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春秋战国演义 >

第53部分

春秋战国演义-第53部分

小说: 春秋战国演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喊:“大王回来了,赶快打开城门迎接天子!”    王子颓刚刚统治几个月的时间,兵将大多数都不服,守城的士兵一听是大王回来了,又看到大王就在车上端坐,就不守城了,争相打开城门。不一会南门也打开了。郑兵和虢兵浩浩荡荡进入城内,城里欢声雷动。    蒍国正在忙着起草国书派人去卫国搬兵救援,刚刚写完,就听到城里钟鼓齐鸣,有人来报告说:“旧王已经进城升殿坐朝了,郑军正在城中清理反叛。”    蒍国心里明白,这事就算结束了,自己绝没有好结果,就拔刀自刎了。祝跪、子禽死在乱军之中,边伯、詹父指挥周兵抵抗,被身边的周将抓住绑上送到郑厉公面前献功。    王子颓喂完牛,知道大势已去,就命令石速赶着他的宝贝“文牛”一同出奔西门。老牛本来就是行走缓慢,更何况牛吃的太好,一个个都是肥胖的,走起路来慢慢腾腾。追兵一会就赶上了,抓住子颓、石速送到周惠王面前。周惠王命人把子颓、石速、边伯、詹父一同拉到市曹斩首。    周惠王复辟,郑厉公和西虢公立了大功,周惠王非常感激,奖赏给郑厉公虎牢以东的一大批土地,还有皮带、铜镜等精品;奖赏给西虢公酒泉地区的土地,还有酒樽等精美器皿。    郑厉公和西虢公向天子谢恩之后分别返回本国。郑厉公在返回的途中患了重病,回到新郑就去世了。世子捷主持发丧,即位郑伯,后人称为郑文公。###77陈完投齐鲁观社
    周惠王五年(前672年),陈宣公怀疑公子御寇谋反,就杀了公子御寇。陈宣公的侄子公子完(陈厉公的儿子),字敬仲,平时和御寇关系很好,担心被牵连,就逃奔齐国。    公子完出生的时候,周朝的太史正好路过陈国。周太史精通易经,善于卜筮。公子完的父亲陈厉公就请太史给这孩子卜了一卦。得到的是《观》之《否》卦。也就是说,正卦是《观》卦,变卦是《否》卦。《观》卦的构成是上卦巽,下卦坤;第四爻动,上卦变成《乾》卦。查得《周易》经文说:“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太史解释说:易经说,观看国君的风土人情,利于做君王的上宾。这孩子的地位不低,但是不能在陈国做国君,可能到别的国家做宾客。他本身可能没有大的职务,但是卦中的“光”字是说他能照亮一大片,应该是他的后代有大的作为。从卦象来看,巽是风,坤是土,乾是天;上互卦是艮,艮是山。就是说本来是风行土上,中间经过山,最后变成天。就是说地位越来越高。将来如果陈国衰落,这个孩子的后代可能会成大的气候,越来越昌盛。    后来陈厉公被蔡国人杀了,长子完没有当上国君,厉公的哥哥当上了国君,就是陈庄公。庄公死后弟弟杵臼即位,就是陈宣公。所以,公子完虽然出生时占有储君地位,但是一直没有当上陈国的国君,只是平平安安地当了一个大夫。    齐桓公了解公子完,认为他是一个贤良之人,就要任命他做齐国的卿士。公子完不接受,他对齐桓公说:“我是一个旅居在外的小臣,有幸受到齐国的收留,免除了灾难,使我能够安逸地生存,君侯对我的恩惠已经是很大了,不敢再贪图那样的高位。《诗》说:‘翘翘车乘,招我以工,岂不玉住,畏我友朋。’给我点小活干就行了。”    齐桓公就安排公子完做了管理百工的“工正”。    齐桓公这样器重公子完,公子完非常感激。两人的感情基础很好,公子完就备办了一桌上等的酒席把齐桓公请到自己家里,两个人很谈得来,酒喝的很高兴,从中午一直喝到天黑。齐桓公觉得意犹未尽,就说:“点上灯,接着喝!”    公子完说:“我只对白天喝酒占卜是吉利,没有占卜夜里。不敢夜留主公喝酒。如果主公没有尽兴,改日主公有闲暇之时,臣下再请主公。”    桓公笑了,赞扬说:“公子知礼,懂理。寡人也不能恋酒哇。”高高兴兴地返回宫里。桓公敬佩公子完是个贤人,就赐给他一块土地作为食邑。    齐懿仲要把女儿嫁给公子完为妻,就请人占卜。占卜的结果说:“凤凰于飞,和鸣锵锵,有妫之后,将育于姜。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于京。”意思是,凤凰飞翔,和谐的鸣声有力响亮。有妫氏的后代,将在姜氏那里成长。五代之后有人做正卿,八代以后地位没人比得上。齐国是姜姓的天下,公子完的后裔将有大发展。于是,齐懿仲就把女儿嫁给了公子完。    公子完来自陈国,姓妫,大家记不住他的姓,就叫他陈完。陈完有了自己的田地,又有了美丽贤惠的妻子,在齐国安家立业,就改姓田,叫做田完。中国从此有了田姓,田完是田姓的鼻祖。后来田氏掌握了齐国,称王,是战国七雄之一。    鲁夫人文姜已经年老,气管有病,经常咳嗽不止。鲁国的名医都看遍了,没有人能医得了。有人推荐莒国的医生善于治疗咳嗽,于是就请来了一个莒医。这个莒医正值壮年,精力充沛,医术比较高。把脉之后进行问病,亲自熬药为文姜治病,效果还真不错。文姜自从襄公死后就没有同男人皮肤上的接触,莒医多次给她把脉,文姜就动了邪心,留莒医在她的别宫住下来给她治病,两人就开始私通。后来莒医回国,文姜又以看病为名到莒国找莒医,住在莒医家里。莒医虽然身体强壮,但是文姜要求强烈,频繁。莒医招架不住,就有找来一个壮士替班。文姜仍然觉得这两个人都顶不上哥哥诸儿一个人。于是莒医和文姜就经常往返在莒国和禚地之间。    周桓王四年(前673年)七月,文姜病重,觉得自己活不几天了,就把鲁庄公召来。临终前对鲁庄公说:“我哥哥诸儿的女儿已经十八岁了,成年了。你应该尽快把她娶来,以正六宫之位。千万不要因为给我办丧事延误迎娶。那样的话,我在九泉之下也放不下心。”    鲁庄公含泪答应。    文姜又嘱咐庄公:“齐国正在谋求霸主,已经取得了方伯地位,你应该谨慎地支持齐国,世代友好。”    庄公是一个孝子,母亲临终说什么他都答应。就派使者去齐国联系迎娶事宜。使者刚走,文姜就咽气了。庄公按照礼制办理丧事,同时在大臣面前提出大婚的事情。大夫曹刿说:“现在鲁国是大丧期间,按照礼制不能着急娶亲,应该在三年守丧过后再去齐国迎娶。”    庄公说:“这是我母亲的遗命。母亲的丧事刚刚开始,喜事应该快办,如果丧葬完备,喜事应该推后。我们就在丧期中间办喜事。”    这时齐国国老高傒代表齐桓公来到防地,要和鲁庄公会面。鲁庄公就来到防地和高傒相会。和高傒约定,明年去齐国迎娶。    高傒回国汇报,齐桓公说:“鲁国正在办理丧事,喜事丧事不能同时办理,三年守丧过后再办婚事吧。”    就这样,鲁庄公的婚事推迟了。    周惠王六年(前671年),齐桓公已经当上了霸主,国力也比较强大,有识之士纷纷来到齐国投靠齐桓公,各国的商人都来齐国做买卖。齐桓公看到这蒸蒸日上的景色十分欣慰,他要庆祝一番。他找来管仲商议。管仲建议:“可以搞一次社祭,一来是祭祀土神,祈求风调雨顺;二来招徕商贾,搞活齐国的经济。”    桓公问:“具体怎么搞法?”    管仲说:“具体的搞法,古礼都有说法。请太史说一下吧。”    太史说:“社祭有官社和民社之分。官社有天子为百姓搞的‘大社’,或者天子自己搞的‘王社’;有诸侯为百姓搞的‘国社’,或者诸侯自己搞的‘侯社’;大夫以下搞的‘置社’。大社、王社、国社、侯社都是官社,大夫以下搞的都是民社。大社、王社祭祀土神的祭品用牛、羊、猪;国社、侯社祭品用羊和猪。”    桓公说:“我们就搞国社。寡人是天子承认的方伯,地位在诸侯之上天子之下,祭品用牛羊。”    太史说:“社祭的时间分春夏秋冬。”    桓公说:“我们就在夏天搞,远近的黎民百姓前来观社方便。”    管仲说:“社祭的地点选在郊区,不仅要设立祭祀坛,而且周围要开辟集市贸易。祭祀之后组织民间秧歌会和艺人演出。”    桓公说:“寡人还想搞一次阅兵。场面威风热烈。”    就这样,社祭方案就定了下来,内容有祭祀活动,文化娱乐活动,商业贸易活动,庄严盛大的阅兵式。向周边各国诸侯国发了邀请。    夏天,齐国的风景怡人,百花盛开,瓜果遍地,齐国大办国社,对周边各国的百姓都有很大的吸引力。鲁庄公接到齐国的邀请,就打算去齐国观赏社祭。曹刿听说了,就劝谏说:“主公不应该去。礼是对下属、对百姓制定的规矩。先王规定诸侯每年都要朝拜诸侯,但是五年之中必须亲自朝见一次,其他的年度可以派使者朝拜。朝见之后天子要把他们集中起来讲习礼仪,用以厘正上下尊卑的位置,遵循长幼的次序,讲求上下的法度,确定纳贡的标准,在这期间不能缺席怠慢。现在齐国废弃他们的始祖太公望制定的法度,让大家去观看社祭,你作为诸侯去别国观看社祭,这是没有先例的,有失国君的尊严,今后怎么训导百姓呢?春天举行社祭是祈求农事方面得到上天的赐福,冬天收获以后举行社祭是为了向土神贡献五谷。现在齐国组织社祭让大家去观看阅兵,向诸侯显示军威,这不是先王的法度。天子祭祀上帝,诸侯参加助祭是要听受政令;诸侯祭祀先王先公,卿大夫要襄助料理并接受任务。我从来没有听说诸侯之间相互观看祭祀啊,况且这祭祀又不合法度。主公去了就等于尊齐侯为上,低他们一等。国君的一举一动都要史官记载下来。这样不合法度的事情记载下来,后世子孙将会怎么评价?”    庄公说:“我想不了那么多,我只知道齐国有邀请,不能不给面子。”于是庄公去了齐国观赏社祭。鲁国史官认为这是耻辱,把这件事记入了历史。###78封方伯伐卫问罪
    周惠王七年(前670年),鲁庄公母亲文姜的三年丧期已满,和齐侯议定秋季迎娶。这时候,鲁庄公已经在位二十四年,年龄已经三十七岁。    为了让齐女高兴,鲁庄公婚事大操大办,铺张豪华。又想到自己的父亲被齐襄公谋害致死,现在又娶齐襄公的女儿为妻,心里很不安宁。于是重建“桓宫”(鲁桓公庙),要求把厅堂柱子涂成红色,椽子锛成方形的,椽头雕刻,尽量美观一些,用来安慰父亲的亡灵。同时也是为了齐女到来夫妻共同拜祭父亲,让齐女看了美观高兴。这样修饰祖庙历史上没有先例,木匠师傅都觉得不恰当。于是匠师庆亲自找到鲁庄公,劝谏说:“我听说先圣王公有功绩受封赏的建立家庙,遗留给后人的是法度和传统,让后代不学坏不做邪恶之事。他为的是让后代光大前人的好名望啊,使得长久地有鉴于世,因此能够保持牢固不懈以久长。先君的美德是节俭而你如今让他的庙堂显示奢侈豪华而不是庄严肃穆,这是掩盖了先君的美德呀。”    庄公说:“我这样做也是想赞美他。”    木匠师傅回答说:“这样不会给您带来任何好处,反而泯没先君的美德。所以我建议差不多就行了。”    庄公不听,还是要坚持丹楹刻桷。木匠师傅叹息说:“为了取悦夫人,贬低了父亲的美德,不应该呀。”    丹楹刻桷不得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