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惊雷入汉 >

第508部分

惊雷入汉-第508部分

小说: 惊雷入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兴杂泻渭蹋俊

何曾眼中泛起精明的亮光,微微拱手却是看着窗户道:“戎国无处可避,唯有仰赖我大晋救济方能生存,王戎小子做此姿态不无出奇。想不到匈奴之辈竟然可聚集如此多的兵力,看来联合戎国作战在所难免了。”

卫瓘微微摇头道:“先前积弩将军孟观前往查勘,戎国带甲者约在四万之众,余者三十余万。而今王戎自曝家底,甲士七万有余,余者五十万以上。戎国所占之地自给自足绝无可能,但要我大晋资助,这六十万的钱粮辎重也是沉重啊!”

见卫瓘有意无意的把眼看自己,何曾出奇的并没有产生反感。事到如今,晋国面临双线作战的可能,大家往日里在朝堂上怎么吹嘘都是无妨,只是晋国的真实状况何曾也是清楚的。

集合全国之力未能击败的汉军若是插手,晋国之沦陷恐怕也就是一个月左右的事情。到了这般时候自己守着富可敌国的财富又能怎样?

“老臣所虑者非是钱财,而是戎人之诚信到底有几分。据闻王戎麾下各族人等无数,这些人始终非我族类,大难临头能够有几分忠诚实在是难以估量。钱财并非没有,若是平白资助了戎人,反过头来无法形成助力方是两国联合下最大的隐患!”何曾看了卫瓘一眼缓缓说道,那卫瓘听闻何曾如此说顿时一震,眼中透露出同样的神色甚是感激。

危难之前摒弃前嫌自然是好事儿了。

晋帝司马攸听得头头是道,沉吟道:“戎人之诚意,以及必要的牵制是绝不可少的,若是如此涉及到了辽东的防务此事恐怕还须等待河内王前来议论。”

物资,政治,军事上的钳制才能保证戎国不怀贰心。就算戎国没有贰心,可眼下的晋国也急需看到戎人的诚意,才能坐下决断。那戎国之主王戎突然造访辽东燕王府诚然是出人意料,但仅凭借此举便向获得晋人的认同仍是困难。

若是双方信任的基础建立在各个层面上,无疑此时此刻便应当定下辽东的战略,有此衍生的一系列问题足以让晋帝司马攸等人讨论许久了。

卫瓘道:“此事暂且搁置一旁,老臣有一事奏明陛下。”

晋帝司马攸闻言道:“老大人但说无妨。”

卫瓘道:“塞外形势诡谲,老臣以为陛下当封赏匈奴之主刘渊,借此观其形色,察其目的。”

“哦?怀柔之术也是不能缺少,只是刘渊势大,此举会否激怒匈奴之人?”晋帝司马攸对卫瓘的话深以为然,若是能够和平相处,以和为贵,自然是好事儿了。但匈奴之主刘渊曾经被汉人欺辱,如今正是野心勃勃之刻,会否接受晋国的封赏仍在未定之天。

若是因此而引火烧身,那绝对是得不偿失了。

何曾在一旁想了想道:“塞外各族与我大晋血海深仇,此时派遣使者前往,若被其强留辱节反是不妥啊……”

塞外各族在汉人眼中看起来就是野蛮人,不通什么礼仪王法,更是没有开化。这样的对手若是往日里怀柔倒是无妨,可双方有前一次大战经年的深仇没有化解,如今贸贸然的派遣使者前往自然是冒险的举动。

晋帝司马攸闻言一愕,旋即便知道何曾这朝中宿老绝非危言耸听。真若是如此不仅仅没有起到沟通交流的作用,反而让晋国受到侮辱,长了塞外野人们士气。

卫瓘眉头一皱道:“何大人所言不无道理,但老臣以为适当的沟通仍是不可或缺的,不如采取曲折的方法如何?”

“曲折?卫老的意思是?”晋帝司马攸闻言问道。

卫瓘想了想道:“燕王屯驻辽东,在塞外广有耳目,若是通过塞外之人传达意思,见了对方态度之后再派出使者,或许比较妥当。”

何曾在一旁道:“此法虽是消耗时日,确是最为稳妥,老臣认为此举也是可行。”

晋帝司马攸见这两派老臣如今消除隔阂,心中自是欢喜,于是道:“事不宜迟,朕这便传讯给燕王便是。”

此时何曾道:“戎国方面若是陛下有所决意,可择贤能之士前往出使,老臣先行告退准备物资。”

待何曾离开之后,卫瓘叹息道:“国内兵将大半在南方战场放回,如今又要前往北方,还没交兵,我大晋将士已然疲惫不堪。”

晋帝司马攸颇有同感的道:“如今可调集人马已不如前时,只盼塞外之事拖得久些,让我大晋将士得以喘息。”

卫瓘抱拳道:“我国撤军乃是情非得已,汉人无故撤军不知所图为何。向雄大人此行若是能够缓和两国关系,陛下大可以全力击败塞外异族,然后收其精壮补充军力。”

“哦?卫大人觉得异族之辈仍然可用?”晋帝司马攸闻言皱眉道。当年异族所造成的后果如今还被晋国背负着,对于异族之人可谓恨之入骨。卫瓘选择何曾离开提及此事,显是深思熟虑许久。

卫瓘略带几分苦涩道:“异族之乱诚然是我等心中之痛,然老臣观汉朝军中仍然保有可用之异族之军,战力甚强。既然汉朝可用之,我大晋如何不得用?况且如今天下大半非我所有,以河北之力长期作战之后,如何有能力守护国土,唯有以战养战方是上策!”

久居河北之地,在魏国时期便负责处理河北事宜的卫瓘,比任何人都知道河北百姓的疾苦。若非实在是没有办法,自己也是不愿意提出这一提议。毕竟眼下的晋国没有片刻的安宁,若非是内中蕴含一丝希望,自己也不希望面对收编异族人马的事情。

然这一切乃是基于击败塞外各族之后的政策,对于眼下并非主要之事。

……

许昌城,大将军府邸。

汉朝文武百官齐聚大将军姜维府上,为的乃是一睹晋国使者的风采。那向雄素有名望,乃是饱学之士,更是施政能手,晋国派遣使者前来所为何事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看的便是大将军姜维如何应付了。

而在许昌城外,无数汉家军队以及辎重往来,看似杂乱无章,实则条理分明。汉军在濮阳外围以及徐州依然屯驻着大量的兵力。晋国有塞外之患如芒在背,汉人虽然有了罢兵之意,但却没有道理平白无故的就这么撤走了。

盛大的军容在留守的晋军眼中有足够的威慑力,同时也给中原百姓一颗定心丸。晋人撤走了不说,汉家还有足够的力量反攻,这样一来谁还敢在人群中鼓吹类似于大汉站不住脚的言论?

不用官府派人缉拿调查,大众百姓便会讥讽说话者无甚见识了……

晋国留在中原的暗桩,眼线,探子,细作此时也统统的不敢动作,老老实实本本分分的过生活也就是了。两国交战期间黄河两岸都是战争状态,黄河上更是战火密布,消息根本传不出去。

而今两国暂时休兵,但濮阳与北海这两处仍是随时可以爆发大规模的战事,黄河沿岸也处于戒备休整的阶段,加上中原大地人心区域安定,想搞些小动作简直是不可能的。

就算没有这些客观因素,被汉人连根拔起的据点以及被捕杀的探子也是不计其数。有些人倒不是晋国任命的,可心里想着晋国自己便主动担当了耳目的作用。被人利用也好,心甘情愿也罢,被汉人一而再再而三的捕杀之后,就算是探子们彼此也不做任何的联系。

何攀收买了不少曾今的晋国探子,这些人混杂在民间四处联系晋国细作,有上当的便是悲惨的下场,时间久了一切都渐渐的安静下来。拖家带口的留在中原,为了大晋国,也要为了自己的小家。

随着一股热情渐渐冷却,汉朝在中原推广各项政策似乎都是水到渠成,而且更是名正言顺的中原大地主人。

这一切都看在晋国使臣向雄的眼中,自己轻装前来早有了思想准备,可见到曾经的故国早已物是人非,改旗易帜,一股酸楚荡漾在心底很不是滋味。

当年司马氏积极北上转移河北之地,选的臣属都是忠于司马氏的,而被留在中原做炮灰的文武臣属都被当做了弃子。这批文武官吏与司马氏以及跟随司马氏北上的臣属们可谓势同水火。

就当时的情况而言,北上的都是享福的,而留在中原的是福是祸全都是听天由命。自身的生死还在其小,这些朝臣的家族都是流传许久颇有历史的,如今怎肯如此的被当做炮灰牺牲?

换句话说司马氏本有带走所有或者大部分官僚前往河北的机会,甚至完全有这样的时间。可当时的司马炎为了能够登基称帝,自然只挑选支持自己开国登基的臣属,对于其他人完全没有兴趣。

否则到了河北,又是一大群人反对,司马炎岂非是做了无用功?

如今晋国岌岌可危,一旦汉人发兵,塞外异军突起,两面夹击之下晋国必然覆灭。眼下见到晋国派出使者前来,这些当初被抛弃的炮灰们如今都在大汉朝廷内为官,自然是别样心态,两下比较起来大有给向雄难堪之意。

要说河北来使,之前的裴秀却是没有遭到这样的待遇。原因其实很简单,早在司马炎上位之时裴秀便已下野,后来诸事与裴秀毫无关系。这些被司马氏抛弃的臣子们对于裴秀充满了赞叹与钦佩,倒是没有这般敌对的情绪。

热热闹闹的将军府上实际上是暗流涌动,而在汉朝的江南,荆州,西川,南蛮等地汉军也在积极的调动中。

……

汉朝虽然还没有统一华夏大陆,可其所占据的土地与拥有的庞大实力在世界格局上举足轻重!波斯帝国与罗马帝国交战多年,仇怨颇深,如今惹到了汉帝刘禅,只能说是招惹了不该招惹之辈。

襄王刘动背后有老爹撑腰,做起事来更是无所畏惧,少有顾忌。印州上上下下都知道陛下就屯兵在南中地区,随时可以进入印州。迟迟不肯进入印州的原因,便是让襄王刘动放手施为,看看这硕果仅存继承人到底是什么水平。

想要征讨波斯帝国以及罗马帝国在附近的行省,颇需耗费一番功夫。而后方的兵员物资要抵达印州也是需要大量的足以行驶海上的船舰,以及开凿道路等等。动员兵力说起来简单,一旦开始施行,所牵扯的不仅仅是大量的百姓,更是要有相关的政令负责,各地州郡的支持。

造桥铺路是浩大的工程,沿途有需要开沟引渠的更是麻烦。而船舰往来运输物资兵员,更是需要一流的战船护卫,毕竟大海的彼端存在何种势力对于汉朝来说都是未知之数。

听闻陛下要发兵征讨二国的消息,印州百姓奔走相告甚是激动,而印州的外国人更是多不胜数,不过数日的光景消息传播的甚是快速,许多海外诸国都是为此感到惊讶。

消息传到了附近的罗马行省与波斯行省,更是引起了轩然大波!二十万的汉军,古老神秘的汉王朝,这样摸不清底细又不了解的对手让人忍不住遐想连篇。越是神秘,越是容易高估对方,没有交手却也不知道是否高估。

一时间此事成为了汉朝以外最为热议的话题!




第三百二十三章 条件(下)

中原的军事调动与河北的情景颇有几分相似,在返程的路上向雄有意留心观察汉军的动向以及物资的运输,却是得不出个结论来。按照道理来说汉人只需要将兵力物资都堆积在濮阳以及徐州附近便可,黄河北岸的晋军根本没有再次杀过来的能力了。

汉人对于晋人的境况可谓了如指掌,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毕竟与塞外交流沟通获取情报的途径实在是太多了。塞外的形势汉朝大将军姜维侃侃而谈甚是熟悉,这让向雄心中不禁有了很大的压力。

汉人知道的比晋国稍微多那么一些,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