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荒唐小道士 >

第94部分

荒唐小道士-第94部分

小说: 荒唐小道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单算下,加上以前的数字就可以了:蒙古人已经造了3000斤火炮两百多门;1000斤炮两百多门,500斤炮300多门。

  002报告,最近湖北新调来几批蒙军,大约有十万人,还运来火炮一百多门,其中重型火炮六七十门。

  005报告,蒙古兵部计划向各部落(仆从军)支付军饷、物资若干,相当于雇佣的费用。

  大都某人(阿骨打)报告,蒙古人正从山东、河北、河南、陕西等地征粮,估计有**万石,可供五十万大军三月作战食用,另外正在征调女真人参战,而且也征调了不少其它部族。

  一切情报表明,大战不远了。

  山山道长问了问军情司,那边的情报也差不多。

  不过大宋这边动手更早,所有计划中的火器已经造完,山山的“秘密武器”也已经造了一大批(还在继续造),前线也已经集结了超过60万军队。

  三天后的朝会后,开战的提案并没有受到多大阻力,主要是因为前两次大战的结果给大宋军民很大的鼓励,而且好战的少壮派将领已经成长起来,占据了军事决策者的半壁江山。

  主要的争议在于具体的策划,比如:分为几路进兵,哪路为主等。

  “蒙古人在湖北集结重兵,威胁极大,必须把湖北打下来,接着进可攻退可守!这是张坚的建议。他当然乐意这样了,因为他正领着蜀军呢,直接出兵抢军功方便。

  “湖北、苏南、江西几路同时出击,让蒙古人应付不及!”这是水师王大将军的意见。

  “江苏是鱼米之乡,应该先拿下来…湖北不好打,坚守即可!”这是个中庸派将军的意见,而且他家就是江苏高邮的。

  …。各位将军纷纷说出自己的意见。

  老将军张万载、孟珙本来已经交出军权,现在是军方的“顾问”,表情严肃,捋着白胡子,没有发表意见。

  文天祥等几位比较深沉的将军则看着老将军们的脸色行事,暂时没有发表意见。

  兵部尚书谢枋得沉吟片刻:“众位说得各有道理,我个人认为还是要先解决湖北问题,一是先解决大患,二是方便以后的战略…山山将军,你说说看?”

  山山将军从人缝当中走出来:“呵呵,感谢谢大官人的看重,感谢大家捧场…说着周围一拱手,摆个笑脸。”山山在这里还是人缘不错的,不少人纷纷报以微笑,一时间现场气氛轻松了些。

  “我同意谢尚书和张将军的意见,先从湖北着手,解决湖北的蒙古主力之后,我们的北伐大业可以说就成功了一半。另外,从湖北出击中原也很方便。”

  “不过,我还有另一个想法,就是从苏南出一只偏师,沿运河向北进军。湖北、江苏是蒙人的主要两个大“粮仓”,即使打下来一个,也能给蒙人造成很大的粮食紧张,如果两个都打下来,天下可定矣!不过考虑到今后的战略,我建议还是以湖北为主,苏南为辅。“

  其实他还有其它的想法,一个是陕西方面,想要让各义军兵合一处、全真教作为高端武力,把陕西拿下来。另一个则是打海运的主意…

  这两个想法暂时不能说,传出去就不灵了。

  大家听了山山的话,各自低头沉吟。

  张坚先开口了:“我支持山山将军的方案!”

  王大志也说:“山山将军说得不错!”

  文天祥和张志杰看看几位老将军,看他们微微点头,也表示了赞同。

  最后商量了一天一夜的结果:出兵60万,其中35万进击湖北,15万出兵苏南,10万人暂时在江南做预备队。

  两天后修订完成的方案送到朝堂上讨论,官家看来是挺赞成。

  这几年官家对朝廷做了逐步的清洗,贾党的力量比以前弱了不少,这次他们也没有像前几年那样大肆反对。其它朝臣则主要是看官家的脸色,先出来几个赞成的,其它人看官家表情不错,也纷纷出来赞成,这方案就算通过了。

  朝会过后,张山山又找了几个信得过的将军嘀咕了一番。

  综合各方面的情况,大家估计大约还有6…8个月蒙古人就要准备好了,不过大宋军决定稍早些动手,掌握些主动,大约在4个月后开战。

  方案已经确定,兵部和军方就开始具体兵将和物资的调遣了,大家都各忙各的去。

  各方面的调遣不关山山将军的事,虽然已经成了西路军主帅,可他还是宁可做个甩手大掌柜,把文天祥拉来帮他搞定一切…。在出征之前,他还有几件大事要做。

  一件事是策反女真人,因为阿骨打的因素,顺便还要看看那边港口的情况。还有件事是组织各地义军的事情,另外还得劝说王重阳出人。

  ……。。

  十几日后山山带着冷月出现在阿骨打王爷的睡房,做自我介绍时,几乎把王爷给吓得滚到床下面(黑灯瞎火的房里突然出现俩黑衣人谁不害怕),不过山山道长暗笑:就是要让你害怕才对。

  简单收拾了心情,阿骨打上前见礼,口称“爵爷”。

  山山道长倒也客气,和阿骨叙礼、把臂做亲热状。然后张大爵爷假惺惺问了下运来的货好不好卖之类的话,得到了肯定的回答之后表示赞赏。

  不久就开始说正题了。

  “阿骨打王爷,其实我这次来,是想要劝说女真人归附大宋的。”

  这句话把阿骨打吓得一激灵。

  “相信王爷也看清了形势,蒙古人的统治正在走下坡路,我们大宋不久就要打过江来,统一北方。与其被蒙古人拿来当炮灰,女真人不如归附大宋,反戈一击,推翻蒙人的统治。”

  阿骨打心想:你说的轻巧,蒙古人是走下坡路了,可是还占有整个北方数省,有几十万军队呢。不过他也不好直接回绝,只好嚅嚅道:“爵爷见谅,我女真人当年和蒙古人战争失利、损失惨重,只剩下十余万人,恐怕…”

  他的意思是说:我们没剩下多少人了,都不够蒙古人一杀的,您就别惦记了。

  山山道长微微一笑,道:“其实不单大宋与蒙古有血仇,女真人也是,当年北方战场失利,蒙古人不知针对女真人做出了多少屠灭之事…难道王爷能忘记这些吗?”(女真人就是金国人的原始状态)

  阿骨打长叹一声:“不能忘又怎样,我们剩余的族人,还在蒙古人的铁蹄之下!”

  (作者新浪微博:网络作家蓝吹雪。欢迎光临。)

  …本章完…

  
 第一百六十二章  暗夜策反 '本章字数:2159 最新更新时间:2014…04…17 19:05:14。0'
  第一百六十二章 暗夜策反

  山山道长在观察着阿骨打,其实他也知道说服阿骨打的难度,不过至少要埋下一根钉子,也许就在适当的时候就有收获。

  阿骨打本身也是个很识时务的人,否则当年他也不会带着残余的部众出山投降蒙古了。山山道长相信在适当的时候,他会做出适当的选择。

  “据我所知,残存的女真人在阿穆尔山那边,状态并不是很好。”山山道长喝了一口茶:“那地方虽然富饶,但是女真人口太少、又被蒙古人压制,没法开发那里的资源,王爷现在可以给予接济,以后…”

  阿骨打心情激荡,抬头望着山山道长的微笑。张山山说的的确是事实:女真人传统的居住地“阿穆尔山、阿穆尔河地区(现在的大兴安岭、黑龙江)”原本十分富饶,珍稀药材、毛皮、木材、水产、矿产不计其数,这也是从前金国起家的根本之一。

  可是后来与蒙古人作战失败,主要的优良资源都被蒙古人强行占了去,连原有在东北大平原的优质草场都没了,现在的女真人连大规模放牧也是不能,只是在森林里打猎、采集一些药材勉强度日。

  可是寒带山林间有限的资源难以养活太多的人口,换句话说,靠打猎的民族固定是发展不起来和注定要逐渐消亡的。要不是他阿骨打在大都经商,能把一部分药材、山货卖个好价钱,并且把大部分的利润都去接济了族人,恐怕他们的日子还要更难过。

  “若是取得了大宋的支持,别的不说,只是女真人每年搞的这许多山货药材,就能在大宋卖上一个好价钱。举个例子,仅仅我升仙大药房一家,就可以把女真人每年出产的药材全部吃下。”山山道长给予利诱,这方面蒙古人给不了,也不能给。

  阿骨打登时眼睛冒出热切的光芒:大宋的富裕他是知道的,女真人的出产如果有人保驾护航,能大规模的进入大宋市场,收入翻几番很正常。目前他们主要靠在北方出售,少量的向南销售只是靠走私贩子来回贩运,还要经过蒙古人的盘剥,收入还是有限得很。

  “王爷固然是大富之人,经商利润不少,可知道南洋贸易利润之高否?要是王爷感兴趣,日后也许能参与一二…”山山的意思是说,如果女真人倒过来,南洋的利润可以考虑让他们分一杯羹。

  阿骨打王爷的眼睛登时冒出了绿光,他作为一个大商人,自然知道南洋贸易巨大的利润,别人都是几分利、几成利,到南洋走一趟可就是几十倍、上百倍的利润。

  财帛动人心,阿骨打这下子可真眼红了,他突然想:要是依附大宋其实也没什么不好,至少自己有机会发大财,族人的生活也能好得多,至于背叛的风险…总比慢慢饿死的好。

  看着阿骨打脸上风云变幻的表情,山山知道他动心了:不就是钱吗,只要能达到目的,给他一点也不是不可以。再说,与北方的贸易虽赶不上南洋贸易的暴利,倒也有利可图。

  接下来就是谈条件。山山道长答应了下个月就派几艘海船到阿穆尔河那边,收购女真人的土产,有多少要多少,保证给一个不错的价钱。至于南洋贸易,两人心有默契:这时候还谈不到这么肥美的问题。

  至于阿骨打,答应了在北方借助他的商业网络,为山山道长的情报网提供方便。而且,他答应了劝说族人,在适当的时候反戈一击(这后一条其实也是画大饼)。

  谈判完毕,山山抱拳过后,和冷月几个纵越就出了王府,杳杳不知踪影。

  望着他们远去的方向,阿骨打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他知道,这次是上了张山山的贼船了,可是现在后悔也晚了,要是出卖他们,后果可想而知。唉,希望大宋能打赢蒙古吧。

  。。。。

  山山两人出了大都,向东到了通州。这里是京杭大运河的北方起始点,现在仍是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水运中心。

  走了一圈,山山把码头附近的情况摸了一遍,有关细节被他牢记在心。

  接着他们又向东南行了一段,一直到了海河入海口(后世的天津地区),考察了这附近的水路。这些水路以后会有用,不过用途暂时只能自己一个人知道。(早年的京津地区,水运还是很发达的,本身的天然水网,再加不少的人工水道,构成了水运的便利条件,不像后来,有不少水道都干涸了,有的甚至被填平了。)

  离开了这里二人直接打马向西南,一路上没什么耽搁,直接奔了陕西。

  数日之后他们已经到了终南山,到了重阳宫,见了玉仓子,双方寒暄之后,山山问起了王重阳。

  “师傅在闭关,说了比较危险,不是天大的事不让打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