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枭雄-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分安详,于是与自己的五百兄弟商议:“兄弟们,我们原为黄巾军,现在投靠陶谦也没有什么好处,我看着曹嵩一家辎重无数,不如我们将这些辎重抢走,远离此处落草为寇怎么样?”
大家一致同意张辏У囊饧谑堑热胍沟氖焙颍巴砟谕低档厝ネ店⒅兀窳仙粲行┐蠼茚猿承眩谑钦抨'等人一不做二不休将曹嵩等人全部杀死,应劭等护卫死命逃脱,逃离后应劭怕曹操降罪于自己,他与几名心腹投奔袁绍去了。张辏У热私茚砸患胰空渡焙螅チ瞬莆铮呕鹕盏羲旅恚黄鹣蜃呕茨咸尤ァ
有军士逃出,来到兖州上报与曹操。曹操听到自己的父亲和叔叔一家全部被斩杀,顿时气急攻心昏了过去。郭嘉等人忙将曹操救醒,曹操醒来后,咬牙切齿的说道:“陶谦狗贼,竟敢纵兵斩杀自己父亲一家,此仇不共戴天!我要率领大军,屠尽徐州,以泄吾恨!”说完命令荀或和程昱领四万大军驻守兖州,其余全部杀向徐州。
第四十九章 陶谦求救 '本章字数:2493 最新更新时间:2013…10…05 10:43:32。0'
曹操为报父仇率领大军杀奔徐州,以夏侯惇和夏侯渊为先锋。曹操在大军出发前下令道:“一但攻下城池,给我将里面的百姓全部屠杀,以报父仇。”郭嘉和荀攸等人力劝曹操,然而曹操已被仇恨蒙住了双眼,执意屠城,众人无法只能任由曹操下令。
曹操大军所到之处,杀戮百姓,发掘坟墓。陶谦在徐州,听到斥候来报曹操为父起兵,到处杀戮百姓,仰天痛哭道:“这都是我的错啊,如果不是我让张辏Щに筒茚裕睦锘嵊薪裉斓氖虑榉⑸。熘莅傩赵趸嵩獯舜竽眩
可是痛哭并不能阻止曹操的复仇行动,于是陶谦连忙召集众属下商议如何应对曹操的进攻。曹豹站出来说道:“曹操手下能人众多且兵力庞大,我们绝对不能与之硬拼,我等应与曹操据城而战。”
陶谦听到曹豹的提议点点头表示同意,会后陶谦亲自率领徐州大军来阻截曹操。陶谦远远地看到曹操的大军全都左臂带着白布,中军更是竖起白旗,上面写着“报仇雪恨”四个大字。
军马列阵,曹操身处白衣策马而出,指着陶谦大骂。陶谦亦率军出城,欠身施礼道:“我本想交好孟德,因此派遣张辏Щに湍愀浮F窳夏钦抨'见钱起意,竟将你父一家斩杀,此事实在是与我无关,还请孟德能够明察。”
曹操一看陶谦竟然还推卸责任,于是大骂道:“老匹夫,你派人斩杀我父,还在此胡说八道,我看你根本就没有悔改之心。妙才你去将那个老匹夫给我擒住。”
夏侯渊一听曹操的命令,忙应声而出,陶谦见对方一大将拿枪向自己杀来,忙返回阵中,曹豹挺枪而出,与夏侯渊战在一起,十几招过后,陶谦见曹豹不是夏侯渊的对手,于是忙击鼓收兵。
曹豹听到陶谦的召唤,将自己的大枪横扫出去,逼得夏侯渊向后退了几步,曹豹趁机退入了大军中。曹操一看情况,刚打算率领大军冲锋,可是陶谦却率先率领大军返回了城中。
陶谦入城后,召集众人商议,他说道:“现在曹操人多势众,为了不给徐州百姓造成更大的灾祸,我还是亲自负荆请罪,以救徐州一郡百姓的性命。”
话还没有说完,只见一人走出来说道:“府君能为百姓着想,实乃是百姓之福。现在曹操虽手握大军,但是短时间内也不能攻破这城池。某有一个提议,或许可以解徐州之围。”
陶谦大惊,忙看是谁在那说话,原来此人正是那糜竺,糜子仲。陶谦急忙问道:“子仲,你有什么好建议,快快说来。”
“府君,今曹操欲屠城,有伤天和,我想只要我们去请北海郡孔融和太行县的刘备来帮忙,他们一定会前来,只要此二人能率兵前来,那曹操则不足为惧。”糜竺徐徐的将自己的提议说出。
曹豹平时常与糜竺作对,不过这一次他却没有反对糜竺的提议,他也觉得这个建议可行,孔融有兵,而刘备有张飞这员大将,再加上徐州的兵马,足以逼曹操退兵了。
陶谦听后十分高兴,分别写了两封信让糜竺和陈元龙送到北海孔融处和刘备处。
当糜竺来到徐州的时候,孔融正在与客人交谈,突闻下人来报说是徐州糜竺请求想见。孔融接见糜竺问明来意,糜竺回答道:“今曹操起兵至徐州,欲屠城,望明公搭救。”
孔融思考了一会说道:“我与孟德向来没有冤仇,我起兵攻打他没有理由,不如我写一封书信进行调解,如果曹操不听,我在出兵相救,你看怎么样啊?”
“多谢大人相助,可是曹操现在手握重兵,一定不会和解。”糜竺说道。
于是孔融一边点齐兵马,一边差人将自己的信送往曹操处。正商议间,有士兵来报黄巾贼党管亥率领数万大军杀奔而来。孔融大惊,忙点齐兵马出城迎敌。
管亥策马而出说道:“我知道北海乃是产粮大地,只要你能借给我一万担粮食,我即可退兵;如果不借给我,那我只能等攻打下北海自己取了。”
孔融一听管亥的话大怒道:“你们这些乱臣贼子,竟然想从我这里借粮食,我告诉你那是不可能的。如果你能够投降,我还可以考虑一下。”
管亥大怒,挥舞着大刀直取孔融,孔融的部将宗宝挺枪而出,与管亥战在一起,可是不到三十回合,宗宝就被管亥一刀砍下马,气绝身亡。就在管亥再次冲向孔融的时候,孔融的大军却慌乱的奔进城区。
管亥派兵将孔融大军围在城中,孔融和糜竺郁闷至极。第二天,孔融登上城池向外观望,见黄巾军人马众多,叹气连连。就在孔融叹气的时候,城门下突然一阵骚乱,原来有一人纵马冲入敌阵,将贼军杀的连连后退,直到此人来到城下大喊“开门”。
孔融连忙让人将城门打开,把城下的那人让进城来。来人见到孔融跪拜道:“某东莱太史慈,拜见大人。”
孔融一听他就是太史慈,忙将来人扶起。原来孔融虽然不认识太史慈但却听说过他的大名。孔融忙问道:“子义,此来何事?”
太史慈说道:“我随母亲回家探亲,得知黄巾贼寇前来攻城,我母亲让我来帮助大人。”
“好好,那不知子义有什么办法可解此围啊?”孔融听到太史慈是来帮助自己的忙急切地问道。
太史慈靠近孔融,在孔融耳边低语了一阵,孔融就请太史慈率领大军抵抗黄巾贼寇。
太史慈接过兵权,命令大军紧闭城门,不准出城迎战,同时将城内的骑兵集合起来,让他们好好休息,晚上有战斗任务。很快天色暗了下来,太史慈召集骑兵,让每位骑兵准备大量的火箭,还有在马蹄上绑上棉布。等大军准备完毕,天色彻底的暗了下来,等到三更半夜之后,太史慈率领骑兵悄悄地出城向着远方驰去。
太史慈率领骑兵,悄悄地出城向着贼军的大营奔去,在快接近大营的时候,太史慈命令大军将火箭准备好,等离大营还有几十米的时候,贼军熟睡的哨兵被马蹄声惊醒,可是还没等他们发出警告声便看到大量的火箭射了过来,瞬间大营里火光四起,太史慈率军趁乱来到贼军的粮库,一把火将粮库给烧了。然后大军迅速后退,向着城内奔去。
等贼军将营中的大火扑灭,粮草已被全部烧光,气的管亥哇哇大叫,更是将那几个没有死的哨兵处死。第二天,管亥率领大军开始攻城,可是在没吃饱饭的情况下,黄巾军的气势和体力实在是不能与官军相提并论,很快就被太史慈率军打退。管亥没有办法只能率领大军撤退,而太史慈率领大军追击,斩杀黄巾贼军近万人,投降的也有一万多人,而跟随管亥逃掉的人还不到一万人。
太史慈将黄巾贼军打败后就要离去,虽然孔融多次挽留,但是太史慈并没有动心。看着太史慈离开的背影,孔融摇了摇头,便将精力放在了招降的黄巾贼军身上。
孔融将招降的人安置在北海郡内,便率领大军向着徐州前进。而刘备在接到陶谦的信后,立刻便率领张飞还有陈宫以及一万大军向徐州进发,至于自己的老巢太行县则由周朝率领八千兵马驻守。
第五十章 曹操退兵 '本章字数:2450 最新更新时间:2013…10…06 11:56:08。0'
孔融率领大军来到徐州城外,看到刘备已在那里安营扎寨,忙派人过去询问情况。原来刘备见曹操兵力强大,只能远远的依山下寨,没有敢冒然轻进。而曹操见刘备率军而来也没有攻打,只是分出一部分人马与刘备相持。
孔融听了刘备的解说,忙说道:“曹操兵强马壮,且又极善用兵,不可轻举妄动,我们先静观其变,然后再考虑进兵的事。”
刘备急切地说道:“我们可以静观其变,但是我怕城内的粮草不足,无法与曹军相持。这样吧,我先率领张飞和三千骑兵打进城去,与陶公商议一下,剩下的兵马就留在这里协助明公。”孔融大喜,与刘备的大军会合,牵制曹操。
当天刘备、张飞率领三千骑兵杀入曹操兵寨,正在行进中,只听寨内一声鼓响,瞬间杀出大量的士兵,阻断刘备等人的去路。当前一员大将正是夏侯渊,只听夏侯渊一声大喊:“大胆狂徒,往哪里去?”
张飞在刘备的示意下,一声不响地拿起丈八蛇矛就向夏侯渊杀去。两人在一起相战几十回合,夏侯渊不敌张飞,忙退回阵中,刘备适时挥军大进,夏侯渊的五千士兵很快败退,张飞和刘备率军追杀,直到徐州城下。
陶谦远远看到刘备的大旗,忙让人打开城门迎刘备进城。刘备进城后,陶谦设宴款待刘备大军。席间陶谦见刘备气宇轩昂,举手投足间有大家风采,谈话中更是以百姓为主,心中大喜。忙命糜竺将徐州牧大印拿来,交给刘备。刘备看到陶谦将大印交给自己,忙惊讶地说道:“陶公这是何意?”
陶谦慢慢地说道:“现在天下大乱,虽有王室,但各诸侯雄霸一方。你是大汉宗亲,正应该匡扶社稷,以振大汉声威。老夫年迈,已无力为大汉铲除奸贼,现在我将徐州让给你,希望你能还大汉一个朗朗乾坤,我自会向朝廷表奏,封你为徐州牧。”
刘备离席拜谢道:“我虽为大汉后裔,但功劳微薄,现在为平原相都惶恐不能称职,更何况为一州之牧。更何况我来相助,只为大义,并不是为了徐州牧的职位。莫不是陶公怀疑我是为了来吞并徐州?”
陶谦忙道:“玄德不要误会,我是真心希望你能接受这徐州牧一职。”陶谦再三相让,刘备就是不肯接受。糜竺进言说道:“现在徐州的危机还没有解除,不若我们先商议一下如何退敌,待退敌后,再商议徐州牧之位也不迟。”
刘备说道:“我现在给曹操修书一封,劝他退兵,若他不退,我们再商议退敌之策。”于是传令麾下兵马按兵不动,派人将书写的信送到曹操的大营。
此时曹操正在军中与属下众将商议攻城之事,听到下人说有徐州的战书送到。曹操拆开一看,原来是刘备的书信。只见上面写着:“当年联军会盟一睹曹公风采,曹公乃当世奇人,应明辨是非。杀父之仇,不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