不待言。
首先,要严格审查旗属与年龄,不在旗的想参加选秀,势比登天;在旗的想逃避选秀,也是自讨苦吃。顺治朝规定:凡满、蒙、汉军八旗官员、另户军士、闲散壮丁家中年满十四岁至十六岁的女子,都必须参加三年一度的备选秀女,十七岁以上的女子不再参加。乾隆五年(1740)进一步规定,如果旗人女子在规定的年限之内因种种原因没有参加阅选,下届仍要参加阅选。没有经过阅选的旗人女子,即使到了二十多岁也不准私自聘嫁,如有违例,她所在旗的最高行政长官——该旗都统要进行查参,予以惩治。
思尘悄声地问姐姐道:姐姐,我们是不是也要去选秀女?思凡说道:我们不用去的。思尘说道:爹爹可是在旗,能不去吗?思凡道:我们不是嫡出,是没有资格去的。
李夫人其实是李参将的一个小妾,思尘微微有些失望地说道:听说去京城选秀女,可以见到太后皇帝,好可惜,去不了。思凡说道:选上了就不能回家了,你愿意吗?思尘一听,连连摆手,说道:我还是别去了,我不想离家太远了。
经方才一番闹腾,姐妹两也没什么心情做事了,萧剑便请她们去街上转一转,姐妹两欣然答应,萧剑以前小的时候,便常和这对姐妹来街上逛,多少年没来,好多地方都变得不认识了。
走了一程,感觉有些累了,于是去一家从前常去喝茶的茶楼上喝茶,这茶楼是老字号,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古香古色,环境幽雅,来此的多是一些老顾客,没有一般酒楼茶肆的喧嚣嘈杂。
三人上楼,要了一壶茶,几个点心,正在闲话的时候,思尘冲萧剑神神秘秘地说道:表哥,看你后面。萧剑朝后面看了看,却见不远处的一个角落位置,有个女孩子低着头在那里饮茶,思尘又小声说道:表哥,看见没有?那个女孩好漂亮。萧剑也笑了,反问道:漂亮吗?思尘连连点头,萧剑又问思凡:思凡,你说呢?思凡也是点头,思凡人长得漂亮,能被她认可的,那一定也是非常漂亮的。萧剑笑呵呵地说道:要不表哥去跟她说说话。思尘道:表哥,别去,万一人家不理你,那不是好没面子的。萧剑道:我试一下。说罢,萧剑起身径直朝那女孩子走去。
萧剑走近那女孩子身旁,那女孩尚未发觉,萧剑俯下身来,小声说道:晴儿。女孩一惊,脱口说道:是你呀?萧剑示意她声音小一些,晴儿微微一笑,问道:你怎么也这么早就过来了?
萧剑调皮地一笑,问道:我能坐下吗?晴儿一笑道:你座下吧。萧剑坐在晴儿的对面,说道:我们约定下午在这里见面的,你怎么这么早就过来了?晴儿说道:我今天没什么事,就早点出来,你怎么也来的这么早。萧剑道:我也没什么其它事,就早些来了。说完,两人相视一笑。
两人说了一会儿,晴儿取出一样东西,递给萧剑,说道:你让我看的东西,我看了,实在抱歉,我看不出真假来,你还是再请别人看一看吧。
这东西就是雍正留下来关于乾隆身世的密诏。萧剑见晴儿也鉴别不出真假来,稍微有些遗憾,但也在意料之中,谢过晴儿之后,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
这时晴儿向萧剑调皮地一笑,说道:那边有两个双胞胎女孩一直盯住你看呢。萧剑心里明白,故意回头往后面看了一眼,正是自己的两个表妹,瞪着大眼睛正看着自己。萧剑笑呵呵地说道:是看你吧。晴儿说道:看我干什么,我有什么好看的。萧剑微笑着说道:人家一定是看你长得漂亮,才会多看几眼的。晴儿脸上微微一红,嘴上却说道:我有什么好看的,
萧剑从来不会说这些话的,但这些话从萧剑的嘴里说出来,晴儿的心里面还是美滋滋的。
晴儿看着思凡思尘说道:这两个双胞胎姐妹长得还真是一模一样,都是那么好看。萧剑冲晴儿一笑,说道:要不我去跟问一问她两个谁是姐姐谁是妹妹。晴儿连连摇头,说道:你别去了,人家要是不理你,多不好意思?萧剑起身,示意晴儿别跟过来,便去了。
萧剑这是故意要跟表妹和晴儿开个玩笑,就这么来回几次,萧剑来到晴儿的位子坐下,两人正说着话,这时后面有人说道:表哥,咱们走吧。
回头看时,却是思尘思凡姐妹两站在后面,晴儿吃惊地看着萧剑和思凡两姐妹,萧剑忍不住哈哈笑起来,晴儿也明白了这是萧剑在捉弄自己,娇嗔道:你,你怎么这样。
因为在晴儿的印象里,萧剑一直是个不苟言笑的人,没想到他也有捉弄人的时候,不过比起总是不苟言笑来,还是这样有趣一些。
思凡姐妹两也似乎明白了,思尘用手敲打萧剑的后背,说道:表哥,你又捉弄我们是不是?
其实萧剑并不是生来就是这么不苟言笑的人,只因过多的压力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才慢慢地变成现在的模样,也许只有和小时的玩伴在一起时,才会偶尔表露出曾经率真的一面来。
晴儿坐了一会儿之后辞去,萧剑和思凡思尘一起回家,李夫人正在做饭,思凡得空打水洗头发,萧剑见她不甚方便,于是说道:我来帮你。不想思凡却说道:表哥,男女授受不亲,若是被人看见了,又要说闲话的。
萧剑好不尴尬,以前萧剑总会帮着他们姐妹两个洗头发,不过那时确实还小,彼此毫无忌讳,现在真地男女有别了,萧剑只是尴尬地一笑,走开了。
这幕正好被李夫人看见,等萧剑不在旁时,问思凡道:你这是怎么了?这样跟你表哥说话?思凡甩下一句:没什么。就走开了。李夫人也是弄得个莫名其妙。
李夫人吩咐吃饭,萧剑拿出一些银两要送给李夫人,却被婉言拒绝,萧剑便向思凡说道:思凡,你替姑妈收下吧。思凡说道:妈妈说,不要随意接受别人的东西。萧剑一笑道:表哥会是外人吗?李夫人道:姑妈知道你的孝心,我们有手有脚,怎么可以不劳而获,姑妈粗茶淡饭早就习惯了,只是让几个孩子跟着受苦了,想要过好的生活就要靠自己的双手去争取,你有这份心意,姑妈就很欣慰了。萧剑便不再坚持,于是说要送一点礼物给姑妈和表妹,李夫人点头答应。一旁的妹妹思尘拍手叫好。
萧剑又说自己要出去办几天的事,李夫人嘱咐他路上小心点。
次日,萧剑单人独骑,骑上一匹大白马,一路向北,这是要去见一见帮中早已退隐的几位前辈长老,第一个要去见的便是早已退隐回家养老的李长老,这位李长老早年追随前任总舵主于万亭创立红花会,从执法长老任上归隐,如今已是在家含饴弄孙,李长老的老家湖北江夏,孔子问津处,相传便是此地。
萧剑骑快马,两天后的一个傍晚时分到达,此时天色已晚,不便拜会,于是就在街上寻了一家旅店投宿,将东西放好后,只听得窗外一阵敲敲打打的声音传来,看时,却是一队人抬着大花轿,吹吹打打地一路走来。
这时,店家上来说道:客官,实在是对不起,我们这里的李老伯家的小儿子接新媳妇,我们都要去喝喜酒去,只怕没有人留下来招呼你。萧剑听他这么一说,便说道:要不我换一家。那店家道:客官,我们这条街就两家旅店,都是要去吃喜酒的,李老伯为乡亲们做了不少好事,这十里八村的,都是要来喝喜酒的。那店家又说道:要不客官也多少随一份礼,我们一同去,无非就是多添一双筷子,李老伯素来好客。
萧剑听他这么一说,也就同意了。
来客早已挤满的空地,人群中走来一位七旬左右的老人,白眉皓首,银发飘飘,虽已是上了年岁,可依然骨骼清健,声音洪亮,足见当年也是个好汉。他举着酒杯,沿桌敬酒,众人对他甚是尊敬,萧剑看到那老人,依稀已经认出这正是自己所要登门拜访的李长老,虽多年未见,但萧剑还是一眼便认了出来,只是不知李长老今天娶儿媳妇,什么也没准备,甚是尴尬,也不知李长老还认得出自己不。
李长老来到萧剑一桌,萧剑稍稍避了一下,可李长老挨着敬酒,萧剑想要回避一下,已是避无可避,待李长老近前,萧剑轻声说道:李长老。
那李长老一怔,自归隐之后,再也没有人这样称呼自己了,李长老年岁虽高,却一点也不糊涂,他上下打量了箫剑一番,像是哪里见过,但一时怎么也想不起来,李长老归隐的时候,箫剑还是个半大孩子,多年不见,再也不是以前的样子了,但一番辨认之后,李长老还是也认出了萧剑。
他的神情一下激动了起来。
李长老见此处人多,便请萧剑去一边说话,看看四下无人,他双膝跪下,口称:见过少主。
萧剑连忙扶起,说道:李长老,不用行此大礼,不知你今天娶儿媳妇,没有准备什么礼物,还请勿要见怪。
李长老却说道:少主能够光临寒舍,实在是令寒舍蓬荜生辉,少主,请去室内说话。
散客都是安排在屋外空旷的场地上随意就坐,贵宾才安排在室内。
李长老领着萧剑来到一间内室,这里已经集聚了一些人,都是和李长老私交甚好的帮会中的人物。
萧剑此番前来,是有一件事要询问李长老的,那便是叔父口中所说的当年泄密一事,自己只知道父母当年是死于一场大火,可如果是帮中有人事先向朝廷泄露了父亲的行踪,那这个人又会是谁呢?
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十八年,当年的知情者也以经大多退隐或者离去。
李长老当年是执法长老,在帮会中威望甚高,且为人公正,也许他知道一些当年的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