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人神 >

第80部分

人神-第80部分

小说: 人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山中无甲子,修炼岁月飘。
  严格来说,这一段日子属于叶君生平生第一次全力以赴修炼的光阴,弥足宝贵。哪怕以前闭关炼化天地玄黄顽石印,都未曾这般疯狂过。
  炼化宝印、驾驭剑意、修炼土遁……好几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每时每刻,都几乎与修炼有关,投入得近乎忘我。
  与此同时,猪妖就偷懒得多了,除了日常的吞吐功夫,平时也没有太多事做,干脆在山上当起了山大王。捉了两头金钱豹,八头狼,以及一群猴子,将它们训得服服帖帖的,俯身称臣,平时前呼后拥的出行。仍是觉得不够架势,干脆又赶来三头母野猪,关在一处洞穴里当后宫;然后还是觉得无聊,便擒下一头老虎作俘虏,天天打虎为乐。
  反正偌大一片山峰被猪妖搞得风声鹤唳,诸多野兽苦不堪言,赶紧搬家迁居别处。
  如果近期内有大批蚂蚁搬家,绝对不是下雨,而是猪妖来了!
  时光荏苒,还真下起了冷雨,淅淅沥沥的,提示大地众生,冬季来了。
  气候一天比一天冷,山中野兽渐渐绝迹,而作为臣子或者后宫被囚禁起来的一众兽类,被猪妖统统释放了。
  虽然夯货本体是兽类,但毕竟开启灵智成了妖,与普通兽类就没有多少交流的话题了。
  “人生真是寂寞如雨……”
  这一天,猪妖立在一块突兀的岩石上,对着飘零的雨水感叹着,胖乎乎的身子,显得那么孤单寂寞。
  “苍天呀,请赐予俺老猪一个妹子吧!”
  噼啪!
  猛地有冬雷响起,吓了它一跳,嘟囔道:“不给就不给,打啥雷。”眼光望去,猛地见到天际边有一道凌厉的光芒掠过,依稀为剑光模样。
  “不好,那可是飞剑呀!”
  猪妖识得厉害,知道能御剑飞行的都是神仙般人物,等闲招惹不得。赶紧一缩头,躲在石头下暗中观察。
  雨幕之中,那道剑光速度极快,几个闪动便已不见,看方向,仿佛朝着冀州城而去了。
  御剑飞行,又名“剑遁。”乃是极其潇洒威武的出行方式,比起腾云驾雾不遑多让。
  其实话说回来,叶君生的水遁土遁,都属于剑遁的衍生,毕竟他是靠剑意jī发才驱动得了的。
  “一剑西来,飞入冀州城,不行,我要禀告老爷知晓。”
  念头旋动,刚要转身走,却见到叶君生不知何时走出来,正静静地立在身后,目光所向,仿佛也看到了那道剑光。
  雨点滴滴,可根本无法落在他身上,相隔半尺处,便像滴到一片油光上,自动就从两边滑掉下去了。
  叶君生的水遁功夫,已有几分火候,这般细雨,难以粘身。
  猪妖打量着老爷,发现他的气质发生了一种奥妙的变化:少了几分文弱之态,而多了几分内敛深沉,便如一口幽深的井,平稳无波,内中却暗含气机。
  养气养气,叶君生的气候已跨入门槛。
  “老爷,那道剑光……”
  猪妖试探地问道。
  叶君生点点头:“我看见了……”却没有多说,只惊鸿一瞥而已,本来就无甚了解。
  猪妖识趣转换话题:“老爷的修为一定更上一层楼了吧。”
  “还行……嗯,再过得一个月,我们就回去冀州。”
  有付出便有收获,废寝忘食地疯狂修炼,自然受益不浅:首先剑意方面,模拟演化已到了一种炉火纯青的地步,八道剑意,道道如意,互相转换,随心所欲,就好像自己的八根手指头一样;因为威能的提升,甚至能凌空jī发,伤敌于三尺之内了;
  其次土遁,基本掌握熟练,剑意驱动,遁法施行,任意方向都没有问题。更能分辨出地中环境情况,从而做到蛇一般蜿蜒而行,而不会发生碰撞这类“交通事故”。只可惜碍于本身遁法的不完善,一口气只能遁出十余丈远的距离,就必须冒泡换气了。
  最后便是天地玄黄顽石印,终于破解了第十层禁制,炼化开来,大小如意,从而能收入到泥丸宫世界中。
  这个时候,叶君生根本不用照镜子,就能看到自身的顶上灵光:一团血气蒸腾,气息茂盛,其中一株霞光文气闪现;又有一道白气张扬,洁白无瑕,晶莹有光;
  除却气息,他赫然发现最中心处竟幻化出了一方印玺的影子。虽然有些模糊,但四方端正,和天地玄黄顽石印的外表极其相似。
  这一方印的虚影,就悬于叶君生顶上,做镇守保护之意,将一众气息稳稳地约束住,不外泄,不外露,内敛深沉。
  此,正是天地玄黄顽石印的一大功能,宝印护身,气息隐匿,外人轻易不能观望也。
  诸种异象,不说猪妖看不出来,就是一般的散仙境界术士,都看不见,只能见到顶上有血气而已。
  其实如果想要全部遮掩,就连血气都会收起。只不过,若顶上血气灵光都没了,那不等于是死人了?
  欲盖弥彰,不外如是也,此举却万万不能取的
  
第一百一十七章:安神
      十二月,大寒,有雪。
  雪huā不大,有些飘零的下着,簌簌的落在屋檐上,然后融化开来,变成冰冷的雪水。在流淌下来的时候有些半程便凝结住了,成为一条条冰棱子,晶莹剔透,垂落在屋檐之下,反射出点点光芒来。
  观尘书院已停课放假,生员们各自返回家中,准备过年。
  黄超之却还没有回去,他有些不想回去,或者说怕回去。
  这段光阴以来,黄超之的日子过得可谓极不舒服:他将独酌斋送给叶君生,只换得一幅字的消息,不知从哪里传了出去,一时成为笑柄——
  有人说他机关算尽,故而不惜一切地讨好叶君生,但未免做得痕迹过重,而且有鸡飞蛋打的可能……
  又有人说黄超之聪明一世,却被叶君生骗得团团转,被人卖了都不知道……
  不一而足。
  外部舆论的压力非同小可,不但他,更连累父亲面子无光,整个黄家都备受奚落,影响严重。
  由外到内,家里几位叔伯已私底下有了商议,说不放心将家族生意交给黄超之手上,要剥脱他的继承权。理由很充分,黄超之败家太甚,让他接管的话,只怕日后挥霍,倾家荡产……
  用五十五贯钱来做一个看起来并不高明的人情,不管怎么算。都是大亏特亏。
  黄家不算名门望族,但任何一个家族,内部都会存在分歧矛盾,利益的争夺不可避免。一旦出现机会,有些人就绝不会放弃良机。
  近些日子,为此家里已吵了好几回了。
  作为处于漩涡中心的黄超之,他觉得心烦气躁。故不想回去受人埋怨嘲讽,还不如留在冀州中,乐得清静。
  只是这样的想法注定不能持久。年肯定要回家过的,况且父亲已发了两封家书,督促他早些回去。
  唉。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在状元楼上,黄超之将一杯酒一饮而尽,随即结账下楼,信步转去南渡巷那边,想去看叶君生游学归来了没。
  独酌斋一如既往的冷清,墙壁上的十幅字原封不动,显然不曾卖过;而穿着一件小棉袄的叶君眉正在店铺里做袍子——这衣服,一看式样大小就知道是为叶君生做的。
  叶君眉心灵手巧,针线活做得那一个漂亮,这在整个彭城县都是有名的。就凭着这双手。在含辛茹苦的岁月里,养活了己身,以及哥哥。
  那本该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日子,但时不时回想起来,却别有一份温馨意味在心头。
  除了叶君眉。江静儿同样在。江大小姐已打定主意,在叶君生还没有回来之前,她都不愿回彭城去——因为她答应过,要替叶君生照顾好叶君眉,随身丫鬟阿格小姑娘,则负责起洗衣做饭等等事宜。
  这让一向独立的叶君眉颇不习惯。很多事情都抢着做,最后嘻嘻哈哈的,三个年纪相仿的少女相处得极为融洽,成为好姐妹。
  见到黄超之进来,又见其神态有些郁闷,叶君眉便问:“黄大哥,你怎么啦?”
  黄超之微笑道:“没甚,我明天就要回道安府了,顺路过来看看君生回家了没有。”
  提及哥哥,叶君眉温润的脸容有些黯然,掩饰不住的担心:“哥哥还没有回呢,眼看都要过年了……”
  黄超之忙安慰道:“君生聪慧,必不会有事,估计也快回来了,你不必担心。”
  叶君眉点点头,轻轻“嗯”了声。
  又说了几句家常话,黄超之便告辞,不敢留饭,自是为了避嫌。要知道独酌斋中没有男丁,而他黄超之又是有家室的人。
  黄超之二十岁便成亲,次年生子;后来考中秀才,家里又给纳了一房妾侍,美满着呢。
  离开独酌斋后,回到住处收拾行李,等第二天一早便乘坐马车出城,赶回道安府去。
  今天雪大了些,彤云密布,恐怕往后几天都会大雪,气候端是有些恶劣。
  当然,若是对于一些公子哥儿,围炉煮酒,听乐赏雪的,所见之物,却皆是美景。
  坐在车上,黄超之想着事情,主要思考回到家后所要面对的局面:送给叶君生一座宅子,他不悔。就算撇开彼此的情谊,放长些看,黄超之都坚信叶君生非池中物,定然有一飞冲天的时机。
  正所谓锦上添huā,何如雪中送炭?
  若等到叶君生金榜题名时,再做人情,那意义就完全不同了。那时候,想要讨好叶君生的富绅还会少吗?莫说五十五贯,就连百贯千贯的宅子,都会有人送。
  功名着身,繁huā似锦,真不是说说而已。不论状元,只需入得一甲进士名目,放榜之际,京城中都会有许多富豪来抢女婿,不惜送上百千贯嫁妆,此为惯例。
  这些事情说起来有点功利,但正是活生生的现实。老话说“君子之交淡如水”但也需提防淡着淡着,就“huā自飘零水自流”了。
  一路驱赶,下午时分便回到家中,但还没有进门口,就听到一阵噪杂的争吵声,迈入门去,正见到叔伯们在与父亲争论不休。
  “二哥,这不是钱的问题,而是超儿的做法不对,反正我不放心将生意交给他来做。”
  “就是就是,咱们黄家家底比不上别人,百十贯视之如粪土,经不起折腾。”
  “依我看,超儿是不是读书读歪了,那叶君生又不是中举,就算中举也不用送这么大的人情。如此大手笔,别人还以为咱们黄家的钱都像流失,滚滚自来呢。”
  又有一把阴阳怪气的腔调。
  其实那五十五贯,并没有拿家族里的钱,而是黄超之自己的积蓄家当。这些叔伯们不外乎要寻个破绽,借题发飙而已。
  “咦,超儿回来了。”
  众人发现了他。
  黄超之整理情绪,恭敬向各位长辈施礼。
  “超儿你回来得正好,就向各位叔伯解释一下你的想法吧。”
  黄父显得有些憔悴,他执掌黄家多年,一直想培养儿子继任,好不容易黄超之争气,考取到秀才功名,声势大振,不料他居然出了一记昏招,被叔伯们抓住把柄,前来“逼宫”。
  在天华朝,做人情非常普遍,但都是有一定的章程。比如说偶尔会接济资助一些贫寒书生,同窗中互相送点礼物诸如此类。可哪里有像黄超之这般,直接送一座价值不菲的大宅子的?
  明显超出了大家所能接受的底线。
  要知道现在,叶君生也不过是一名秀才而已,诗魁那些,做不得真,与功名没有必然的联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