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清兴衰录 >

第25部分

大清兴衰录-第25部分

小说: 大清兴衰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清代,作为努尔哈赤的子孙,当然不能被饿死。所以清朝的皇族是可以世袭的。
  但是虽然都是同一个祖宗,在抢劫的过程中,有些人抢的多,有些人抢的少。
  历史无数次证明,吃大锅饭是很容易出问题的。
  所以清朝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对于贵族,立功不立功,也是区别对待的。
  作为皇帝的子孙,世袭分为三等十二级: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贝子(以上四种为高级爵位,贝子是当朝皇子的最低封爵)、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
  爵位世袭,分为降等世袭与世袭罔替。
  降等世袭,即每承袭一次要降一级,但降级若干次(亲王降至镇国公,郡王降至辅国公,贝勒降至不入八分镇国公,贝子降至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公降至镇国将军,辅国公降至辅国将军)后便不再递降,以此爵传世。
  世袭罔替,即以原爵位承袭。清朝把这个爵位称之为“铁帽子王”
  讲到这儿,大家应该可以看出来,能当上这个铁帽子王,那是标准的一人得道,子孙升天。
  由于这个爵位实在太过热门(除了皇帝,就剩下这个最值钱了),所以作为爱新觉罗的子孙,能拿到这个职位的整个大清朝268年,只有12个,其中8个是清初,拿到这8个铁帽子那都是要拼老命的,完全要靠战功。其他四个属于恩封,属于绝对的特殊情况特殊对待,这四个以后会讲到。
  勒克德浑,就是八个铁帽子王之一。而且在满清入关之前,这个人还不幸被贬为平民。
  清军大举入关之后,为了平定中原,必须要大量的人才。这时多尔衮想起了勒克德浑,自己大权在握,这个时候如果对勒克德浑施以恩惠,那可以达到笼络人心的效果。于是他恢复了勒克德浑的皇室身份,并且册封为多罗贝勒。
  多尔衮的眼光非常准!
  于是,勒克德浑被命为平南大将军,负责平定闽浙。###第30章 鲁王政权的结局
  应该说,鲁王政权是比较眼高手低的。面对勒克德浑的优势骑兵部队,鲁王政权的将领表现的比较像一个小学生。
  勒克德浑给他们上演了一趟生动的军事理论课。
  由于鲁王政权据钱塘江而守,一时间实在不太好下手,南船北马,满清对于水战实在是不太灵光。
  几十年之后,收复台湾也主要靠的是施琅。
  遇到这个情况,一般人也就抓瞎了。
  但是勒克德浑告诉我们他为什么是名将。他采取了一个策略,放松了余杭和富阳的防守。
  什么叫做放长线钓大鱼,什么叫做预先取之必先予之。勒克德浑准确的阐述了这个道理。
  作为只会读书不太会打仗的方国安对此非常配合,撤围后又分别攻占了杭州西南方的余杭、富阳两地。
  勒克德浑充发发挥骑兵的优势,专门攻击余杭、富阳。方国安发挥屡败屡战的精神, 基本上把有生力量全部消耗在这两个地方。
  方国安极力配合勒克德浑上演的这场以消灭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的满清军事理论课。
  在方国安的部队基本上交代了的情况下,勒克德浑率领部队一举度过钱塘江,?攻入绍兴。
  要说朱以海,虽然比较荒淫,但是还是有自己的优点的,比如说逃跑。
  老实说,逃跑这个还真是个技术活,首先要有逃跑的体力。
  其次要选对逃跑的方向。
  再次要选好逃跑的时机,时机不对,逃走了那是贪生怕死,逃晚了属于找死。
  你得分析敌我双方的优势。
  鲁王在逃跑方面还是有天赋的,他成功逃了出来,而且这哥们选择的逃跑方向非常出乎意料,所以他能顺利逃跑实在情理之中。
  他果断分析了清军的弱点——水军比较弱,这哥们往台州方向,然后直接出海。而且一漂就是十几年。过上了“水上为金汤,舟楫为宫殿”的生活,时人称之为“海上天子”。
  直到康熙元年(1662年)十一月十三日才在金门病逝。
  朱以海逃了,其他人则没有那么幸运了。
  应该说南明高官之中,坚持气节,忠贞为国的人还是大有人在的。虽然多数人都是不知实务,不通军政的酸腐守旧之辈。日常以气节高峻自诩,危机时刻却往往因目光短浅,眼高手低而败坏大局。“平时袖手谈心性,拼将一死报君王。”是他们的最好写照。
  张国维正是这样的人,面对清军,张国维自杀成仁。
  但是逃跑投降的显然更多,方国安、阮大铖就投降了。
  需要说明的是,在投降清军的人群中,并没有马士英。
  关于马士英的结局,还是要交代一下的,因为这个话题比较有争议。
  马士英这个人,明史把他列为奸臣传。我们先看看他是怎么进入奸臣传的。这个事情和黄宗羲是比较有关的,虽然黄宗羲很有名气,但是历史就是历史,我必须如实告诉大家。
  因为马士英和东林党一直是政敌,所以东林党很不喜欢他。作为东林党的黄宗羲也是很不喜欢马士英的。
  黄宗羲在康熙十八年清廷下令由黄宗羲“入局主持”编辑《明史》,黄宗羲派自己高足万斯同、万言叔侄编纂。马士英的命运,是掌握在黄宗羲手上的。
  马士英之所以能进入奸臣传,也是拜他们所赐。
  作为一朝宰辅,马士英缺乏力挽狂澜的能力,但是这个人大节并不亏。
  马士英从杭州逃出来之后,由于和东林党不太对付,于是遭到了东林党不遗余力地抹黑,本来想投奔鲁王政权。无奈名声不好,最后没敢去送死。隆武政权也很不欢迎马士英同志。于是没办法,只能投靠了方国安。
  马士英在朱聿键、朱以海两政权中几乎成了过街老鼠,但是他并没有因此就转投清方,而是尽力抗击清军。清朝有关档案证明,马士英曾经多次参加渡钱塘江攻余杭、富阳以及会攻杭州之役。
  最后马士英逃入四明山削发为僧,后因叛徒出卖,被清廷抓获,最终不屈就义。
  马士英之死本来是一件比较没有争议的事情,但是,最后成了一件有争议的事情。
  按照明史的记载,马士英被认为是投降不忠后被杀的。 黄宗羲等人不敢直接污蔑马士英之死,马士英之死也确实没有任何疑问,东林党人也承认是“事具国史”。但是因为马士英既然是奸臣,如果死的这么壮烈,似乎不合乎情理。于是又加一段“野史”,故意写马士英被俘后,大铖、国安父子投降,暗示马士英也同时投降了,随后清廷发现马士英、阮大铖、国安父子有通敌文书,于是才将已经投降的马士英等人杀害。
  东林党人故意将根本经不起推敲的史料故意放在正史之后,其目的不言而喻,就是要搞臭为国就义的马士英,把他说成投降不忠后,才被杀。
  相比之下,黄宗羲、张岱等人的行为还是值得我们推敲一下的,他们在鲁监国政权处境困难时,转入清方统治区遵制剃头,以明朝“遗民”自居。他们搞各种回忆录,抹黑了很大一批人。
  东林党人的流毒也确实有不少人中招,后世一些没有认真研究南明史的人,就由此认为马士英确实是投降被杀。且不论马士英生前到底是不是大奸臣,但是他已经以自己行动为大明朝英勇就义,这一点不能否认,就算马士英再不济,也不能让他在杀身成仁做了烈士后仍让他蒙受不白之冤。
  而且被冤枉的,当时不止马士英一人。弘光朝覆灭,大臣殉难的有高卓、张捷、杨维桓等,其中张捷、杨维桓是东林党人口中所谓逆党分子,然而二人均在南京城破时自杀殉国。尤其杨维桓,是全家老小一起死节,但是他和马士英一样,在全家死难殉国后竟然被人污蔑为杀妾潜逃而遭乱兵殴打致死。造这种恶毒谣言的人,真可谓“舌可犁也”!
  东林党人,嘿,正所谓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正因为东林党投降的人实在太多,反而是他们的政敌投降的人太少,导致东林党对立面的声音反而被掩盖。
  所以关于这段历史,之所以有争议,是因为有人不希望我们了解真实的情况。
  换句话说,就是有人希望我们认为马士英是个奸臣。
  目的只有一个,东林党一向自诩清高,重气节,但是最后却安心地苟活下来。而马士英却就义了,这个显然是不符合一般人的价值观的。
  所以他们必须抹黑马士英,既然马士英是个奸臣,那么反对马士英的必然是忠臣,是好人。
  那么他们才可以继续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评判别人。
  所以历史所记载的关于马士英的问题,是值得推敲的,应该说,马士英和东林党谈不上谁忠谁奸,只能说这两位属于政敌。
  东林党这个事情纯属对人不对事。
  我在此详细地记录这个问题,是因为,公道自在人心。历史会记录每个人的行为。###第31章 建立抗清民族统一战线
  就在清军形势一片大好,准备平定闽浙的时候。
  出事了!
  东方不亮西方亮,虽然南明被欺负的像孙子一样,清军怎么打怎么有。
  但大清就那么点人,你把主力放在四川和江南,两湖必然空虚。
  在湖南湖北战场上,恰巧农民军和政府军阴差阳错地建立了抗清民族统一战线。
  为何是阴差阳错,就要从当时的两湖军区总司令何腾蛟说起。
  何腾蛟,贵州人,1592年生。这个人的家庭条件大致属于小康,何腾蛟他爹曾经中过秀才,最后当了一名小主簿。一般来说,开国皇帝出生,通常会出现刮风啦下雨啦之类的怪事,这个何腾蛟的出生,气势也很庞大,乡里人〃忽见金色双鲤飞入何宅,顷刻消失〃,大家怀疑何腾蛟是神鱼化身,不管是什么说法,反正就是很不同寻常。
  虽然很不寻常,但是这个何腾蛟实在看不出有什么不同寻常的资质,因为直到30岁的时候,发奋读书的何腾蛟才混了了举人。
  鉴于家里本来也就是个小康,读书也是需要成本的,因此,何腾蛟在他中举之前早就已经因考试致贫。这个举人还是咬着牙考出来的。
  没办法,家里实在太穷,只能先工作。于是何腾蛟先生去了山西一个小县城当了个教育局局长,正科级干部。由于何腾蛟干活比较勤奋,不怕苦不怕累, 而且为人很廉明,所以何腾蛟的仕途在举人里面还是比较好的,很快升到了南阳县令。
  以何腾蛟的经历,30岁才中了个举人,要知道,在明朝,像他这样的资历,能当到个五品知府已经是烧高香了,大部分人,混到退休,能当个小县令。这时候你要告诉他将来能出将入相,估计他能把你当成神经不正常。
  历史告诉我们,生对时候很重要。要和平年代,估计何腾蛟会在县令的位置上光荣退休,也绝对不会有什么神鱼化身的玄乎说法。
  在战争年代,立功的机会是比较多的。南阳那个地方不太太平, “土寇”作乱,何腾蛟采用〃剿抚〃的安民政策,曾亲自单骑往抚降敌。
  在那个年代,满世界都在打仗,何腾蛟同志不花钱就把事情干的很漂亮,朝廷觉得这个人比较有用,就把他升为兵部职方主事员外郎(相当于国防部的副司长,六品官)。
  这个时候,何腾蛟遇到了他生命中的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